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东方玄幻 > 神州异事 > 第45章 只有战斗

神州异事 第45章 只有战斗

作者:匿名 分类:东方玄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昨夜牛头山仍是腥风血雨,杀声震天,只是天一亮,却好像没发生过这件事似的,一切都显得很平静。 周瑜跟岳飞点算着兵力,也顺便点算敌人的损失,结果并不如他们想象中般大,应该说这一次的胜利,有点大计小用了。 “若这一招留着到晚一点才用,或许获得的胜果会更大一点。”牛皋摇了摇头,有点惋惜地说道。 “有时候计谋这种东西,要配合天时地利人和,当时的形势便正好符合了,所以计谋才能如预料一般成功。但是如果如牛大人所言,待孙武项羽曹操都来了,那时候这一招有这么容易奏效吗?我则没什么信心。”周瑜微笑道,但看他那略显勉强的笑容,相信对此次的战果有点失望吧。 “徐达经此大败,应该会更聪明一点,也会对另外三方造成警示,这一场仗才刚要开始呢,”岳飞皱着眉头,盘手道“现在孙武已经跟徐达会合,昨晚的战果也不甚理想,我倒是担心孙武的影响力。” “放心吧,”周瑜看了看岳飞,自信满满地笑道“孙武耍不出什么花样来的,他显然是个务实的人。” 昨夜,正当徐达兵败如山倒,被周瑜和岳飞伏击并追杀至山脚小路时,孙武军刚好闻讯杀至,把岳飞跟周瑜的伏兵硬是打回山上去,才让徐达的损失减少许多。 还有一个因素使徐达不致损失巨大,那便是颇为狭窄的牛头山道路。由于周瑜和岳飞两军所布的弓箭手有限,箭矢数也不多,因此到了最后还是要靠伏兵肉搏来砍下敌人的首级,加上徐达军有常遇春的惯性殿后,以他熟练和卓越的殿后技术,周瑜和岳飞自然占不到什么便宜。 徐达这次大仗连续堕入了敌人布下的数个陷阱,但到了最后,损失的兵数不过两千不到,还剩下一千一百多兵,算得上是不幸中的大幸了,能有这样欣慰的结果,他应该谢谢一个人-张三岸。 虽然营丢了,参军死了,兵折了,粮草也全没了,但要不是张三岸快马通报孙武战果的紧急程度,或许孙武来救的时间还要再迟半个时辰,到了那个时候,徐达军不被全歼也只剩下两三百罢了。 说起来,孙武也算是个大人物,纵使徐达贪功自行出击招致大败,孙武仍接济徐达军一行千余人,粮草和营寨等等,全数由孙武一手包办,在这自私,利字为先的年代,这种人实在不多见。 见到张三岸,徐达自是羞愧万分,一堆愧疚的说话便不多说了,张三岸也是个难得的忠臣,徐达出言不逊,狂妄不已的事他也没放在心上,还是全心全意的为这个主公东奔西跑,出谋划策,要是换作别人,早就出走他投了。 “徐大人,经此一役,是因祸得福啊。”孙武看着失意的徐达,用着安慰的语气微笑道。 “这话怎说呢?”经过一晚的思想冷静后,徐达的语气也比之前更显平和,心境也不像之前那般偏激,与以前那个谦逊有礼,有勇有谋的徐达符合了。 “我啊,相马不行,”孙武笑了一声“在我那个时代,就是春秋,有个很着名的相马师,叫做伯乐。他很会相千里马,任何的马他只要一眼,便能分出好坏,这我是不行了-但我会相人。” “呵呵......”徐达笑了数声,看是听出孙武的话中之意了“你是说三岸吧?” “他是个不错的谋士,现在年纪尚轻,虽然他不像姜尚,周瑜那般足智多谋,视战场如棋局一般轻松,但假以时日,要成为一个名震一方的军师,却不是不可能的事。”孙武微笑着点了点头。 “没错,当敌人的伏兵出来的那一刹那,我脑海里便立刻浮现出他的名字了,”徐达不好意思地叹了口气“虽然他不像我们是从其他时代来的人,但他的能力却不容小看哪......居然能看穿那个周瑜的计谋。” “你不也是个智勇双全的将领吗?”孙武听毕大笑数声,拍了拍徐达的肩膀“我昨晚跟常将军谈过你以前的事儿,其实周瑜的计谋真的是那么难以看穿吗?我看不然,让你看不穿这计谋的,不是你的思想不够慎密,而是你被外来的事物所迷惑罢了,当你放下了这种虚无的事情之后,你会发现看事更清楚了许多,不是吗?” 徐达一脸苦笑,他的心里在想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他应该可以抛弃那个被美色和权力所占据心灵的“徐达”了。 正当牛头山这里恶战连连之时,另一边厢,准备充足的乐毅也领着三千多兵,连同无数的攻城器具,往襄平城进军了。 襄平城的守将是袁崇焕,还有之前被乐毅击败的多尔衮和鳌拜,从乐毅想攻襄平到现在,准备工夫已做了几乎一年,虽然有很多外来的因素促使他不能起兵,但乐毅心里却有一种感觉,这个对手绝不简单。 守备襄平的三人,都是来自晚于唐朝的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君主时代的后期,因此在这里,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纵使他们以前如何风光,事业如何的如日中天,在这里,他们不过是占领了城池的一个小群雄罢了。 “报!项羽已离开徐州,正往这里进发!”探子滚下马鞍跑进帐内,半跪在地上道。 “比我想象中快嘛,”孙武盘着手点了点头“曹操呢?有什么动静否?” “根据消息,曹操仍在城中练兵,不像有快要出征的动静。”探子答道。 “练兵?”坐在一旁的徐达皱了皱眉“这曹操......” 忽然间,孙武和徐达都像想到了什么一般,迅速的拿出地图并打开。 “果然没错,”孙武笑道“徐大人你跟我想的,恐怕是一样的吧?” “这个曹操原来在打这个算盘,”徐达笑了笑,然后又收起了笑容,用着奇怪的眼光看着孙武“只是孙大人,那一场仗,好像不在春秋之前嘛......?” “为将者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来到了这里之后,你以为我没有看过史书?”孙武大笑数声,指了指身后那如山的书卷“背水一战这种留名古今的战役,我早就读过了。” 背水一战的始祖是谁,是由古至今一直争议不下的话题。 最为普遍的说法是韩信在攻赵的时候,所摆出的背水阵法;而另一种说法则是项羽所施的“破釜沉舟”,由于发生的时间比韩信更早,加上当时背水亦是取胜的一大因素,因此关于此事的争议,韩信派和项羽派都争持不下。 背水一战的典故和作用,世人虽然熟悉,但是使用错误,弄巧成拙的大有人在,很多将领无法捉摸和控制将士们的心理,在施展和摆阵时就使将士失去信心和战意,一瞬间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曹操,孙膑和狄青都很清楚,要成功地用背水阵法来取胜并不容易,因此在众人都陆续地赶赴战场之际,曹操仍执意训练士兵,借以锻链他们的集中力和军纪。 “达,”常遇春揭开帐幕走进来,跟徐达打了个招呼后,也对孙武行了个礼“能......私下说两句吗?” “这......”徐达看了看身旁的孙武,脸有难色地犹豫了数秒“有什么事便直说吧,孙先生是我们的恩人......” “徐大人,”孙武豁达地笑了笑,平举起右手说道“常将军既然有私事要说,我又怎么好意思执意要听呢?徐大人跟他出去倾谈便是。” 徐达不太好意思地点了点头表示谢意,便匆匆地站了起来和常遇春走了出去。 “怎么了吗?”徐达显然不太满意常遇春那没礼貌的表现和举止,这从他说话的表情和语气便可得知。 “你有想过,之后的事吗?”常遇春则对此不以为然,他虽然平时是个彬彬有礼的人,但此刻他却明显有点急躁了起来。 “之后的事是指......”徐达皱了皱眉问道。 “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的粮草,也没有帐篷可用,现在军队的一切日常所用,皆是孙武所供,”常遇春眉头轻皱,语气严谨,不太像平时乐观和开朗的他“你有想过,若我们仍以庐江军的名号参与战斗,外面的人会怎么看吗?你自己也不好意思吧?” 徐达听毕,先是怔了数秒,然后摇着头笑了笑。 “这场仗我得到了不少东西,虽然我的确败了,败得彻彻底底,”徐达看着远方的牛头山,有点感慨地说道“记得当初随太祖起义时,曾有高人对我跟太祖说过:善战者未必善主,善主者未必善战。或许太祖是后者,我便是前者吧。” “你是说,你认为自己不是块做主公的料?”常遇春靠在旁边的木栏之上,轻轻地笑了一声“你会这样想便对了,总比什么都没得到好。” “孙武跟我俩同是为将者,你认为他是个善主者否?”徐达看着常遇春,低声问道。 “这倒要你来看了,我不善看人。”常遇春笑了数声,摇了摇头道。 徐达也笑了数声,捶了捶常遇春的胸口,便走进营帐里去了。 或许人生不只由对或错组成,但人总把对和错分得很清楚,就像黑便是黑,白便是白一般,不容许有任何的灰色地带。 徐达的人生充满了光辉,在明朝之时,是个无人不知的名将,以他冷静和果断的判断力,加上非凡的武艺,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 然后呢? 在牛头山惨败于周瑜之手,便淹没在众多历史名人的光晕之中?就这么让自己一个错误,断送了自己过去那么多的成功和努力? “孙大人。”徐达走进营帐内,低头行礼道。 “不用这么见外了,你我朋友一场,何须行礼?”孙武看毕,不禁笑道。 “......”徐达酝酿了一会,缓缓走到孙武跟前,又行了个礼“徐达跟常遇春,愿随孙大人左右!” “这是......?”孙武被徐达的行为吓了一跳,一脸疑惑地看着他,半晌说不出话来。 “徐达跟常遇春充其量不过是一将军,何德何能以争夺天下?孙大人身为兵圣,胸怀盖世之才,更善心收留我俩和一众弟兄而不问回报,如此良主何处何求?”徐达低下腰拱手道“现今我们无粮无营,一切皆由孙大人照顾,安有面子自称庐江军?” “哦......原来是说这个......”孙武听毕,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走过去扶起了徐达“你认为身为一个君主,最该具备的是什么?” “是......任贤用能的判断力吧?还有广阔的胸襟。”徐达想了数秒后答道。 “那你觉得,我是一个这样的人吗?”孙武听毕大笑数声,看着徐达问道“不是吧?我不过是个会用兵的将领罢了,为君之道或许我知道,但是我知道自己不会是一个好的君主。” “那孙大人是......不愿意接纳我们吗?”徐达听毕,心里盘算了一会后,缓缓问道。 “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孙武没有直接回答徐达,而是再问了一个问题“你是为了什么,才在庐江当上太守的?” “为了什么?”徐达皱了皱眉,他象是从没有想过这问题似的“或许是为了......觅得明主,早日平定这个乱世吧?” “你肯定?”孙武笑了一声,象是不相信的问道“若真是如此的话?你何不千里跋涉到长安去投靠李世民?李世民跟曹操不相同,他为人谦虚大方,对下臣的直言纳谏毫不忌讳,加上又会用兵,更善于任贤,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条崎岖的路呢?” “试一下直接问问自己的心里!看看答案是否如此!”孙武慢慢把声音扩大,不其然把徐达慑住了。 两人都沉默了好一会儿,徐达目光空洞的看着地上,象是思考着什么,却又无法得出结论一样呆在原地;而孙武则是盘着手站在一旁,等待徐达给予答案。 “或许,我的人生除了战斗之外......”徐达苦笑了一声,有点无奈地看了看孙武“便是一片空白吧。” “这不仅是你,还是很多人的心里话呀,”孙武笑着地点了点头“放眼天下,人人以仁义自居,把救民救国挂在口边,以此为起兵争夺天下的借口,但真心的问自己一句,难道昔日叱咤风云的自己,会甘心于淡泊吗?看看王翦!一个老成厚道的将军,花尽心思去抹掉秦王对自己的怀疑,获得了后半生的清福,然后呢?来到了这里后,还不是被这种气氛所感染吗?他们的人生,只有战斗。” 牛头山-岳飞大营 营帐内,周瑜,岳飞等六人坐于营中,谈论着接下来的对策。 “孙武已至,他会否也趁今夜我们伏兵仍未部署之际攻上山来呢?”韩世忠问道。 “孙武根本不惧伏兵,他真要杀上山来,我们就算把伏兵藏好了也没用,这点世忠应该很清楚,”岳飞皱着眉摇了摇头“除非我们有大量的箭矢,这样便能胜得了孙武。” “此话怎说?”周瑜不解。 “建业一役,孙武充分地表现出他麾下军队不惧伏兵,不,应该是那军队应付伏兵的能力,”岳飞盘起了双手,低声答道“世忠不是说敌军的反应跟平常的反应完全不一样吗?一般的军队一旦遇伏,士兵会惊慌失措,死伤惨重,不听指挥;但孙武所领的军队则刚好相反,伏兵杀出时仍能保持队形,跟平常接战没任何分别,战力相差甚远的世忠当然不是孙武的对手了,一心以为能轻易取胜的他也自然败于孙武之手。” “哦......”周瑜听毕,沉思了数秒,慢慢地现出了微笑“原来如此,你是想说孙武虽然擅于对付伏兵,但一旦以弓箭手作伏击,他则无法招架吧?” “不愧是周郎,”岳飞笑着地点了点头,但很快又收起了笑容“虽然敌人可能有这个弱点,但是本来箭矢便不多的我们,经昨夜一役,剩下的更是......” “孙武不象是会用弓兵的将军,不然我还能使上一计来借敌人的箭,”周瑜微笑道,但他的表情却有点微妙,带着无奈和感慨“可惜呀......” “借箭?”韩世忠皱眉问道。 “昔日我与诸葛孔明同抗曹操时,曾因箭矢过少而烦恼,于是孔明便施一计草船借箭,乘着大雾领一众木船出江,船上尽是草人,到曹操的水寨附近叫嚣,那曹操生性多疑,惧孔明多计,便叫几个将军领弓箭手朝江上放箭,一夜下来,”周瑜张开了两只手掌,有点无奈地笑了一声“十万余支箭插于那些木船之上。” “这我倒是没听过,”岳飞抱着胸笑了笑“或许史官没有记载吧,但是此计虽然绝妙,敌人若没有箭矢,我们也没法借呀......” “孙武没有,曹操呢?项羽呢?”周瑜嘴角微微上扬,彷佛他又想到了什么妙策一般“我总不相信这四方联军皆没弓兵部队,只要孙武按兵不动,我们就仍有胜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