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铁血战神 > 第27章 ――“饭桶”

铁血战神 第27章 ――“饭桶”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回忆起来,我年轻的时候真的是很能吃,饭量大,堪称“饭桶”。好在我们生长的年代,与上辈比明显不同的是能吃上饭了,而且基本上都能吃饱。 也可能是在部队环境中生长的原因,在我的记忆中,吃得好坏不说,真的好象没有吃不饱的日子。就连**期间,我先后所在的部队幼儿园和部队子弟小学,也是能够保障我们能够吃饱肚子的。只是记得老师总是反复讲:“要珍惜粮食,这是解放军叔叔勒紧腰带省给我们的”,“要好好学习”等等。那会儿感受不深,但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挺幸运的。 **期间,就连每到周未回家,家里也是没有亏待我们的,有的吃,有的喝。直到后来懂事了问起妈妈,才知道当时家里的粮食也是不够吃的,只是把好东西都留到周未给我们回家时吃了。妈妈说,在那段困难时期里,她因为常以代食品充饥,以至于双腿多次出现了浮肿,用手一按一个坑。 也可能是那会儿正是身体生长的需要,留给我记忆深的就是吃饭。记得年少时特别地能吃,六、七岁时就能吃两三碗饭,没有菜拌上酱油也行。真不知道当时学生每月30斤的粮食定量怎么能够我们这些“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小饭桶”吃呢。用老百姓的话说,都是“饿死鬼”脱生的。 年满十五岁当兵来到部队,依然能吃,而且特别“皮实”。用连队的蓝边白色的二大碗,大米饭要吃上三大碗的;高梁米虽然难吃,但一顿吃上两碗绝对没有问题。也没有因为什么原因饿过肚子。 在长身体关键的16岁至23岁,我都是在21分队度过的。所以,记忆深刻的多是在吃上的轶事。随手捡出三例: 一、传说一区队小王负责铁岭招待所期间,有次四区队小周到铁岭办事,一再要求小王给他擀面条吃,小王被缠得实在没有办法,就随手用水勺子从油桶里勺了半勺子生豆油对小周说:“如果你把这喝了就给你做!”小周还真的一点不含糊,接过来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下去。得,这顿面条算是真的吃上了。但后来小周是否因喝了生豆油拉肚子就不得而知了。 二、传说四区队的大块头小金,在一次下夜班吃早饭时一口气吃了一尺长、碗口粗的“懒龙”六根!何为“懒龙”?这是和面做馒头时不切,一整条面的放到屉里蒸,出锅后再切成一段一段的。六根?要合成馒头怎么少算也有12个呀!但问他是不是吃撑了?他说没有,只是吃得不好意思了,要不然还能吃两根呢!这是一般的肚子吗! 三、传说被同志们戏称为“大肚子”的一区队小冯,一次与时任上士的小吴打睹,吃了整整一黄面盆的面条。后来小吴不服挑刺儿说那盆汤还没喝呢?人家小冯二话不说,端起盆来,咚咚咚,把整盆的面条汤也全喝了下去。据说还接着把打睹嬴来的一斤蛋糕和两瓶汽水全顺进肚子里去了!这肚子还真是大的出奇。 别光说别人了,说说自己吧。我在21长到18岁时,也就是1972年左右,那饭量真是有增无减。每到吃饭点前,那肚子早饿得咕噜咕噜的叫个不停。有时那两条小细腿会饿得直哆嗦。一点不瞎说,真的,吃完饭就好。 在连队怎么能吃就不讲了,我还把这“光辉形象”扩展到总站机关食堂去了。1974年初,总站政治处干部股抽我去帮助工作。期间就在总站机关灶吃饭,当时就是感觉吃不饱,也不敢放开吃。怎么就感觉一次给的那五两饭是那么的少,也是一碗。咋办?忍着吧。 可有一次总站机关食堂吃包子,我以为包子是一两1个,一不小心要了六两。原来人家一两包子是2个,共12个。打饭时炊事员问我几个人吃,我说一个人,他立即惊讶地去告诉了机关灶的炊事班班长。闹得那个班长出来坐在桌边,瞠目结舌地看着我轻松地把这12个包子吃进肚子里去。 从此,我不用装了。机关灶炊事班的同志还真好,对我开放,饭管够吃,一顿只算五两。 就这样,这一吃可收不住喽,一气吃到27岁调机关工作后饭量才有所减少。粮食定量也从45斤/月降到了38斤/月,也够吃了。 回想起来,那时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再加上副食差,没有油水,所以主食就吃得多呗。 也可能正是自己年轻时消耗粮食多的原因,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从部队转业后转了几个单位,最后竟鬼使神差地到了粮食部门工作,也可能是让我为粮食行业多做点贡献,还一还年轻时消费粮食过多的债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