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商战职场 > 美女BOSS爱上我 > 第78章:有没有罪谁说了算

第78章:有没有罪谁说了算 第二天的会是大宁市的常务委员会,绝大多数常委都参加,唐明州做为一市之长,做这市委第二把手,必须出席。 按照惯例,唐明州总是在所有成员基本到达之后,市委书记陆友同没有到达之前,不早不迟地出现在会议室。今天也是一样。 他踩着点去了办公室,来到自己的会议位置前面,却意外地发现桌上摆着一份资料。他不动声色地瞟了其他位置一眼,发现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份同样的资料,他几乎可以想象,他们手里拿的资料与他位子上的资料是一样的? 许多人显然已经看过了,所以在他走进会议室前都在议论纷纷。议论一些什么当然他并不知道,因为在他跨进会议室的那一瞬间,大家原本很热烈的讨论立即停止了。 他在会议桌当中靠右一点的位置坐下来。会议桌正中间是陆友同的位置,他只是市里第二把手,位置稍靠右一些。 他扫了一眼面前,面前是勤务人员早已经准备好的矿泉水以及会议记录本。在记录本的旁边,还有一份材料。他顺手拿起那份材料,扫了一眼标题,耳朵却在捕捉四周任何一点细微的动静。他能感觉到,整个会议里,那一瞬间静了许多。所有目光,显然集中在那沓材料,大家甚至连呼吸,都在那一瞬间静止了。他只是了一眼材料的标题,便将材料放下,抬起头来,巡视一周。最后,他把目光聚焦在陆友同的位置上,正如他想象的一样,他的位子前面,也摆着一份这样的资料。 那这份资料,是陆友同安排发放的资料吗? 那今天的会议,是与这份资料有关吗?他拿起位子上的资料,瞄了一眼,标题是《关于宁海县顾峰纪律调查结果》。 在这种会议上出现这种资料是很滑诞可笑的事情,因为这是市里的常务委员会,讨论的应该是市里重要议程。而现在这是谁要干些什么? 但是他也可以理解,陆友同要拿这份资料大做文章的背后意昧着什么,改选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在这之前,他已经得到内部消息,陆友同将被派到别的市县去,这当然不能说是升职还是降职,但是做为一个在大宁市里工作多年,在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呆了多年的他,如果是组织信任他,要将其重点培养,按道理应该是调去省里或者其他更高位置,但是他没有,而是被派往其他市或者县,这很明显就是不待见的意思了。 他自己也很清楚,造成自己这种危机的人,当属唐明州没错。 唐明州做为市里第二把手,在任期间为民众做了不少事情,其他方面的政绩也是硕果累累,每每他去省里开会的时候,都会听到人们对他的赞誉。当然,人们当着他的面不会批评自己,但是他也很清楚,赞誉自己的下属有时候并不是因为下属真的有多能干,而只是表明,他们认为他不如自己的下属。 赵省长甚至有一次在人大会议上,主动提起了唐明州的名字,并毫不避讳地说要重用这个年轻人。 正因为如此,陆友同才会支持丁大山的行为吧。 一方面,因为之前产生的种种危机,他也需要一笔资金做为后路。另一方面,他希望唐明州在对水幕怜产生怨恨之后,把注意力转移,从而形成他们自己内部的斗争。所以今天他才会在市委常务会上,拿着丁大山交上来的资料大做文章。因为,他们也越来越发现,顾峰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般不堪一击,那个年轻人同样的硬骨铮铮。他们根本拿不到自己想要的资料。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拿他与水幕怜的关系做文章了。 他的计划,因为他们的关系,他们让顾峰下台,让水幕怜下台,也让在背后支持水幕怜的唐明州受到牵连。毕竟从一开始,顾峰的任命是通过市里考察的,那么市里是谁?当然是唐明州。 陆友同扫视了一一全场,满意地看到大家手里都拿着那份资料,侧过身子问唐明州,可以开会了吗? 这是第一把手对第二把手表示的尊重,哪怕内心世界里斗争得多么厉害,表面却依然表现得无懈可击,这是高层领导最起码的修为,他陆友同做为一个老干部,这点还是做得不错的。唐明州并没有回答,而只是笑了笑,说:谁有新段子?个来听听。 听了这话,大家全都呆了一下。段子在江南省官场,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这是因为陆友同非常喜欢段子,但凡由他主持的政府方面会议,往往以段子开头。如果他本人收到好的段子,会在正式开会之前,拿出手机,仔细翻一翻,读给与会者听。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氛围,只要是参加陆友同主持的会议,大家都在事前积极收罗各种段子,然后在会前提供给陆友同。 官场中有一种恶习,大凡上级领导想要看什么,不管下级官员或者群众喜不喜欢,大家只得陪着一起去,否则会被视不尊重上级领导和无礼貌。不管是某种东西自己吃过了多少次,或者某种东西看过了多少次,心里对这种美味,或者美景,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仍然得假装兴致勃勃地陪看、津津有味地陪吃、兴高采烈地陪玩。否则下级的官运将到此为止。 唐明州记得有一次,接待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同志陪餐,最多的一顿饭吃了七轮;陪吃清水江美味河鱼,由于吃得太多,最后闻到鱼的腥味就反胃、作呕。月亮河漂流项目开漂后,在漂流的季节里,已经作为市长的他每周必陪漂三次以上,县委、政府、旅游部门负责接待的同志,几乎天天陪漂,陪得脚患水肿病,心患漂流恐惧症,一听到上面有领导要下来视察,有漂流活动安排,即吓得四肢无力、脸色惨白,连上班都不能坚持。与领导和政府官员大量占有旅游资源、饮食资源、娱乐资源相比的是,社会和群众对这种资源的缺乏,以及需求得不到满足。 但大家既对这种恶习深恶痛绝,又无可避免地热衷其中。因为大家都还想在位子上混下去或者爬到更高的位置去。 所以,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陆友同喜欢段子,那大家也就都喜欢上了段子。整个大宁市官场,便形成了一股收集段子的风潮。 段子是中国社会一种极其特殊的产物,上个世纪九年代,被称为新民谣,当时的段子,主要集中对官场的讽刺和对社会丑恶现象的鞭笞,如讽刺官场吃喝风的喝酒歌就唱道:酒杯真有罪,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夫妻背靠背。 那时候的段子,是被严格限制在纸媒出现的,第一次集中被印成文字,大概在贾平凹的《废都》里。到了上个世纪末期,手机开始普及,段子便冲破有关部门的封锁,在手机中泛滥起来。这道大坝总算冲开,许多段子,也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纸质媒体。 此时的段子,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带色的,一部分是政治讽刺的。因为段子广为传播,并且在传播中产生利润,电信部门便高薪聘请专业人才创作段子。 唐明州到大宁市三年,从未对段子有过任何表态,也没有哪个人敢在他主持的会议上说段子,主要是陆友同虽然是市里第一把手,却对他没有管辖权,他们充其量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另一方面,他也想告诉大家,他并不盲目跟风。其他人自然也知道他对段子的态度,从来不在他主持的会议上提起什么段子。倒是现在,他突然提出这么个话题,在座各位,均不明白他的用意,气氛一度紧张。陆友同在一旁看着他,并不出声,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又要玩什么花招。 就在大家不知应对的时候,政法委书记罗先晖先话了。他很清楚,唐明州的这一提议太突兀,大家的思维没有从旧有习惯中转过来,如果不快点打破寂静,所有人都会尴尬。他拿出手机,一边翻查一边,我今天刚好收到一个。吓唬人的四句话……小时候,妈妈,狼来了。上学时,同学,老师来了。结婚后,同事,你老婆来了。现在,情人,这个月没来。 不知是段子不好笑还是大家仍然未能回过神来,全场没有一个人笑。 又有宣传部长立即接过了话头,我这里也有一个。啊,是这样的。若要一辈子高兴,做佛:若要一阵子高兴,做官:若要一个人高兴,做梦:若要一家人高兴,做饭:若要一帮人高兴,做东:若要两个人高兴,做。 这个段子显然得到了大家有共鸣,有人笑了,有人在评。唐明州并没有给大家太多议论的机会,而是追着宣传部长问了一句:“对了,陈部长,我有一件事老早就想问你了,每次见了你又忘了。” 此话一出,大家刚刚冒头的对段子的兴趣,被迅速浇灭了。 唐明州接着问:“你是学历史的,你对平王东迁怎么看?” 大家一下子愣住了。今天唐明州这是怎么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刚刚提议段子,现在又谈起了平王东迁。这哪里是开会?分明是聊大天嘛。 宣传部长迅速将自己的历史知识归纳了一下:“平王东迁,是东周和西周的分界线。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国都设在现在的西安附近,称为镐京。靠近西部,所以史称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姬宜臼将国都迁到洛阳,在东边,所以史称东周。” 他当然还可以一大堆,可现在是在一个极其严肃的会议,他不可能在这里讲历史课,只能长话短,草草地了几句,算是应竹过去。 可是唐明州却说道:“你这话没到点子。西京好好的,周平王为什么要东迁?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陆友同原本不想涉及这些闲话,可在此时,他实在忍不住。整个大宁市,都知道他对段子的喜爱,也知道他喜欢在开会之前讲下段子活跃一下氛围。但今天他还没有开口,唐明州就主动提起了段子。这难道仅仅是一种示好? 至少,从表面上来,这是一种示好的姿态。 他接过话去,“他,平王东迁,是因为平王的父亲周幽王姬宫涅宠信褒姒,荒疏政事,导致了西周政权的崩溃。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无所不用其极,做了很多荒唐事,其中最关键的两件事,一是烽火戏诸侯,一是废王后逐太子。褒姒不爱笑,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想尽办法,千金买一笑。可是,褒姒天生没有笑神经,还是不笑,周幽王手下有一个奸臣,名叫虢石父,他替周幽王出了个烽火戏诸侯的坏主意,周幽王一试,褒姒果然笑了。这就是历史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申侯为什么联络西戎进犯京城?这又与周幽王的另一件荒唐事有关。为了取宠褒姒,周幽王答应废掉王后申姜,立褒姒为王后,废掉太子姬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姬宜臼被周幽王驱逐到申国。申侯是王后申姜的父亲,姬宜臼的外祖父。对于周幽王的荒唐之举,申侯大为气愤,联络了西戎、犬戎以及缯国等,想以武力逼迫周幽王收回成命,恢复宜臼的太子地位。不料,西戎和犬戎背信弃义,并没有按照事先议定的盟约执行,而是杀死了周幽王和太子伯服,活捉了褒姒,血洗了京城。整个西部,在诸戎的掌控之中,平王无奈,才东迁洛阳。” 唐明州接过了话去:“到底是我们的第一把手啊,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不错,历史教科书确实是这样写的。历史这种东西,是成功的人写的,而不是失败的人写的。所以,教科书的真实是不是历史的真实?很值得打一个问号。关于平王东迁的历史,我认为是被完全篡改了的。甚至有可能经过了二次篡改,第一次篡改者,是周平王姬宜臼,第二次篡改,很可能就是纪录了《春秋》的孔子。周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平王姬宜臼造了他父亲的反,他自然不会把自己写成一个造反派,一个弑父逆子,他要一力粉饰,所以,将历史改了一遍。接下来,孔子著《春秋》。孔子是个什么人?在此不需要深入,有两点,非常重要,其一,孔子不喜欢女人甚至恨女人,所以,孔子才会,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在孔子来,历史有很多事,都是被女人坏的,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女人。其二,孔子是一个讲究周礼排斥改革的顽固派,所以,他才会,克己复礼,惟此惟大。在孔子来,周幽王喜欢褒姒,是不可容忍的,因为喜欢褒姒而废王后逐太子,就更加不可容忍。所以,他在平王篡改历史的基础,又对这段历史作了更进一步的篡改。” 唐明州拿起面前那份材料,看了,又放下来,继续:可这段历史,无论怎么改,改不了两个事实,第一个事实是,西周的灭亡,是因为平王宜臼联合他的外公申侯造反,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和弟弟。第二个事实是,平王造反成功了,可成功之后,无论是平王还是申侯,并没有得到他们想得到的。平王是得到了洛阳王室,可失去了天下。洛阳的周王室,只是一个留守政府,权力已经走不出洛阳城。我们换个角度。周幽王宠爱褒姒这件事,落脚点是一句古话,红颜祸水。 唐明州停下来后,大家全都没有话,每个人都在思考。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番话,肯定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所指的。但究竟指什么?大家又一时想不明白。 “到这里,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社会,什么最重要?”唐明州说过这句话,再一次看了看大家,竟然没有一个人回答。他显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回答,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下去。 他说:“你们很可能会说,法律最重要。现在是法治社会嘛,法律是一切的根本。但是我要说,这种观念是错的。不是法律最重要,而是社会秩序最重要。法律只不过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什么是社会秩序?我的理解,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社会的结构秩序,一是社会的行为秩序。当然,还可能有别的秩序。社会的结构秩序又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行政结构,伦理结构等。在马列宁主义理论中,这被表述为层建筑。法律,只不过是维护层建筑的工具。” 唐明州喝了一口水,接着往下讲:“这个伦理结构,是个很有趣的东西。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伦理结构的国家,社会秩序的体现由家庭联想到一个国家,联想到东西周。西周的周幽王,就好比一个家庭的父亲,周平王就是长子。无论周幽王是个好父亲还是坏父亲,周平王造了父亲的反,肯定是个坏长子。这个长子坏了,他的兄弟姐妹就乱了,哪怕有一两个成器的兄弟,也撑不起周朝天下了,西周过渡到东周,并且发展到后来的春秋乱象,战国烽火,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唐明州挥了挥手中的那份材料,谁也不知道他这些话是有意针对这份材料,还是仅仅因为情到深处,将那份材料当成了一个随手可即的道具。 他说:“我们现在,建设和谐社会,什么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和谐,我看就是最大的和谐。小到一个家庭是,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省也是如此。我们制定了很多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起什么作用?就是维护这个秩序的,就是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和谐的。这才是我们社会稳定的根本,是基础中的基础。失去了这个秩序,我们的社会,就不可能稳定,就会出现一个又一个周平王,出现一个又一个反秩序的造反派。我们有些同志,连最起码的社会秩序都没有想明白,就想当造反派,当周平王,这是非常危险的。” 至此,大家才恍然大悟,唐明州绕了一大圈,落脚点原来在这里。这分明是在敲山震虎嘛。 原本,陆友同的计划是在这次会议抛出顾峰案件的,那样,他就可以借机造势,让大家对唐明州的印象来个改观,自己回旋余地也大一些。没料到会议开始之前,唐明州会来这一套。看来今天他是不能提顾峰的事情了。 他转移了话题,回到市里建设工程上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