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铁血战神 > 第71章 自卫还击战(十九)

铁血战神 第71章 自卫还击战(十九)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我部在全体来队家属归乡后,全军立即转入一级战备状态。后勤部门为所有作战单位的干部增发了56年--2式折叠冲锋枪,全体指战员都发了钢盔,按战时标准基数配发了轻武器、火炮弹药和手榴弹。营区里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嘻闹场景,干部战士们都按照分工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开进准备工作,各连的干部们在指挥着战士们和司机进行火炮车辆的伪装。我利用空闲时间找两名留守战士谈话,对留守工作提出了要求。全营的留守工作由营部书记统一领导负责,另有我的老战友,原C连指导员老梁因患肝炎已无法随军行动,团里临时任命郑副指导员为C连指导员,另补副政指一名,全营按现有装备和编制基本上是齐装满员,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我部参加老山防御作战的部队主要有我军所属步兵第199师和配属的26军138师师属部队,军直地炮团、高炮团、通讯营、警卫连、防化连、汽车连、军修所和野战医院等,另加强军区两个炮兵师协同作战。军作战等部门和各侦察单位早已先期进入战区,熟悉战区情况和准备接防事宜。 我军参战的两个主力步兵师,都是我军历史上久赋盛名的拳头部队,战斗力很强。步兵第199师是一支有着悠久光荣战斗传统的荣誉部队,其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原“红一师”一部发展而成的冀东“邓华支队”,后编入我八路军第4纵队、冀热察挺进军、冀东第11军分区。1945年秋成立冀察纵队第7旅,1946年7月该旅改称为华北野战军第2纵队第5旅,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步199师。1949年10月1日组成陆军方阵参加了开国大典,1951年6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辉煌战果,是我志愿军中战绩最突出的步兵师之一,曾涌现出著名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李家发(第595团1连战士)等战斗英模,1954年9月该师回国后,驻防在山东一带。 而配属我部参战的步兵第138师,也是一个功勋卓著的主力师,其前身是我冀东地区的抗日武装,1946年改编为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3旅,1947年8月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8纵队22旅。1948年11月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133师,1952年8月调归第46军建制,1969年12月改称为步兵第138师。该师在第4野战军编成内曾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湘赣、衡宝、广西等战役。于1952年入朝参战,参加了著名的金城反击战,1955年10月回国后,驻防吉林。1969年3月,该师曾参加了震惊中外的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著名战斗英雄杨林和陈绍光当时就是该师397团的班长和副班长。1975年第46军与第68军换防,该师随军南调山东。陆军第46军裁编后,138师划归26军建制。这次该师奉命加入我军战斗序列,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 1985年3月17日凌晨2时我部接到参战开进命令,紧急集合的号声在漆黑的夜空中回荡。指战员们打好背包领取武器,以班为单位奔向炮场。营区内不时传出各连指挥员的口令声和战士们急促的喘息声,各班都在装载携行的作战物资。十分钟左右装车完毕,我让各车再检查一遍车炮和物资,带上文书和留守战士对已空无一人的房间和库房进行封存。一切妥当后,我扫视了一眼刚住了几年的大楼,命令全连车前集合,向营长报告行军准备完毕。在车炮小灯的辉映下,刘营长脸上的表情显得比平时肃穆了许多。待各连整队完毕,刘营长宣布了开进命令和行军序列,对行军中的通讯联络、行车安全和火车装载等做了进一步强调。 3时20分全营登车,3时30分全营在营长“车辆发动,出发!”的口令下,按照营部、ABC连的序列向张店火车站开进。 我营车队在团调整哨的指挥下,一路畅通无阻地进入张店火车站台。按照铁路输送方案的安排我营为二梯队,先行的是团指和团直分队,一色的闷罐车厢和平板。 由于每年我们部队都进行铁路输送训练,干部战士和司机们对火车装载都很熟悉。一番忙碌过后,全营提前40分钟装载完毕。尔后是全体人员登车清点人数,各炮车和运输车的驾驶室留一名司机或副班长押车,根据个人情况轮换值守。我连分乘两节车箱,我和副指导员一排及炊事班、通信班在一个车箱;政指和副连长带二排和司机班等在另一个车箱。经过漫长的等待,在军首长的陪同下,驻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前来为子弟兵送行。终于,火车在11时50分一声长鸣,缓缓离开了张店火车站,开时了我部的南疆烽火之旅。 中午饭我们是在火车上吃的,食用的是携行的熟食。为了减轻旅途疲劳,我让战士们打开背包休息。这几年的新兵在入伍时早已不坐闷罐了,都是乘客车来队的。只有每年到潍北靶场时才坐一次,路程很短,到了潍坊站也就下了。许多人挤在车门口和不大的车窗口看着车外的景色,在喳喳的议论着,毫无上战场前的恐惧。 马上就要离开生活多年的城市了,从感情上来说很有些留恋和不舍。但是,再次参加对越反击作战一直是我的心愿,人生能有几次搏?我亲蜜的战友孙振旺烈士还长眠在南疆的土地上,他在期待着战友们为他复仇。家乡亲人的瞩托,党和人民的期望,鼓舞着我和我的战士们本向前方。在车轮滚滚的轰鸣中,我想了很多很多…… 下午,军列到达省城济南白马山火车站。军区首长携前卫歌舞团前来为参战的部队送行。车站里一片欢歌笑语,女兵们不断往车箱里送着鲜花,大声说着一路保重的祝福话语,十分感人。 一连三天,军列日夜本驰在铁路线上。除在有军供站停车吃饭和更换车头,很少在途中停留,沿途城镇的居民好奇的看着满载兵员车炮的列车,不时向我们挥手致意。军列经过郑州、洛阳和南阳进入湖北又转入陕西境内,没出过远门的战士们对沿途的景色充满了好奇。我在当连长之前曾三下江南接兵,对京广线很熟,不过陕西还是第一次路过。在途中的大站上不断有当地的军政领导来看望我们向西南边陲开进的部队,不时有慰问品和慰问信送到车箱里。直到这时,我们才知道**和总参谋部为换防保秘,给我部的开进行动命名为“856工程”。 在陕西境内我感到车厢内很闷,在停车吃饭后,我和押车的一班副换了一下,让他到车厢里休息,我带上录音机钻进了驾驶室。在高高的平板车上居高临下,视界很好。看着黄土高原从面前掠过,我不禁想起女歌手田震唱的《黄土高坡》那首歌,感受到了高原的粗圹和博大。这一带遂道涵洞很多,几分钟就被陷进黑暗中搞得连书也看不成,这一带的沿途景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月21日,军列进入四川境内。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与陕西浑然不同。在美丽的岷江沿岸,青松翠竹吐绿,江水奔腾拍向崖壁,激起阵阵浪花刹是好看。一栋栋带有西南特色的民居散落在稻田和山坡上,我想起了三国时的刘备弟兄和小说《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等著名历史人物。 军列行进到大凉山一带要爬坡而上,机车显得有些吃力。对这一带我并不陌生,早在少年时代,我就在《星火燎原》一书中读过许多有关当年红军在这一带与彝族群众打交道的故事,对这一带的民风和历史还算了解。但这里的气侯很怪,在北方是一年分四季,可在这里一日百里各不同,一天之内便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在沿途小站上看到不少披着毡衣的彝族汉子们,三三两两地蹲在屋檐下吸着竹筒烟,感到很新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彝族男女。 车行到高处,天空飘起了雪花。这时的北方已过了冬季,在这里反季节看到下雪时感到很惊讶! 3月22下午,一路奔驰了5天5夜的军列终于停了下来,我们部队到达了战区省会城市春城――昆明。 我从车厢地铺上一跃而起,伸展了一下麻木的躯体,通过半开着的车门看着喧闹的站台,我仿佛又嗅到了战场上特有的硝烟味道,我在心里大声呼喊着:“硝烟弥漫的南疆--我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