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现代修仙 > 70后的黄帝传人 > 第50章 弈术

70后的黄帝传人 第50章 弈术

作者:匿名 分类:现代修仙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鹏举,再来一次。” “还来啊!”吕鹏举一咧嘴,刚才被踢的一腿还没完全恢复过来,胸口还在发麻。 慑于郑得胜的威力,吕鹏举这次学聪明了,又把对付小石头的招数拿出来,不再全力进攻,每次动作都留有充足的后劲,一触即走。 可动手之后他发现,这招在郑得胜身上不好使。就当他一击之后退身时,郑得胜好像早就知道他要退似的,左拳直跟过来,吕鹏举忙向左一闪,谁知道郑得胜右拳已经等在那里,一拳中的。 郑得胜一拳击倒吕鹏举之后,对两个说道:“搏击当中,力量、速度和意识三者要相互结合,可以相互弥补。就像刚才,虽然我的速度没有鹏举快,但我的意识预判出他的下步动作是什么,能够做到把握先机、提前动作,可以理解为慢鸟先飞,在个别动作上做到相对的快,一举击中对手。” “门派中所创的各种招式,也就是把几个动作合理地整合起来,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这几个动作的力量、速度、与意识之间的配合,进而发挥更大的威力。如果个人的修为足够高,能够灵活运用力量、速度与意识,那么就不再需要招式,能够做到见招拆招,就是传说中的无招胜有招。” “搏击之术,力者勇、快者贼、意者帅。就是在三者运用当中,意识是统帅,通过它可以让速度和力量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速度可以让对方无可防、无可攻,找到机会后再以力伤敌,最终取胜。” 吕鹏举听得非常兴奋,说道:“要是能知道对手下一招是什么,要向什么方向动,那可就厉害了,可以提前发动进攻,以有备攻无备。” 郑得胜微微一笑,说:“好是好,不过这是非常困难的,要比速度和力量的提升难过百倍。意识的培养一是要多参加实战,积累丰富的经验,就像你前段时间当沙包一样,打是不会白挨的,肯定会有很多经验收获。经验是基础,只有经验足够了,才能培养出好的意识,如果坐在那里硬想,是不可能预判出对手下一动作的。第二,看自身的观察力,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从对方的动作、习惯、甚至表情和眼神中做出判断,才能做到料敌于先。而这点恰恰是最难的,很难培养,主要看个人的先天资质。” “以前听说武功中有种弈术,据传是有位前辈高人从下棋中领悟出来的,专讲料敌于先,对手每发一招他都能预料到,能够从容应对,所以每战必胜,成为盛极一时的武学大师。可能是这位高人自身天赋极高,所以才练成这种神奇的弈术,而他的几个弟子传人没有一人能继承这种神功,最终弈术失传。依我来看,无所谓是失传,弈术就是把搏击中的意识培养到相当高的层次,说来简单,谁都能明白,但要想练成,对天赋的要求极高。那位高人所能教授弟子的只是些修炼的技巧和方法,而弟子天资不够,就是知道再多的技巧也是无用。” 吕鹏举听得心中一动,自己在观察力方面超出常人很多,所以才有在观察足迹方面的成就。不知道自己用心学习可不可以练成这种弈术,看来以后练功中要多加练习了,多练一下肯定没坏处。 “郑师父,怎么样才能练成这种弈术呢?” 郑得胜没想到吕鹏举会对这种传说中的东西感兴趣,但还是认真给予回答:“我没学过,但我感觉就是不断的在实战获取经验,然后再把经验付诸实战,不过最后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还要看个人的天赋。” 吕鹏举哦了一声。 郑得胜说:“你们知道武学一道什么最重要吗?” 小石头说,“能吃苦”,吕鹏举说,“是悟性”。郑得胜听后都摇摇头。 “知道我为什么给武馆起名叫‘一心’吗,其中的寓意是,要想练好武,就要做到一心一意。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个种族,千百年来无数的前辈高人创下各种奇功异术。可时至今日,传下来的远没有丢掉的多,就是因为可学的东西太多,反倒没有人去珍惜,很难有人能够对一个门派的功夫做到一心一意。” “相反,你看周边的小国家和落后民族,小日本儿不过是偷学了我们五行宗的一些功法,可他们没有其它东西可学,就专心练习五行功法。本来五行宗在中国不是什么大派,五行功法也算不上了不起的功法,可硬是让他们练出个忍术来,结果现在中国人会五行术的没有几个,在日本却是兴旺发达。还有泰国,不过是学了几手螳螂拳,现在演化成了泰拳。韩国几千年都是中国的附属国,学了些招式,可现在我们的年轻人抢着去那里学跆拳道。” “说来就是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太多了,所以没人珍惜,相反那些什么都没有的人,得到一点都会当宝贝似的去发扬光大。所以,武功不分高低,只要能够做到‘一心’,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再有,你们两个不要因为我刚才所说的内功而影响对搏击之术的重视程度,要知道现在社会上,内功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练好外功,一样可以有所成就。即使将来你们有机缘学到内功,也需要招式来发挥的,内外兼修才是武学的最高境界。” 在郑得胜的教授与讲解中,不知不觉到了九点,武馆正式营业,陆陆续续有人来馆里练功,郑得胜也结束了今天的教授,让两个人在练习中去消化理解今天所讲的东西。 吕鹏举感觉今天收获颇丰,郑得胜的一番话使他对武学、或者说搏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为以后的训练找到一个新的方向。从新举穿上沙背心,带着从郑得胜那学来的武学知识,开始主动找人对练。 从那以后,吕鹏举每天早早来到武馆,或者和郑得胜学些武学知识,或者通过踩球等方法加强对力量的运用和控制。开馆后,就去找其他人练习自己所追求的弈术。在那天郑得胜讲述后,没有人再提过弈术,吕鹏举也没有再提,不过这已经成为他心中追求的目标。 半个月时间转瞬即逝,吕鹏举和吕兮扬一起回到靠山屯,吕红军夫妇高兴得不得了,特别是得知两个孩子的成绩后,更是感觉吕家在两个孩子这一代一定会光宗耀祖的。 一家人欢欢喜喜过个年,吕鹏举和吕兮扬又去看过几次雪豹母子。 放假的这段时间,吕鹏举一有空闲就将心思放到对弈术的琢磨上,头脑中不断回想着与不同人对阵的情形,象放电影一样,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想象着自己怎么做才能抢到先机。就这样,他把开始做沙包,到后来与人交手的经验充分的吸收消化,感觉对弈术的理解加深很多。 高中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正月初八两个人就返回育才高中开始新的学期。开学后,吕鹏举回到学校把东西扔给吕兮扬,自己冲到一心武馆,找人去实践他这些日子领悟出来的弈术理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