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铁血战神 > 第87章 自卫还击战(三十五)

铁血战神 第87章 自卫还击战(三十五)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有一支骁勇善战的连队,这就是某部9连,曾被广州军区授予尖刀连的荣誉称号,而且这个连队大多是湖北籍战士。近日,一本6万多字的战地日记,向人们揭开了那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令人震撼的亲身经历。 毙敌156人,全连97人立功 鲜血染红的战地日记 王长安,今年46岁,襄樊市军事学院教研室主任,大校军衔。他身材高大,待人和气。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后,他一直留在部队里,又在军事学院任教12年。这本是一个军人很普通的经历,可是他那记日记的习惯,使他成为一个英雄连队的记录者。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得知,王长安家里有一个珍藏了27年的“宝贝”战地日记。伴随着大炮的轰鸣,他一边行军一边记日记。这是枪林弹雨、惊心动魄的22天,这是一个人历经生与死考验的22天,这是挑战人的耐心与意志极限的22天。硝烟早已离我们远去,可是,在这本发黄的日记里,我们仍能看到一个英雄的群体,面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的内心独白。 时间倒退至1979年2月16日,381团9连(组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原铁道游击队战斗小分队)奉命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圆满完成“支麻”、“陆平”、“凉山”穿插战和“班日”阻击战等战役,击毙敌军156人,俘虏3人,是当年自卫还击战中伤亡最少(牺牲11人,伤57人),立功最多的英雄连,全连160人中97人立功。 当时,王长安任9连7班副班长。他首次向记者展示了他那6万多字的战地日记―― (日记节选) 急行军(1979年2月16日) 在崎岖山路上经过两天颠簸的我们,整顿装备后,向边境出发了。沿着简易公路行进了约400米后,向公路右侧的一条小河沟穿插过去,开始向海拔1300米的公母山山脚接近。我同大家心情一样比较复杂,既胆怯又比较坚定,以死来保卫祖国,还有什么东西值得可怕的呢? 夜渐深,不知道翻过了公母山的多少个山头,体力弱的战友坚持不住了,少数晕倒在路边,这时体力稍强的同志主动扛起那些战友的武器,搀扶起他们,以坚强的毅力继续前进。 在准备穿越国境线的时候,部队稍作停顿。由于战友们拼命赶路,加上复杂的山路和装备的负荷,使得每个人的两件单衣都被汗水浸透了,这一停顿又是夜风一吹,便凉得人浑身颤抖起来。 最终经过一夜的急行军,我们顺利地翻越了公母山,秘密接近了敌阵地。 王新生,现在是武昌车辆厂职工医院总务主任,他曾任九连1班班长,他的补充,使记者对这次战斗有了更深认识。 记者:连队的战士在这之前有没有过战斗经验? 王新生(原一班班长):都是第一次参加实战,有不少还是才参军训练三个月的新兵。 记者:当时每个人的装备负荷大概是多少? 王新生:步兵在30-40公斤以上,配属火器分队在40-50公斤以上。 记者:除了必要的武装外,还有没有带别的东西? 王新生:遗书。我们每个人都写了封遗书放在自己的背包里。 记者: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的? 王新生:既然要上战场,就没想过要活着回来。 遗书这个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词,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愿意提甚至不愿意去想的。然而,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王新生则丝毫没有露出迟疑和畏惧,回答得那样干脆、响亮,仿佛生死在他们看来也是寻常之事。 战友一个个在身边倒下…… 血与火凝结深厚友谊 (日记节选) 第一仗(1979年2月17日) 天已放白。上级命令我连在七连攻打612高地的同时,从612高地右侧与540高地之间的河沟穿插到龙头村,据侦察得知龙头村是敌指挥所所在地。 我连以最快的速度向指定的方向加速前进,沿着山腰向下直插过去,当正要翻越一条横向雨裂沟时,突然,枪声打破了寂静的早晨,七连在612高地的战斗打响了。我连迅速翻过雨裂沟,成一字队形展开向前推进。然而612高地和540高地的敌人发现了我连的行动企图,用高平机枪向我方猛烈射击,一排二班机枪副射手随即中弹,身负重伤。一排经过几次火力交替掩护,也未能通过。全连被敌540高地的火力压制在高地间的河沟里进退两难。 临到下午,团前指导员和营指挥所命令我连迅速收拢部队,组织人力和火力向敌540高地发起佯攻。4点30分左右,营配属我连重机枪6挺,从612高地右侧无名高地山腿采取火力交替掩护前进的进攻方式,攻打540高地。天下着毛毛细雨,雾气非常重,我们利用一道道梯田埂和少量小松树向前运动,越是接近540高地,敌人的火力越猛,火力紧追着打。在一片茶叶林的掩护下,最终甩掉了敌人的火力追击。 完成了佯攻任务,在机枪和炮火的掩护下撤到612高地北侧山脚。 黄昏时分,612高地的敌人基本歼灭。在此次战役中,四排长刘连喜、战友邱国洪、童得纪,四班战士余耀进光荣牺牲。 王长安说,在攻打540、612高地的时候,迫于敌军强势的火力,我军一度陷入被动局面,举步维艰。战士们有的专注于战斗,连自己受伤也不知道疼。王长安那天偶然发现三排长头上有血,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被弹片炸伤,排长自己还浑然不觉,所幸伤得不深,于是王长安便用手抠出弹片,用纸包好交给三排长留作纪念,再简单包扎伤口后又继续前进。 战斗中,战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是用生命和鲜血灌溉的,敌人再猛烈的炮火也不能摧毁。支麻战斗时,敌人火力突然向欲通过龙口村村口小河的尖刀班射击,一串串密集的子弹打得一班头也不能抬。一班的副班长被机枪打中,左手和右眼两处负伤,鲜血流了一地,疼痛让他抽动不已。副连长发现后,马上指挥机枪掩护,自己迅速跃到一副班长的身边,将他翻滚在背上背起来后撤。他们通过水沟时,敌人机枪子弹一路打在他们身后的水面上,形成一条条水柱。 王新生曾经亲眼看到自己的战友误入雷区后,瞬间粉身碎骨,而另一个则失去了双腿,而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咬着牙,忍住悲痛继续前进,取得战争的胜利,为战友们在战场上报仇雪恨。而在二十多年后,战火远离的今天,那血肉横飞的场面,也常让他从梦中惊醒。 仅有的压缩饼干喂给俘虏 战地村庄里发现“武汉造” (日记节选) 抓俘虏(1979年3月8日) 这天没有接到进攻的命令,连队就地防守。 上午连队除留少部分人外,大部分人在阵地周围搜索残敌。1班副班长何庆德下山到河沟打水。刚到河沟边突然听见草丛中一阵骚动,转眼看见5名敌人沿河沟往下游走来,互相发现后,敌人开枪企图逃跑,何庆德果断地开枪还击,边开枪边喊叫“诺母松,空母也”(越语意“缴枪不杀”)。随后山上听到枪响的战友,迅速下山解围,当场俘虏两名,有一名手中握着一枚手榴弹没来得及拉弦,另一名拿着冲锋枪没有打开保险。经审问俘虏得知,他们是被我军打散后,同部队失去联系已经好几天了,并供述周围有很多散兵。 他们显然是被饿出林子的,我们将他们绑好,等待后方的人来将他们押送回去,其间,不少战士拿出自己仅有的压缩饼干喂给他们吃。 战士们最乐于谈到的,就是在越南遇到的“中国制造”。在越南村庄中,随处可见停靠着的永久自行车。女人们用凤凰缝纫机裁剪衣物,家中吃饭用中国的洋瓷碗。其中一个武汉的战士还发现一个洋瓷碗底赫然印着“中国武汉”字样,便小心翼翼留作纪念,当作是在战场上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思念的一种寄托。 郝班长倒在泥水里,身边有11具敌人尸体 最为惨烈的班日之战 (日记节选) 胜利(1979年3月10日) 整个战斗临近尾声,拿下班日,我们就离回家不远了。 凌晨1点左右,我连的五班班长郝修常带领全班,奉命到一条公路右侧潜伏。他们刚进入潜伏地点,就遭遇到敌人的一个加强连,沿公路向我进犯,企图利用黑夜偷袭我后方阵地。他叫全班三个小组靠拢,做好迎战的准备。 五班潜伏地段是一片开阔的稻田地,由于没来得及修工事,就在田埂下面待敌。等敌人靠近十多米远时,郝修常大喊一声“打”,全班一齐开火,当即打掉一个班。敌人面对突然的阻击,被打得措手不及,乱作一团,但随即组织起力量,疯狂反扑,用重机枪、冲锋枪一起打来,还用60炮向我五班轰击。新战士李发根受了伤,七班的机枪手孙金明背着他往回撤,没撤多远孙金明和李发根同志就同时中弹倒在水稻田里,李发根当场中弹牺牲,而孙金明头部中弹。 敌人的火力压制住了五班,郝修常指挥机枪打掉了对我威胁较大的敌60炮。这时,疯狂的敌人又派一个排从公路左侧迂回,对五班形成了三面包围,并用火力封锁了五班的退路,阻我援兵。在这种处境十分危险的情况下,郝修常要求全部每个人留一枚手榴弹,决心同敌人血战到底。战斗激烈进行,五班先后有两名同志牺牲,六名同志负伤。但在郝修常的指挥下,都越战越勇,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反扑,敌人偷袭计划完全被打乱。 利用黎明前的黑暗和雾气,郝修常决定了后撤的路线,命令轻伤员撤回连队后,便和三个同志留下,背着重伤员和烈士,边打边撤。硬是从敌群中杀开一条血路,直到最后爬不动了,才把伤员和烈士安放在一个安全地带。 下午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阵地上看到,郝修常壮烈牺牲,他全身泥浆,向前伏在田埂上,在他前面两米多处,倒着11个敌人,他右手握着冲锋枪,紧挨着还有一挺打坏了的轻机枪和一支步枪,他身上佩戴的冲锋枪子弹袋、两个步枪子弹袋、一个机枪弹盒内,子弹全部打完。在五班激战过的地方,摆着敌人56具尸体。 昨日,王新生向记者描述班日战斗的激烈:“七八门大炮向敌军高地狂轰乱炸一通,高地那边就像武钢开炉炼钢倒出铁水一样,火星四溅,红彤彤的半边天”。炮弹掀起的几丈高的浓厚土尘,四散在潮湿的空气中,久久难以落定。山那边炮声轰轰,开始还夹杂着敌人零星的枪声,和哇哇乱叫的呼喊声,一段时间之后则只剩下了单一的炮声。战士们脚下的地面,则被打得像绵软的糍粑糕,强烈的震动让人站不住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