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铁血战神 > 第90章 自卫还击战(三十八)

铁血战神 第90章 自卫还击战(三十八)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人生征程经历过多少个岁月,多少个回忆,但使我最难忘,最感人的是难忘的老山战斗岁月。今日本人在整理个人资料时,正好发现了本人从1984年7月13日至1985年6月30日的一本赴老山参战的要事记录,一翻开该要事记录,更勾起了我对老山岁月的回忆。我想把它写出来,奉献给同甘苦共患难,在同一战壕中战斗过的战友们;奉献给为国家安泰,默默无闻,献出宝贵青春年华,履行军人神圣职责的战友们;奉献给在和平年代无忧无虑,朝气蓬勃为祖国建设奋战的年轻人。此篇回忆录是对本人和战友们当年赴老山参战的一个真实写照。 一、出征前的准备 一九八四年初,因工作需要,我从三团通信连连长的岗位上调至本部司令部通信股任参谋。刚到机关,很多工作都要从头开始,原来是直接带兵,现在是组织部队,负责全团的通信工作。不过本人通过努力,很快就进入了工作角色。1984年6月初,我爱人带着大女儿来部队探亲,本人也准备七月份休假送爱人和女儿返回老家。哪知,时值部队正准备七月份前往安徽广德地区进入年度的军事演习。于是我和爱人商量,干脆等我参加完军事演习后再回家探亲,小孩的衣物均由我探亲时一并带回。当时我的老乡兼同学的本部重炮连指导员张宗建的爱人也带孩子在部队探视,可以一并作伴回家。 七月十二日上午,我们准备了一辆汽车送爱人和小孩去杭州,先带着他们一起在杭州西湖游玩,晚上直接送她们搭乘了返乡的火车。出了车站后,张宗建对我说:“新汉,我和卫生员就不回部队营房了,明天直接去安徽演习场”。我说:“别那么罗嗦了,正好老婆孩子都回老家了,我们可以在一块叙叙旧,痛饮一餐。”于是我们晚上10点多钟就回到了营房。当我们回到司令部宿舍楼时,整个机关宿舍楼是灯火一片,我对张说:“怎么了?难道今天部队有行动。”张说:“大部队演习就要出发了,肯定忙着。这么说部队在做准备工作,反正我的连队已经出发了,明天我按时赶到演习地点就行了。”当晚我们聚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我习惯性的打开了收音机,收听新闻。从新闻中得知:自六月十一日越军对我老山地区进行大规模的进攻后,七月十二日越军有对我老山防御地区又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当时我就很敏感,并立即对张说:“老同学,可能有战斗了。昨晚机关宿舍灯火通明,肯定是有重要任务了,有可能队伍要往南边开进。你今天早点赶回部队演习驻地吧。” 果然,七月十三日上午上班,参谋长王平立即召集司令部所有人员开会,宣布我团接到上级命令,要求部队所有人从即日起一律停止休假,已休假人员立即发报催回,部队马上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各部门要根据本部门职责,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根据上级的指令,我通信部门立即向当地邮电局通报,本部队的邮件只许进不许出,同时对外电话一律进行限制,对因公通话的电话必须经过司令部值班室的批准。 从7月14日至7月16日,部队都在进行一级战备的准备工作。7月17日,军区张副司令来部队下达了战前预先号令,并进行了战斗动员。7月18日至19日,我们进行了战前各项准备工作。20日,部队再在南星桥火车站将所有的军需装备物资均按战斗需求进行装载。大部队于上午9时正式从营房出发。出发前,地方警车开道护送,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开赴到火车站,下午4时06分,火车正式发车开往云南。 7月25日下午到达云南曲靖市休整,达到云南后,当地政府和老百姓支军热情很高,慰问部队的人群一茬接一茬,群众们抬着系着红花的大肥猪,拿着烟酒,抬着水果,前往部队驻地慰问,那种热爱子弟兵的感人场面,如同解放战争老百姓踊跃支前的情景。部队待稍作修整,于7月27日正式开拔,途径云南师崇、陆良、丘北,于7月29日到达云南文山州砚山县盘龙乡,这一路上更是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云南人民的热忱。每到一地都是由当地县里领导亲自接送,警车开道,每到一乡镇,老乡们都聚集在道路两旁,送水、送茶、送水果,老到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小到幼儿园的儿童,大家异口同声的说:“解放军亲人啊,盼望你们打胜仗,早日凯旋归来呀”。每到一地就餐时,鲜鱼大肉非常丰盛的餐饭,可是此时又有多少人能够吃的下去呢?我们知道,现在是八人一桌,聚餐痛饮,回来时,能不能涛声依旧呢?不过作为军人,我们都有一个信念,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赴战就要打出军威,打出国威,就要无愧于军人这个称号,绝不能辜负所有父老乡亲们的期望,要为国争光,为军旗添辉,为亲人争气,要出色的完成党和祖国交给的任务,要给祖国、人民和家乡亲人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此时此刻的情景,我相信所有参战的战友都有同样的感受,都有一个信念,我是一个军人,绝对要无愧于军人这个高尚的称号。 二、临战训练期间 7月29日到达云南砚山县盘龙镇后,部队进入了紧张的临战训练。在训练中,我们针对敌军的作战特点,制定了作战方案。在此期间,地方政府和老乡们给部队提供了很多的方便,我做为通信参谋,当然与地方邮电部门联系的更加频繁一些。尤其是盘龙邮电所的苏师傅,只要我们有什么困难,他都会鼎力相助,给予方便。老乡们都把自己的住房腾出来给部队居住,慰问活动是长流水不断线,这更使我们的战士进一步体会到了战区人民的温暖,更加激发了战友们的斗志。 10月19日,我奉命随政委杨瑞丰,参谋长王平一起正式赴老山战区勘察地形,到达战区后受到了友军战友的热情接待。他们详细介绍了“两山”战斗的战况及当前老山地区防御体系及概况,同时,各部门对口的介绍了当时的战况及各种应急方案。10月21日,我们返回了驻地,根据友军提供的有关情况,我们再次修改并补充了作战方案。经过三天的勘察,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前线的战友真是不容易啊。吃的是压缩饼干,前线战士供给不能得到及时满足,住的是猫耳洞,潮湿低洼见不到阳光,但是他们都有一个信念,要为祖国守好门,要为人民站好岗,苦了我一人幸福十亿人,这就是他们的信念,这就是他们的乐趣。我们根据勘察的情况,回来补充了作战训练内容,可谓是有的放矢吧。借鉴友军的经验,弥补了本部的不足,尽量使部队上战场后不走弯路,不走回头路,尽可能做到付出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大的胜利,作为我们机关人员这一点更加是重中之重。 三、进入战场 11月10日,我奉命随副团长徐建国,副政委李金山,副参谋长任怀亮一起带领有关人员赴老山前线实习及做好接防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1月11日,参加了友军的作战会议,随后我送电话维护哨到各阵地,从11日到16日,仅仅六天时间,我带着随同的通信兵和友军通信股连的战友们几乎跑遍了本部所有的防御阵地,尽快的熟悉了本部的防御体系,兵力部署,火力配置,阵地编成,障碍设置及各指挥所位置等有关情况。经过六天的来回奔波,我对老山战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老山山高坡陡,林密草深,怪石林立,蚊鼠苦多,山顶上是阴雨连绵穿大衣,山底下是烈日顶头穿背心,供给物资上不去,伤员后送难上加难。真是出门天当房,进洞地当床。但即使这样的日子,我们也是乐在其中。 在熟悉情况的六天当中,使我终身难忘的是11月13日去1072阵地的那一天。头天我同友军参谋长讲好明天要从54号阵地下去,沿着隐蔽线路直达1072阵地。该团参谋长介绍,该线路确实隐蔽,只要敌军炮火一来,其他通往前沿阵地的线路都中断了,唯一只有这条隐蔽路线畅通,因为它在山谷里,是炮火的死角,炮火不容易打到,但这条线路比较复杂,敌军特工活动频繁。我讲,只要能保障前沿通信畅通,我必须要亲自走一趟。 经该团参谋长同意,第二天,我带领该团通信股长,通信连副连长和一位电话兵,我团通信连副连长,一位电话兵一起,加上友军还给我们配备了两个工兵战士(北京籍),一共八人。出发前,该团司令部值班室已经电话通知1027阵地的驻军,说:“一军有一位参谋带人过来,请你们要密切注意。”我们是从52号阵地下去的。下去前,除了随身带的手枪外,我还顺便从阵地上拿了两枚菠萝手榴弹,此行,我们共有四支手枪,四支冲锋枪。出发前,两位工兵战友反复交待,这条线路地雷多,我们探雷只能保证20至30厘米宽的道路,请你们一定要沿着我们探雷的路线走,以免发生意外。本来这条路并不是很远,大概3公里多吧,而我们从上午九时下去,足足走了5个多小时。 到下午1时左右,我们快要临近1072阵地了,因一路上小心翼翼,不敢瞎走,况且旁边战壕,炮坑及战争遗留物不少。正好快接近阵地时,迂到一条小河溪,清清的溪水,我们太高兴了,自到老山后第一次遇到了这样甘甜的水,于是我们喝呀,洗呀,谈笑风生。突然一声:“站住,口令”紧接着是拉枪栓的声音,我们一行也非常熟悉,立即选准位置,处于战斗状态。这时,前面探雷开道的工兵战友连忙应声叫道:“老乡,不要开枪,我们是自己人”。双方都对峙了一阵,过了几分钟,有一位工兵战友跑过来讲:“没事了,阵地上的战友在迎接我们呢。”这时我们一行人才随着工兵战友上了阵地。我刚好走到阵地,就见到一位干部模样的军官提着一挺机枪过来,可能看到我年级大一点,又穿着干部服,就冲大喊了一声:“你们怎么搞的,从这边上来也不通知一声,差一点搞成误会了。”随后。我们到了连指挥所。正好我团接防的一连连长王发林和该团的连长在一起谈起这次差一点误会的事,该连连长解释说。这次是通信员接电话没听清楚,将“一军”听成“越军”了。我也开玩笑的说:“连长,没关系,我这次上来的火力也不差啊,有四支手枪,四冲锋枪,还有不少手榴弹,要干就干啊。”可该连长说:“老万啊,我那边可是有两颗定向地雷啊。” 乖乖,哈哈,强龙确实斗不过地头蛇啊。定向地雷的效应试验我是亲眼目睹了的,只要电源一接,一按,扇形的45度辐射面可大呢,在该射程内大拇指粗的树干都可以一扫而断,何况我们这几个人,几支枪呢?万幸万幸,上天有眼,自家人不伤自家人。事后,我才弄清楚,当时该连哨位上的哨兵也是北京人,还是我们随带工兵的同学呢。 四、一一五大捷 战前,我作为通信战线的主要指挥员之一,就是如何把有线无线接力各种通信手段灵活运用,切实保障战斗需要,保证战时各种通信畅通,于是,我们周密的拟制了保障方案,部署了通信网络。出征前(元月十四日下午)在52号高地,我目送了前往前沿阵地的战友。这时,通信连的有线兵芦德荣(江苏海安人),突然从荷包里挖出了两包带嘴的红塔山香烟。 首先递给了我两根说:“老连长,临出征了,请抽只出征烟吧。”我说:“抽烟可以,我只接一支,另外一只等你们胜利凯旋时再抽。” 小芦说:“好事要成双吧,老连长是你接兵时,把我带回通信连。到连队后,你又那样培养关照我,这两只烟你一定要接,也一定要抽,等战斗结束完成任务后,我再送你两条烟。” 当时我是热泪盈眶,只好接住,并再三嘱咐说:“德荣,你是挑的兵,跟我上了前线。在部队的培养教育下,进步很快,我相信你一定是好样的。但是,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小芦说:“放心吧,老连长,我一定会给红军连队争光的。” 战争即将打响了,我前沿七连的弟兄们在上级的指挥下,像一把尖刀直插968高地。枪声,炮声,地雷声,声声震耳。我通往前沿阵地的通信网络顺畅,保证了整个战斗的顺畅展开。由于敌炮火力猛烈,我主攻连通往主攻排的电话线路突然中断。恰巧,正碰芦德荣刚好维护完团前指至连指的线路回连指。当时通信维护线路人员全部外出完成维护线路任务。 小芦二话没说,立即请战,冒着激烈的炮火迅速维护连指挥所通往主攻排跟进架设的线路。边跑,边查,“查到了,查到了”正当小芦在接好断线试线通话时,一颗该死的空爆炮弹炸开了。德荣一手拉着电话线,一手拿着单机话筒,躺在了战壕壁边,头上的钢盔被炸开了,身上的电话单机背带,冲锋枪带都被炸断了,电话线接通了,可我们的芦德荣光荣的牺牲了。 多么好的战士啊,多么亲的兄弟啊。你就这么走了。我还等着你,抽你的凯旋烟呢!亲爱的战友,可爱的兄弟,安息吧,一路走好。这次战斗,可歌可泣的事迹还有许多,本人只能叙述通信战线的短短一幕。 五、艰辛的二一一战斗 2.11战斗可谓是一场恶战。战前,我带领有关人员先后五次到541号、143号、140号阵地进行了现场勘察,为了确保战斗时通信联络顺畅,得到了上级的支持,我还特邀了师通信科的甘谷丰参谋一起到143前指现场勘察。谁知一到143阵地,敌军就发现了,只要我们一出阵地,敌军的炮火就来了。我和甘参谋只好等到夜里才走出了阵地。通过多次勘察,让我感到这场战斗将异常艰难。指挥所靠前,离敌军阵地很近,地理条件对我军很不利。因此,作好战斗中的通讯联络,更是要用多种手段,确保万无一失,尤为重要。战前,我曾多次到主攻连与步兵四连连长指导员商议,通信工具要保障团对连,连对战斗小组,尽可能配足配齐,达到通信工具到战斗小组长。同时,对临战分队的人员进行战前训练。 参战的四连有两个小老乡(大冶兵),一个叫夏元泰,一个叫祝国平,都是主攻班的战士。为了稳定他们战前的情绪,我趁出发前,专门搞了几个菜,一瓶酒,将他们一起请来吃饭,并叮嘱他们,上了战场一定要机智灵活,不能当逃兵,要为湖北人民争光。同时,也向主攻班班长何吉勇交代了,一旦战斗打响后,对他们既要发挥其作用,又要多多提醒,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吃饭时,祝国平笑着讲:“老连长,老老乡,只要我的‘雀雀’不打掉,我一定会活着回来的。”我也对他们讲:“希望你们都能圆满完成任务,完好无缺的回来。” 战斗打响了,我在团前指,随同徐建国副团长,任怀亮副参谋长和作战参谋孟江林一起指挥整个战斗。我始终抢着“715”电台,保持与团基指的联络,并密切的关注前沿阵地的战况。此次战斗,在全体参战员的奋勇努力下,仅用70分钟左右就一举收复了140阵地。部队占领阵地后,由于弹药和急救用品缺乏,四连指导员尚金炳让夏元泰回连指汇报,要求及时补充。夏奉命回到连指挥部向连长报告完后,马上返回阵地。这时,连长见到小夏头上有点血迹,就说“小夏,你受伤了,先去救护所包扎再回阵地。小夏说:“连长,现在阵地上人少,又需要急救用品,我要马上回阵地。”连长说:“小夏,我现在命令你,马上去救护所包扎好再回阵地。小夏只好服从命令。于是从假140阵地到541救护所包扎。其实这一段只有百十米的路程,这么多的军工,战友来回穿梭的路,可我们的小夏却不巧踏上了一颗地雷,身负重伤。 战争是残酷的,四连拿下阵地后,先后击退了敌军九次反扑和一次偷袭。2月14号,三营在包耀军政教和张营长的带领下,前来接替四连的防务。这时,团长邹学莆给前指的徐副团长来电,要求团前指撤回。但指示要我继续留下协助三营防务。军人嘛,执行命令为天职。于是我带领通讯分队的弟兄们,继续在此执行通信保障任务。为了使交接双方通信联络稳定,我决定要到刚夺回的阵地上去。当时,随我前往的是通信连副班长况滚金(江西星子县人)和小扬,谁知一到四连连指挥部,小况就把我拦住了,对小扬说:“老连长,再不能上前了,前面有我去就行了,我保证完成任务。老连长我现在交给你,如果发生什么事情,我一定拿你试问。”我当时说什么都不依他们,坚持要前去阵地。小况说:“老连长,你是前沿阵地的通信指挥官,责任重大,千万不能出意外啊。这是一个人与一个营的关系,你绝对不能去。请相信我一定能圆满的完成任务。” 多么好的兄弟啊,你才20岁啊!实在没办法,我含着泪说:“兄弟,你一定要活着回来啊。”小况回头说:“老连长,放心吧我一定活着回来,请您也保重。”战斗结束了,我直到2月17日才奉命回到了团指挥部。从团前指挥部到团基本指挥部不到三公里的路程,我从上午八点多,一直走到下午三点钟才到。不是走不动,而是坚持了九天八夜,太累太累了。回到团基指后,政委杨瑞丰高兴的邀我在团基指隐蔽部顶上合了影。 除了115大捷,211战斗后,还有38战斗。想要叙述的太多太多了,寥寥言语确实难以表述。 85年6月30日,我部才奉命返回了原驻地。现在想起来,将近一年的赴滇参战岁月,真是难以忘怀,我们只有对牺牲的战友们以永久的追思和怀念。但愿他们的家人一切顺心如意。同时,我也希望参战的战友们能够再次回顾参战的情景,以不同的方式纪念和追忆那难忘的战斗岁月。珍惜这份难得的战友情谊。 本人在战斗期间,曾收集了六盘原始录音磁带,对我部战斗的情况分为部队出发,临战训练,战前动员,战友临战前表决心,战斗实况等情节。在猫耳洞里,进行了编写,组合,剪辑,录音,综合了一盘录音磁带。很多战友都已复制。我相信这盘录音带将会给每位参战的战友带回难忘的记忆。这也是我们永世难忘的战斗历史见证。 PS:今天传了一万六千九百多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