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江湖悠悠尽风流 > 第14章 此情绵绵为谁守(3)

图门乔闻讯后焦急如焚,火速派遣数名官兵追捕严咏春。严咏春见官兵追捕,随手至路边抓起一杆长杆,满街与官兵相斗。此刻严咏春不仅已学会将内力控制自如,更懂得将内力运至兵刃器械之上,当真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在大街上,图门乔与严咏春又再相遇;这第三次交手,严咏春还是落败。所幸碰巧遇上五枚师太,将“无念黐拳”加以改良精进,终于令严咏春反败为胜! 严咏春在一招内击败了图门乔,图门乔自是颜面无光。五枚师太听得严咏春及图门乔轮流诉说这三个月来的遭遇,心中不住琢磨,那夜出手相救严咏春之人究竟是谁。 严咏春拿出一张字条给五枚师太看,并问道:“师父,这张字条便是那位前辈所留下。您看过这笔迹么?” 五枚师太接过字条看了又看,口中读着字条上的八个大字:“技已传承,不劳相送。”又翻过来看了看那内息运行图。五枚师太摇摇头道:“为师生平从未见过,实在想不出会是何方高人。” 严咏春好生失望。又见五枚师太眉毛一扬,将字条递到图门乔面前,问道:“不知图门公子见此笔迹,可能想得出是谁?” 图门乔心下寻思:“想不到这张字条咏春保存得可好。我若照实说了,她只怕当即便要撕毁,就像她一掌拍落那柄纸扇一样。那么我宁可让她永远不要知道,她便能永远留着那张字条了!”于是叹了口气,摇摇头道:“从未见过。” 原来当日使“锦蝶袖箭”射杀白潭寨五匪,又传严咏春内功心法的,正是图门乔。图门乔知道严咏春憎恨自己,自己倘若当面承认了,严咏春此刻便要将那字条丢弃甚至撕毁了。图门乔宁可自己不是“图门乔”,而是她心目中永远的那个“救命恩人”。 其实严咏春内心也一直耿耿于怀,说不定这个人有可能正是图门乔。但她对图门乔从未有过一丝好感,因此她宁可不要知道真相。 ************* 图门乔对严咏春痴心一片,严咏春却自始自终视他于无物。本以为在擂台上以武功胜出,严咏春便会甘心从他,却不料反而更使得严咏春更加憎恨自己。图门乔又是恼怒,却又心疼;于是下了擂台向严从山保证,只要拜堂之前严咏春能胜得过自己,婚事便可作罢。 图门乔急欲娶得严咏春,但见她伤心,自己也不好受,便逐渐怪罪自己胜之不武,寻思:“严妹妹这套拳法招式明明与我全然一致,不料她竟全无内功辅助,当真苦了她了!”当下定决心,要在拜堂之前将内功心法传授给严咏春。不过若当面跟她说了,她定是不肯;待要想得法子,一番乔装改扮,才不致令她认了出来。 数日后忽得书信一封,竟是严从山寄来的。严从山说严咏春自行离开,往北而行;他焦急如焚,希望图门乔能予以援助,寻得严咏春。江湖人心险恶,严咏春涉世未深,莫要令她落入肖小匪类之手才好。 图门乔自是义不容辞,亲自南下寻找严咏春。皇天不负苦心人,终究让他在途中遇见,却不敢现身,仅一路跟踪,要想找到适当时机见她一面。 一晚惊见白潭寨五匪出手威吓严咏春。本以为严咏春武艺超群,摆平几个草蔻铁定轻而易举。岂料田龙声竟以石灰粉偷袭得逞。情急之下图门乔五发“锦蝶袖箭”激射而出,正中四匪心脏,立毙当场。田龙声天生心脏在右,仅只昏绝。图门乔只道五匪皆亡,便将尸体拉出外面草丛弃置。 图门乔回到破庙见严咏春眼不见物,心想机不可失,压低了嗓子说话,不让她认出声音。 严咏春只当是什么前辈高人,静静听他传授内功心法。传完心法之后,图门乔留下字条一张,就此别过。 回到京城,图门乔日夜候着严咏春前来挑战自己。不久终于等到;与她过招,另一方面却又生怕严咏春战胜自己,那便娶不得她了。 可他家的“图门擒龙手”也实在厉害,加上身负五年“无念神功”功底,内功外招交互运用,严咏春仍是奈何不了他。 图门乔对自家的独门绝技感到好生骄傲,眼看这桩婚事势在必得,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想起自己使“锦蝶袖箭”搭救严咏春的那一晚,觉得严咏春除了拳脚功夫以外,不能没有些暗器防身术;于是将家传绝学“图门锦蝶袖箭秘法”秘籍赠予严咏春,以便将来对付像田龙声那般忽施偷袭的匪类。 就在成亲当天,竟让严咏春遇上了五枚师太,将“无念黐拳”改良至更高深的境界,终于击败了图门乔! 五枚师太収了严咏春为徒后,将改良后的“无念黐拳”重新命名为“咏春拳”。后人又称五枚师太传给天地会那一阶段的“咏春拳”为“小念头”,称五枚师太传给严咏春那一阶段的“咏春拳”为“寻桥”。从此“咏春拳”当中就包含了“小念头”和“寻桥”两套不同的拳法了。 之所以称为“小念头”,正是因为初习者常觉这股打通督脉的真气实在太小,念头必须要小,小到要让自己都无法察觉到。但待得察觉到了,这股真气却又迅速溜走,消失无踪。再要寻得,念头便大,那就难上加难了。 而“寻桥”的定义,后世传说是因为严咏春毕生都在寻找救命恩人,实不知这救命恩人其实正是图门乔。因此“寻桥”的“桥”本作为“乔”。 后又有人重新定义,认为“寻桥”乃破“图门擒龙手”而创,以“寻”得敌人“桥手”为主;故而改“寻乔”为“寻桥”。“图门擒龙手”变化多端,要能抓紧桥手变换时机,方能克敌制胜! 五枚师太为了将“咏春拳”升华至更高深的境界,其后又多创出了一套“标指”。而“标指”则是在具有“小念头”和“寻桥”的基础上,训练自己身体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出招。“标指”的套路当中,又融入了肘法及腿法,增加了咏春拳的威力。能练到“标指”境界,便可举手投足,在顷刻间致人于死。因此咏春门人不到最后关头,是不会轻易施展这层境界上的武功的。 从此“小念头”、“寻桥”、“标指”,就成了日后咏春派门人必修的三套拳法。门人也常藉由“黐手”来锻鍊自身内劲,提升自身功力。从此“黐手”也就成为咏春派门人最为不可或缺的训练法门。 只是后来咏春拳术由于出自天地会,习练者曾一度遭朝廷调查,甚至通缉。是以民间习练者不敢大肆宣扬,直到百年以后才渐为朝廷认可接受。 *************** 时为清乾隆三十五年六月,咏春拳术已在中原武林盛行了百年有余。 福建泉州东湖自古便是闽南名胜,北眺清源山,南望村舍城郊。以“星湖荷香”为中心,一座座牌坊向东延伸出去,高耸宏伟,百年来仡立不摇。湖上香莲奔放,随波逐流,一番生意盎然,羡煞多少清雅居士! 青石道上,蹄声不绝,两匹骏马一黑一白,一前一后,向湖畔急驰而来。黑马首先到达湖畔,马上那人猛然勒马,黑马一声长嘶,人立起来,随即停步。白马后来居上,也是一声长嘶,急停在岸。 黑马上一名青年汉子一声长笑,下得马来,拱手道:“叶师弟,今儿你又输了!”白马上那姓叶的公子下了马来,微微一笑,道:“武师兄的黑马当真神驹,小弟万万不及!”说着深深一揖。 那姓武的约莫二十七八岁,国字脸型,眉宇间一股神气。那姓叶的却是二十出头,长身玉立,剑眉上扬,一脸傲气。听得姓武的师兄道:“叶师弟,今儿天气可好;咱俩黐一下手,让这周遭游客见识见识我“陆门咏春”的身手,你说如何?”叶师弟苦笑道:“师兄快别糗我了,我哪里会是师兄的对手?今儿难得有幸喝上一两杯,咱们还是进客栈罢。”武师兄哈哈一笑,道:“那倒也是,这就走罢!” 面前一间客栈算不上高贵,却是干净体面。师兄弟二人走了进去;掌柜的见是熟人,眉开眼笑,朗声道:“哎呦,我说陆门二位爷呀,可有好一阵子见您啦。今儿想喝点什么?”武师兄笑道:“还是照旧,来壶“灵鹤献丹”罢。”掌柜的面有愧色,缓缓地道:“哎呀,这可真是对不住呢,咱店里的最后一壶“灵鹤献丹”,刚刚才给点走。” 武师兄眉头一皱,摇手道:“不用了,我们师兄弟随意喝喝,来点什么别的都成。”掌柜的道:“是……是!要不来点竹叶青,您看怎么着?”武师兄干笑道:“可以啊,那掌柜的您快请罢。”掌柜的连连点头,道:“是,是!您稍坐会儿,马上就来!”武叶二人“嗯”了一声,便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 这姓叶的名“迫亭”,乃咏春名师梁贺辛之徒。梁贺辛与师兄许至岭皆为“陆门咏春”陆问敬之徒。陆问敬、许至岭、梁贺辛三人在闽南一带可谓所向披靡,在江湖上人称“闽南三雄”。而梁贺辛的功力仅次于陆问敬。叶迫亭身为梁贺辛之徒,自来引以为傲。可在他心目中除了自己师父和几位师叔伯之外,对于面前这位武师兄也是尊崇不已,一直是必恭必敬。 陆问敬门下尚有另外两徒黄招云、凌希聪。这位姓武的名“名捷”,正是凌希聪之徒。四名徒弟当中以老二许至岭及老三梁贺辛武功最高,因此这“闽南三雄”的称号,并无包括黄招云或凌希聪。因此在叶迫亭面前,武名捷心中不免觉得有些吃味;但他入门较早,武功远在叶迫亭之上,叶迫亭又一向对他以礼相待,两人便显得十分投缘,经常相约出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