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东方玄幻 > 奸雄传奇 > 第1章 帝国之乱

奸雄传奇 第1章 帝国之乱

作者:匿名 分类:东方玄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汉,帝国381年。帝崩,诸子争位。燕王汤杞得大将军金充相助,窥探神器,权势滔天,诸王皆惧。 汉,帝国382年。春夜,景和宫中。 一个消瘦的身影坐在阶下,年纪约莫二十六七,脸上写满了沧桑落魄。在他身旁立着一个壮汉。 轻轻的,一段声音响起,带着说不出萧索:“父皇崩逝,诸弟窥探神器,视我为眼中钉,皆欲取而代之。载坤,你知道吗?我每晚睡觉前都在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醒不来了。你看,这才一年不到,我头发都已经白了大半了。难不成,我就这么好欺负吗?”太子一边抚发一边道。 “殿下,大汉旗帜所指的方向,将是我鲜血洒遍的地方。”那壮汉截然道。 太子闻言笑了笑“载坤,我知你忠义,只是现在还没到你出场呢。你,明白吗?”语气幽幽,直渗入骨髓。让站在一旁的黄衮狠狠地打了个寒颤。 正在此时,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小黄门急匆匆赶来。先是对着太子和黄衮行了个礼。而后低声道:“殿下,何大人与邹大人已经到了,现在在书房候着。” 太子听了,点了点头道:“恩,知道了。”言讫,伸了个懒腰。黄衮见了,急忙上前将太子扶起。仿佛是自嘲一般,太子笑道:“看来我真的是废了,就连站起来也需要人来扶咯。”说罢,摇了摇头。 黄衮闻言,只是将头埋得更深了。太子看着黄衮,眸子里尽是些神秘的味道,过了好一会儿,才叹气道:“走吧,别让他们等急了。”说完,径自向书房走去。 一行人来到书房外。太子理了理衣服,推开门迈了进去。只见房内坐着两人,一人身形狼狈,净面无须,此人名唤何应,出身黄门。另一人身长约七尺五寸,体魄雄健,面容刚毅。官任破虏校尉,名曰邹喜。二人见太子来,急忙起身见礼。太子摆摆手,示意二人不必如此。太子坐在首位,黄衮立在一旁。太子谓二人:“可有什么消息?” 二人相互看了看,然后何应拱手道:“最新消息,汤杞在兖州破了晋王与齐王的联军,现诸王只余燕王。汤杞大军暂时在兖州休整,厉兵秣马。只怕不日便会挥军南下,届时、届时”说到了这,何应吞了口口水,并没有敢继续说下去。 “这样啊,看来是要夺我的权咯?是想顶替我坐到那个让人羡慕的位子上去吗?”太子轻轻地接道。房间内陷入了沉默。太子环视着众人,嗤笑道:“这样也挺好,不是吗?” 众人看着太子,瞪大了眼。太子见众人状,缓缓道:“我说的难道不对吗?我现在的敌人只剩下了一个,相对而言,不是容易了很多吗?” 听太子这么说,众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时,太子站了起来,转过身子。背对着众人,抽出了挂在墙上的宝剑。抚摸了一会儿,扭头问何应:“都准备好了吗?”何应闻言,急忙躬身道:“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待事发。” 太子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很好。”同时持剑对着空气虚劈了两下,神情满是惋惜:“剑是好剑,只是未曾饮血,憾事耳。” 诸人在书房密谈至天边露晓,何、邹二人方才告退 书房中,太子斜卧在椅子上,一手拄剑,一手揉着眼睛。轻轻唤道:“载坤,为何不见你发言。” 黄衮闻言,单膝跪地,声音坚毅道:“臣有一事不明,还望殿下解惑。” 太子听了,点了点头,示意黄衮说下去。 黄衮咬了咬牙,道:“臣不明殿下为何不登基,若如此,天下则会拥戴,也可断了乱臣贼子的念想,今日之乱也不复存在。”说罢,不再做声,只是静跪于地。 太子听黄衮言,停止了动作。缓缓的站起身来。俯视着黄衮,眼神迷离。仿佛心不在焉一般。过了好久,又好似瞬间。太子方道:“记得我小时候,就在这个书房,这张椅子上。父皇经常抱着我,告诫我说:身为帝王,凡事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好的。”太子顿了顿,又轻声道:“那时候,我似懂非懂。只是用力的点了点头,将父皇的话深深地记在了心底。就在父皇逝世前那个夜晚,我跪在父皇榻前。父皇握着我的手。我从来都不知道父皇病到了这种地步。好似枯木一般的双手,那么的无力,将我的手硌的生疼。父皇躺在床上,轻轻的嘱咐我,身为帝王,凡事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好的啊!吾儿,谨记啊。这个帝国,以后就交给你了。要当心那些豺狼啊。”说到了这里,太子脸上漏出了一个悲伤的表情,眼角略微有点湿润。 “说完了这些话,父皇就闭上了眼睛,神情带着不甘。不知道是对帝国的不舍,还是对我的不放心。”太子顺手擦了擦眼角。“老实说,那一刻,我甚至有点兴奋,以及,恐惧。我在诸子中的才华偏下。我是太子的主要原因只是因为,我是嫡长子,仅此而已。如果父皇晚丧几年。可能会消除我的顾虑吧。可是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这个书房,这张椅子上想了好久。终于,让我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说到了这,太子精神一振,眼神里仿佛迸射出几道精光。他的声音缓缓提高:“既然我斗不过他们,那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帮帮我呢。坐山观虎斗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如果诱惑足够大的话,比如,帝位。我相信,再冷静的人,也把持不住了吧。”太子忽地诡异的笑了笑。“我耐性其实并不好哦,为了这件事,我忍了快一年了,我也提心吊胆快一年了。我不登基,他们就认为自己还有机会,他们都是贪心的,都想得到帝位而又不想受到唾骂。所以,他们开始了自相残杀。你看,汤杞已经摆平了所有人,省了我很多事。接下了,应该是把我逼下台吧。虽然帝国乱了那么长时间,但是,几个亲王平息民愤应该足够了吧。” 黄衮听到此处,只感觉冷汗瞬间打湿了他的衣裳。更觉得太子的目光越发凌厉,笼罩在了自己的身上。压得自己很不舒服。只得把头埋的更低了。 太子仿佛很满意黄衮的表现。自顾自的点了点头,嘴角爬上了一丝笑意,接着道:“只是可惜得紧呢,汤杞的手段会这么高,说服了金充助他不说,打败了诸王后,自己的实力不减反增,可惜可惜。看来,我只能冒险了。” “你起来吧,以太后的名义,拟一道旨意。增,燕王两千邑,进爵关内侯。增大将军八百邑,进爵列侯。召二人进京,商议立帝之事。去吧。”太子看着黄衮道。 黄衮闻言,长出了一口气,起身见礼,正欲退下。太子又道:“哦,对了,别忘了代替我拜访一下大将军,恩,等一下。我写道手书吧还是。”黄衮听了,便上前磨墨 过了一会儿,太子将手书交予黄衮。道:“你在与我传几句话给他,就这么说去吧。” 黄衮唱了个诺,躬身告退。 隔了一会儿,太子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渡步到窗边。推开窗户,深深的吸了口气,然后缓缓吐出。脸上露出了享受的神情。喃喃道:“这几个月总归是太操劳了,幸好,快到了收获时刻。只是不知道,这血会染红帝都几层砖呢。”说完太子看着远方,陷入了沉思。晨光打在了他的脸上,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汉,帝国382年,五月。兖州府堂上,燕王端坐在主位上。这个一手将帝国推到了如今地步的主导者,手里拿着一道旨意,正发着呆。这位亲王生了一副颇为英俊的面皮,剑眉朗目,白面短须,身长约八尺,做儒生打扮。 汤杞饶有兴致的看着堂下人,乐呵呵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王爷,末将黄衮。”黄衮接道。 “黄衮?”汤杞轻轻的念叨着这个名字。“羽林郎黄衮?” “然。” 汤杞噗嗤一声很没有风度的笑了,他指着黄衮,道:“你说你不好好当你的羽林郎,怎么做了传书人。” 黄衮听了,不卑不亢道:“回王爷,末将只是在行臣子的本分,主上如何吩咐,末将便如何去做。怎敢有其他的想法。” 汤杞闻言哈哈大笑,笑眯眯道:“好一个黄衮,敢这么跟我说话。我也不为难你,你回去跟我哥哥说,我知道了,让他等着我。” 黄衮听了,抱拳唱了个诺,退了出去。 见黄衮离去,汤杞面色逐渐阴沉下来。谓左右曰:“将大将军请来。”说罢,又翻开那道旨意,仔细看去。 过了片刻,堂上传来一阵脚步声。汤杞听到声响,知是金充至,却故作不知。 金充来到厅前,既不见礼,也不说话。只是自顾自坐下,端起茶杯。将浮在上面的茶叶吹开,细细品着。 汤杞见了,心中不喜,压低了声音道:“京里来了消息,要我等回京议事,这是母后旨意。” 侍者急忙将旨意接过,快步到金充前,双手递上。金充拿起旨意翻开看了看,然后将旨意放在桌上,复又端起茶杯。不急不忙的将茶叶拨开,凑到嘴边。 “不知道大将军怎么看。”燕王问道。 金充闻言,抬起头来,道:“爱婿心中既然已经有了主意,又何必来问我。” 汤杞见金充如此怠慢,心中更是不满:“既如此,那便十日后动身,到时还望大将军协调指挥。” 金充闻言,将茶杯放在桌上,淡淡道:“这本是老夫分内之事,理应为之。不知爱婿还有别事否?” 汤杞咬了咬牙,道:“无事。” “既然无事,容老夫告退。”说完,也不行礼,起身便走。 汤杞见金充如此行事,胸中越是怀恨,心中不禁杀意大盛。起身来回渡步,突然间,抬腿将桌案踢翻。口中不住念叨:“匹夫,匹夫,焉敢如此。若不杀你,孤誓不为帝。” 众侍者见汤杞发怒。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喘。过了好大一会儿,汤杞方才停下。叹了口气,道:“看来凡事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让人放心的啊!”一边说着,一边将桌案扶起。众侍者见状急忙帮忙将散落在地上的东西捡起放在桌上。 汤杞理了理衣服,坐在案边,伸手托腮,想了片刻。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唤来心腹,细细的嘱咐了一番,而后挥手将那人遣走。 待遣走了那人后,汤杞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站起身来,信步走出厅堂。抬头望向天空,刺眼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过了好久。汤杞紧了紧衣服,将脖子缩了缩:“这鬼天气,还真冷啊。”说罢,转身回到厅堂。紧接着,轰隆隆一声巨响,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间阴云四合,暴雨倾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