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豪门总裁 > 总裁爱嫩草 > 第42章 千机变化

总裁爱嫩草 第42章 千机变化

作者:匿名 分类:豪门总裁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他是安全了,吕威盛从此也对他永有感激之心了,但是两人马上就想到了晋阳城的汉府,区区几千厢军和两军禁军如何对付风头正建的汪清凡宝父子俩?二人商议之后,只好就地征兵,能征多少是多少,准备凑个万把人就赶紧去晋阳勤王,但说来容易,这征兵一征就是三个月。 不提两个倒霉的将军如何抓壮丁,也暂时不说晋阳城的防守战,让我们将眼光越过巍巍的太行山,沿着黄河一路向南,再陡然拐向东海,一直来到李松和呼延胜二人的营盘。 呼延胜有个优点,就是什么兵种他都干过,土匪、步兵、骑兵、重骑兵,如今有又带起了骑射兵,他不同于李松出身步卒,在年轻时,因为外在环境的因素,呼延胜在各个级别各个兵种之中摸爬滚打起来后,呼延胜总是能在自己带的军队中,推广出一套他自己总结的战斗经验。然而都多少带点流氓习气,比如这次他统领的轻骑弩射兵种,在战斗开始的时候,通常只以曲队为单位出列,顺则正队跟进,逆则分而散之,四十里后再重新编队回返中军。 骑射兵种远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那时出现一个著名于史册的叫法——\'胡服骑射\'。呼延胜如今将此类兵种的战法进行了改良和创造,汉府弓的射程比通常北朝的弓远十五步至二十步,马上弩的射程则远五十步。汉府铠甲轻巧而坚固,因此在射程交接的地带,擒生军的骑射战术让对面的三个汪清凡很是头痛。汪清凡凤稍好一些,汉府中的大都督汪清凡桓是他亲老子,避开嫌疑的考虑下,汪清凡农两兄弟一来,他就把军权给交了,往封城信都一躲,不闻不问落了个潇洒。 汪清凡农和汪清凡隆两个人却难受了,虽说自己带的兵马比李松多一些,但出征前父皇曾做过交待,就是一定要牵制住李松,寻机才要渡河进击的。如今陆续传来的消息显示,北线太子的兵马竟然打到了晋阳城下,中段父皇亲自领兵行瞒天过海之计,大败汪清凡永。赫赫有名的猛虎军被围困在台壁至邺都之间的一片狭窄区域内。只不过猛虎军的确并非浪得虚名,此刻虽说战局不利,却也不能让父皇的兵马再动半分,双方谁也不敢先行脱离战场,被对方趁机追击。但父皇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汉府督粮郎将高苏文被死死的挡在太行山脚下。猛虎粮草断绝,拿下来只是迟早的事情,晋阳李松那里不但无兵可派,连老巢晋阳都快不保了。 两线告捷,唯独南线这边,李松呼延胜虽说名赫北朝众王,但是人马只有区区不到6万人,还处于南晋北卫的合击之地,却像一个参天松柏,定定的,始终不退。 “来人!传本王钧旨,集思广益,求破汉府,功成之日,封候开土。”汪清凡农这么说并非想从士兵中寻找到人才,他真正的想法是要激励起麾下兵勇的武者心气。 “鲜卑的勇士们!本王知道你们心中所思,手足不相残。心中所念,同根不相煎。然我大卫两次开国,高祖以降(四声),武功彪炳,荣耀显赫,均是因为有你们的浴血披创,方才百战不折,吾等万胜之师安困于叛逆?今南有晋,东有高丽,西府诸侯林总不下十余。然唯有与我们对阵的李松、呼延胜,才算是真正的强敌,剪灭他们,我们就可以一统北朝。大家封候拜将即在今日,随吾一战!” “随王决战!”汪清凡隆的战前鼓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他利用大卫鲜卑人之前的辉煌战功,激励起士卒的心气。接着用封候来许愿,提高士卒求战的决心。望着士卒嗜血的眼神,汪清凡隆转首看看兄长汪清凡农,二人兄弟连心,略略用眼神交流之后,便由汪清凡隆向副将传令”三军听令,马步齐出!” 中原这篇土地,自掘地见母的郑公开始,就成为大中华历史上的四战之地,不但这里的老百姓已经学会了纯熟的趋利避害,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倚仗对地形的熟悉而逃的无影无踪。大多数的将领也对这边的山川河流烂熟于心。 正因为这里的政治象征远远大于战略地位,所以很多真正的军人是不愿意在此打仗的,尤其像卫军这些依靠骑兵兵种优势的军事集团,更是不太愿意在这里纠缠太久。 所以汪清凡农在各种因素的诱导下,只好强行来打了。 他想打硬仗,李松同样想,汉府四条线用兵,兵源已经捉襟见肘了,西面虽说毫无动静,但毕竟窦泓手下只有几千人马,北面人家已经开始围困王城了。东面猛虎军被汪清凡垂困死,相比较而言自己这边的情况算最好的。 咚、咚、咚、咚! 震动天地,撼人心魄的战鼓声,有章奏的敲响。踩着鼓点,伴随着每一次的鼓声,七万马步卫兵便向前走一步。整齐的方阵,鲜明的兵甲,即显示出汪清凡家严谨的治军风格,又显示出两个李松与李松统领的汉府军绝战之心。 汪清凡农端坐战马之上,向来注重仪表修为的他,此刻正闭目聆听战鼓的声音,可以说汪清凡家的男子就是伴随着刀兵成长的,熟悉的战鼓,热切的厮杀,都是让他们血液沸腾的号角。成年以来,转战天下,大小血战,不下千起,如今他要在当年楚汉相争的旧址,再次展现一场酣畅淋漓的血战。 一旁的汪清凡隆同样激动万分,只要将汉府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拂去,整场伐汉之战就进入尾声了,如若大卫尽得汉府全地,北可以阴山为基,号令大漠。南可以长子洛阳为援入主中原。西面的乱局可以暂时不理会的,七国纷争的最后结果,自然是他们大卫坐享渔翁之利。父皇志不如此,而是心怀天下,到那时,付君琛没能做到的事情,他们汪清凡家的男儿可以做到。想到此,汪清凡隆的心脏突突跳了几下,连忙收拢心思关注回战场,兄弟二人合作多年,汪清凡农统率全局,他则负责具体的各兵种派遣和出战时机,当他观察战局时,也不由得由衷赞叹出声。 “尝闻汪清凡麟言道,李松之才,堪比吴白,想不到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在短短七鼓的时间内,汉府军已经在驻扎的营盘外摆下了紧密的防守阵型。 在发觉了朝廷兵马绝战的决心之后,李松索性也放开怀抱,大大方方的排下方圆大阵,避免不了的时候,与其继续退让,不如挺胸接受挑战,这是李松的信条,也是大中华民族辉煌千载的骨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