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东方玄幻 > 神州异事 > 第50章 又见山路

神州异事 第50章 又见山路

作者:匿名 分类:东方玄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钱大祥被抓后,吴郡的赌坊已是寥寥无几,就算可能剩下一些地下赌坊,但对城内的风气也不会做成多大的影响。说老实话,伍员也该谢谢那个男人。 伍员府邸 鸦雀无声的现场,氛围显得有点尴尬,不仅是伍员,便是他身旁的一众文武,都以诧异且钦佩的眼神看着眼前的人,他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助伍员抓住钱大祥的那个谜一般的男人。 “我没听错吧?”伍员身旁的一个文官看着那个男人,张信张疑地问道,但其表情中却又带点诧异“你真的是那个......吴起?” “正是。” “我那个时代,还没有你这个人在,”听到这里,伍员的嘴角不自觉上扬了,直觉告诉他,他眼前的人说不定真的会是那个吴起“只是在这个时代的史书上,你的名字却是随处可见呢。” “我跟你的主子孙武一样,都是一个热爱兵法的军事家,大家都以兵书扬名立万,流芳万世也不足以为奇。”说到自己的事迹,吴起则毫不谦虚,这正中了伍员的下怀。 伍员跟孙武的性格可谓截然不同,孙武是个平易近人,冷静谨慎的男人,做事循序渐进;而伍员则像那些大老粗一样豪爽直快,做事说话从不转弯抹角,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伍员看起来虽然十分冲动,但到节骨眼上之际,他却又能展现出其领袖风格,总是能冷静且精确地看穿全盘棋,然后找到最简单而有效的战术去吃掉对方的将军。 “那......吴先生既然对自己的能力满怀信心,何不跟孙大人并肩作战,火速平定天下?”伍员对吴起略微自负的语气毫不在意,反而一笑置之,因为他很清楚眼前的这个人,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吴起是中国军事史上与孙武齐名的军事家,后人皆称他二人为“孙吴”;其作品<<吴子>>更是被推崇备至,与兵家圣书<<孙子兵法>>达到同一等级,可见其地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着重要的一席位。其治军之法尤其着名,创立不少治军的法制,例如训练和选拔等等,使他的军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吴起的负面形象,同样烙印于后人的心目中:为了取得国君的信任,杀了自己的妻子去求得将位;为了争取机会,母丧不临,也正因如此,其师曾参(孔子昔日的门生)极为鄙视吴起,自此之后,当时的人都对他非议甚多,后来更为国君所杀,虽然临死之前亦施一计为自己报仇,但始终亦算是死得不得其所。 “孙武吗?”吴起耸了耸背,脸上浮现有点疑惑的笑容“作为一个将军的话,他是最顶尖的。” “......”伍员听出了吴起的话中之意,他自己也很清楚孙武不是一位称职的主公,如孙武所言,善战者不一定善主,当日他亦以此日劝说徐达,但徐达仍以孙武对他有恩为由投入他的旗下。相比之下,吴起则看得清楚许多,一个不善主的将军为主,就有如楚汉相争时期的项羽一般,孙武虽然是个能分清是非黑白的人,但作为一个君主需具备的东西,孙武似乎没有。 “这么说,你还是要远投他方?”伍员点了点头,但此刻他的心中,却有种说不出的不快。 “不,”吴起微笑着摇了摇头,神态自若“放眼天下,或许只有李世民是世人口中所说的明主,但我不打算辅助他。” “为什么?”伍员皱了皱眉,对吴起的说话感到不解。 “因为我始终想看看被世人称为兵圣的孙武,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吴起的眼中象是忽然泛起一阵狂喜,那是一种觅得同类一般的喜悦“我就在城中等待捷报吧,若孙大人回来了,我自会跟他会面。” 吴起的语气愈见高傲,但伍员亦选择一笑置之,其实他也不太担心吴起会远走,因为以吴起的头脑,他应该很清楚一旦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便会让自己身处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吴起决不会像牛皋那样鲁莽地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后,才千方百计想要远走他方,因此伍员也清楚,既然吴起透露了自己的姓名,那他会离开的机会便很低了。 豆大的雨水不断打在项羽的心上,却无法熄灭其如焚的心脏,只听得马蹄声渐渐细小,然后一阵皮鞭的声音传来,那是多么的刺耳,但马蹄声又渐渐大了起来。 急促的马蹄声,无遗地暴露了项羽急躁的心情,经孙武一说,他还真担心大营会被周瑜突袭了-不过能稍微让他放心的是,张辽仍在大营之内。 “张大人,”参军匆走进营帐内,表情有点慌张“不知怎的,总觉得远方好像有点动静。” “远方?”正在查看史书的张辽听毕,眼珠子转了转,暗道不妙,忙随参军走出营帐。 这天气对守方来说是比较棘手,毕竟雨水密集,或多或少遮挡了他们的视线,张辽吃力地皱起了眉头,却发现不到什么异样。 “你现在还看到什么吗?”张辽摇了摇头,转过头去看着参军问道“我是看不到了。” “嗯......”参军用手放在双眼的上方遮住雨水,然后放开了手,慢慢漾起惊恐的神色“好......好像有什么人影在动着,会......会不会是敌军突袭?” “什么!?”张辽听毕又再注视一会,却仍看不见什么,但回头一想,造箭这情报忽然传遍整个牛头山,一种不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小心为上,传令三军,不得休息,给我打醒十二分精神,防止敌人突袭!” 周瑜此次突袭算漏了一件事情,那便是风向。 雨水固然可以遮掩敌人的视线而令到敌人无法发现身在暗处的己方,但同时间,一旦遇上逆风,军队的视线同样亦会受阻,而且行军的速度也会减慢一定的程度,加上目前的雨势颇大,对军队的影响自然也不少。 眼看行军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周瑜开始担心是次突袭的行踪会被敌方发现,一旦如此便糟了。袭营最忌被发现,一旦被敌人察觉就肯定会招来大败,这是不变的定理。 “离敌营还有多远?”周瑜问道。 “约有三里左右。”左右答道。 “三里......”夹杂着雨点的风,使周瑜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以这个风势......” “目前风雨交加,强行进军于我不利,万一予敌军所察觉,则得不偿失矣。”参军劝道。 “不,”周瑜沉思了数秒,忽然笑着摇了摇头“传令三军,全速前进,先取敌营者重重有赏!” 自古有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周瑜希望透过这个道理去推动士兵,提升士气本来就有很多方法,有的擅以言语激之,有的擅以名气壮之,也有的,擅以利益诱之。 而最有效的,往往便是后者。 为了钱财,为了权力和地位,士兵可以把生死置诸度外,这世道,本来便是如此无奈。究竟是人吞噬了钱财,还是钱财吞噬了人? “妈的!”躲在暗处的张辽皱着眉头,因为他已隐约看见敌军的影子了“待号令一放,全部给我杀上去!” 项羽此去孙武营寨的路程比起由牛头山来项羽的营寨要远上一段距离,照目前看来,周瑜打的如意算盘是抢在项羽回营之前先攻陷其营寨,待项羽孤立无援时再乘胜追击,藉此孤立孙武。 不过他或许没想到,项羽军中仍有一个能跟他抗衡的名将-张辽。 乘着夜色,先锋军只道敌人仍在睡梦之中,于是率先砍破鹿角,冲入主将大营,正想下手之际,却不见一人。 “快撤!”那先锋暗叫不妙,知已中计,忙下令撤退,可是哪来得及?只听得一声炮响,从旁边的小营里杀出数彪军队,为数并不少。 听得炮响,周瑜心道先锋已失,忙令上前接住败兵撤退,只是主力军才刚冲过鹿角正欲接应时,左右的小营寨内又杀出数彪军队,势不可挡,周瑜军哪里是对手,被迫舍去先锋军往后撤退,可怜那四百先锋军被团团围住,杀又杀不出,只能被敌人四方包围。 张辽并没有下令立刻剿灭,因为他很清楚这群残兵仍有斗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他清楚得很,万一耐不住性子杀上去的话,多会反遭敌人顽强抵抗,那只会自讨没趣;加上放着他们不杀,由他们嚎叫求救,倒也能消磨一下周瑜军的士气和斗志。 “郑将军,”那先锋军的一个士兵环看四周,见主军并无来救的意向,不由得气愤填膺,上前拍了拍头领“周大人已舍我们而去,不如就此投降...” “闭嘴!”那郑将军吆道。 经他这么一喝,那四百名惊慌失措的士兵顿时显得清醒一点了,便是张辽,也感觉到气氛的异样。 “周大人待我恩重如山,不可弃之!”郑将军举高佩剑,朗声呼道“我郑大泉无德无能,但有一片丹心!忠臣不可仕二主,我不愿被后人唾骂我为贪生怕死之辈!我今便浴血杀出重围,愿随我者便来,不愿者自降去罢。” “我愿!” “郑将军!我随你去!” “我去!” “我去!” 几乎没有箭矢在手的张辽开始感觉到这事的严重性,这是典型的反抗现象,当一个将军的必死决心感染其部下时,那这队必败之师便会散发出一股不要命的气势。 “退后!”只见项羽军让出一条道来,走来一个将军,手执大刀,高声喝道“敌军将领何在!” “我便是。”郑大泉走前数步,拱手答道。 “我乃项羽麾下大将,眼下郑大人已被重重包围,本已无力反抗,何不就此投降,好让兄弟们省下小命?”张辽笑道。 “他们要去要留,是他们的事儿,我没强迫他们,”郑大泉清脆地笑了数声,挥了挥手中的佩剑“郑某抱着必死之意,将军要打的话,悉随尊便。” “那,三军之中,你乃头领......”张辽心里早已料到这番情境,只见他亦笑了笑,又走前数步“跟我阵前单挑,如何?”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哗然,想不到张辽竟会出手,那些项羽军的将士自己是想一睹张辽的风采,倒忘记了自己身处战场,一个个高声欢呼喝采,相反那些本来热血沸腾,磨拳擦掌的先锋军,此刻显得安静许多。 “好吧。”郑大泉犹豫了一会,沉重地点了点头。 “郑大人......”左右急忙阻止,却被郑大泉拦住了。 “横竖也是一死,我又有何惧?”郑大泉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走了出去“看我把这小胡子斩了,好救你们出去......” “哒” 那些士兵,早已分不清地上的水渍,究竟是泪水,汗水还是雨点了,但他们可以肯定的是,郑将军肯定掉了数滴眼泪。 “嚓” 寨内比试天高,寨外则是杀得天昏地暗,周瑜不知敌军数量多少,勉强退离敌营数里,点了点兵,连同先锋军在内,折了八百多兵。 “主公!敌人好像又来了!”左右叫道。 周瑜暗骂一声,急令队伍后退,只见远方营寨内数彪军队正往此处杀来,刚才那数队本已打算撤回的伏兵见状,也顺势来个回马枪了。 “主公!东南方好像有部队正往此处来!”左右又叫道。 周瑜一看,敌人已在不远之处,这等气势,速度和悄然,加上那盔甲和服装...... “是孙武!”周瑜失色嚷道,急忙挥手示意撤退“快撤!” 原来项羽离开后不久,孙武也感觉到事情的严重,于是带同常遇春和两千兵追来,途中顺便合了项羽,岂料事情如他自己所料,敌人真来劫寨了。 周瑜的军队毕竟也受过一定程度的训练,加上周瑜在军中有一定的威望,因此即使败了,还能勉强保持纪律 地撤退,才不至于大败收场。 有说:“穷寇勿追。”,周瑜虽然败了,张辽仍不敢追击,遂请示孙武和项羽的指令。 孙武下了马,察看着地上的脚印,还有那些倒在地上,被蹂躏得几乎烂成碎片的旗帜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怎么样?”项羽不太懂这些东西,看着孙武这行为,他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 “敌人是真败,快追吧。”孙武笑了笑,有点兴奋地答道。 牛头山的地形始终不太陡峭,孙武便是要追上山去直捣营寨也未尝不可,加上牛头山是一座地理学上较为难见的孤山,只要让项羽军在山脚守着唯有的几条出路,周瑜和岳飞便是会飞也没用。 不过孙武似乎不打算用围山这种方法,因为他自己也很清楚,周瑜跟岳飞这两人都是用兵奇才,若分散有限的兵力的话,根本无法有效地击败他们。 周瑜军的撤退速度倒是挺快的,而孙武为了辨别敌人是真败还是假败,也耽误了追击的最佳时机,用句话来说,眼前的状况是真正的“放虎归山”。 “这条路......”担任先锋的常遇春皱了皱眉,举起手示意军队停止,在微弱的火光和月光之下,他勉强地察看了一下四周,然后那双眉,皱得更紧了。 “怎么了吗?”项羽走上前问道,他毕竟对这里的地形不太熟悉。 “我去跟主公禀报一下,项大人你先守住这里吧。”常遇春显得有点慌张,竟拍了拍项羽的肩膀,便夺路而去了。 “嘿!”项羽呼道“你这小子真是的!” 原来这条路,正是常遇春前几天随徐达杀上山时,所走过的那条大路,路的两面皆是陡峭的斜坡,是个易守难攻的地形,虽然道路颇宽,但若贸易上前的话,恐怕会招致某些事情发生。 “是吗?”孙武捏着下巴,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那项羽意见如何?” “这个嘛,他还在前方。”常遇春答道。 “可以容张某说两句话吗?” 孙武和常遇春闻声看之,说话的人眼中透着敏锐的目光,脸容中不自觉地散发着一种沉实而坚毅的气息,嘴上的那八字胡,更是让他那不凡的气息更添三分。 “你是......”孙武皱了皱眉,忽然笑了笑“是替项羽守着大寨,击退周瑜的那个将军吧?” “击退周瑜?”常遇春怔了怔,用着敬佩的目光看着那人“不知阁下尊姓大名?” “说不上尊姓大名,”那人听毕,谦虚地笑道“在下张辽,字文远。” “张辽?”常遇春瞪大了眼睛“奇怪了......据我所知,你是曾在曹操跟吕布麾下办事的吧?为什么他俩都不选,偏偏会在项羽的麾下呢?” “这事儿吗?我......”张辽的表情跟现场的气氛一样,免不了有点尴尬“嗯......可以不谈吗?” “算了算了,”孙武似乎看出了张辽的心思,急忙替他解围了“那你刚才,想说什么吗?” “我是这样想的,先假设周瑜在这里设了伏兵,若他所散发的造箭消息属实的话,那他的军队就算多么的缺箭,恐怕至少也有三四千支箭,毕竟之前一役,那些死伤的士兵所留下的盔甲,可以供他们使用。”张辽清了清嗓子,开口答道。 “嗯,然后呢?”孙武点了点头,对于这件事,他自然也心里有数了。 “但是三四千支箭,在这地形,”张辽看了看前方的坡上,又把目光拉了回来“能发挥什么吗?” 张辽其实说得有理,孙武是个重视用兵地形的将军,这个地形明显便是兵书上经常提及的“用兵之地”了。弓兵在这种地形可谓是无往而不利,尤其是项羽和孙武军皆没有弓箭部队和重步兵,那周瑜和岳飞的弓箭手在这地形上,便更能发挥作用,不用惧怕敌人反击了。 不过,如张辽所言,三四千支箭在这宽阔的地形之下,要撤退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而且敌人也不可能布置过多的弓箭手,因为箭矢的数量实在有限,而且以孙武的统率能力,带兵突破箭围冲上这条山路的最高处也不是难事,反正孙武也不惧其他伏兵。 “周瑜跟岳飞的兵力,合共多少?”孙武沉思了一会儿,却显得沉吟不决。 “约五千余吧,自牛头山之战开战以来,他们也只是劫寨时遭一小败罢了,兵力不会折损太多。”张辽想了想,然后答道。 “我们这里只有四千余,贸然攻上山去,会不会有点......”常遇春捏了把汗,有点犹豫地问道。 “但周瑜军新败,士气大打折扣,此时攻上山去正是时机,”孙武轻轻叹了口气,他彷佛有点明白当时徐达的想法了“该攻,还是该退?” “报!” 众人朝声音看去,探子快马赶到,滚鞍跳下马半跪在地上。 “张参军回来了。” “他在哪儿?”孙武脸露喜色,似乎是想把这权,交给张三岸了。 “张参军知道这里的情报后,便往这里赶来了,我比他先走一步。”探子答道。 “是他吗?”张辽皱着眉头,指着不远处一个坐在马上快马加鞭的书生问道。 此刻在军队的前方,那些孙武军的士兵开始摩拳擦掌,象是在期待着一场大战斗一样。 “喂,你们很喜欢战斗吗?”项羽看着他们的样子,象是颇有同感地问道。 “喜欢?”一个士兵笑着地摇了摇头“说不上。” “但是你们每一个人脸上都挂着喜悦呀?若不是喜欢战斗的话,又为何会显露出这样的表情?”项羽听毕,感到有点好奇了。 “因为每一场战争,都是我们立功成名的踏脚石呀,”另一个士兵答道“虽然主公经常对我们说些什么忧国忧民,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道理,说我们战争,是为了要火速平定天下什么的。但对我们这些读书不多的小兵来说,这不是废话吗?谁会在意那种东西?我们又不是圣人,我们从军,不就是为了谋三餐,然后拚了小命往上爬吗?” “喂!”一个兵长装扮的人听毕,不禁脸带怒色地喝道“你说话给我小心点!等一下上面怪罪下来,我可保不了你。” “你们军纪挺严的呀?”项羽笑道。 那兵长瞪了瞪项羽,别过脸去没有回答。 “你小子!你这是什么态度!?”项羽见状不禁勃然大怒,指着那兵长骂道。 “什么态度?”那兵长回过头来,不禁示弱地答道“你倒说说,你是我的什么人!?是我的上司?还是我的主公?你凭什么命令我!?” 项羽听毕,顿时语塞了。他虽然是孙武的盟友,说地位他肯定比那兵长高,但说到权力的话,他的确没有任何权力去命令这个看起来很小的兵长。”孙武这人,不简单哪......”项羽看着这坚强不屈,不畏强权的兵长,不禁感叹起来了。 这时候,士兵间开始传话了,一句句嘹亮的声音传来,那些士兵听毕,毫不犹豫地转过身去,便是那些站在前方,刚才显得兴奋万分,摩着拳头擦着手掌的士兵,听得撤退的号令,也是同样的反应。 一样的毫不犹豫,一样的毫无怨言。 为什么孙武会被称为兵圣?为什么孙武的军队总是能势如破竹,人人见之无不失色? 我想,我找到答案了-虽然我无法做到同样的事情出来。 下面的人在惊叹,但上面的人,也几乎抱着同样的心态和心情。 “妈的。”周瑜骂道,脸上却又带着一个复杂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