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铁血战神 > 第75章 自卫还击战(二十三)

铁血战神 第75章 自卫还击战(二十三)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1979年149师单挑316A的血战中,赢得了军委领导的好评:‘东有55,西有149‘的赞誉,说的就是军一级打的最好的是55军,师一级打的最好的就是149师。149的每一场战斗都是血战,含金量在79年各战区里都是最高的。但在荣誉的背后,其中有打的最惨烈和惊心动魄的有两场战斗,一场是446团和445团(-2营)的‘四号桥反伏击战‘另外一场是447团的‘新寨北山垭口争夺战‘,相比之下‘四号桥反伏击战‘更惊心动魄些,而‘新寨北山垭口争夺战‘更惨烈些。这两常战斗前面都已经有文章续写了,我这里在根据当年参战老兵的回忆重新对‘新寨北山垭口争夺战‘的相关问题做个补充,希望老兵们参与和指正: 79年149师PK316A最经典的两场战斗:447团“黄连山新寨北山垭口争夺战”的战地指挥员徐治武同志(左)和446团“四号桥反伏击战”战地指挥员柯志祥同志(右)相逢在重庆歌乐山的合影。 (二)关于红二连‘新寨北山垭口争夺战‘的具体细节回顾 1)第一枪是怎么打响的? 我以前听说过很多不同的说法, A):一个在149师部大院长大的‘军人后代‘说:到了第五天清晨,黄连山垭口涌起一阵浓雾,能见度很差,付师长一看机会来了,立即命令一个加强连趁机偷摸过山口,当连长(上一节提过的后来的付参谋长)带领的一百多号人正过山口,大雾突然散去,两个山头的越军赫然发现山脚下的解放军战士,炸弹、子弹瞬间全部倾泻在一百多号人的身上,伤亡惨重,但却分散了越军的战斗力,给山口这边主力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进攻机会,很快便实施强行突破,占领了黄连山垭口。 B):447炮团直属100迫击炮连指导员苏老兵回忆道:‘3月3日这天凌晨3点,一营红军二连上去了,这是447团决战的时刻到了,不到关键时期团领导是不轻易使用这个连的。这次更加激烈:半夜,枪声稀落了,我团的红二连(郑家才)从山垭口悄悄挖出20多米刚好能爬过一个人的小坑道,准备偷袭穿过,噗!噗!噗!噗!10几名战士被敌人的火焰喷射器当场烧焦,原来被敌人发现了!连长郑家才火冒三丈,当即和严指导员带领大家一起发起代价极大的强攻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专门询问过还健在的红二连当年参战老兵马成渝,游道洲,曹树元等,据他们回忆: 因为黄连山上是没有水源的,部队连续穿插已经是四天了,补给不上,饥饿口渴困扰着官兵,因此很多战士的军用水壶都是空的,恰恰就是这些空水壶最后惹了大祸! 新寨北山垭口是一条两米宽,10米长的狭窄小道,就象一条干枯的小河沟,两面的山坡上越军(316A的两个加强营)构筑了大量的永久性工事和即设工事来封锁防御,要打到10号公路,切断越军退路必须穿过这条垭口天险,就到了后面1公里多长的弯曲长形走廊,相对就宽阔些,当然走廊两边仍是密布了越军大量的火力点封锁,穿过长形走廊后就到了10号公路。白天3营的强攻就是因为地形限制进展缓慢,形成了对峙局面。对于这样的地形和越军的密集防御,只有夜间偷袭加强攻的打法。3营被换防下去了,这也给越军一个错觉,似乎解放军知难而退了,也放松了警觉。 于是,团首长决定动用一营来执行这个任务,红2连是尖刀连,首发阵容。在3日凌晨3点,我英雄的447团再次向越王牌316A亮剑: 红二连开始趁夜色掩护秘密接敌,在穿越垭口时,前卫排的中间小组在匍匐前进时,战士的空水壶碰着了地面石块,发出了‘哐铛哐铛‘的声响,遂引起越军守备部队的警觉,立刻朝发出声响的地方打来密集的重机子弹,也正好把我军一个7。5公斤固体汽油火焰喷射器击中打爆,于是燃起熊熊烈火,把垭口照的通天亮,执行秘密偷袭的红二尖刀排就完全暴露在火光中,这还得了?侍侯红2尖刀排的就只有从四面射来越军密集的各种轻重火力,在军事术语上就是被包了饺子,情况万分危机的时刻,是连长带后续部队救应上来发起了强攻,在强行穿越过程中,很多战士被烧伤烧死, 2)战后,对新寨北山垭口的地形到底怎么样? 参战老兵的说法也不一样,因为白天和夜间的视觉不同。 垭口的真实地形,根据夜间偷袭,最后转为强攻的红二老兵回忆估计是有偏差的,因为是夜间作战,眼睛判断难免。但据447炮团直属100迫击炮连指导员苏老兵的回忆就比较准确了,苏指导员的连队是全团唯一没有伤亡的连队,于是被派去一个排的人力帮助打扫战场收殓烈士遗体,他自己就在白天穿越过垭口,根据他的回忆: 垭口地形是在左面山半腰上的一条小路,大慨20--30米长,1米宽的羊肠小道,小道的右边是7--8米深的沟,再右边又是山,越军就是在这山上用机枪平射封锁唯一通路的小道,穿过垭口就进入相对宽阔的弯曲长型走廊,大楷1公里多长,走完就到了10号公路。团的任务就是要突破垭口天险,和长型走廊,最后控制10号公路制高点,切断从沙巴方向越军的退路,并合力歼灭316A 3)垭口的战场惨状 根据参战老兵常政委的回忆:黄连山本来的土壤是黄色的,但激战后的垭口地带的土壤基本变成红色的了,在这10多米长的垭口,敌我绞叠在一起的尸体足足堆了三层,流出的血把地面土壤燃红,脚踩下去都打滑,是真正的代价极大的血战!在这1000多米的长形走廊上,敌我双方的尸体也摆下了1000多具,惨不忍睹! 烈士的遗体在作战中被不断的抬下来,到最后我军胜利,再次打扫战场时,是苏指导员和战友执行的,他回忆到,上级派来7,8辆军车运送遗体,他和战士们把烈士收集起来用蓝条袋装殓,抬上车放好。少的一辆装20来具,多的一辆装40多具,尤其看见红二连严指导员(一等功臣)的遗体,真惨烈不忍睹:腿炸断了,头部中了好多枪,已经面目全飞,这个身体都被打烂了,牺牲的很壮烈! 非常遗憾的是只到现在军事历史上都没有447团血战黄连山新寨垭口的影像记录, 4)447团血战黄连山新寨垭口到底牺牲了多少人? 这也是个未解的秘,有好几个数据出入都太大,包括他们部队自己的资料也是矛盾的数据。根据老苏回忆:夜间担负强攻的一营,最后胜利的代价是红二连只剩下21人了,1连也只有43人了,一机连的伤亡也大,他们都是加强连,你说该多少战友牺牲了?还不算其他的连队伤亡。 在战后,弥勒县政府大礼堂举行的447团连以上干部的总结会上,刘广桐副军长就说了:447牺牲672人,伤678人,我一直不太相信,是不是苏老兵的笔记记错了?那的打垮多少连队才能凑够那些数据?应该是他记错了,是不是把全师的数据记成了447的了,我想。可事实是多少?谁知道。 但以尖刀红二连的伤亡为例:连长郑家才(战斗英雄)身负39处枪伤,5处是重伤,其中一处在头部,昏迷苏醒反复几次,但仍然坚持指挥部队到最后胜利;指导员严真道(一等功臣),身负多处重伤,尤其腿被打断,还坚持指挥战斗,在掩护战士穿过公路向连长会合的时候头部中弹牺牲;陈副连长在长形走廊穿插攻击的时候重伤昏迷;三个排长龙正文,余顺利,还有一个名字不记得了,牺牲;7个班长骨干牺牲;战士***牺牲。18名火力组成员也伤亡了15人,在这伤亡率高达90%以上,我红二连还是竭尽全力地去完成了任务。让大家见识了什么才叫真正的‘不抛弃!不放弃!‘的英雄气概, 在3日11点多,我447团红二连最终完成任务,当吹响集结号的时候,二连三排的7班只有身负多处枪弹伤的马成渝同志孤零零的一个人站在队列里,他是一穿上军装就写遗书上前线的那批新兵,全班除他以外8人全部牺牲!当他走下战场,被老团长王庆才抱住相拥痛哭一场。据王团长的遗孀李宝珍阿姨的回忆,王团长是43年参加八路军的老同志了,可以说身经百战,打仗让他痛哭过的战斗只有两次,一次是淮海战役,一次就是这里提到的黄连山血战了, 所以,我说447团的‘血战黄连山‘惨烈程度应该超过了446团的‘四号桥反伏击战‘,主要原因是447作为穿插部队,得不到军师重炮的有效支持,步兵面对有坚固防御体系据险而守的越军主力两个营强攻,自然伤亡就大的多。但被越军号称的‘永远攻不破的天险‘在我447团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下,仅两天时间就被拿下了。战后,越军316A的当家人曾经感叹:至建师以来,从没有过败绩的316A,这次终于遇见比自己战斗力还要强悍的中国军队了, 在被149师各兄弟团亮剑打击下,316A在布置强敌顽强防御抵抗的同时,师部加速向黄连山垭口逃串溃退,这次较量没有逮住316A师部(就象447团在62对印没有逮住考儿中将一样)是件比较遗憾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