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铁血战神 > 第9章 “追猪”――看地的故事

1971年夏,连队领导分配我看地。 所谓“看地”,就是看护连队驻地附近的十几块玉米地和菜地,防止被兄弟连队、地方生产队或百姓家的牲畜、家禽“祸害”了。 我原先认为看地是个闲差,勤快点,多跑跑腿就行了。后来发现,这个“活”那是相当的难干。特别是那些三五成群的“游猪”极难对付。 游猪们还真是“聪明”,它们进玉米地后,就“骑”着垅台把玉米株压倒,再顺着秸杆找到正在“灌浆”的玉米棒子,大吃大嚼。一会儿功夫就能糟蹋一大片。 游猪们可恶至及。它们常常结成一群一伙的,天天与你打“游击”。你刚从这块地把它撵走,它们就迅速向另一块地“集结”;当你赶到那块地后,它们又向下一块地“转移”了,真是防不胜防啊! 几天下来,我已被激怒了。我找条木棍去找游猪们“对决”。 正当我提着棍子追赶游猪时,被一身着干部服手持镰刀的军人拦住了。他严肃地批评到:你是哪个连队的?为什么要打老百姓的猪?你知不知道这是违反纪律的? 我自知理亏,但又觉得脸面上放不下,就扔下一句“你管得着嘛”!悻悻而去。 第二天区队开会时我才发现,这个批评我的人,是刚从农村支农回来任我们二区队的姚区队长。我这下是撞在“枪口”上了! 后来,在区队长找我谈心时,我就把看地中遇到的苦恼全“倒”给了他。他听后笑着说,地是要看好的,但也不能违反群众纪律,老百姓养个猪也不容易呀,就是兄弟连队的猪也不能打呀。他还提醒说,你去请教请教在老边台道班看菜地的吴松,他这方面有经验。 吴松是我同年兵。由于家在农村,练就了一身“拾弄”庄稼的好本事。所以,连队派他执行单独看菜地的任务。 吴松向我传授他的经验是:猪是绝对不能打的。但总有确实不自觉的个别人家,明里暗里地让猪“跑”出来,结果便宜了自家猪的肚子,毁了别人家的地。他的办法就是“先礼后兵”。 “先礼”我明白,关键要听是如何“后兵”的。 他讲到,这“后兵”就是一个字“追”!也就是对不听劝告的家猪采取追的办法。具体说就是要紧跟在这头猪的后面,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一般保持在四、五米左右;不要跑得太快跟上就行。坚持半个小时左右。待追到猪累得趴在地上你踢它都不起来,就行了。 他说,这头猪回到圈后会几天都不起来,但是不会受到大的伤害,而且这人家也不会再把猪放出来了。他还另外透露了一条据称是密不外传“整治”鸭子的经验。 他说,鸭子这东西跑得不快,但是一群一伙的数量大,进菜地后就象剃刀一样,能把刚出土的菜苗一扫而光。所以生产队规定在春苗期间是不允许散放鸭子的。 他比划着说,对付鸭子要多准备一些的小树棍,把鸭子抓住后就用小树棍一个一个的把它的嘴都“撑”起来。他笑着说,你想想看,一大群闭不上嘴的鸭子在菜地里转来转去就是吃不到东西是不是很好玩,而且,鸭子的主人家得到了教训还有“苦”说不出,以后也再不会再把鸭子放出来了。 “追猪”!这个办法好。第二天一早,我换上了胶鞋又灌上了一壶水,早早地等在地边上。嘿!真来了一群“游猪”。我瞄上那头领头的黑母猪进行“跟踪追击”。 这在山里追猪肯定不如平地上。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坎,忽而钻草丛、忽而过小溪,把我累得是上气不接下气,手上被扎了好几个刺,衣服裤脚上挂上了不少草种,我仍咬牙坚持着。 开始时,那头黑猪还边跑边不时地从左或右回头看你。你快,它也快,你慢,它也慢。再后来,它是越跑越慢,最后干脆站着不动了。 只见黑猪站在那喘着粗气,半张着挂满白沫的大嘴吭、吭的哼着。我上前踹它一脚,它噢了一声向前走了几步;我再踹一脚,它又向前走上几步……就这样一直把我引到了它的“家”――27分队猪圈。 黑猪回到猪圈后怎样我不知道,但从此我再没有在我们连队的地里看到27的猪。 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追“猪”,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游猪”不见了,地自然是看好了。 特别意外的是我的体质也有了很大提高。我从此喜欢上了长跑锻炼。虽然比不了运动员的水平,但若干年后在参加×军区无线电连长培训班期间,我与四名战友一起获得了5000米武装越野团体第一名(个人排第七名)的好成绩。这肯定要归功于在连队看地时“追猪”打下的良好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