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都市言情 > 假若爱有天意 > 第3章初来乍到

假若爱有天意 第3章初来乍到

作者:匿名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宜芬一听心里很高兴,她方才还在担心怕厂里没有女职员,应酬的场合就显得尴尬些。 “王小姐来了。”张文道首先叫,声音像饭馆跑堂的。 进来的女人出乎宜芬意料之外的老,也出乎她意料之外的美。王小姐四十左右,身材修长,面部的轮廊很美,可以想像年轻时候的她一定十分动人。 她跟每个熟人打完招呼,才由李厂长介绍给宜芬:“这是王小姐,厂里的顾问,她就住在我们后面。” “你好,王小姐。”宜芬友善的说。 “她就是童小姐,在业务部门工作。” “欢迎你来。”王小姐笑着说。她虽不年轻,她的笑却是很年轻的,对人深具吸引力。 “好,咱们现在就入席吧!”李厂长说。 菜很丰盛,道地的川菜,正是宜芬平常爱吃的。她吃得不多,乍来到一个新地方,面对一些陌生人,多少有点不自在。她假想要是钟晓瑜也在该多好,要不,有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女孩在一起也好得多。 侍候吃饭的除了阿珠外,还有个男佣人。他是李家多年的老仆人,早些年还兼任李振华的司机,最近两年由于年纪大了,加上时好时坏的风湿,索性专管李家的大小杂事。 “小姐,喝茶吧!”散席后,只剩下李厂长和宜芬在客厅对坐,老仆人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龙井茶。 “谢谢你。”宜芬向他道谢。 “这是俺该做的,谢什么?你不要太客气。” “他叫老赵,你别看他头发白了,背也弯了,还练得一手太极拳呢!”老仆人退出后,李厂长对宜芬说。他的烟斗仍含在嘴边。 “真的看不出来!”宜芬笑着说。 “老赵脾气有点倔,人倒是百分之百的厚道,当年他还打过日本鬼子呢!”李厂长喝了口茶。 “哦?” “他被日本人俘虏过,在牢里吃了不少苦,他的风湿就是这么来的。” “是的,有许多人外表很平凡,他们都有值得人敬重的地方,我想老赵就是这样的人。”宜芬说。 “你的话很有见地,宜芬。”李厂长朝宜芬望过去一眼,“我没对你说过吧!我有一个儿子比你大几岁,他现在在加州大学念书。” “您很有福气。”宜芬说。 “福气?”李厂长摇着头,有点怅然地说:“福气是谈不上的,我只尽本分做人做事,只求问心无愧。我这一辈人,死的死,病的病,老的老,要看你们年轻人的了,人生就像一场接力赛,我的棒子快要交出来了。” 出国的浪潮淹没了一切,那个父母不希望把儿女送出去?似乎那样才有面子,才能光宗耀祖。 “宜芬,你今年多大?”李厂长突然问。 “二十三岁。” “二十三岁?”李厂长微微点头,“有男朋友吗?” “您是说那一种?” “当然是那种很亲密的。 “没有。”宜芬摇头,双颊飞上两片红晕。 “台湾的女孩念大学的,就业的都不少,所以有晚婚的趋势。这不是坏现象,一个人应该在身心两方面都成熟以后,再谈婚姻问题。现在美国的一般男女,十八九岁就结婚的真不少,这跟他们的生活背景多少有点关系,他们没有经过忧患, 也较容易养活一个家。但是由于太早婚,许多问题、许多后果也随之产生。所以美国离婚的比例高得吓人。女孩子嘛选对象时要小心谨慎,一失足成千古恨并不是老生常谈。要选人品好、心地好的男孩子;当然,要彼此真正相爱、真正了解、志同道合。至于财富啊、相貌啊倒在其次,你认为我的话如何?” “很有道理。”宜芬说。 “选丈夫跟挑个情人完全。不一样,今天晚上来的王家琳,我和她认识多年了,我同情她,也相当佩服她。” “王家琳?您是说那个个子挺高的王小姐?” “正是。她的身世你以后会慢慢了解,我一时也和你说不清。她不是个普通的女人,她画得一手好画,如果不是婚姻的失败使她消沉一阵子,她的成就会更大的。” “您是说——”宜芬的好奇心被引起了,她睁大眼睛像小孩子听故事似地,听了一半就忍不住问:“王小姐离过婚?” “嗯。” “真想不到。” “宜芬,你倦了就去睡吧!我们以后多的是聊天时间。我还要在这里坐坐,你知道。我一向有晚睡的习惯-别让我这个坏毛病影响你。” “好,明天见。”宜芬说。 “明天见。” 走过一道长廊,宜芬回到自己的房间,这个房间不大,可是宜芬很喜欢。一张钢丝床、一张书桌、一只衣柜、一个小书架、两张沙发,最好的是那扇窗子,正对着后院。后院里一片绿,墙外是小山坡,在浓荫掩映下,有一幢小小的白屋,很可爱、很雅致的小白屋。早上阿珠领她进来时,她就注意到那幢小白屋了,她那时就很想知道住在里面的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该是属于淡泊高远的隐士之类的人物吧! “想不到竟是王小姐,一个——失意的女画家。”宜芬喃喃地说。 她换了一套淡蓝色的睡衣后,用梳子把头发梳松。她老是说要留长发,总留不成,她觉得晓瑜那一头长发很富诗意。晓瑜却说:“你的头发就是这样好。不长不短,显得眉清目秀。” “你不但眉清目秀,还很有味道呢!” “味道?”晓瑜故意皱皱鼻子:“我没有狐臭,也没有擦香水,那来的味道?至于眉清目秀嘛,我是远不及你,真的,宜芬。” “讨厌,晓瑜,你挺爱损我。” “天地良心。”晓瑜拍着胸脯,甩甩她的马尾巴,“我怎么敢损你!对了,忘了告诉你一件事,那个李白就不止一次的夸你有味道。” “我才不要他夸呢!臭皮匠一个。” 李白的本名叫李天白。在学校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著名人物。他高得像电线杆,瘦得皮包骨头,终年穿着一袭长袍,走起路来一摇三摆。他会写诗,写的诗没有人看得懂他自诩是新潮流,没有人看得懂他的诗,他仍照写不误,并老脸皮厚的说:“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五百年。 言下之意,中国的文学改革就靠他似的。他还死爱出风头,死爱拍教授马屁。有个英国留学的教授竟然被他拍得晕头转向,说是很欣赏他的诗,说他的诗有独特的风格、深刻的含义。这一来李天白更是得意非凡,他签名时把中间的天字签得像蚂蚁那么小,李和白字斗大,乍一看就是李白。李天白的外号就是这么来的,他大概自以为有李白之才,有李白之豪情。 至于宜芬和晓瑜,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味道。宜芬清丽、灵秀、耐人寻味;晓瑜妩媚、飘逸、满不在乎。 “现在不知道晓瑜在干些什么?也许睡了,也许一边改本子一边骂学生。”宜芬放下梳子,侧着头想。 她毫无睡意,这个陌生的地方使她睡不着觉,她想起晚宴中的那些人:矮小严肃的黄得时主任,其貌不扬的张文道,耐人寻味的王小姐,还有那个。 “那个陆苇。”宜芬咬着嘴唇说:“一个长得还不坏,可是有点不把人放在眼里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我敏感?” 宜芬回想着早上和晚上的那一幕,早上见他时,他是那么不友善,甚至不懂礼貌,晚上他的态度好一点,可是他偶而瞟过来的眼光藏着许多令她猜不透的迷惘,陆苇也饱经过忧患、经历过不少世事吗? “邱讲师最不随俗,所以最落拓。” 她陡然想起晓瑜的一句话,最不随俗,所以最落拓?她怎么会把陆苇和邱讲师联想在一块儿的?陆苇的黑眼睛里透着忧伤,陆苇有那么点儿遗世独立的味道,陆苇,陆苇,那个高挺的陆苇…… 地突然忆起那拿下雨的日子,和邱讲师走在一块的情形以及他告诉她的故事,她听完他的故事后的怅惘。那个雨季真长,等雨季过后她的痴迷也消失得无彰无踪。真傻,她竟然以为自己偷偷的迷恋过邱讲师哩!多么可怜复可笑的少女心。 不能怪她的,只怪那是段“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 而那段日子终于过去了,何其匆匆!无影无形,不知归向何处,又隐向何方?她步入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心情之复杂不言而喻。, “李宜芬,你真想得太多了。”她甩甩头对着镜中的影子说:“一切都会习惯的,你安心的住下来吧!别胡思乱想,特别是别想那个叫陆苇的,他只是李振华厂里的一个职员,一个和你毫不相于的男人。” 这样说了后,宜芬的心定了些,她扭熄电灯,悄悄的爬上床。钻进薄被里,闭上了眼睛。才能到各房间。宜芬的房间在长廊尽头,关上房门自成天地。如果她不喜欢旁人打扰她,她只要关上房门就成。楼上主要是李厂长的卧室、书房,也有好几个房间。宜芬还没参观过,主人没有领她参观,她是不宜瞎闯的。在家里母亲总教导她做个淑女,凡事都要有分寸。女孩子最怕坏了名誉,那真是万劫不复。父亲的风度在亲朋中是出名的好,完全是个外交家的派头,耳濡目染,她和妹妹多少受点影响。 “童家的女孩子走出去,就要看着像童家的女孩。”母亲这样说过。话里不无骄傲的成分。 从侧门走到院子里,看见了老赵正在浇花。 “早,老赵。”她先打了声招呼。 “你早,童小姐。”老赵笑吟吟的站直了,”昨天晚上睡得还好吧! “很好,谢谢你。”宜芬向四周望了望,乳白色的雾从四面八方拢了来,带一点朦胧和飘逸的美。山脚下的工厂静静的耸立在白雾里,整栋李宅也矗立在白雾里,她从屋后向上望,一片飘渺的浓郁,雾在树林里显得更朦胧、更飘逸。她想起在树林里小小白屋,那个失意的女画家,她的故事… 宜芬站了好一会,太阳出来雾逐渐散去,她可以看得更远,更加清楚,站在半山上,那条公路,她来的时候经过的那条公路,窄的像女孩头上系的发带。公路过去是一大片稻田,稻叶仍是绿的耀眼,风一吹像掀动一片绿色的海浪,仔细看有些已经长出了稻穗了,再过一阵子,稻子收割的时候,又将是另外一份景象。 “这里真阿红,好清静啊!”宜芬情不自禁地说。 “有些小姐却怕这的情景呢!好多来了不久就走了。”老赵捂腔说。 “哦?”宜芬很有兴趣的看着老赵。 “可不是,去年来了个叫什么小野猫的女孩子,干了两个月,搞得这儿天翻地覆,她成天打扮,就没见她办过事儿,旗袍紧得要裂开,高跟鞋细得怕人,眼圈涂了黑黑的一大片。像是熬了好几个通宵没睡,又像是挨了一拳似的,耳朵上挂了两个大圈圈,老远就看得见。听说她还参加过什么中国小姐选举,初选入围了呢!你和她完全不一样,不过,还是你这样好,像个大家闺秀,有分有寸的,怕不比小野猫美一万倍。 宜芬听完,无奈的看着老赵,老赵自然是看不惯小野猫那类女孩,否则,他也可以往十里洋场的都市挤啊! “她们都住在这里吗?”宜芬想了想问。 “不,她们每天来回跑,反正公路局的班次不算少。这儿上去有家印刷厂,员工近五百人,所以有人开了几间小店,专做他们和咱们厂里人的生意。”老赵说。 “哦!这厂里有多少人?” “工人有一百多,职员有一二十个呢!” “他们都是这附近的?” 工人们百分之八十是这附近的人,尤其是农家子弟特别多,他们念了初中就不愿意在上学了。 “在这个厂也不坏,学得一技之长,将来受用不尽,总不好大家全往都市里挤啊! “你的话道理,不愧是上过大学的。”老赵说:“难得李厂长人好,又能干,跟他做事保险吃不了亏。” “这倒是真的。”宜芬笑着说,向四周望了望。我想到上面走走,从那儿走好?” “从那!”老赵指着左边不远处的一条小径,“路不太好走,你小心点。” “我会小心。” 宜芬从那条小径往上爬,爬了约一两百公尺后,有一个较平的坡。从这里有两条岔线,一是通往小白屋的,一条是通到林子里。宜芬往林子里走,越往里走树林越茂密,林梢鸟儿吱吱的叫,径旁小草缀满了露珠。宜芬的鞋被露水打湿了,她很小心的走着,生怕草里钻出可怕的蛇来,她越走越远,心里有一股新奇的感觉。到底是女孩子,她还没走到尽头,就转回身折,她对自己说:“我不宜走得太远,谁知这树林尽头到底在何处?而且我有的是机会,以后再来吧!” 她回到院子时,已经是八点了,老赵回到房里做他的事去了。宜芬从正门走进去,经过通道时,听见李厂长的声音从楼梯口传了过来,好像在对阿珠讲话,她驻足听了一会儿。 “阿珠,太太的早饭你送去了吗?”李厂长问。 “送去了,先生。”阿珠用台湾腔的国语答,显得很生硬。 “小姐的呢?” “她一”阿珠迟疑了一会说:“她把盘子摔在地上,不肯吃,我——就出来了。” “地上收拾干净了没有?” “小姆把门关上了,我等一等就去打扫。” “好吧!唉。”李厂长叹了口气,蹬蹬上楼去了。 宜芬回到自己房间,心里有些纳闷,李振华的太太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女人?为什么昨晚的宴会中,她没有出现呢?而且也没有人问起女主人,似乎她存不存在对大家都没关系。还又李厂长提过他在美国的儿子,宜芬想不到李厂长还有一个娇生惯养的女儿,早饭由下女送到房间里,还把盘子摔在地上,李太太的早饭也是送到房间里去,看来…… “也许他们家的规矩就是这样,早饭各自吃。”宜芬想。 正在这时,有人敲门。 “请进。” 进来的是阿珠,她见了宜芬,堆着一脸笑说:“刚才你到外面去了?” “是的,去散散步。”宜芬很友善的说。 “李先生已经到厂里去了,他要我告诉你吃过早饭后直接到厂里去,先去找黄主任,就是那个很矮、不太爱讲话的人。”阿珠还很好心的形容一番。 “我知道,黄得时主任,厂长还说了什么没有?” “没有了。对了,你要去吃饭吧!就是在昨天那个地方。” “好,我等会就去。”宜芬望了阿珠一眼,想起方才听到的话,试探的问:“昨天怎么没看到李太太?” “她啊!”阿珠神秘的看了宜芬一眼,压低声音说:“她不能走。” “不能走?”宜芬惊奇的反问:“为什么?” “她得了一种病,叫做——”阿珠比划了半天,莫可奈何的摇摇头。 “是不是小儿麻庳症?” “不是,不是麻庳症。”阿珠仍摇着头,宜芬呆呆的看着她,她也呆呆的回看宜芬。宜芬想不出李太太是得了什么不能走的病,她未来此地前,以为李厂长有个能干贤慧的太太,美满幸福的家,现在……” “哦!我想起来了。”阿珠猛然敲了一下脑袋,眼睛一亮说:“太太下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 “嗯。她就是这样在床上睡了三年啦!有时候李先生用轮椅推她到外面呼吸空气,晒太阳,李先生是好人。” “小姐有多大?”宜芬又问。 “有没有念书?” “没有。” “在做事?” “没有” “她很漂亮吗?” “嗯,她的眼睛很黑很大,可是…” 宜芬笑了笑,阿珠以为她不懂她的意思,当然啦!一个有钱又漂亮的女孩难免脾气大,不巧的是让自己以来这儿就知道她摔了盘子的事儿,宜芬想。 “小姐,你去吃早饭吧!”阿珠提醒她。 宜芬匆匆的吃完早饭,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往工厂里走去,一进门,她就看见了一大片草坪,草坪上栽着许多修剪的整齐的树和花,红绿相衬,格外清新悦目,不像一般工厂给人的感觉就是乌烟瘴气。凌乱肮脏。 宜芬向一个工人打听黄主任在那一间办公室,那个工人很热心的指点她:“这座房子是厂房,办公的地方在那一栋楼。” 那是一栋两层的建筑,红色的顶,白色的墙,四周的灌木沿着斜坡生长着,成了天然的篱笆,正好把厂房隔开,与其说是办公室,还不如说它是私人别墅来的恰当。 “这么美的建筑,真不像工厂呢!”宜芬赞叹着。 她很容易的找到了黄主任的办公室。她进去时。黄主任正低着头在看一份报表,宜芬等了一会儿,黄主任才抬起头,贝了宜芬忙不迭地说: “请坐,请坐,童小姐。” 宜芬在黄主任面前坐下。 黄主任咳嗽了一声说:“我想童小姐是知道的,振华制药工厂能有今天的地位,是颇费了一番苦心的。当然,李厂长的能干是没有话讲的,也得力于各部门的合作无间。这里的工人不少,分日班和夜班。领班的宋大个子,原是这里的工人,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脑筋也够灵活,厂长把他升作领班,工人直接受他指挥。至于业务部门全在这幢大楼里,厂长室在楼上,会议室也在楼上,我们每月开一次厂务会议,厂里的职员都要出席。你以后就在我隔壁的办公室上班,每天上午八时至十二时,下午二时至六时,有特殊事故及生病可照规定请假;三天 以下的由我批准,三天以上的要由厂长批准。你放心,我们这里一切都上轨道,都很制度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