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铁血战神 > 第79章 自卫还击战(二十七)

铁血战神 第79章 自卫还击战(二十七)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199师595团做一回顾,以了解当时被许多戏说化了的真实战事与史实。 我军奉命于一九八五年三月赴滇参加对越防御作战。经过短期临战训练后于五月中旬接替了老山战区最前沿的船头方向和八里河东山一线作战阵地。经历了雨旱两季(我北方一年分四季,西南只分为两个季节)历时一年的艰苦作战,开创了我军收复老山以后一个部队打雨旱两季,一个部队在一个阵地上坚守一年的先例(其它部队只打了6个月)。在一年的作战中,我军在军委对越作战方针的指导下,在昆明军区前指(7月30日后改为成都军区前指)的正确指挥下,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军指战员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困苦,在险恶的作战环境中英勇作战,取得了歼敌8400余人的巨大战果,受到**的表彰。 在这当中最值得重笔描述的是我199师大功595团,该团的前身是红1师红3团之一部,37年秋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3营。1937年11月独立团3营营部率1营1连,2营1、2连,3营4连与地方抗日武装合编为1分区3团。1938年4月8日3团扩为晋察冀第六支队(邓华支队)下辖2、3团,2团以原独立师3团2营(原红13团部队)挺进平西。1938年5月3团的一部(独立团3营营部一部和1营1连,3营4连与平西抗日武装合编为11支队33大队,1938年冬改为冀热辽挺进军7团,1945年秋随分区编入郭天民纵队7旅为19团,1946年3月改编为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第5旅第13团,1949年2月改称199师595团。该团是红军团队素以战斗作风强悍闻名全军,是199师主力团队,也是我军的拳头团之一。 595团指战员在老山防御作战期间继承和发扬我军爱祖国、爱人民的光荣传统,发扬了**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保持了大功团的优良传统和战斗作风。在对越作战中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以一个团的兵力先后与越军五个团进行了殊死较量,先后打垮了越军所谓“王牌团”(982)。“山地攻坚模范团”(866)及881、754等四个步兵团及821特工团一部,顶住了越军近二十万发炮弹的猛烈炮击,粉碎了越军团规模进攻一次,营规模进攻四次,排以下规模的偷袭和反冲击七百余次,出击拔点作战两次,参加大的战斗九次(5?21、5?31、6?11、7?19、9?8、12?2、12?10、1?12、1?28),歼敌3300余名,俘敌中士班长1名,击毁越军各种火炮48门,机枪46挺,导弹发射架2具,摧毁弹药库(所)2个,各类工事680个,并缴获作战物资一批。他们用实际行动壮了军威,壮了国威,打出了大功团新一代全体指战员的战斗风貌,谱写了一曲曲老山将士忠心报国的壮丽凯歌,他们是全中国人民和全军的骄傲! 战后585团荣立集体大功一次,韦昌进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王效章、刘龙、刘贤军被成都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众多作战单位及指战员荣立战功。 595团是我军于5月20日最早接手前沿阵地的几个团队之一。对于越军乘我595团立足未稳之机,对我发起突然攻击一说纯属无稽之谈。我军的接防都是在阴雨和夜暗下完成的,代号沿用了14军原代号和番号,通讯联络和往来电文都是加密机发报,越军当时无能力破译我方电报,直至半年后才被越军发现当面作战部队已换为济南军区第67军。而595团的第一次与越军较量并不是大家所熟知的5?31激战,而是发生在该团接防后的第二天,在战史上应记载为:5?21战斗。 5月21日,也就是越军在我军刚接防阵地之次日,按其作战计划出动了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向我大功团五连坚守的429、475高地发动猖狂的进攻。狡猾诡诈的越军并不知对面的作战对手已换为67军,我199石595团二营五连的干部战士虽然是初上阵地,但他们毫不畏惧越军的猛烈炮火。面对气势汹汹的越军他们沉着应战,全体指战员一面利用手中武器将弹雨泼向进攻的越军,一面呼唤我军炮火猛烈封锁进攻越军退路。在我军步炮密切协同下,对越军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整个战斗持续近10个小时,五连共打退了越军七次进攻,共毙敌23人。我军199师大功团初战告捷,让素有战斗经验的越军遭到我大功团小字辈们迎头痛击,受到了我大功团亮剑老山第一创! 5月31日凌晨,整个老山地区沁浸在一片静谧之中,阵地四周的小草、野花在佛晓前潮湿的空气中散发出阵阵诱人地清香。我军指战员还在猫耳洞内梦乡中品尝着初战告捷后的喜悦。他们不知道那仅是越军的一次试探性进攻,一场越军策划已久的残酷战斗即将打响。5时40分,越军对我进行炮火准备,数万发炮弹泻上我军阵地,越军实施了所谓敢打必胜的M--1计划。这是一项谋划详尽而周密的毁灭性作战计划,它以全面进犯整个老山和八里河东山为假象,重点进攻我595团坚守的船头地区,妄图一举拔掉老山前沿211高地这颗钉子,为其发展进攻夺得前进出发阵地。211高地在我军防御中是无关紧要的一个小高地,但对于越军来说夺得此高地无论是对加强其纵深防御还是前出进攻,都会改变其不利的进攻防御态势,使越军处于有利的进攻位置。越军在丢掉船头一线阵地后,曾多次与我14军和1军在此地进行过反复而残酷的拉锯战。14军著名的7?12大捷以歼敌3700余人而获胜,但我军的伤亡也是不可小视的,越军的战斗力也可见一斑。开战仅几个小时我军的一个连就全部打光了,由此可见当时越军要夺取此地的决心有多大。面对巨大而惨重的伤亡,连越军私下也将此地称为“绞肉机”。但凶捍的越军豪不放弃对该高地的强攻和争夺,一如既往地往该高地输送无辜的生命,妄图夺回这一战略要地。 这次越军一下子将四个加强营的兵力放在我595团防御方向,而我防御部队只有一个营的兵力。在这兵力悬殊较大和地形极为的不利情况下,我大功团二营指战员发扬了大功团的光荣传统,以“人在阵地在、祖国寸土不可丢”的钢铁决心,利用手中各种武器顽强抗击疯狂进攻的越军,死守211高地。五连一班副班长陆欣带着两名战士坚守在一个猫耳洞的上下左右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落下了上千发炮弹,爆炸声震耳欲聋,阵地上硝烟弥漫。越军趁炮火停歇的机会偷偷向我哨位上爬。陆欣和战友们怀着惩罚越南白眼狼的满腔仇恨,连续打退越军三次反扑,在哨位前沿横七坚八地躺这三十多具越军尸体。越军不惜伤亡拼命地轮番进攻,大功团战士们顽强地抗击着。但这时我军阵地上的弹药打光了,越军见了蜂涌而上。当越军离陆欣只有几米远时,英雄陆欣手中握着两枚手榴弹腾地一下跃出了哨位,他大声喊道:“兔嵬子们上来吧,你们上西天的时候到了!”他毅然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我军强大炮群火力的支援下,595团激战两昼夜力守211高地,毙敌649人,伤敌89人,重创了越军主力982团,彻底粉碎了越军精心准备的M--1计划,受到了总部、军区和军师首长的表扬。 而6?11战斗,则是一场与越军争夺211高地1、2号哨位的战斗。211高地是我前线指战员和战区人民群众都很熟悉和关注的,军事上十分敏感的一个高地。在友军坚守这块阵地期间就曾和越军发生了拉锯式的争夺战。越军为了夺取这块高地,不惜血本地投入了数千人的兵力,也曾对这个不大的山包倾泻了数万发炮弹,高地顶端已被炮弹削去近二尺的高度,高地表面的石头都被炸成了粉末。 从6月11日到13日,越军以班到连的规模先后对我军阵地发动了数十次进攻。595团指战员发扬敢打敢拼,前扑后继的光荣传统,置个人的生死于不顾,冒着越军密集的炮火顽强对越军实施反冲击。一连副连长贾柯在611大战中奉命带领一排增援收复211高地1、2号哨位,在冲锋时他在右腿处被穿了两个大窟窿,鲜血染红军裤,他仍坚持带领部队顽强地攻占了2号哨位。面对越军的疯狂反扑,他指挥战士们全力还击,只身毙伤两名越军。后来他身上的子弹全部打光了,又被越军投来一枚手雷弹片击穿了他的小腹。他仍坚持带伤战斗把冲上来的越军赶了回去,直至最后壮烈牺牲。大功团指战员在与越军的浴血拼杀中,表现出一个传统英雄团队所具有的气壮山河的民族精神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在三昼夜的激烈战斗中,我军歼灭越军二百余人。 有许多人在我595团和597团的伤亡数字上不惜笔墨大作文章,而大都以我两个营被打残而失去作战能力,不得不组建598团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来进行大肆喧染。有战斗就有伤亡,有伤亡就要补充,这是任何部队都要在进行的工作。那么我军为何要从留守部队调兵补充呢?当时我军199师以不足两个团的兵力分布在船头一线防御,除用做军工和预备队的一个团,已无多余兵员补充595团的伤亡员额。如果从东山方向的138师防御地带抽调部分兵力来接防我595团二线阵地,也是完全有能力应对越军的更大规模进攻的。那么我军是否不用从留守部队抽调补充兵员呢?这在当时也是完全可以这样做的,但有一个如何使用友军配属部队作战的指导思想问题。 早在我军首长赋予配属我军作战序列138师防御作战任务时,首长早已考虑到了如何使用友军的的问题。对于重要而艰苦危险的防御作战地段,必需由本军部队负责担任;对于重大的出击作战任务,一般也都赋予给我军本部199师部队执行。 在长达一年的对越防御作战中,138师防御的东山一线相对平静,为锻练部队的实战能力,我军首长在赋于友军配属作战的138师进行黄泥坝拔点作战时,也是在周密作战计划时慎之又慎。张志坚军长已从5月31日的战斗中以看到老山防御作战的艰苦性和长期性,因此下决心抽调本部后备部队到前线,以迎接更艰巨的战斗,而不是使用138师预备队。这种调兵补充兵员的目的,一是尽快让经过血战拼杀的595团得到及时地休整,以减轻597团的防御压力。更主要是出于对友军在使用上的爱护,不管自己部队有多大的作战牺牲和困难,也要由自己的部队来承担。这是一个优秀部队长在用兵时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 另一个应说明的问题和疑团是,我军在船头方向一线5?31战斗中的伤亡数字究竟有多少呢?此战已过去二十多年了,这早已无秘密可言。自5?21之战到6?11战斗结束,我军在松毛岭一线歼敌1000余人,我军牺牲约200余人,其中211高地约79人,因伤被俘1人。这几乎占了我军一年阵亡数字的一半,各有三个连遭受不同程度的战损。从数字上我们可看出此战的激烈程度。 有人说可不要211高地不是就不会有如此大的牺牲吗?这话太幼稚了!211可称作弹丸之地,对我国领土来说也是无足轻重,但在我军将士眼中它就是一座大山,人民交给了你来守卫,你就有责任守住它,不然还要你军队干什么?这既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也是军队战斗精神的体现。在199师和大功团全体指战员面前没有“退缩”二字,在199师首长郑广臣的心中也没有,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和荣誉! 还有人说伤亡大是战术指挥上的错误,你们后来的7?19拔点作战不是打得不是很漂亮吗?这对不懂军事的人来说是很有谜惑力。越军前者进行的是团级规模的进攻战,且有师团两级炮火的强力支援,更何况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越军士兵也不是吃干饭的。而后者是我军对仅有14名越军驻守的1、2号哨位采用的偷袭战斗行动,两者是不能相比的,也无任核可比性。在5?31战斗指挥上郑广臣师长是尽职的,199师指战员也是尽力的。我军将士用鲜血捍卫了211高地,打出了大功团新一代的战斗风貌和英雄气概,令疯狂进攻地越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轮战期间我部因全军整编而主动向**要求延长了半年防御作战时间,包括各类事故和病亡在内,受我军指挥作战的所属各兵种单位牺牲总人数应为480人,全年毙敌8400余人,由此可见真实的敌我战损比例。我军能有这样的战绩还不够辉煌吗?我军595团的牺牲最大,贡献也最大。该团敌我伤亡比例为7?5比1的结果,是595团全体指战员用血肉之躯和深厚的训练养成拼杀出来的。在一年的作战中该团有1404人立功,其中123人立一等功,有7个连队(一连、一机连、四、六、七、八重炮连)荣立集体一等功。韦昌进、刘贤军,王效章三人作为全军英模汇报团的代表赴京,为全国人民介绍了前线作战情况,受到了党中央和军委领导的接见。副班长成玉山还参加了成都军区召开的保卫边疆优秀儿女座谈会,我大功595团再获大功团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老山亮剑,两军相逢勇者胜,英名属于战功卓著的英勇199师,我595团荣获“双大功团”英雄称号当之无愧! 向参加老山防御作战我英勇的步兵199师全体指战员致敬! 为国捐躯的老山英烈永垂不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