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重生之财运咨询事务所 > 第27章 狗仔队

重生之财运咨询事务所 第27章 狗仔队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考完最后一门化学,自觉成绩不差的李信婉拒了周臻他们踢球的邀请,拉上陈茗、林岚来到市新华书店,今天他准备选购一些经济类和英语类书籍,充实此方面的不足,顺便还能和陈茗多腻上一会儿。 周六的市新华书店里人头攒动,大多顾客都是学生装束,利用周末时间来买一些课外练习册,教学参考书。陈茗、林岚一进书店门,就抛下李信只奔言情小说区,翻阅起琼瑶,岑凯伦的作品。李信见此状目瞪口呆,他一个大男人总不能挤在莺莺燕燕中,看琼阿姨很傻很天真,有情人必成眷属的小说吧,别人不笑趴下,他也臊死了,腻歪计划就此破产。 李信无奈的摇摇头,走到综合类图书区,寻找合适自己的经济基础读物。90年代初,国内的经济类图书还是比较少的,书店并没有像数年后那般开一个专区,教材教辅类出版物还占据着图书出版的绝对支配地位。普罗大众依旧抱着铁饭碗牢不可破的观念,学习经济理论,研究经济规律,是企业领导的事,关我何事? 书店架上不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样的古典经济学专著,就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材,数量也不多,这些对李信这样的初学者过于艰涩难懂,而他需要通俗易懂的经济学入门书籍,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要到2000年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本,经济发展优先,但相关重要理论书籍却不受人关注,倒也是一大怪事。 这些李信当然不会知道,他费了半天劲,才从两排书架中选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自觉可以满足现阶段的需要了,便来到外语书区,准备买些英语磁带和语法书。 相对比较冷清的办公文具区,来了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少妇,和营业员熟络的打了招呼,取了两打账册,放进黑色拎包后,付款离开。李信心不在焉的扫着英语书,不时抬头朝陈茗那边方向张望,突然发现那个买帐册的少妇有点眼熟,像是宏景百货公司的出纳李娟,他暗暗纳闷,老爸公司买东西不都是副总厉鸿煊统一采购的嘛。这是王福廷提出的要求,说是为了防止采购员中饱私囊,李建国回家却抱怨,买的东西比原先质量还差,价钱也不便宜。 看李娟仓促的样子,连发票也没要,就匆匆离开了书店,李信好奇心起,她可是王福廷的心腹,这么赶时间是不是百货公司出什么事了?李信放下选好的书籍,没顾得上和陈茗、林岚打招呼,悄悄跟了上去。 李娟今天被副总厉鸿煊通知,要将小金库的原始账本全部销毁,账本记载着整个百货公司几百万的小金库支收,也就是财外款的支出。为了将来能洗清自己,李娟一直把账本保存在一个隐秘的地点,然后再誊抄新账本替代,突然要销毁,还有不少近期支出特别大额款项的账本,她还没来得及换掉,手中备用的账册又不够了。所以向公司请了假后,她带着那部分原始账本,赶到经常购买账册的书店,买了之后就直奔隐藏账册的地点。 李信取了自行车,不紧不慢的远远吊在李娟车后,骑了大概一个小时,到了郊区的一座农家小院,等李娟进门后,他就在远处的一棵大树下停了车,静静守候在外。 一路上李信就在琢磨,为什么李娟会这么急于买帐册,买好后还不回公司,来到这么偏僻的郊区,有什么目的?前世吴晓玲下岗后,就自学了会计专业,在几家私营企业做会计,通过平时母亲零星话语,让李信知道一个公司的财务出纳往往是最得老板信任的人,但许多问题的突破口也在这里。大多数私营业主宁可使用业务不娴熟的亲属,也不愿将命门暴露给外人,而国有企业领导一旦落马,财务部门必然受到清洗,这是不成文的规矩。 账本,李娟,小院,几个词在李信脑海中反复萦绕,猛然他想起了前世李娟的最后遭遇,2007年王福廷案发,她作为曾经的百货公司的财务,做假账挪用公司盈利,供领导挥霍贪污,最后也被法院判了七年有期徒刑。当时报纸上还津津乐道她提供给检察机关的两麻袋账本,就埋在一处偏僻农家小院后的菜地里,当因岁月已久,保存不善,绝大部分都腐烂不可辨认,因而并没有作为李娟从轻处罚的依据。 在李信的印象中,李娟是一个并不张扬的女人,待人和蔼客气,即便李建国蒙冤被开除,她见到李信依旧如常,并未有所歧视,也不因李建国举报了赏识她的王福廷,就在公司对吴晓玲横眉冷对。当年得知她被判刑后,吴晓铃还唏嘘不已,说她是被王福廷拉下水的,家里也没有什么多少积蓄,退赔法院裁定的赃款后还差一大截,入狱后,李娟十八岁的儿子不愿去监狱探望,为此她曾多次自杀未果。因为老妈的唠叨,所以李信才对这件事有着较深的印象。 这是一个无知又可怜的女人,以为保留几本帐册就能洗刷清白,李信在心里对李娟下了结论。 眼前的小院应该就是李娟藏匿账本的地点,后院的菜地里肯定埋藏着王福廷所有的罪证,如果找到证据,交给曾全明,由他出面递交纪委,王福廷立马就会倒台,一家人就再也不用担心那条毒蛇的伺机而噬了。李信不由热血沸腾起来,乡间的蚊虫叮咬也不再放在心上。 等了大概一个小时,李娟推车出了小院,反手将院门锁上,在夕阳的余晖中,骑车回了市区。守候在外的李信,躲在路边的大树后,看到人影远去,蹑手蹑脚绕到后院不太高的围墙脚下,捡了几块石头,用力砸向墙上尖玻璃,随即快速跑开。 过了一会儿,听院内没有动静,他才回到墙根处,脱下T恤,将它甩在被砸平了碎玻璃的墙头,后退几步,一个助跑,双手扒住墙头,用力一撑,上身越过围墙,随后翻身落到了院内。 上身赤膊的李信,顾不及左手掌传来的微痛,警惕的观察着后院的环境。这是一所普通的院落,前屋是青色瓦房,后院一侧是块平整的菜畦,中间的空地收拾得十分干净,显然刚刚被打扫过,另一侧则有一口水井,墙边整齐靠着农用工具。 察觉到小院内并没有人,李信松了一口气,才发现左手掌心被刺破了一个小口,汩汩冒着鲜血,看来伤口挺深,他这下发了愁,拿到证据还要运回去,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单手骑车可不行。 李信打了桶井水洗净伤口,从裤兜掏出手绢包住左手,开始察看菜畦,中央有一处明显是新近动过土,他从墙边拿了把铁锹,忍着掌心疼痛,开始挖掘。 天色已暗,路上已看不见行人,远处的院落也亮起了灯光,李信一身臭汗的爬出围墙,墙外地上放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他穿着前胸后背各有一个大洞的T恤,走到前院外的大树处取自行车。 突然,从前方远处传来高声喝骂声,急促的脚步声也渐渐靠近,李信警觉地停住脚步,盯着朦胧夜色那头,一个影影绰绰的身影逐渐清晰。 李信低声喝了一声:“谁!” 一个男人跑到李信身前,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小朋友,有……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躲躲?我被人打劫了,快……” 李信狐疑的打量着这个男子,他衣着普通,身材高大,年岁约摸三十不到,面目颇为俊秀,手中牢牢握住一个相机,不停的喘大气,不像个有钱人。 冷不丁李信从他手中的相机,想起前世著名的职业“狗仔队”,他试探地问道:“你是记者吧!” “对,我是香港娱乐周刊的记者,他们都是匪徒,你一定要帮我!”那男子是香港的小报记者赵梓龙,他愣了一下,没料到李信猜出了他的职业,也不迟疑,爽快地承认了下来,神色依旧慌张,不时回头张望。 “肯定是你拍了不该拍的东西,被人家保镖追杀吧!”李信见猜对了对方的身份,幸灾乐祸的笑着说。 李信对狗仔队可没好印象,前世不是被他们跟踪暴露身份,也不至于最后落水淹死,幸亏有重生的机会,否则李信做鬼也要到阎王殿告狗仔队的状。 “快点告诉我一个躲的地方吧,兄弟,我实在跑不动了。”赵梓龙扶着腰,大口喘着粗气哀求地说。 “把相机给我,我就告诉你!”李信可不愿意放弃这么好捉弄狗仔队的机会,刁难道。 “这是我吃饭的家伙啊!能不能换个条件”赵梓龙心痛的看着相机,语气犹豫。 “要不选择被人暴打一顿,生死不知,要不就舍财保命!”李信不为所动,他认出对方手中是一款Nikon高级相机,售价肯定不便宜,有意让面前的狗仔队心痛一番。 赵梓龙一咬牙,也顾不上取出千辛万苦拍到的胶卷,将相机往李信手里一塞,然后朝着他指点的地方跑去。 没过多久,就有三个黑衣精壮男子跑到李信身前,其中一人粗声粗气地问道:“小孩,有没有看到一个拿相机的男人!” “你说的是这个相机吗,好像很值钱啊?”李信举了举相机反问。 借着月光,三个黑衣男子认出了李信手中正是他们要追寻的男子手中那部,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一个带头模样的男子换上笑容说:“正是我们丢的相机,小朋友,你怎么得到这部相机的?” “刚才那个人把相机往我手里一塞,然后朝那边跑去了!我可不知道是你们的啊!”李信指着黑乎乎的田地,故作无辜的说。 “呵呵,小朋友现在就把相机还给我们吧,这里是一百块钱,拿去买汽水喝!”带头男子从身上掏出一张百元大钞,塞给李信,另一手就去拿相机。 李信乖乖地把相机交给对方,却没有接钱,他微笑着说:“既然是你们丢的东西,还给你们就是了,钱还是不要了,喝汽水的钱我还有!”他要来相机就是想交给追来的人,最好看到他们当面砸了更过瘾,出一口前世的恶气。 三个黑衣男子被李信软中带硬的回答噎得不轻,面前这个浑身脏兮兮,穿着破衣服的少年看起来家境不会好,竟然这么有骨气,他们不由对李信另眼相看。 带头男子哈哈笑道:“小兄弟,好样的,如果有缘再次遇到,我请你吃饭。” “没问题!”李信爽直的应道。 三人得了要找的东西,也没兴趣再去追查那个记者的下落,和李信道了别,转身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