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全球大汉 > 第83章 舌战黄巾

全球大汉 第83章 舌战黄巾

作者:匿名 分类: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张宁看着我既羞涩又骄傲的一笑,接着道:“也许大家还不是很明白,就请洪天为大家解释清楚吧!”随即看向了我。 我赞许的点了点头,高声道:“各位,我大汉并非刘氏的大汉,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的大汉,至于国家的名字只是一个称谓而已。所以,我大汉百姓才是大汉的主人。若是百姓因为战乱等原因没了,那这片土地上,这个国家还有什么?” 张宝听得点了点头,但是并没有服软。他沉声说道:“百姓没了,还可以再生嘛!几十年后,人口不是又恢复起来了?” “呵呵,百姓没了,当然可以再生。但是如何生,和谁生,这是个问题。而且,大汉周边的异族见中原无人,他们就没有觊觎我大汉大好河山的野心吗?要知道:我中原的富庶、气候之宜人、土地之肥沃、物产之丰富,对于周边这些异族来说,吸引力可是第一等的。中原无人后,他们会不来占据吗?难道还要等着你人口发展起来了才来?说完我环视一周在场众人。 张梁接话道:“师叔说的的确很有道理。若是我太平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得了天下,百姓就不会死掉多少了。当然,也就不存在中原无人的假设了!” 我哈哈大笑一声,震人发聩道:“就凭你太平道一盘散沙,几万刚刚丢下农具拿起刀枪的黄巾力士和几十万赤手空拳的信徒还有几百万嗷嗷待哺老弱病残的信众,就能够推翻大汉朝廷,还想快速平定天下吗?” 见众人为之一震,我继续道:“大汉朝廷这些年虽对外用兵屡战屡败,但究其原因是代表地方豪强的士人和代表皇帝的阉党二方为争夺政权、军权,导致朝廷混乱,指挥不当。不是士兵不卖命,将校不卖力。但是,虽然如此,却是不伤筋骨,不过疥癣之痒。只要朝廷稳定,内部安定,知人善任,对外用兵必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试想,大汉官兵久经战阵,又有各地豪强相助,你们太平道黄巾力士从未有过战阵经验,又无带兵将帅之才,如何与之对抗?” 张宝笑道:“师叔所言甚是!不过,我数百万太平道数万黄巾军中确有不少能人。不说我兄弟三人和门下众弟子,还有那三十六方大小方主。就是在下面的小帅就有褚燕、赵弘等,若是善加培养可为将帅之才;管亥、周仓等有万钧之力,若是拜得名师,当可为万夫不当之猛将,还有诸多小帅、小将皆为可造之材。只要以后我黄巾军战阵上的多了,这些人就会脱颖而出,成为我太平道的开国功臣!”张宝说完,胸膛又挺了挺,似乎看见了太平道一统天下的辉煌。 “哈哈哈,师侄所言实在是无知、幼稚、愚昧!”我大笑几声,给出了六字点评。 马元义听着师叔张宝说出的那番话,感觉很有道理,似乎自己以后也会封侯拜将一般。不想,却被我六字点评说的一文不值。马元义气愤不过,不再顾忌我师叔祖身份,张口问道:“马元义敢问师叔祖:何为无知?何为幼稚?何为愚昧?” 我轻笑一声,解释道:“不知天时不在太平道黄巾,不懂大汉百姓真正需求,陷天下百姓于乱世,是为无知;没有大汉儒家智士支持,仅凭太平道一己之力,依仗着贫弱百姓和各地山贼,就想平定天下,是为幼稚;不懂医理药理,用自身真气化于符水之中治病救人,又能救得几人?不潜心修道练功,靠着几个小法术诓骗百姓,是为愚昧。” 张角听得泪流满面,缓缓道:“师叔,不是我不懂天时,实在是我自己利令智昏,把天下平民当成了我太平道改朝换代一统天下的筹码。而且,由于太平道格局太低,道不同不相为谋,很少有儒家人士支持。”说完,他看向我,双眼含泪道:“师叔,我知道错了!” 我看着张角一脸诚恳,微笑道:“嗯,现在知错,为时未晚。若是再执迷不悟,陷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恐怕在座各位往后生生世世不得翻身。” 缓缓的说完这话,以为有人还要反驳。不想,众人因为张角已经说过类似的话,所以众人皆以为然,连连点头,尤以唐周最是激动。他轻问道:“师叔祖,刚才您说过:那百姓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 我笑着道:“土地,唯有土地,才能让百姓感到安稳踏实。”我笑着解释道:“土地内出产之物可让人吃饱穿暖、安居乐业,是产生财富的载体。所以唯有让百姓得到土地,方可有真正安定。” 卜已一脸不解问道:“师叔祖,如此说来,我太平道就当起事!因为,太平道就是要为百姓平分天下财富包括土地,让所有人都能安居乐业,实现天下大同。” “呵呵,卜已啊,你是身在其中啊!不过,在现在这个时代,又有几人能懂?“我笑着叹息道。 卜已继续道:“还请师叔祖明示!” 我缓缓说道:“虽有人说过:天下不稳是因为财富分配不均匀造成的。所以,要想天下大同安定就要平均土地财富。但是,这话实在不对。试想,大家都抱着这种平均态度,可能只会做些自身活命的事。这个世界上还有谁为了得到财富,去耕作多余的土地;去奇思妙想发明创造;去早出晚归的工作;去做各种百姓需要的事情?” 彭脱站起向我一礼问道:“师叔祖,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百姓满意?” “呵呵,土地虽然是产生财富的载体。但是土地出产的东西却是价值不大,却是活命的必备。所以,土地就让需要的百姓耕种,而愿意创造更多财富的要鼓励他们新办实业!” 张牛角问道:“师叔祖,您说的太深奥,我不太懂。” “呵呵,我给你细细讲来:如今大汉是什么原因造成流民贫民无地可种而沦为地主豪强的奴仆的?其实是人的**,人想要聚敛更多财富的**。由于如今的财富主要表现在土地上,每个人都认为只有土地才是财富的象征,所以人人都以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为目标。于是造成了有钱有权有势的人,纷纷用各种手段兼并土地,最后都成为一方豪强。由于很多人失去土地,只能依附于当地豪强。而豪强为了聚财,舍不得多给粮食,只是给依附他们的人一口活命的饭食。所以,这些人即便想好好的耕种土地,可惜刚到中年就疾病缠身,体弱无力,哪里做得动农活?留在当地的,就算耕种土地,由于饿肚子没有力气,对于庄稼也是疏于管理,所以产量不好。有的胆大之人为了一口饱饭就做了山贼土匪强盗,有的怕事的又不想依附于人的成为流民,四处乞讨为生。这样,不安定的因素增多,各地风声鹤唳。对于豪强们来说,为了安全和保住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就广招家兵,广蓄家奴,用这些人来强占更多的土地。这样,又造成新一轮的流民,新的不安因素又增加不少”我说的有些吃力,笑着问了句:“你们听懂了吗?” “不太懂!”众人齐齐应道。听得这话,我是欲哭无泪。 不过,张饶站了起来一礼道:“师叔祖,您说的我虽然不是太懂。但是也明白,土地是造成大汉如今现状的根源。您就说说你的高见,看看怎样化解,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我呵呵一笑道:“其实,我已经说过百遍了!移民,移到有上好良田又没人耕种的地方。当然,这只是针对流民而言。对于普通百姓,他们在家乡活的下去,一定不愿意移民。”我看着在场若有所思的众人继续道:“不过,对于如今大汉的富人和豪强,我也有了办法,既能让他们不断得到想要的财富,又能让他们对兼并土地的**不断降低” 蒋义渠见我卖起关子,急急说道:“师叔祖,是新办实业吗?” “嗯,正是!但这只是治标,而不是治本。”我笑着道:“卖出专利独有技术给中原富豪,他们用我朔州的专利技术在朔州兴办工场,招收移民培训后进入工场成为每旬领工资的工人,工人生产出各种百姓需要的普通商品作为生活之用,商品卖出后的纯利润一部分归工场主富豪,一部分作为工人的工资,一部分作为朔州的税收用来发展公益” “师叔祖,不对啊!如果这样,那么那些富豪岂不是更有钱,然后,他们又来买更多的土地,甚至把朔州的好地全买了,那样的话”张曼成站起问道。 我赞赏的看了他一眼道:“能想到如此深远,很是难得。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啊!”我说的轻描淡写胸有成竹。 张宝笑着问道:“师叔,您说该怎么办?”言辞中竟然有了几分尊敬。 “呵呵,朔州不断生产出凸显奢华高贵的商品,比如:豪华马车、时钟、新奇服饰、新奇首饰、宝剑、化妆品、装饰品等等。率先送给大汉德高望重和有重大贡献的人使用。然后,自然就有人仿效而购买。而能够购买这些的一般都是”这是朔州以后的最高商业机密,现在还不能详述,所以直接跳过去。我看着众人,笑着问道:“你们明白了吗?” “呵呵,我明白了!”张宁看着我就像看见宝藏般,娇俏的笑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