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我本是农民 > 第1章 村里最不安分的人

我本是农民 第1章 村里最不安分的人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之上,传来一阵高亢的歌声,歌声里充满着西北汉子粗狂和中气十足。 在群山之间,一条公路穿山而过,公路两旁,坐落着百十来户人家。这个村落,因为山梁上建有一座寺庙,叫高山寺,所以人们就把这儿叫做高山寺村。 高山寺村共有九个大队,每个队里大约有七八十户人家。 此时,正是日暮时分,村落中,家家房顶都冒着炊烟,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开始准备晚饭。公路西侧路边,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迎面而来。 公路一个岔路口,村长周朝发背着双手,叼着一个旱烟袋,刚走上公路,看到年轻人,喊道:“周峰,你过来。” 周峰将自行车停了下来,走到村长周朝发跟前,嘿嘿笑道:“村长,有啥事?” 周朝发五十多岁了,常年的劳累,让这个男人显得比较老气,脸部皮肤黝黑,看着特别健壮,瞪着两眼睛说道:“你说你个球小子,整天不好好上工,咋就爱捉弄一些狗球不着调的事。” “村长,你这话说的,我不就是去赶集,在集市上倒腾点袜子,丝巾吗,这咋就成了狗球不着调的事情。”周峰有点不乐意了。 周朝发抬脚对着周峰就是一脚,骂道:“球小子,你这是犯了错误的,要不是我这个村长给你顶着,你狗日的早就被公社抓去了。” 说起这事情,周峰还真的感谢村长,这年头,村民累死累活一年,到头来挣得公分还不够买两斤猪肉的,更别说填饱肚子了。 周峰也是逼于无奈,老娘常年抱病,挣得那点公分连肚子都吃不饱,更别提给老娘看病了。为了给老娘瞧病,他东借西借的凑了十几块钱,去县城弄点袜子,丝巾啥的,每到集市上的时候,偷偷地跑去挣点给老娘买药的钱。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周峰倒腾袜子的事情被人告发了,公社派人下来调查,村长周朝发一力掩护,才糊弄了过去。 “村长,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我这是被逼的。”周峰话语软了下来。 唉,周朝发叹口气,心知这小子也不容易啊,说道:“你个球小子,以后倒腾归倒腾,做事放低调点,别让老子再给你擦屎了。” 周峰感激不尽,又说了很多好话,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些话听在周朝发耳朵里,很是受用,满意的背着双手而去。 八十年代早期,整个华夏大地,还没有从集体所有的生产制度转变过来,村村实行的是村民集体上工,按照人头拿工分的制度。 周峰的父亲在他十三岁那年,因为为了多挣点工分,拼死拼活的干活,结果劳累成疾,一病呜呼。 母亲因为父亲的去世,大病了一场,从此躺在炕上,病怏怏的。 周峰只上过三年学,后来父亲去世,他的照顾病中的母亲,也就辍学回家了。 随着年纪的长大,他意识到一个问题,想要改变自己贫穷的面貌,就得要另想法子。 思摸过来思摸过去,他觉得还是偷偷地摆弄一些小生意。于是专门去县城里考察了一番,发现袜子在县城里要是成批的买,才是两毛多钱,但是在公社的百货商店里,一双袜子三毛多钱。 再后来,周峰借了十几块钱,在县城里弄了点袜子,偷偷地拿到公社的集市上去卖,一双袜子挣几分钱,一天下来,居然挣了八毛,比自己两天的工分还多。 那时候的农村集镇,不是每天都有集市的,每月看定几号是集市,就是前些年所谓的赶集。 接连弄了几次之后,周峰一看,这可比在家里挣工分强多了,于是乎,他每到赶集的日子,总是早早的骑着他那辆破烂的自行车,历经两个多小时,来到县城,买了袜子,然后在赶回公社的集市。 话说这又是一个集市即将要到了,周峰这天天不亮就冒了起来,骑了自行车,顺着公路一路狂奔,没两小时就赶到了县城。 县城不大,到处是陈旧的瓦房,街道上几座三层楼房,显示出这是一个城镇。要是没有这几座楼房,估计初到此地的人还真不知道这就是县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