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玉剑玄天传 > 第38章 郡主的仇恨(上)

官军到达襄阳的只是前锋部队,大部队还要过两天才能赶到,因此不敢贸然进攻,担心有诈,故没能抓住这个机会。出了襄阳,李皓贤借着依稀的月光,跑到城外几里处的一座荒废的庙宇。 几天之前,他与景阳郡主刚到襄阳时,就已预料到此行可能不顺利,最终可能不得不恶战一场才能逃出襄阳城。因此早已选定此处为危急时刻藏身之处,行礼存放此处,马匹则托附近村庄的农户照看,以背紧急时刻藏身和逃跑之用。 一口气跑了许久,终于来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李皓贤将景阳郡主轻轻放下,大口大口地喘气,刚才在危险之中,他拼力奔跑,根本感觉不到疲惫,现在脱离险境了,反而却有些体力不支。 喘了一会,李皓贤连忙探视景阳郡主的情况,从鼻中透出的气息上看,解毒丹的药性已经开始发挥,她的气息虽弱,但并不凌乱,呼吸均匀,只是昏迷不醒。李皓贤小松一口气,又取出两粒解毒丹喂她服下,然后握着黑日剑守在她的身边,虽然逃离襄阳城,但是还不能说已经彻底脱离危险,李皓贤还得谨慎提防。 半睡半醒地熬过了半夜,突然听得景阳郡主在不断地呻吟,似乎很难受,李皓贤连忙惊醒,探视她的情况。 “郡主,你怎么了?”李皓贤轻声问道。 景阳郡主有了些知觉,迷迷糊糊嚷道:“我好难受!好热啊!头好痛!” 李皓贤连忙抚摸一下她的额头,很烫,她在发烧,也许是体内解毒丹的药性正在与毒性搏斗,所以景阳郡主全身发热,高烧袭扰。 这说明药性正在发挥作用,并不算一件坏事,只是这阵子比较难熬一些,李皓贤道:“郡主,你支援一下,过了这阵子,就会没事的!” “不行,我真的好热啊!” 李皓贤见她如此难受,只得替她解下面衣,让她凉快一些,然后撕下一块衣布,沾上水,敷在她额头上。景阳郡主这才平静一些,然而一会她又觉得头靠着地睡不顺服,李皓贤只得让她睡在自己的大腿上,且口中吐出阵阵微风,吹拂在身上,替她驱散热气,又用湿布抹去她腰背上的汗水,这下她不再叫嚷,又昏昏睡去。 此时景阳郡主面衣已去,只一件胸衣遮盖上体,散发披肩,白嫩的臂膀,圆润挺立的胸脯,纤细的腰身,翘翘的臀部,对于世间的男子来说,都是极大的诱惑。李皓贤不由春心大动,然而此时自己的爱人正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他又怎能动这样的念头,李皓贤努力克制住自己的邪念,将注意力从她身上移开,望着破庙四周,平復自己的情绪。听着外面昆虫无聊地‘吱吱’叫声,李皓贤渐渐感到疲倦,靠着墻边歇息。 如此迷迷糊糊地睡了半夜,到了清晨时分,李皓贤被从破墻外照射进来的阳光弄醒。清早的空气令人清新舒爽,李皓贤正想伸伸四肢,却忘了景阳郡主正偎依在他大腿上睡着,双腿一动,景阳郡主被震了一下,可是并未甦醒,只是微微翻身,又再睡去。 李皓贤探了探她的额头,已经没昨晚那么烫了,看来她已经度过了最艰难危险的一段时期。李皓贤又鬆口气,动又不能动,面对着四周的破壁很是无聊,所以他睁了一会眼,又睡了过去。当李皓贤再次醒来时,景阳郡主已不在他腿上,而是也贴着墻靠着自己坐在一旁,脱下衣裳已经重新穿在身上,此时她正用一种古怪的眼神默默地望着自己。 李皓贤道:“郡主,你醒了!” 景阳郡主苍白地脸突然泛红,娇羞着柔声问道:“昨晚,你对我……做过些什么?” 李皓贤连忙解释道:“没有,昨晚你全身发烫,我无奈只得解开你的面衣,让你散去热气!不过你放心,我并没有对你做过什么有失男女之礼的事情!” 景阳郡主媚笑道:“是么?昨晚我那个样子给你看着,你还敢说没有失男女之礼吗?” “我……”李皓贤无言以对。 “我问你,你对凌子谦说得那番话,是真的么?” 李皓贤心里一怔,结结巴巴道:“你……你都听到了?” 景阳郡主羞红地点点头。 李皓贤脸上也一阵发热,停滞了小会才鼓起勇气道:“当然!那个时候我还说谎干嘛?” 景阳郡主嫣然一笑,突然整个身体偎依过来,搂着他道:“那好!抱着我!” 佳人突然投怀送抱,李皓贤反倒有些不太自然,有些惊惶失措道:“郡主,这……”两隻手停在半空不敢搂她。 景阳郡主轻责道:“你怕什么?你也不是头一会抱我!当初我掉下湖中,不是你抱我上岸的么,昨天晚上,不是你抱着我冲出襄阳的么?还有,我的圣体被你几乎一览无遗,你可知道玷污郡主可是要处凌迟极刑的,除非,你愿意负责任!” 李皓贤内心狂跳不止,猛然鼓起勇气,双手一合,将她紧紧搂住,动情道:“我当然愿意,只是我怕配不上你!” “配得上配不上我说了算!我问你,我和龙俏欣,你到底更喜欢谁?” “当然是郡主!喜欢俏欣只不过是因为我年少冲动,好胜好强而已!我真正喜欢的是郡主你!我在外游歷的那段日子里,想的最多的人不是俏欣,我经常梦见的,是郡主你!” “那好,你以后别叫我郡主了!叫我曦顏吧!” “曦顏,我昨天真的很担心,担心会失去你!” 从湖边结冤到如今的生死相伴,李皓贤和景阳郡主这对冤家,终于将两颗心偎依到了一起。虽然不知将来等待两人的是什么命运,但是此刻,他俩是幸福的。 这两日,李皓贤都在景阳郡主身边陪伴和照料,服用了三日的解毒丹之后,景阳郡主所中之毒已几乎除去,身体没有什么大碍了。破庙不是长久栖身的地方,两人在附近的村庄找了户人家寄宿下来,这两日,景阳郡主暂时不用去想如何反叛朝廷,李皓贤也暂时不用烦恼朝廷之事,虽然乡野地方生活平淡,但是两人却也乐在其中。李皓贤有时间陪着自己的爱人观看日出日落,夜晚观月赏星,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甜蜜日子。 在两人隐身郊野的这段时间,襄阳却不平静,官军猛然攻了三日城,守军终于坚持不住,城池告破,襄阳王自刎身亡。襄阳王之乱以朝廷获得最终胜利就此划上句号。 李皓贤与景阳郡主在襄阳城郊呆了几日,景阳郡主的身体已经復员,本来两人应该立即返回京城,然而景阳郡主却说难得出外一次,要游玩一阵,方回京城。 两人遂离开襄阳,南下来到武昌。武昌之一名胜,便是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但有关黄鹤楼最有名的诗还要算崔顥的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餘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歷歷汉阳树,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人生有寂寞,人生有悲哀,那种无从诉说的寂寞和无所凭依的空虚像千载以来飘飘悠悠的白云,挥之不去,深深地感染了读者,据说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见此搁笔,自嘆不如地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题诗在上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站在黄鹤楼上,举目望去,眼前风景美丽,却是开口说不得,因为已有崔顥的题诗,把眼前风景的美丽全题在写在上头了。这是在讚美崔顥题诗的无人能及。 景阳郡主站在楼臺上,望着大江东去,滚滚波涛,心情大为舒畅,讚道:“真是江山如画啊!美哉美哉!” 李皓贤在一旁道:“江山本如画,何故起狼烟!” 景阳郡主知他话中有话,微微皱眉道:“有话便说,不要藉故掩饰!” 李皓贤道:“没有,这场战乱,可苦了荆楚一带的百姓了!郡主,我给你将两个故事好么?” 景阳郡主知其必定说些让她不快的话,只是如今心中有他,所以也格外包容,点头道:“说吧!我听着呢!” 李皓贤姍姍道来:“小的时候,我父母带我三兄妹去看我外公,外公虽然对我父母有些怨词,但是对我们三兄妹还是很喜欢。临别的时候,外公要送礼物与我三兄妹,我大哥李焰飞选了一幅盔甲,我妹希茹选了一把剑,而我却要外公送我一本兵书,外公好奇,问我要兵书何用,我说,盔甲只能保一时的安危,学好剑术也只能在搏击中战胜一两人,我要学就学能战胜千人万人的办法。外公听完大为讚赏,说小小年纪能有此大志,将来我兄妹三人之中,必定是我成就最高。驰骋天下,这便是我的志向……” 说到这,景阳郡主打断他的话道:“说得没错,大丈夫就该有此志向,这就是我欣赏你的原因!” 李皓贤笑了笑,接着又道:“后来,我见到了范大人,我将我的志向告诉他,且对他说,我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助朝廷收復河西和燕云十六州,不仅如此,还要开疆扩土,恢復胜唐时期的辉煌。范大人听完,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带我来到城外的一座小山上,指着对面的山头让我看,我一看之下,惊呆了,远处的几个山头,满山都是山坟!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多的坟头,看的我心里发寒。范大人告诉我,这些都是与西夏血战中阵亡的将士。我大宋这边有多少的山坟,可想而知西夏那边也有多少山坟。宋夏两国有多少兵士,就这样长眠在荒山上,你看到这些山坟,就会知道有多少孤儿寡妇失去了依靠,艰难度日。如果说,我宋国的士兵是为了保家卫国,死得其所的话,那西夏那些阵亡的将士他们又为了什么而牺牲性命呢!就为了李元昊,李元昊为了自己能与辽宋君主平起平坐,就为了过过皇帝的癮,以告诉世人他不比别人差,他以这样的私心,将成千上万的西夏士兵送上了战场。没错,他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宝座下又堆积了多少枉死的孤魂!有人说李元昊算得上是位英雄,可是在我范仲淹看来,他不配,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能让国家太平,百姓安康,远离战乱,过上幸福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李元昊这样的人,不过是自私的野心家!曦顏,我知道你与我一样志向远大,但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让整个天下动乱不堪,百姓颠簸流离,这样的所谓丰功伟业不要也罢!你父王现在已经是王爷,你也是高贵的郡主,为何还不知足,非要再上一台阶不可呢?” 景阳郡主听完,冷笑道:“哼!你终于说出了憋在心里的话了!好,本来我想将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底,但是如今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我就告诉你吧!你真的认为我是为帮助我父王夺取江山所以造反,实话告诉你,我父王向来只醉心武学,对江山并不感兴趣,一直以来,他都不知道我所干的一切,这些事我都是瞒着他进行的!将赵禎那昏君赶下龙椅才是我的首要目的,至于说让我父王登位,只是时机成熟之时顺水推舟之举!” 李皓贤既吃惊又疑惑,问道:“不是为了帮助你父王夺位,那曦顏你又是为了什么而与当今圣上有如此大的仇恨呢?” 景阳郡主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问道:“你觉得赵禎那昏君待我怎样?” “当今皇上待你算得上是恩宠有加了!” 景阳郡主冷笑道:“哼!恩宠有加,可不是吗!可以说我要什么,他就想办法满足我的要求!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在我小的时候,有一年元宵节,宫中大肆庆祝,皇上还有太后,各位皇子、公主、达官权贵都出席了!那次,我与皇上的九公主同时看上了一个花灯,争持不下,九公主跑到皇上那告状,原想皇上帮她要回那花灯,哪知皇上却对她说,‘既然景阳喜欢,你就让给她吧!’九公主气愤不过,又跑到太后那去告状,谁知太后竟然也让九公主将花灯让给我,九公主脾气倔强,生气起来,抱怨说,‘父皇、皇祖母,你们为何帮外人却不帮我说话,景阳只不过是父皇你的侄女,而我可是你亲生的,你不帮亲生女儿讲话,却帮着景阳来欺负我,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九公主的话把皇上给惹火了,重重的打了九公主一巴掌。太后她老人家见此,也不帮着孙女,还与皇上同声同气,责怪九公主不懂规矩,没大没小。九公主受了天大的委屈,大哭着跑回宫去。九公主走后,太后亲自将那盏花灯送到我手上。此事之后,只要我看上的东西,就连公主也不敢与我争了!” 李皓贤听完,感嘆道:“既然皇上和太后对你如此好,你为何还要有反叛的念头?” 景阳郡主问:“皓贤,你并不是蠢人,难道你看不出这之间有些反常的地方吗?难道你不觉得九公主她说的那番话很有道理吗?我再怎样惹人疼爱,也只不过是皇上的侄女,皇上和太后再疼爱我,也不可能比自己的女儿、孙女更甚!” “这确实有些反常!”李皓贤答。 “自从这次之后,九公主的话就深深地印在我脑海内!我反復问自己,这究竟是为什么?这其中必有不可告人的原因。于是,我就开始暗中调查!” “那你查到些什么?” “刚开始我没有一点头绪,什么也查不到!如此过了很久,我几乎想放弃了!后来我无意中听说当年宫中曾经发生过一件丑事!我立即觉得此时可能与我有关,照此线索查下去,我却发现,知道这件事情始末的人,全部被灭口了……” 李皓贤插嘴道:“知道真相的人全部被灭口,看来这是必定是一个不可告人的事情!但是证人全部被灭口,你又如何去查呢?”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坚信一定还有人知道此事,只不过她们不敢说,怕惹来杀生之祸而已!抱着这个信念,我继续小心谨慎地调查,一查就是三年,皇天不负有心人,一日夜里我赶着要出宫之时,经过一个偏殿前,无意听到有门口有两个宫女在谈殿中闹鬼的事情,原来这两个宫女不敢进殿中打扫,怕殿中有鬼。其中一个宫女说,那殿里曾经死了一位娘娘,而且知道此事的二十几名宫女太监也全部被杀,所以她们的冤魂聚集在殿中,自然时常闹鬼。另一个宫女好奇,问同伴当年到底发生什么事,那知情的宫女忌讳说,这事她虽然知道,但是只能埋藏在心里,因为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要死,所以劝同伴还是不要问那么多。我由此知道这宫女一定知道内情。后来我便使计将那宫女暗中胁持出宫,严加审问,开始她依然嘴硬,最后我使尽百般手段,她终于鬆口,说只要我能帮她逃离京城,给她一大笔钱隐姓埋名,她就愿意说出一切。我答应了她,于是,从她口中我得知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景阳郡主停住言语,长呼一口气,方又接着道:“原来此事竟然与我母妃有关!当年,我母妃入宫拜见太后,无意中被赵禎那昏君瞧见,那昏君垂涎我母妃的美色,起了色心。后来,他派太监假传太后旨意,召我母妃入宫相见,那太监将我母妃带到一个荒僻的偏殿,赵禎那昏君早已躲藏在内,那太监将我母妃骗进殿之后,将门锁住,然后那昏君突然现身,将我母妃给强暴了!事后,我母妃满腹屈辱,跑到太后那去申诉,太后听说他那皇帝儿子竟然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情,几乎气晕过去……”说到这,景阳郡主由于哀伤而再次停顿下来,声音变得有些沙哑。 李皓贤见爱侣如此哀伤,心中也蒙上了一层黑云,小心翼翼地轻声问道:“那太后最后如何处理这件事?” “还能怎样处理?那个是她的儿子,她会不帮着自己的儿子吗?你以为她会废了他不成?太后也就是将皇上叫来,当面打了他俩巴掌,仅此而已!这件事是天大的丑事,要是传扬出去,皇家脸面丢尽,皇帝将再难面对自己的臣民,所以,他们只能尽力去掩盖这件丑事。太后单独与我母妃谈了许久,劝她服毒自尽。我母妃觉得再没面目见我父王,便服下了毒酒。可怜我母妃由始至终都是受害者,她并没有做错什么,可却不得不自尽。还有那些知情的太监宫女,她们也没做错事,可是却全部被杀。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那昏君,为了顾全那所谓的皇室脸面。真正让皇室脸面丧尽的,就是那昏君!可就是因为他是皇帝,所以只得让其他人代他受过!”景阳郡主说到伤心处,又啜泣起来。 李皓贤问:“那你父王什么反应,他一直被蒙在鼓里么?” “当然不可能!好好的一个活人进宫,出来的时候却是俱死尸,傻瓜才不会怀疑!太后自知这件事瞒不了我父王,所以当天夜里紧急召我父王入宫,亲自将此事告知我父王。我父王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嚷着要让皇帝还他一个公道,没料到太后突然跪在他面前,给他深深地磕了三个头,言道‘儿子做错了事,这三个头本该由他磕!可是他是一朝天子,天子有天子的威严,这三个头就由我来替他磕!求你原谅!’我父王被深深震撼了,太后是一国之母,与皇帝一样尊贵,从古到今,也没有过太后给臣子磕头的事情,对于我父王来说,这对他算是一个很体面的交代了!所以他最终将冤屈和仇恨收在心里,不再追究!因为这件事,我便没了母妃,从此再没有母爱,太后和那昏君也许心中觉得内疚,觉得对不住我,故而有意地在对我进行补偿,他们给我万千宠爱,希望能以此弥补他们的过失,可是,他们再怎样弥补,我母妃也不会再活过来,我父王能原谅他们,我不能!说到底,这件事都是那昏君的错,他玷污了我母妃,又害死了她!我发誓,一定要为母妃报仇血耻!这昏君让我母女阴阳两隔,我就让他失去整个天下,让他做不成皇帝!” 李皓贤听完景阳郡主的陈述,也深深嘆口气,问道:“这件事都只是那宫女的口述,你能确认她说的都是真话吗?” “我问过我父王,他开始还想隐瞒我,后来我把从那宫女知道的都告诉他,他惊讶不已,看到我已经知道得这么多,瞒也瞒不住,才又把整件事的经过告诉我!从他那我得到了确实!” 李皓贤听完景阳郡主的冤屈,无言以对。杀母之仇不共戴天,她要报仇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直以来,自己以为她是贪图公主名位所以造反,孰料到她竟有如此冤屈。眼下,李皓贤也难以判定孰是孰非,只有默默地陪着景阳郡主远远眺望江水远山。 两人又坐船沿江而下,到达鄱阳湖,再游庐山,然后才动身北上返回开封。如此来回,耗费了一月餘。这些日子,两人都忘掉了那些凡尘琐事,置身于山水之间,享受神仙般的悠閒自在。 李皓贤希望景阳郡主通过此行,能淡忘仇恨与哀伤,将来的日子过得开心一些,不要再寻思復仇。一行返回阔别已久的京师,如同从天堂返回人世中,除了各种放不下的恩恩怨怨又将困扰两人之外,李皓贤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爱侣景阳郡主是金枝玉叶,门庭的巨大差异让他们的爱情面临一个迷茫的前景,他们能在一起吗?李皓贤一直再问着自己。可是眼下他也找不到解答这个难题的答案,只得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也。 ………… 将景阳郡主送到景王府附近,两人依依不捨地暂时分别,李皓贤目送景阳郡主入府之后,转身赶到范府,看望留住范府的龙俏欣等人。哪知走到范府门前,只见门上两灯笼上係着白绸,眺望门内,府中挂满白布,明显就是府上有人过世了。李皓贤大吃一惊,不知范府死了何人,惊惶入内。来到大厅一看,那已经成了灵堂,几位法师正在打经超度。两人披麻跪在一边,正哭着往火盆里投着纸钱。李皓贤无暇去看那灵牌上写得是什么名字,迫不及待就脱口而出问:“出了什么事了,到底谁过世了?” 大厅内的人见他突然闯入,全部都吓了一跳,吃惊地望着他。李皓贤见没人说话,仔细望了望那令牌,上面竟然写着‘李皓贤之灵位’,李皓贤看到目瞪口呆,指着令牌问众人:“这到底是什么回事?” 披着麻衣的没移兰馨最先反应过来,猛然脱去那身丧服,跑上前来激动地搂着他道:“贤哥哥,我们还以为你死了!你怎么这么就都不回来!”原来那两个为他披麻哭丧的‘家属’,一个是龙俏欣,一个就是这没移兰馨。 本是来弔唁的狄咏此时也由悲转喜,过来责备道:“李兄,你到底跑去哪了?害的我们都以为你死了!” 原来李皓贤这些日子过得不亦乐乎,可其他人可就没这么‘乐’了,自从官军潁昌反攻前夜,运粮官李皓贤就离奇失踪,时候经多方找寻,一无所获。将官们只好将此事告知韩琦和范仲淹,让他们再委任一个运粮官。范仲淹和狄咏等人听说李皓贤失踪,也很关切,但是前方战事未结束,无暇顾及,只得差手下找寻。后来待官军攻破襄阳,也寻不到李皓贤踪影,不过从投降的叛军那听说李皓贤曾经在襄阳出现过。范仲淹和狄咏又派人在襄阳四周寻找,一无所获,不由料想李皓贤怕是不幸遇到敌军,力战之下不敌身亡了。可惜死亡将士太多,有些已经面目全非,难以辨认。范仲淹等人只得班师回京,问留住范府的龙俏欣等人是否李皓贤是否自行回来了,结果依然让人失落。由此又过了十几天,依然没有李皓贤半点消息,大家都觉得他已经凶多吉少了,所以商量定,为他办个丧事。今天,正是治丧的日子,偏偏给李皓贤碰个正巧,就发生了刚才那一幕。 李皓贤见自己害的众人担心,过意不去。但又不好说自己这阵子正陪着景阳郡主逍遥快活,只得又编个谎话道:“哦,是这样的!范大人的军队来了之后,军粮需求大了,我本想与韩大人商量,让朝廷调拨更多的粮食,所以连夜赶去前方大营找韩大人,不了半路遇到些逃散的叛军,中了他们的诡计,被俘虏了。他们将我押到襄阳邀功领赏!后来官军打到襄阳,我看住机会,逃了出来,不过再恶战中负了伤,在附近一个农家疗养了十几天,才恢復过来。待我想回韩大人的军队报到时,你们已经班师回朝了!” 范仲淹等人听完李皓贤的解释,没有怀疑。李皓贤上前向范仲淹请罪道:“大人,我这次失手被擒,未能很好完成朝廷交付的使命,实在有愧!” 范仲淹道:“莫用自责!此次朝廷能够击败叛军,你的功劳也不小!韩大人一直对你讚誉有加,说不是你那几十车粮食解了潁昌的燃眉之急,恐守军已经无法支撑了!” “韩大人不怪罪就好!那我也安心了!” “皓贤,你这一路赶回也累了,还是先去休息吧!这些东西都撤了吧!”范仲淹将法师送走,又吩咐下人将满府的白布全部摘掉。 龙俏欣与没移兰馨伴着李皓贤返回房间,路上,李皓贤问:“俏欣,你们这些日子过得还好吧?” 龙俏欣答:“还好,只是听到你失踪的消息之后,就过得不太好了!” 没移兰馨插嘴道:“是啊,贤哥哥,我们经常时不时跑去门口看看,看你回来没有!越等就越急,最后连饭也吃不下了!” 李皓贤愧疚道:“那可真难为你们了!对了,怎不见阮姑娘!” 龙俏欣道:“阮姑娘不相信你死了!说不见到你的尸首绝不会与你罢休,所以她一直都在房里,不愿出来!” ………… 再说景阳郡主那边,与李皓贤依依别过之后,返回王府。一个多月离家,父王必定要将她大肆‘审问’一番,刚回家,景阳郡主可不想应付这等麻烦事,所以刻意避开前厅,轻手轻脚地就想绕道回别院休息。哪知后面突然一把严厉的声音将她吓一大跳:“给我站住!” 景阳郡主无奈,只能转身卖乖又撒娇地叫道:“父王!” 景王爷不吃她这套,喝道:“哼!一个多月再外面游荡,回来还想躲着我!顏儿,你真是越大越放肆了!说,一个多月跑哪去了?” “我,我去紫虚观看望师父她老人家了,顺便在那留住了些时日,一来向师父她老人家请教剑法,二来也四处游玩一番。所以一时忘了时日,晚了回来!” “此话当真!” “当真,父王不信的话可以派人去紫虚观问问!” 景王爷这才和顏了一些,言道:“跟我来!” 景阳郡主跟随父王来到大厅,各自坐下。景王爷用了口参茶,然后又教训道:“顏儿,你已经老大不小了!别说你是金枝玉叶,就算是普通人家的闺女,也没有到处乱跑的!这两年来,你动不动就跑出去十天半月的,这也罢了,父王就当你呆在王府闷得慌,出去走走也好!可是你这次一跑就是一个多月,真是太不象话了!你看看你自己哪还有个郡主的样子,现在你就跟那些跑江湖的野丫头差不多了!” “跑江湖就跑江湖,多出去见识一下也没什么不好!如果碰到哪个高人,说不定还可以学上一两门厉害的武功!” 景王爷听完,怒拍桌子道:“你还顶嘴!女儿家学什么武功?” 景阳郡主不服,反驳道:“还不是父王你教我的!从小你就教我舞刀弄剑的,要不是我也不会成现在这个样子!” “好,好,好!是父王不是,父王我真后悔教你武功!还要纵着你,让你无法无天!我听说这段时间以来经常有陌生男子在你的别院出入,可有这回事?” 景阳郡主诈作不知道:“怎么会?我也就是偶尔面见几个学子,何来有男子在我别院经常出入?父王,你听谁说的,我一定要把这人的舌头割下来!竟敢如此毁我清誉!可恨!” “罢了罢了!顏儿你什么本事都没长进,骗父王却是越来越在行!你现在什么事都瞒着父王!父王已经将你纵坏了,是没法再管住你了,如今也只能希望你将来的夫婿好好的管管你,我已经与皇上商量过了,你也不小了,是时候找个夫家了!我和皇上准备亲自亲自为你挑选年青才俊,然后让你过过眼,你看上谁,皇上就为你赐婚!” 景阳郡主听完,脸色骤变,沉着脸道:“我要嫁谁我自己拿主意,不必那昏君费心!他的好意,我不受!” 景王爷紧张道:“顏儿,你说话小心点,这话传到外边,可是要杀头的!” “杀头便杀头!我正好去与母妃团聚!” “你……你的婚事,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待你休息两日,皇上便会向众臣子选布此事,为你选婿,你趁此时间做好准备吧!” 景阳郡主坚决道:“我说了,我不嫁!你叫那昏君省点心,哪些公子哥儿,我一个都看不上!父王,顏儿累了,想好好歇息,这事你别再操心了!我回房了!”说罢,景阳郡主扭头负气而去。 明月当空,微分轻拂,佈满群星的美丽夜空下,景阳郡主将侍女一一摒退,独自坐在湖心亭中,默默地望着通往岸上的小道。她在守候,在等待。 就这样坐了一会,那边岸上,一个人影急速朝湖心亭奔来,景阳郡主见此,笑逐顏开,起身迎了上去,微笑道:“你来了!” 李皓贤摘下蒙面黑巾,问道:“曦顏,为何要我这样鬼鬼祟祟的翻墻进来会你?” “你整天出入府中,我父王已经有所听闻!也不知是那个多嘴的丫头告诉了他!所以,为了不让我父王再起疑,我只得让你这样进来!怎么,委屈了你了吗?” 李皓贤轻柔地将佳人抱在怀中,摇头道:“怎么会,你要我怎样做我便怎样做!哪敢有什么怨言!” 景阳郡主将头斜靠在他肩上,柔声道:“你知道吗,昨天我父王对我说,要请那昏君为我挑选夫婿,赐婚与我!不过我不从,与父王吵了一架!” 李皓贤闭着眼睛嘆口气道:“这正是我一直所担忧的!想不到来得这么快!” 景阳郡主安慰他道:“你别担心,我不会就范的!” “曦顏,你要不是郡主,那该有多好啊!”李皓贤感嘆道。两人就这样在凉亭内偎依在一起,诉说着对现实的反感与无奈。 ………… 范仲淹跟随韩琦一起得胜回朝已经十餘日了,可一直未被宋仁宗接见,范仲淹领皇命调集江淮军队,如今虽然得胜,但是与朝廷将军权交割完毕,便未算完成使命,故而他留也不是,走也不是。这日,宋仁宗将韩琦、范仲淹召入朝中,韩琦平乱有功,受到宋仁宗嘉奖,加官进爵,至于李皓贤此次所立之功,韩琦并未忘记,上表请旨封他为参军,宋仁宗也准奏了。 然而对范仲淹,宋仁宗的态度却十分冷淡。除了范仲淹将调动军队的令牌交还朝廷时,宋仁宗说了句:‘范爱卿!你辛苦了!’便再也没说什么,丝毫没有嘉奖或将他调职回京的意思。没有升迁命令,范仲淹只能是又打道回杭州,继续做他的杭州知府。很显然,皇上并不想他回朝,所以故意什么也不提。 这样一直到早朝快结束时,宋仁宗也没有什么表示。各位大臣已经将奏本奏完,宋仁宗便示意太监宣佈退朝。众臣正要离去时,宋仁宗突然叫住众臣道:“众位卿家且慢退朝,朕还有一件事情忘了宣佈!” 众臣只得停住脚步,重新列班站队。宋仁宗言道:“各位卿家!景王爷的女儿景阳郡主已经到了婚嫁的年龄,朕决定要亲自为她挑选駙马,各位卿家府中若是有适龄的公子,待会请留步,报上名来,待朕抽个时日一一见上一见,确定几个上嘉人选,当然了,各位为官的年青俊才也可毛遂自荐!” 宋仁宗一宣佈完,朝野众臣便开始小声议论。这件事情很快从朝里传到朝外,成为众官茶餘饭后的话题,大家都想看看,谁有这个福气成为駙马,而那些权臣的公子哥儿,更是迫不及待,报名踊跃。 这事也很快传到李皓贤的耳朵里。事情正朝他最担心的方向发展。当今皇上亲自过问景阳郡主的婚事,对他来说可真是个噩耗。他眼下只是个小官,那有资格去争駙马之位,所以这几日他脸上可谓愁云惨雾。 范仲淹没有得到朝廷的任何升迁,只得返回杭州继续做他的知府。临别送行时,李皓贤忍不住又抱怨道:“大人,此次你为朝廷立了大功,可是皇上却丝毫没有封赏,岂不让忠心报国之人感到寒心!” 范仲淹反过来开解他道:“皓贤,在朝为官为的是为百姓办事,在外为官为的也是为百姓办事!此次我去杭州做父母官,正好为一方父老多办实事,没什么好怨的!朝廷委派我们做什么,我们尽心去办便是,其他的何必在乎太多!我走了之后,你们俩要好好跟着韩大人,为国出力!” “范大人教训的是!皓贤定谨记大人的教诲!” 与狄咏一起再次送别范仲淹之后,两人走在京城的大道上,狄咏突然对李皓贤道:“李兄,有件事我想办却又没有胆量,想听听你的意见!” “哦,狄兄不是素来以勇猛而为人所称道的吗?你也会有不敢办的事情?什么事,说来听听!” 狄咏有些脸红,言道:“你应该听过皇上要替景阳郡主选駙马的事吧!” 李皓贤心里一怔,假装平淡道:“听说过,那又怎样?” “我想请父帅出面,向皇上提亲!” 这回李皓贤内心可是惊涛骇浪了,惊愕道:“什么!你也想娶郡主?” 狄咏少有的害羞起来,不好意思道:“对啊!自从上次见了郡主的芳容,我就不自主地被她的气质吸引了!像她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子,世间少有!她正是我狄咏想要追求的那种女人,如果我能娶到她,那真是三生有幸!可是现在有太多的达官权贵的公子也想抱得美人归,我不知自己能不能战胜他们!李兄,你认为我该向父帅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去搏上一搏吗?” 李皓贤听了狄咏这番‘真情告白’,心里可真不是滋味,最苦的是还不得不强装欢笑鼓励他道:“当然应该!相信自己,狄兄你一定会成功的!” “好,有李兄你这句话,我就豁出去了,今晚我就找父帅谈!” ………… 这几天,李皓贤都为皇上为景阳郡主赐婚一事愁眉苦脸,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一日夜里,没移兰馨见他房中还亮着灯,便过来敲门。 “谁?” “贤哥哥,是我!” 吱的一声,门开了,李皓贤招呼她入内,问道:“有事找我吗?” “贤哥哥,怎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啊?” “你不也没睡吗?”李皓贤反问道。 “我见贤哥哥这几天都不快乐,所以过来看看!” 李皓贤掩饰道:“我,我没事啊!” “贤哥哥,其实我也听说了!宋朝皇帝要替郡主姐姐选丈夫,你既然喜欢郡主姐姐,那就去与其他人争便是了,干嘛发愁啊?”没移兰馨向来说话直率,很直白的将实际都给说出来。 李皓贤苦笑道:“兰馨,你还真是想说什么就是说什么!”说罢长嘆一声,接着道:“你说得没错,我是喜欢郡主,可是我怎么去争?我现在只不过是个小参军,京城里的这些京官们,哪个不比我大!何况我又没有老爹在朝中做大官!你要说不靠老爹,凭我自己的本事吧,我也不是进士出身,更别说什么金榜状元,无论怎样都配不上这等金枝玉叶!唉,真是官小嘆奈何啊!” 没移兰馨劝慰道:“贤哥哥,有什么配得上配不上的!你喜欢就应该去争啊!若是说身份的话,你也不输给郡主姐姐啊!你知道吗,你是我哥哥,我们娘是西夏太后的妹妹,算起辈分来,贤哥哥你还是当今西夏皇帝的表哥呢,所以也是西夏皇亲!皇亲配郡主,有什么配不上的?” 李皓贤被她逗乐了,笑道:“是吗?我还真没想过我还是个皇亲国戚呢?唉,人做皇戚,我做皇戚,我这个皇亲国戚可做得真落魄!首先呢,你我兄妹的关係还没得到最后的确认,我能不能沾西夏皇室的光还很难说!就算我们真的是兄妹,可是又有谁知道我是西夏皇亲,再说西夏皇室会承认我吗?所以呢,说了还是等于白说!” 没移兰馨认真道:“如果我和贤哥哥不是亲兄妹,那我就做你妻子好不好?” 李皓贤听完她的话,当作是戏言,开怀大笑起来,将妹妹搂入怀中道:“兰馨啊兰馨,你真是我的忘忧仙草啊!贤哥哥有什么不开心,被你逗上两句,就忘了忧愁了!” 没移兰馨甜甜笑道:“是吗!贤哥哥喜欢我就好!” 李皓贤乐道:“唉,有你这样的妹妹真好,连身份也变得不同起来了!”说着,李皓贤突然想到件趣事,心里嘀咕道:“曦顏是郡主,那耶律楚灵的父亲是辽国的北院大王,她也是郡主!而兰馨,她是西夏小皇帝的表姐!不知不觉中,我李皓贤还结识了不少富贵女子,当初来京城转上一转,没想到竟然转出这样的奇遇来,真有趣!只是我又是谁呢?是西夏的皇亲国戚,是大宋的一个小参军,或仅仅是个跑江湖的小人物?不过是什么都好,现在想想,当初如果我这乡下佬不进城,恐怕这辈子只能与那贺鼎仪痛苦地过日子了吧!”想到这,李皓贤偷笑起来。 ………… 宋仁宗这次为景阳郡主选亲,可谓亲歷亲为,亲自把关,将求亲名单一一细看,最后筛选剩下十几人,这些人有文臣武将,有权臣公子,有状元进士。宋仁宗差人将名单送到景王府,让景阳郡主亲自勾选,只要是她打了勾之人,便安排时间过府让景阳郡主亲自面选。 景阳郡主开始十分反感,死活不动笔。过了一日,在景王爷催促之下,景阳郡主突然将密封好的名单交还给景王爷,告知他选好了。王爷大喜,正想打开过目一下女儿到底选了哪些人,可景阳郡主却阻止道:“父王,这名单只能让皇上过目,你不能拆开看!” 景王爷以为女儿怕羞,便顺她的意思,不马上拆开,想等皇上看过之后再借来过目。景王爷匆忙入宫面圣,宋仁宗在尚书房接见他。景王爷向其报喜道:“圣上,顏儿已经勾选好了!” 宋仁宗龙顏大悦,问道:“哦,太好了!不知景阳选了些什么人?” “这臣弟也不知,顏儿将名单封好,说要让圣上亲自拆开过目!我想她是怕丑,不敢示人吧!皇上请看,这就是那份名单!”景王爷将名单呈给太监,由太监交到宋仁宗手上。 宋仁宗也很想知道答案,笑道:“朕也很想看看景阳挑了些什么人!好,现在就待朕打开看看!” 待其差开封条,过目之后,脸色微变,没了笑容。景王爷见此不知何故,连忙问道:“圣上,有何不妥吗?” “这份名单是景阳亲手交给你的么?” “回圣上,正是!” “那可真出乎朕的意料之外了!” 景王爷紧张起来,问道:“圣上,到底出什么事了?” “你自己看看吧!”宋仁宗差太监将名单递给景王爷。景王爷慌忙打开一看,名单上写的那十五个人一个没勾,景阳郡主却在最后补了一个人名字,然后打上勾。那人名字是:李皓贤!”景阳郡主此举将自己清楚、明白、坚决的意见表达出来,让君臣两人觉得愕然。 宋仁宗道:“看来景阳早已有心上人,只是不知这李皓贤是何许人也?”宋仁宗虽然见过李皓贤两次,但是这种小官吏又怎会映入他脑海中,所以此时他听到这个名字,仍然觉得很陌生。只得翻查那几十人的大名单,看能不能找出此人的资料。景王爷就更加迷惑,不知所措。 宋仁宗正在翻查大名单,一太监进来稟报道:“回圣上,庞太师求见!” “宣!” 一会后,庞太师来到尚书房,跪下行礼道:“老臣叩见圣上,王爷!” 宋仁宗问:“庞爱卿来此何事?” “老臣今来不为国事,为的是私事来请求皇上!正好王爷也在这,那老臣来得正是时候?” “哦,庞爱卿为何这么说?” “皇上,我是为犬儿求亲来得!我那丰儿誓要娶郡主过门不可,终日在老臣面前嘮叨,要老臣替他奔走求皇上赐婚,如今王爷也在这,那老臣只有厚着脸皮求王爷了,若能与王爷结成亲家,那犬儿也算得上是光宗耀祖了!” 宋仁宗道:“庞爱卿来得正好,我和王爷正在商量此事!只是可惜啊,湘王有心神女无意啊!景阳已经将她心上人的名字写了上来,只是我和王爷都不识此人,太师,你是当朝首辅,朝中大小官员你应当熟悉,你认识一个叫李皓贤的人吗?” 庞太师听后为之一怔,问:“圣上怎会突然想起此人?” “这么说太师认识此人罗!快快将此人底细报知我和王爷!不是朕对此人有兴趣,而是景阳似乎只愿嫁此人!” “原来如此,那老臣就将此人来歷道来!李皓贤是老相爷张士逊的外孙,其父李玉凌,当年曾经做过御林军轻骑副都尉,后来负责护送西平王世子李元昊回西夏,完成任务之后,却辞官不做,告隐归田了。至于李皓贤,其参加过去年的恩科,可却落榜不中,但不知因何此人深受郡主的赏识,后郡主用圣上赐予的举才金印向吏部保荐此人为监察御史,官居四品。郡主又向老臣举荐此人审理丹阳邪教一案,老臣便把此人推荐给圣上,圣上准奏,此人便又跃居三品钦差。丹阳教一案,此人也算办得令朝廷满意,正当李皓贤官运亨通之际,他却学他老爹那般,突然辞官不做。反倒去跟随范仲淹,做了他的近身侍卫,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可郡主对此人的恩惠未尽,襄阳王造反时,又暗中举荐此人为粮草督运官,而此人也借机立下军功,被韩琦上表请旨封为参军。总的来说,李皓贤并非进士出身,可是屡屡能居要职,与郡主背后的大力提携是分不开的!皇上也曾见过此人两次,一次是此人大闹金殿替范仲淹开脱罪责,第二次是此人伙同郡主诬告我家丰儿偷窃蓝紫光鐲!” 宋仁宗听完,仔细回忆了一阵,然后猛然拍掌道:“朕记起来了,那次景阳将庞丰绑上殿,告他偷窃蓝紫光鐲,当时朕以为真的是庞丰不小心把光鐲弄丢,还怪责于他。现在想来,景阳与那李皓贤本就相识,却故意在朕面前装作不识对方,十分可疑!” 庞太师终于找到‘伸冤’的机会,连忙道:“圣上明鉴!丢失光鐲的本是那李皓贤,郡主为了维护他,便伙同他反咬一口,将罪责推到我家丰儿身上,为此丰儿现在仍觉得委屈!” 宋仁宗嘆口气道:“看来是朕怪错了令公子了!听庞太师说来,你对那李皓贤倒是十分熟悉啊!” “圣上,老臣也是因为郡主几次举荐此人,方对其多加留意!” “哪怕是一个中榜的进士,一开始多也是从县令做起,景阳竟然一次就将此人提为四品,为了维护他,还甘冒欺君之罪,看来却对此人用情颇深啊!只是此事为何今日才让朕听闻,之前景阳的种种异动,为何没人告知与朕?” 景王爷也动怒道:“想不到顏儿竟然做出这么多荒唐的事!庞太师,你既然知情,为何不向皇上和本王稟报,反而让顏儿继续胡来?” “王爷明鉴!此事乃王爷家事,我一个外人不好多嘴!再说,此事事关郡主名节,老臣又怎敢随便多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