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穿越女强 > 后宫争宠:皇上请自重 > 第三十三章 输不起

刘然不屑道:“御林军我们经营多年,稳如磐石,就凭两条老狗能掀起多大风浪?就是给皇帝安插自己人,我也能让他们乖乖的滚蛋,龙天翔就是榜样。” 皇后寒声道:“榜样个屁,龙天翔的无完人接掌御林军后勤处,不仅他的人马全副武装,就连我们的人在更换的铁制盔甲也给霸占了,几十万军队的吃喝拉撒,都握在皇帝的手里。” 刘然大惊失色,厉声道:“他们在找死。” 欣儿道:“若是后勤回不到我们手里,皇帝给地方军队更换新装备,我们的御林军就要处于被动局面上,目前二十万人有新武器,十万人有新盔甲,别的都没有来得及更换呢。” 皇后正色道:“听我的话,协助父亲将空出来的职位拿下,我们输不起!” 茶馆酒肆的客流量有增无减,消息灵通就数它们,无论是郑雨文的新作品,还是御林军的变动,都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事情,有名气的茶楼用上了郑雨文的玻璃茶具,茶叶在水中漂浮,茶汤色泽诱人,有的人特地来享受这份万众瞩目的尊贵,就喜欢被人围观的感觉,也有的是来开开眼界,他们买不起昂贵的茶具,也喝不起这种茶。 酒楼中随处可见郑雨文的玻璃器,一家酒楼用上,别的酒楼就会跟风,谁也不服气谁,谁也不肯落后了谁,雅座一律新器皿伺候着,有的酒楼悬挂起玻璃灯笼,灯火明亮,鹤立鸡群,吸引无数目光。 享受着尊贵的玻璃器,谈论着御林军的大事,茶馆酒肆人满为患,有的人滔滔不绝,好像熟悉所有内情,有的人议论纷纷,仿佛不相信道听途说之词,总之无不在关注着时局的变化。 一个文弱书生风度翩翩道:“你们看榜文了吗?刑部发告示了,那群勾结外寇的贪官污吏,午时就要在西直门外开刀问斩了。” 众人哄然然,这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一个大汉抓了抓后脑勺,迷糊的道:“如传言那样,是御林军的将领保养的小妾,醋海生波搞出来的吗?” 众人愕然,有的露出鄙夷之色,可不是毁在女人的肚皮上的吗?人尽皆知好不好? 书生洋洋得意,轻摇着锦绣河山的水墨画折扇,慢条斯理道:“非也非也,你等有所不知,此事和女人无关,是老太师英明神武,将正在和草原人交易的御林军统领陈宝山人赃并获,随后顺藤摸瓜,将一干贼人一个不落的拿下。” 众人大惊,目瞪口呆,这和他们听闻的都不一样,街头巷尾流传着很多版本,说什么的都有,真假难辨,相信是妹纸大怒一声吼,豁出去把老公送上断头台的居多,幸灾乐祸的人比比皆是。 书生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这是想知道内幕的人,出手阔绰送的茶,正是玻璃器茶壶泡的茶,书生倍觉有面子,将他知道的一五一十讲了出来,众人听得冷汗直冒,都替老太师捏了把汗。 天子脚下,消息固然灵通,牵涉到风云变幻的,远离朝堂的人就休想得知了,书生是科考落榜的人,有同届的好友在刑部当主簿,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不是不能说的事情,酒后就告诉给书生听。 兵部直接管辖御林军后勤处,余万锦最终诚信,做买卖从不弄虚作假,皇家的垂青令他更是不敢有失,自从他的铁矿打造的病人远超青铜武器,就有很多人想从他的手里弄好出。 有的人来历不明,余万锦一概不见,有的是他的老朋友,他们替背后的主子而来,余万锦对这些人有所了解,明白是哪个庙里的惹不起的大神,同样不予理会,给他们甜头皇帝就会给他刀子。 余万锦勤勤恳恳,每个月定时定量,完成皇帝制定的数字,兵部的人按时前来提货,当老太师发现龙天翔的状况后,就派人验证刘明海所说是否属实,派人易容打进余万锦的炼器坊和矿山,确认不是余万锦的责任,刘明海的借口全是谎言。 老太师和御史大夫是同乡,同年科考高中的,两个人一个状元一个榜眼,互相扶持,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当年拿到吏部的文书的时候,恰巧任职的地方相邻,两人从五品知府做到三公之列,风雨同舟,历经无数磨难。 老太师在差余万锦的时候,御史大夫就把突破口锁定在兵部后勤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天下,他们想查谁就查谁,很快发现兵部下面直属的御林军后勤处不对劲,一个统领俸禄一年不过百两,那家伙住的宅子都不止这个数,统领刚做一年半,就是存钱买房子也不够。 老太师和御史大夫以上已,当即决定全面监控这家伙,不查不知道,陈宝山频繁出入高档酒楼,呼朋引伴眠花宿柳,朝廷中对官吏留恋烟花之地,没有强制规定,一笔笔开销触目惊心,他喝一次花酒的钱,就是大半年甚至接近一年的俸禄。 御史大夫怒不可遏,忍不住就想参陈宝山一本,将这混蛋严办,老太师性格沉稳,和老朋友的嫉恶如仇不同,他主张放长线钓大鱼,一个千夫长胆子不可能这么肥,时间一耽搁就是几个月。 陈宝山终于把马脚都露了出来,原来这货亏空公共财物很有一手,他做到这位置上,是由于在军中拜了一个大哥,正是他的顶头上司齐桓将军,军中吃空饷屡禁不止,上下一心很难肃清。 陈宝山私自卖掉的武器,都是钻吃空饷的空子,齐桓一万人的兵力,实际上只有八千五百人,历来军队都是敏感的话题,水至清则无鱼,皇帝一样很无奈,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不是刘明海渗透的厉害,导致不得不清除他的爪牙,不会动御林军的。 齐桓在军中多年,父亲是当过兵部侍郎,将他弄进的御林军,后来父亲驾鹤西去,他就在军中风生水起,混了起来,很多将领和他过从甚密交情匪浅,这些人也都是吃空饷的行家里手,陈宝山每个月都能有两万多件新武器出手。 有人卖就有人买,何人敢侵吞御林军的东西,就成为了老太师和御史大夫头疼的问题,和陈宝山有交集的人太多了,有的是想和御林军做买卖,有的是送礼想升迁的,就是没见有和他谈铁制武器的。 有一次就在老太师和御史大夫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一个念头在老太师脑海里产生,他们排除掉的人会不会都是要新武器的家伙?如此一来两人撒下的网就大得没边了,投入的人过多势必造成走漏风声,一旦打草惊蛇他们的辛苦就得付诸东流。 老太师决定投入的人力不变,锁定几条重要的线路一查到底,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几个人的共同之处被查到,他们都有过北上的记录,目的地是同一个地方,那就是通云城,草原人袭扰过的最多的地方。 老太师很研究过这座城池,想闹明白草原人情有独钟的缘故,他们每年都会来这座城市走上一遭,有时候几个月就要来一次,那知府吴志洲是花钱捐的官,没有大腿给他抱,就丢到这没人愿意去的鬼地方。 每当草原人入侵,吴志洲跑的比兔子都快,草原人一走他在第一时间就会回到他的位置上,虽说惊心动魄,但他的日子过得滋滋润润,起码活到今天,在他前面换掉的知府一双手数不过来,有的死在草原人的刀下,有的是直接就不上任,于是这个位置成为第一个可以花钱捐的知府。 老太师计算过这几个目标北上的时间,他们是各地的商人,有的想把家族做的弓弩卖到御林军里,有的是军马生意,老太师严查的目标先从商人开始,在他将草原人袭击通云城的时间,放在一起对比的时候,有惊人的发现,搞不懂草原人为何反复洗劫这座小城的原因找到了,如果陈宝山出卖的铁制装备,被这些人引人耳目运到通云城,草原人劫掠一次就有几万人的装备,武装他们的铁蹄。 秘密缉捕这几个可疑的家伙,一通刑具摆出来,他们就吓得屁滚尿流,什么都一五一十的招供,并提供了重要的消息,陈宝山和草原人的协议到期,关于继续交易的价钱,草原人会亲自来人和陈宝山接洽,来的人是谁以及时间,都被老太师掌握。 从郑雨文到京城,铁矿就取代掉青铜武器的地位,林二虎和很多人在全国各地找新的矿脉,余万锦能满足的有限,皇帝对这种比青铜更具备杀伤力的金属兴趣十足,希望尽快装备所有军队。 草原人从御林军里挖走的,大概有十几万人的武器配额,这是很恐怖的数字,御林军尚且没有完成更换,边境上的驻军更别提,只要草原人大举来犯,只有没上过战场,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御林军能和他们抗衡,这等于是在给草原人送二十万不花钱的装备,让他们的獠牙更锐利,让他们的骑兵无人可挡。 陈宝山和草原人的交易是蛮横的,原定的价格他随意往上提,协议上的数字,伴随着运往北疆的东西越来越多而提高,每次都要多出两成,草原人不给钱他们就不放货,一年的合作到期,这些野蛮人不得不卑躬屈膝,给陈宝山漫天要价。 老太师最担心的是草原人的隐忍不发,从边陲送上来的战报上看,他们没有用过一次新武器,这说明他们在等待时机,等待拥有足够多的装备,一举南下打到京城,逼迫皇帝投降,不战而控制所有地方。 草原人的耳目有很多是汉人跑过去的,他们从外在分辨不出来是不是贼寇,即便是这样重要的事情,用的是自己人,那也是对汉人了如指掌的人,他们换掉草原的装扮,照样难以辨认。 双方在汾河的一条船上碰头,对老太师的抓捕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比如事先不清楚是哪条船,做不到安插心腹,比如追踪的船没办法靠近,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无从得知是不是草原人,弄错就被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