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愁爱 > 第1章 小村

愁爱 第1章 小村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炊烟在烟囱里缓缓冒出,清白色的烟雾飘散到半空就变得稀薄了,天空中一群麻雀争先恐后地冲着东边的树林飞去,稻田里的草人正在冷冷地观察着它们的动向。烟囱下面是灰色的棚顶,带有院子的瓦房里曹桂芳挺着大肚子往炉灶里填柴火,锅里做的米饭正滚出阵阵香气。 按理说这肚子也该有动静了,都说十月怀胎,可如今九个月,曹桂芳并不像其他孕妇反应那么大,也不见她们所说的孩子里面乱踢乱动,自己的孩子安静得有些令人担心。前一阵子,她和丈夫去了县里的医院,大夫产检过后,认为孩子没有问题,既没有畸形症状,更不是死胎。这孩子只是安静而已,夫妻两个放心下来。 村子里一共有百多户人家,曹桂芳属于晚婚晚育的典型,大闺女在乡下十几岁就结婚生产的有的是。她结婚那年已经二十三岁了,丈夫是典型的农民,老实肯干,不搞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年龄大了一些,比曹桂芳长了五岁。 他家比较穷,给不起彩礼钱,加上父母都有病,尤其是父亲一直卧床不起,他脚前脚后把两个老人伺候走了,才顾得上自己的婚姻大事。 曹桂芳不是嫁不出去,她有高中文化,在这个小村里已经算得上知识分子,人长得又不差,曾经有县里的公务员追求过,只是她觉得那人不踏实,不像能过到一起去的人。 果然,那个公务员结婚后,几年就出了大事,两口子打架不小心把刚出生的孩子扔到地上摔死了。正常法律来说,过失杀人总要入刑,可自己的孩子就变得令人同情,结果丈夫判了缓刑,妻子离家而去,伤心欲绝。 曹桂芳现在的丈夫叫赵大丰,全家几辈子都埋头在地里耕作,他的父亲觉得起名字要吉利,大丰预示着连年的好收成。 也不知道真是名字带来的好处,还是老天赏饭吃,自从赵大丰出生,本村就再没闹过饥荒,雨水充足不说,连害虫也少了很多。村里的人家都说赵大丰是个带运气的种子。但曹桂芳觉得还是县里农业专家说得对,丰收的原因是使用了最新的农药产品,采用的农业技术也上了一个新台阶,跟老天没啥关系。 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赵大丰不愧是村里第一把好手,也没浪费了他这么好的名字,每年的收成都是最多的,村党支部几次评他为生产标兵,还受到过乡里的奖励。曹桂芳结婚前是乡办小学的教师,因为全乡有高中文化的青年掰着手指头也能数的过来,大字不识的农民比比皆是,识字率在全国的农村都算低的。她自己一个人包办了三个年级的文化课,至于体育方面,就交给了学校的教导主任李老师。 自从她结婚怀孕,乡里的小学又招过几个外来老师,最后都嫌弃太穷,住宿环境太差,收入又少,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厕所还是校外的旱厕,晚上一个女孩子自己去,简直是恐怖电影再现。 甚至有的老师水土不服,没几天就病倒了,吃药也不好,想到县医院看病只能等每周一趟的班车。就这样,老师走走换换,学生们的课程基本都耽误了下来。李老师有几次支支吾吾地想让曹桂芳回去帮忙,但想到她有孕在身,根本不好开口。 曹桂芳虽然很可怜孩子们,不过丈夫极力反对,而且村子里面,孩子认识几个字就可以了,家长们也不会对失学有什么太大意见,反倒觉得孩子能回去帮忙家务是件好事。 可惜了那间学校,还是希望工程第一批建设成果呢,甚至连新闻联播都报道过,就这样办不下去了,以后的孩子可怎么上学。 正在感叹村办小学的命运多舛,“咣当”一声门开了,丈夫赵大丰从门外走进来,肩上扛着锄头,进屋就撂在地上,敞开的胸膛还有点点汗珠。 “回来了。”曹桂芳把做好的饭盛了两碗,锅里炖着白菜土豆,还放了几片猪肉。 “嗯。”赵大丰平时就没什么话,这就算是回答了。 以前干农活时都是妻子给丈夫送饭,如今技术升级,合作社里有一台拖拉机,大家轮着使,空闲出来不少时间。赵大丰就趁着午休回家来吃,他也考虑到自己妻子快要临盆,可千万不能累着。 “吃完休息,睡会儿。”曹桂芳爱惜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像他这样成熟的男人,在村里可不多见。隔壁吴老三经常喝酒,三天两头鸡飞狗跳,日子眼看就过不下去,媳妇吵嚷着回娘家,接回来好不了几天,就又跑了,可怜他家的娃娃才五岁半。 “不了,下午水田插秧活重,老季家男人身体不好,我想去帮帮忙。”赵大丰说。他是村里有名的热心肠,谁家有个需要帮忙的活计他都愿意伸把手。 “哦,季大嫂也够辛苦的,自己操持家务不说,还要干农活。”曹桂芳心里觉得有点不痛快,但表面上也不流露出来。身体是自己的,累垮了怎么办,像季大哥不知得了什么怪病,动一动就浑身冷汗,一天到有半天躺在床上,出门一会儿就气喘吁吁,见不得太阳。 “是啊,这人啊,不能有病,不然连家都要撑不下去的。” 吃过饭,赵大丰坐在炕上抽了一袋烟,这是他最大的不良爱好了,他不喝酒不赌博,就算在农闲的时候也只是在家待着。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没通电,晚上也没啥好干,男男女女就出去赌博,镇里下过几次通知说要整治,也不见效果,都是一阵风过去,大家都开始赌上了。 最多的赌法就是骰子大小点,快捷方便,一把一利索,输赢全看运气,没办法作弊。曹桂芳见识过几次,也好玩儿似得扔过几次,但都输了,就觉得无聊,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几秒钟就不见踪影,还不如回家抱炕头呢。 学校李老师以前好赌,在县里还蹲过几天号子,家当输的精光,媳妇因为这个跑了,他就自己下到农村来,现在改过自新,逢人就说赌博害死人,吃喝嫖赌,沾什么都不要沾赌。其实,曹桂芳倒是觉得只要能控制住自己,小玩儿几下无所谓,就怕陷进去,无论什么事情,陷进去就是灾难的开始。 “对了,我下午得回一趟娘家。”曹桂芳说。 “干啥啊,你快临盆了,还折腾。”赵大丰不乐意地说。 “没事儿,几步就到了,就当活动活动,医生不也说要多活动嘛。”曹桂芳就在隔壁村,走路一个小时就到,她自己其实也不爱回去,就是她妈非得让她回去,说是村里来个产婆高手,给她看一看,主要还是担心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找个人看看放心。她妈一直是只相信土办法,不相信医院的人。下午回去,快的晚上就能回来,最迟也是明天。 “那行。”赵大丰想想就同意了,反正晚上饭他也有地方解决,而且他也不太爱听县医院大夫的话,还是产婆有经验,就说:“但可悠着点儿,千万别动了胎气。” “知道了。”曹桂芳笑着说。 赵大丰临走前突然又想起个事情。 “那个老乾家娃娃满月,过两天要摆酒,咱还得准备一份儿礼,两家关系不错,不能少了,反正等咱娃满月还得还回来。” “放心吧,我准备着呢。”曹桂芳心中有打算,一般来说农村满月礼也就送几斤鸡蛋,她这次准备再封二十的红包,也就差不多了。丈夫说得对,包了多少,等过一段不还得还回来嘛。 赵大丰关了门,顺着土路走下去,家里的宅基地是沿着父亲那辈儿继承下来的,离家里包产到户的农田有十几分钟,能路过村里绝大多数人家。村子西面环山,幸亏县里拿出扶贫款,在东面修了一条公路,每周末有一趟班车来回接送赶集的村民,解决了村里大问题。有些家里农活不好,还可以干些手工拿去卖。 一个娃娃从远处跑来,赵大丰一打眼,原来认识,是季大哥家的小子,今年已经四岁了,能帮着家里跑腿儿。看着他迎面过来,嘴里还喊着“赵叔叔!”赵大丰就原地停下,等他到了面前,笑呵呵地放下锄头,抱起来。 “小子,你找赵叔干什么?” “俺妈让你晚上去吃饭。”这小子倒也机灵,记得住大人的话,有些小孩儿转眼就忘得一干二净,要不干脆出门就跟其他孩子玩儿去了。 “行,知道了,你别乱跑,丢了可不得了,回家吧!”赵大丰把孩子放下,拍拍他的头,觉得这小子是个念书的材料,过几年应该到小学好好培养,就是村里读书的条件太差,可惜了好苗子。 季家小子一蹦一跳地往家跑去,赵大丰在后面看着乐呵,虽然乾大哥身体不好,但一家子还是其乐融融,有了孩子之后家才像个家啊。 到了田里,自己家的农活干完后,看见季大姐在一旁忙活着,赵大丰二话没说,直接扛起锄头过去帮忙。 季大姐请自己去家里吃饭,就是因为老让他帮忙心里不好意思,早几天就提过了,可赵大丰是个心思重的人,季大哥在家里,他怕人家心中产生芥蒂,毕竟人家是个男人,撑不起家就够难受的了,还要别人帮忙扶持。但人家请了好几次,不去实在是有点儿不好,今天趁着媳妇回娘家,就去打个照面,也别让人家一直撑着这份情。 看到赵大丰过来,季大姐什么话也没说,她心中感激这个好心的邻居,要不然的话,自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孩子还小,丈夫身体又不好,一个女人独自面对生活感到十分无助和孤独。这种感觉是不能言表的,如果让丈夫知道,他又该流眼泪了。 农活全都干完,已经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季大姐自行先回家准备,赵大丰也要先回家里去,媳妇不在,自己就要把家里弄得利索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