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东方玄幻 > 神州异事 > 第12章 虚实难辨

神州异事 第12章 虚实难辨

作者:匿名 分类:东方玄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时值晚秋,风高气爽,拂过了众人的脸,却不留下一点印记。 张合一行人往树林的尽头赶去,这森林并不大,两旁各有一条道路,在尽头处交会,而这两条路中间的,便是那森林。 这森林面积虽然不大,但却异常的茂密,要在里面找人并不容易,加上两旁道路平坦,张合选择走道路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还有多远路程?”张合看了看前方,似乎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还有二十里左右。”旁边的士兵答道。 张合点了点头,心中却在思量着。 另一边厢,魏延军也在赶着路。在森林中,士兵行军的速度被减慢,茂密的树枝更不时阻挡了他们的视线,万幸的是,树荫也为他们挡了不少阳光。 “报!敌军似有先头部队往道路跑去了!”探子报道。 “先头部队?”魏延一听,立刻想起了张合这名字“兵力呢?” “约有千余骑兵。”探子答道。 魏延一听,顿时猜到张合的用意,暗叫不妙之下,却又想不出破敌之法。 “敌军此举,难道是要截住出口?”参军疑道。 “我也正这么想,”魏延担忧的点了点头“周亚夫在后面缓缓紧随,怕是要来个困兽之斗吧。” “战又不是,退又不是,该当如何?”一个副将吃惊道。 一时间,军心散涣,人心惶惶,别说要战斗了,就是要合力逃出敌人的包围网就已是相当困难了。 “张合的部队兵力不多,不如奋力冲杀,应可突围而退。”魏延轻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 “只是平原之地,骑兵战力甚高,加上我军疲惫不堪,只怕...”参军则显得甚不乐观。 “目前已无他法。”魏延冷冷的说毕,回身而去了。 树林连绵约三十七里,正是当天张合在地图上看到的距离。 张合善于利用地理的优势,三十七里对于步兵而言算是不短的距离,但是对于骑兵而言,这却是一个非常短的距离,只要运用了平原这个优势,骑兵和步兵的差别便高下立见了。 “我言...”周亚夫对身旁的副将笑道“若张合成功赶在魏延的前头,此战魏延必败无疑。” “张将军兵力不多,周将军为何如此自信?”副将不解地问道。 “以逸待劳,”周亚夫笑道“关门捉贼,还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张合这是三连环计啊...” 森林尽头处,尘土扬起,在朦胧间,隐约看到一支精锐的骑兵屹立于此,好不慑人。 “看来还是要硬拼了吗?”魏延冷冷道。 “主公不用忧虑,我们死当跟随!”一个副将厉声道。 “对!” “死就死吧!” “上!” 魏延回过头来,看着这群士气高涨的士兵,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便是他平时妥善对待兵士的结果吧。 “森林有动静了。”一个官兵指着不远处的树林道。 张合点了点头,众人都屏住了呼吸,注视着那个蠢蠢欲动的草丛。 顷刻间,杀声震天,树林里果然杀出了一支军队,为首的正是魏延。 面对着来势汹汹,丝毫不见疲态的敌军,张合显得有点意外,但是他是何等的良将,面对如此境况仍临危不乱,把手一挥,排出了一个阵形。 “敌人要突击了!注意分散!”魏延看在眼里,洞悉出张合的策略。 那是锋矢阵。 暗处,一个人露出了笑容。 张合一声令下,骑兵队紧随其后,往魏延军突击过去,那铺天盖地的攻势相当吓人,加上张合的统率能力本来就相当的高,在短兵交接的情况下,魏延军死伤不知其数,而渐见疲态的魏延亦身中数剑。 眼看胜利在望,张合忽听身后传来一阵喊杀声,转头看去,竟是魏延军的打扮。 “援兵!?”张合大吃一惊,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是军师!”遥遥的将旗中,两个醒目的大字清晰可见,那正是“司马”二字。 魏延军见援兵来到,士气顿时大增,反而张合军腹背受敌,锋矢阵一时间转不过来,被司马懿所领的部队从其脆弱的后方大杀一阵,张合军慌忙逃窜。 “你这混蛋,早就这儿埋伏好了吗?”魏延走上前,半开玩笑的骂道。 “你兵败那一天,我就埋伏在这儿了。”司马懿笑道。 “我在洛阳的时候你就来了?”魏延显得有点诧异。 “你在攻洛阳的时候我就担忧了,你兵力不足,就算攻下了也不会抵挡得了多久。”司马懿象是早就算好一般,轻轻的笑道“我料到你会逃到函谷,而从关隘回到河内的道路,也只有这一条路。” “加上张合这人你最清楚了吧?”魏延也猜到司马懿要说什么了。 “他最擅利用地理,这里是险地,也就是他最拿手的地势,我算好了这些,大概猜到你们会在这里开战。”司马懿指了指身后“那个位置的确不错,敌人的弱点完全被我看到了。” “你是指锋矢阵的弱点?”魏延对于阵法并不太熟谙,说到这里,他脸上倒是现出了几分好奇和兴奋。 “锋矢阵就像一支箭一样,前面是矢,后面呢?”司马懿比划着手势,带着微笑问魏延道。 “羽毛。”魏延一听就明白数分了。 “锋矢的攻击力和机动俱佳,只是其后方相当脆弱,只要找一队精兵从后冲击之,必破无疑。”不同于魏延,身为一个军师的司马懿,其阵法的造诣是非常高的。 魏延笑了一声,这时张合军早已退到远处,而他们也就缓缓的退回河内,毕竟是免去一场恶战了。 另一边,张合领着残兵败将回到本阵前,只见周亚夫一脸诧异,好奇的看着张合。 “发生什么事了?”周亚夫的语气虽然听起来平和,不过那只是他说话的习惯。 “司...司马懿似乎早就埋伏在山谷里,当我摆开阵势,正想冲击魏延本队时,司马懿从后方杀出,破了我的锋矢之阵...”张合一脸惭愧,显得有点无地自容,又有点不忿。 “此非你之罪,”周亚夫悠然的笑了笑,但明白人一眼却可看出,他的心里是有点担忧的“司马懿以奇兵获胜,这也是我们料之不及的,反正魏延已退,洛阳亦攻陷了,魏延此人,便当是放他一马罢了。” 张合一脸懊悔,心里更是复杂万分,因为击破他的司马懿,正是他以前的上司。 曾经尊敬的上司,如今竟成为了自己的敌人,张合也是个铁铮铮的男子汉,可以想象到此刻他心里是多么的挣扎跟犹豫。 三天后,李世民一行人离开了晋阳,在洛阳城下了脚。 “吕布这人狼子野心,我是最清楚不过的,为何陛下...”张合一脸不可置信的说道。 “我以真心待之,他亦必以真心待我。”李世民牵强的笑了笑,他口中是这么说,恐怕他心里并不是这么想吧。 “吕布杀之可惜,不杀又是一只狡猾的豺狼,最好的办法,便是把这只豺狼变成一只猎犬?不是吗?”李靖笑道。 “有可能吗?”周亚夫则是皱了皱眉,显得不太相信“据说吕布这人反覆无常...” “不必多言,”李世民举起了手“我会离开晋阳,就表示我相信他,就如李卫公所言,你不去相信他,他又怎么会效忠于你呢?” 众人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只是彼此的心里都很清楚,吕布这人,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北平城下,数十列军队排好阵型,而站于前头的,正是在不久之前攻下平原城的乐毅。 多尔衮靠在城墙上,一言不发的观察着城下的敌军,他发现敌人的兵力并不多,即使探子未能带来有用的情报,但是目测看来,乐毅所领之兵不过二千余。 虽然兵力不多,但是多尔衮脸上的愁容仍在。 “在愁什么?”说话的,是号称满州第一勇士的清朝猛将-鳌拜。 “说了你也不懂吧?”多尔衮半开玩笑的答道。 “那个乐毅的来头好像是不小,”鳌拜一脸不以为然的笑道“但充其量也是个将军,不会亲自杀敌的将军,再强我也瞧不起。” “你知道吗?”多尔衮听毕,不禁笑了一声“战将上只有四种人:兵将帅参。” “...”鳌拜沉默了数秒,然后象是自嘲的笑了一声“你知道我汉语不好。” “简单的说,你是将,乐毅是帅,两者的意义并不相同。”多尔衮道。 鳌拜不解的皱了皱眉,似乎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 “这么说吧,帅是统率军队的,而将则比较广泛,或统率,或杀敌,或护卫。”多尔衮摇头晃脑的说毕,然后刻意的停顿了一下“一个好的将帅,并不需要亲自杀敌,只需要麾下的军队取得胜利,那便是帅。” 鳌拜又想了一下,彷佛明白了似的,眉开眼笑的点点头。 “说回正题吧,那你又打算如何?”鳌拜收起笑容,一脸严肃的问道。 多尔衮依然一脸愁容,只是摇摇头,叹了口气。 “乐毅再强,也只是靠攻城器具来硬攻,不如拨五百精兵予我,今夜趁黑出城,混入敌营破坏,如何?”鳌拜见多尔衮默不作声,显得有点纳闷。 多尔衮转过头来看着鳌拜数秒,笑了笑,又把头转回去了。 “你这人就是这样!”鳌拜一脸不爽的叫了一声,然后转身离去了。 多尔衮毫不在意的笑了一声,然后回过头去,脸色又凝重起来了。 是日,乐毅没有摆开阵势攻城,彷佛他感觉到敌人有一种,不简单的感觉。 “多尔衮...”乐毅搔了搔头“这名字听起来,好像不是汉人吧...” 旁边的副将和参军都点了点头,对于守城的多尔衮和鳌拜,他们都一无所知。 而乐毅也注意到他们的表情,立刻意识到一样重要的东西... “若你们也不认识他的话,只怕他也跟那个什么岳飞一样,也是唐朝之后的人吧?”乐毅轻皱眉头,脸上一阵忧虑,看来敌人的身份的确令他非常在意。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对我们应该会很熟悉吧?”一个参军恍然道。 乐毅苦笑着点了点头,彷佛想说,我就是这么想的。 翌日,乐毅又摆开了阵势,连冲车云梯都组装好了,看来是要硬攻了。 史书中并没有详细记载乐毅如何用兵,故他虽然出名,但是那六十多座城是如何火速攻下来的,恐怕只有少数当事人知道吧。 “冲车队准备!” “三队,四队架起云梯准备!” 一连串的攻城器具现于眼前,多尔衮的忧虑更深了。 “在我看来,或许乐毅并不是什么善用计谋的将领,恐怕是个统率士兵能力极高的将领,或是极擅用攻城器具破城的将领,”多尔衮的脸色显得有点难看,对于乐毅的用兵方式,他仍然是不甚清楚“看来一场恶战是在所难免了。” 鳌拜只是点了点头,没有答话,或许是对这方面的事情一窍不通吧。 城下杀声正起,乐毅军铺天盖地的往城池攻来,而城上的弓箭手和步兵也是准备就绪,一阵凝重的气氛不自然的散发在北平城上空。 冲车队快速的闪过了敌人的箭矢,冒死闯过了敌人的射程,达到了城池上弓箭手的死角,重重的撞在城门上。 “大石!快拿大石来!”多尔衮喝道。 话音刚落,数声清脆的木敲声传入耳中,回头看时,却发现已架起了数座云梯。 “火把!把云梯给烧了!”多尔衮又喊道。 只是火把还没到,已有数个士兵闯上城楼,斩杀了数个守兵,直往多尔衮斩去。 “碰!” 多尔衮还没回过神来,只见那个敌兵活生生的从身旁被击至吹飞,直飞出城墙,重重的摔在地上。 这种怪力,还能有是谁? 如多尔衮所料,他一转头,只见鳌拜带着笑容,一脸得意的看着多尔衮。 久攻不下的乐毅,于两个时辰后退兵。 大营里,乐毅独坐于正中,左右两旁的副将参军校尉什么的,只是一言不发的低着头。 “有人能总结一下败因吗?”乐毅语气平静的问道,纵然如此,众人还是战战竞竞的,可以看出乐毅在军中的威信还是很大的。 “依云梯上城的士兵都被敌主将鳌拜独力击杀,那鳌拜来头好像不小。”一个副将语气微抖的答道。 “...”乐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似乎也知道这个鳌拜勇不可挡。 “还有那个多尔衮,他守城的技术不错,冲车被破了,云梯后来也被烧了两个,就算明天用同样的战法攻过去,恐怕也是徒劳无功。”一个参军见副将说话了,也鼓起勇气说道。 “这个当然,”乐毅道“能立于这个乱世之中的,哪能是庸碌之辈?” “将军的意思是...?”众人不解的问道。 乐毅但笑不语, 他很少露出笑容。 一连五天,乐毅都没有行动。 而立于城楼上的多尔衮,不禁起了疑心,乐毅深知兵贵神速之理,突然按兵不动,恐怕内里有诈。 “鳌拜,今夜跟我出城探一探敌营如何?”多尔衮问道。 “探营?”鳌拜吃了吃惊,但是以他的武艺,也没什么好怕的,于是就爽快的答应了多尔衮的请求。 从城上看下去,乐毅营寨的摆布十分合理,几乎没有任何破绽可言,因此多尔衮一直不敢采取主动出城突袭。 是夜,乘着漆黑的两人,静悄悄的靠近乐毅的大营。 “你来探营,是否有什么想法?”鳌拜问道。 “以乐毅的风格来说,应该是那种火速拔城的将领,如今迟迟不发动攻势,恐怕是有什么后着。”多尔衮轻皱眉头,脸带忧愁的答道。 他一直都是这种表情,人们都说多愁的人大多短命,多尔衮便是一个例子。 只是来到了这个时代之后,他的病痛好像也不见了。 不只是多尔衮,曹操的头痛,郭嘉的病情,似乎也好转了过来。 不,应该是说,全然不见了。 “那是...”鳌拜双眼瞪得大大的,彷佛看见了什么难以置信的。 只见于敌寨后不远处,利用了一处小山丘后方的盲点,竟然挖起了地道来。 而多尔衮双眉依然皱着,没有像鳌拜一样大感诧异,或许是早有此料了。 “五天的时间,恐怕已到城内了吧...”鳌拜一脸惶恐的说道。 多尔衮也点了点头,挥手示意赶回城内,要知道地道是最难防御的方法。 单是猜测敌人从哪里出来便已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了,更别说要做好防御措施。 翌日的北平城,似乎都被一阵惶恐的气氛笼罩了。 多尔衮跟鳌拜所带来的消息,让城内的守兵都绷紧了神经,这种气氛,大概也让百姓们猜到个所以来了。 “...”某酒馆内,一个脸带几分威严,八字须,还留着小山羊胡子的中年男人,悠然的喝着酒,吃着肉,似乎毫不在意城中的变化。 “这位大哥好自在啊。”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见其举止不凡,知是奇人,于是走近笑道。 那中年男人看了看那书生,回以一笑。 “现今大敌当前,北平城已是风中残烛,百姓们都惊慌万分的,为何阁下仍是泰然自若呢?”那书生饶有兴趣,咬文嚼字的问道。 中年男人听着有点不舒服,皱了皱眉的,然后又是轻轻一笑。 “总之我不是内应。”中年男人笑道毕,拿起酒杯,喝了一口。 “在下不是这个意思...”书生慌忙解释道。 “我只能说,别把敌人的意图想得过于简单,”中年男人象是在说别的事情一样,却又有条有理的“阁下不用过于害怕,我料乐毅不会用地道攻城的。” “地道战法,不是非常有用的吗?”书生皱眉问道。 “我不便说太多话,应该说,太守也太低估乐毅了。”中年男人笑道毕,从怀里拿出一堆铜钱放在桌上“小二结帐!” 看着离去的男人,那书生不断回想他的说话,却又百思不得其解。 这人又是何方神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