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孤岛朱文耐 > 第51章 兵锋初现

孤岛朱文耐 第51章 兵锋初现

作者:匿名 分类: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七星城外,骷髅庙中,鲁翠苗、索立、田硅还有清韵,正围着一丛篝火,商讨下一步的战事方略。随着佛教的传播,庙宇做为宗教建筑群,逐渐得到了普遍的接受,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点便是包容兼序,这些良好宽容的传统,被后世称为同化现象。 起源于多神崇拜的佛教,原本便不强调只尊崇一个佛陀,加上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新建的庙宇中,所供奉的主神便各不相同,在原有招魂台的基础上扩建的骷髅庙里,便将那具高大的骨架当做了庙里膜拜的主神。 职业的僧侣尚没有出现,又考虑到主官是一名公主,因此,鲁翠苗麾下四万大军的帅帐便设在了骷髅庙中。 长子牧杨国照管辖的地区山地较多,倒极为适合在洛阳守战多年,并以步卒为主的北府军作战。 双方已然接战了几次,因独孤汉府的兵制是将战斗力量,划分为府军和厢军,府军由汉王辖制,厢军则由各地方的牧守统领,但厢军的组成多为民壮性质,加上军备偏重于府军,所以杨国照的长子厢军,战斗力稍嫌弱了一些,几次战斗,都是矣鲁翠苗一方获胜而告终。 如今七星城上的旌旗,已然在望,索立、田硅等人倒是非常乐观的计划着一旦攻入长子后的打算,如何分赃,斩杀何人,怎样布防,何时继续进击等等等等。 清韵则因为信息的掌握,对现状和将领们的盲目乐观异常担忧,因此借着田硅烤肉的间隙,连忙进言。 “公主!阳川候!田将军!汉王府军制分为府军和厢军两种,如今咱们几次接战的,显见是厢军。一旦汉家的府军介入,战事定然艰难,还望公主及众位大人谨慎行事!” “长公公所虑甚善,小将已然严令属下,七星城周边,山峦之上加设游哨,往来观察,以防府军来援。”归入公主麾下的半月来,田硅对清韵是一直敬畏有加的,即便清韵只是一个伺候起居的老太监,田硅也早已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对这种属于公主身边近臣的一类人,一定要表示出适当的尊重。更何况,清韵多日来严密准确的各类消息,更让田硅谨慎认真的对待清韵每一句话。 对于田硅,无论清韵还是索立,都认为是公主在仿效独孤占的做法,准备让田硅成为第二个李介甫。并且田硅也颇有成为苦将军的潜质,王镇恶临死前的一刀,让田硅受到很重的伤,而田硅居然一直这么挺下来,致使伤口始终不能痊愈,公主几次开口让他休养两天,但田硅却以各种理由拖延着,大家也知道,田硅是不敢太放松,以招来杀身之祸。想想寄人篱下的滋味,的确不是好过的。 索立在公主军中的地位还是非常超然的,不同于清韵和田硅,一个是奴仆和一个是投诚降将的身份,再加上,一旦军队控制权这一个根本问题解决后,公主对索立的情谊又恢复到在长乐郡时的状态。 索立对清韵的态度一直不好,一方面是因为当初在秦宫内,曾鞭挞过清韵,二人之间总是略有芥蒂。一方面,也是斩杀了王镇恶那一刻,索立顾虑清韵隐隐现露出的后备手段,而拱手让出六万军队的指挥和统驭权之后,索立对清韵的厌恶和嫉恨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 索立冷冷的接道:”府军的优势是重甲骑兵,山峰之间,地势起伏,只要我军不轻易在旷野宣战,府军的威胁便可忽略。况且几日的战报显示,汉府军同义阳公在平阳接战,汉府军的目的显然是要决战平阳,即便不能速战速决,也要拖延到冬季。” 顿了一顿,索立用匕首自正在炙烤的小牛上,割下一块最是肥美的腰肉,放在木盘上,躬身递给了鲁翠苗,待公主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之后,才又侃侃而谈:”至于长子这边,杨国照原本是冲、永和诸渐离的授业师傅,又曾贵为前秦右将军,如今归降后却蜗居长子为一名牧守,显然不受器重。此般种种迹象,恐怕借吾等之手,除去杨国照一脉才是独孤占的本意。” 索立这番发言,其余三人闻听后,皆默然不语,但心中也全是不以为然.杨国照为长子牧守,手中厢军实力极为羸弱,对汉王的权威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如果任由长乐军碾杀干净,汉府诸人定会人人心寒,想来也只有索立这样未曾获权柄之人才会做如此想。但索立的特殊地位,首先清韵和田硅是不好当面顶撞的,鲁翠苗则顾及他在军中的面子,也不好多说什么. 索立说完后发觉到一时间的尴尬气氛,略略有些气馁。他已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后半段的发言不太妥当,但却想不明白究竟错在那里。 她眼见如此,心中反而是轻松许多,因为索立如果才华横溢,善于弄权的话,她将不得不动杀机,毕竟乱世命如蓬草。别人少活两天,自己就能活得长久一些。早在赴洛阳的船上,清韵便献了连续诛杀的狠计,最近这些时日里,清韵通过对索立的了解,如今也不再向她提诛杀索立的建议了。 “索立将军,无论如何,七星城乃独孤汉府兴家之地,况且一旦七星城陷,我部兵马即可分兵勤王,又可固守蚕食汉地。更可以让始终观望的段业、蒙赤行部早决态度。想那独孤占座下的第一智将李介甫,断然不会坐视我军围困长子的。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拿下长子,日久不决,便要想好抽身之计。”她斟酌好词句后,方才缓语温言的说出这番话来。 清韵一旁忽然接话道:”就是不知道,汉府的少年军能否参战?” “少年军藏兵七载,如今会盟近二十万大军进击,不用上,也不可能,关键是对义阳公还是对我们。” “少年军的实力的确不可小觊,又在草原之地训练,想来旷野骑兵对战应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因此我们一定要在三五日内,进驻长子,待接防洛阳的东武侯分兵过来,我们就可以南接洛阳,西合平阳,东联卫境。再加上段业、蒙赤行二人的四万兵马,足以站稳在这里了。” “长公公所言极是,公主、阳川候,小将明日愿领兵三万,急攻长子。” “好吧!那就让田将军为明日攻城先锋,阳川候为后续,本公亲自为二位将军僚阵。” 就此言毕,众人吃过饭食后各自安排和歇息去了。坐在庙中,望着台龛中供奉的那具骨架,明暗的烛火营造出诡怖的气氛。明天的战事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经历的战争,不是街头混混打群架的那种,是几万人隔着一堵高墙相互厮杀,不死不休的征战。明天会死多少人,自己今后的路要怎么走,像现在这样在杀人中渡过吗? 之前的一些步骤显然是走一步算一步的经历,根本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和打算,在乱世苟活其实是非常容易的,然而,自己如今的位置,一言一行便决定着上千万人的生死,这样的重压,让她即兴奋,又惶恐。 独孤占那个小子,现在明显在玩神秘战术,不但他不露面,连在索立、清韵、田硅等人口中传颂的四名将,也全无踪影,自己稀里糊涂卷进来的会盟伐汉这件事上,明明二十来万的军队已然进入了汉境,却不见一个正主儿出现,连杨国照这个公认被刻意压制的一个地方官,居然也是连面都不露,独孤汉府的葫芦里究竟要卖什么药?一味的退让究竟是为了什么样的战略目的?种种疑问和种种想法,让她直到清韵来请她前去僚阵,方才清醒回来,回到了这个她根本不愿意来,也没打算来的世界上。 田硅统领的三万军队,成分很是复杂,囊括了二十年间大部份短暂政权的散兵,同时因为一直处在南北两朝争端的最前线,因此战斗力非常惊人,很多老兵凭借本能就可以轻易发出致命一击,甚至可以同时驾驭两种以上的兵刃和器具。 这些年,北府军的制度和南朝庙堂的争端,让军队只忠于直属将领的现象非常严重,如今有个天降的佛陀公主,在给他们享受的同时,也带领他们寻找着希望,因此便得到了他们的忠诚。 厢军的素质明显落在下风,所以能和北府军相持不下的原因,便在于器械良好的效能和熟悉程度。凭借着这些守城设施和工具,勉强维持着相衡的状态。城上城下的尸体越来越多,而其中伤亡比例,反而是守城的一方损失更大。长乐军中,受伤的远远比战死的多。但七星城依然不能夺下,哪怕是一段的城垣也没攻占。索立意图倒是很清楚,守城厢军的人数是固定的,杀死一个少一个,北府军受伤的多,战死的少,这场消耗战,绝对对他有利,同时为了显示一视同仁的公平,他自己带领的两万鲜卑兵,也被他派上了最前线。 远远的,高高的山峰上,鲁翠苗端坐在一把高背椅上,她在清韵的陪伴下正在为七星城的战事僚阵,说起僚阵,其实每逢战事开展时,她和清韵通常并不插话,田硅也多是听从索立的指挥。因此她此时更像一个旁观者,清韵则更是扮演名史吏的角色,清韵已然有了腹稿:\'七星城围,公主亲临,战事靡费,公之兵,伤者多而死者少,反观定之厢军,皆为守城,悍不畏死,然究竟孤城兵寡,城终破!\' 她原本心中想的是,远离主战场,没有了血腥气味,心理上兴许能好过一些。可事实上,尽管看起来,每个士兵就如同一个小黑点,但视觉上的冲击力依然代给她强烈的刺激。但见鲜血如同雨水般飞溅,断裂的肢体横空乱飞,不断的人影自高高的城墙上落下,数万人杂乱的厮喊声,也许身临其中听起来就是嘈杂一片,但经过长距离的传播后,每个字、每个音姚都是那样的清晰,完全可以分明的听清楚他们是在喊些什么。 这般惨烈的情景,最先受不了的,当然还是她,”清韵,速传本公将令,把攻城的士兵撤回来,七星城我们不要了!” “公主!”清韵闻言,连忙跪倒在地,连带着周边的侍从侍卫呼啦啦全跪倒一片,”公主仁德,自然感天动地,老奴谨替这些前方的男儿多谢公主,但如今战事正酣,双方士兵如同犬牙般交错厮缠,我方贸然退兵,必然大溃,老奴斗胆请,公主收回成命!” “清韵,这些手足,是听信了本公让他们过上太平盛世的许诺,方才跟随本公的,现在,你看看,如今有多少人,尚不见任何的希望,便战死在此地,难道要更多的人去送死吗?” “回禀公主!战事,死生之地,若要生,便要先接受死,弟兄们,闯荡多年,早看透了。恳请公主再等等阳川候。” …… 要说清韵说的也没错,反倒是她犯了战场上的大忌,令出多门,犹豫踌躇,妇人之仁,不能坚定的支持前线指挥官、不能坚决的贯彻战前方略等等等等。 然而,如若真的听从她的旨令,赶紧鸣金收兵,并另图他法的话,专对于今天长乐军攻袭长子这一战而言,反倒是一个最好的应对法子。 此时我们的老熟人——\'老鬼\'——现在的大卫汉府代候李祈福正带领八千少年军,悄悄的截断了长乐军的后路。 老鬼这些年来,可是过了一段好日子。整日里领着这些少年军一起摸爬滚打,训练习字,肌体的劳顿对于老鬼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反倒是这群少年对他近乎崇拜的尊重让他美美的过了七年。刚刚给他这个职位时,他真有点受宠若惊,因为汉王府中四大名将在少年们的心中,有着近乎神一样的形象。他居然能在少年的口中同这四名将划上了等号,他禁不住在梦中笑醒。 不过随着李介甫在政治上的逐渐成熟,老鬼也从李介甫那里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少年军的设立,其实是为了府、厢军制真正实施做足准备。军随将迁,是历来约定俗成的规矩,虽说保证了战斗力,却代给掌政者极大的隐患,而由政权出面,统一培训,成兵成将后,再统一分配致各个军中,正好可以避免这些旧习。 而各方的大佬们,显然不适合当这些少年的头儿,所以才选择了颇有战功,略有谋略又级别不高的他来充当这个角色。 由于少年军的素质普遍不低,近两年来,问老鬼预留些人才给自己的各方将帅,没少的给老鬼好处,无论是言语上还是钱财上,代候这个封号,便是呼延胜这个头狼哇哇乱叫的在金帐之中,为他争取下来的。 不过老鬼心中也很清醒,无论如何,训练和实战是有区别的,因此少年军的实战能力究竟如何,正好需要一次正规战争来检验,这不但关系到,汉王军制设立的大业,更是关系他李祈福的身家性命。汉府这些年花了这么多钱,即便两万人只培养出一千个人才,也勉强说的过去,一切还好交待。不过若全是庸才的话,那不用汉王下旨,不用大哥苦将军李介甫出手,老鬼自己也会自裁谢罪的,至于那些多年来苦心与他结好的另外几位大佬,那更不用说了。 此次会盟寇境,李介甫定的方略就是关门打狗,反间分化,对方虽然远来,但筹备多时,又是秋收后举兵,不好直接对敌,势必要尽量拖延时日,致对方粮草匮乏的时候在行决战。同时选择适当的地点和时机,检验一下少年军的战力究竟如何。 现在前几步棋都走的很顺畅,付平的大军正逐渐向着设好的死地前进,段业、蒙赤行也被成功策反,尽管暂时是观望态势,但不久即会并入汉府大军之中了,杨国照不愿意学诸渐离退避,恰恰接战的人马又很强,因此金帐合议便决定让老鬼领着八千少年军前来助战,让老鬼啼笑皆非的是,这次为了稳妥,特意精中挑精的少年军们,居然仿造金帐合议,向他们的老恩师——老鬼——提出什么先不知会长子杨牧守,而是要昼伏夜行,尽快截断长乐军同洛阳的联系,西边有段业、蒙赤行的军队隔着,东边的独孤贺部,明显不愿公开宣战,因此长乐军的唯一后路便是洛阳,截断付敞和长乐的联系,这颇有战力的四万悍兵,便如囊中之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