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孤岛朱文耐 > 第60章 金刀世子

孤岛朱文耐 第60章 金刀世子

作者:匿名 分类: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江湖未尽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汉府的文武群臣全大眼瞪小眼地望着主公,清韵和田硅则一个继续哆嗦,一个继续绷着。 方久,只听闻清河率先开口言道: “汉王殿下,我家父公尝与我言,帝王朝代,乃是汉人的玩意儿,为的是让自家的天下世代相传。可惜的是,即便是曹操和石勒这样胡汉的英雄,也难保自己的天下稳妥,殿下可知家父理解的个中缘由吗?” 清朗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平静和雍容的气度风采,不由得这些文武不暗暗佩服! “清河公主高见,本王愿闻其详,请讲!” “便是不能明堂始终,致使教化更替。” 此话说完,殿中仍是寂静如初。但每人的心中,却是十乐皆来。尤其像刘宝如这样的文臣,更是大震不止。反观汉王,仍是一脸轻松的笑容,顺势开口问清河。 “儒、道、释三宗并起,乃是顺应天势,本当推而广之,然年久以来,怪语乱神,祸乱社稷者屡屡出于教民。儒生纷扰朝纲,亦常见不鲜。三教皆有进退二分,进者为名利往,而退者不问世事,长久兴,必使民众愚昧懦弱。试问,国稷遭逢危难之时,庙堂之主所托何为?” “那为何不能效法基兰,为君主者,择教宗而立,政教似合而实分。选适用之法,引百姓入瓮,共襄而为国。” “基兰?基兰是那个国家?”这个问题不是汉王问的,是殿中其余的人心中问的。听着基兰这个词,大家似乎熟悉,又似乎陌生,很像胡人的名字嘛! 但汉王心中已了然矣。汉王朗声大笑,多年的优容保养,英俊的面容愈加的完美无缺,动人心神。 “和敬啊!和敬!昔年一别,想不到果有重逢之日,原本我曾想,我改天换地之后,再难见到你了,虽你音容未变,我又怎敢轻易的相认呢?”话音未落,一边的刘宝如已经屡次想出声提醒他,言辞之间注意不要使用\'你\'\'我\'。汉王连忙摆手制止,”来人啊!将筵宴摆上,今日金帐,诸事议定,各方规制,可全国政,君臣一体,不醉不归!” 其实无论独孤占是否认出了吴清荟,也不会杀清河的。因为表面上汉府军制的改革行动得到了完美的解决,甚至由于索英的提案,比之前更趋合理,但其中的隐患依然存在。 首先就是三军都督的人选上,厢军现有二十多万,却多数是民壮性质,甚至在农忙时,这些厢军把军服兵器望家里一放,就立刻变成了普通百姓中的劳动力。况且厢军都督,必然是索立来担任,而索立淡出沙场多年,手下厢军中的令官校尉更多的是吏才,而并非战士。所以让厢军守护自己的家园尚勉强,但要和敌野战,就难喽,七星城在杨国照这样优秀的统帅指挥下,仍逊于清河的北府军便是例证。 至于说禁军,由于独孤韬叛变造成的严重后果,两军禁军一直没安排太多的人。人数太少还算其次,主要的是虽然号称精锐,但其实为了保证一线战场的战斗效率,这些年中替换了不少精兵强将出去。战斗力只是比厢军略强而已,禁军都督的人选上突屈典无疑是不二人选,但无论是计谋还是战略上的能力,根本比不得外军的统领们。况且,一旦当上禁军都督后,其地位一下子同呼延胜、李介甫他们持平甚至略有超过,能否服众也是叫人头疼的事情。 府军的都督,现在看来李介甫是个合适的人员,但最合适的不一定是最佳的,神风军、猛虎军的现在统领是呼延胜和索英,李介甫如果当府军都督,另二人势必要另外选人来替换自己,这么一来,和最初的提案毫无二致,索英其实更有理由反叛了。唯一的选择就是让独孤恒来担当府军都督,年龄又大,辈分又高,以前也领兵打过仗,这么些年的磨合,野心雄心私心也基本上消耗光了。可是职务是容易担当的,到时候,能否调动得了这三支府军,谁也说不好! 其次就是军队的安排上,现在是猛虎十万、神风六万、龙骧四万。如按照索英的提案,势必会从猛虎中分出一个大营到龙骧军,因为新案将龙骧定为步军性质,对于崇尚马背生涯的民族来说,定然是弱于别人的士兵过来。 但这么一来,索英的军队,只比之前少了三万人而已,六万猛虎一万私军。但算上将擒生军的起家本钱——重甲骑兵——也换编过去,实力无疑比以前还是有增加的。 这个决案,表面上既巩固了政权的地位,又照顾了公候的情面,但危机并没有全部解决。神风、龙骧的实力都有所受损,猛虎的实力增加,怎么看,对于独孤占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偏偏索英得意之下,又抛出一份名单,矛头直指清河公主,独孤占立刻想到了私军上的问题,现在有资格安置私军的人不少,但有这个实力和胆子的却只有呼延胜、索英两个人,因为他们两个都是公爵,按规制可以与亲王同列,置办三营的兵马,这就是一万来人啊,公开反叛也许不算什么力量,但如果只是有目标的刺杀却足够了,与其让他俩心安理得,不如给他们安排一个对头,李介甫他们是侯爵,私军最多只能一营三千人,所以清河公主的两万扈从就变得重要起来,一万北府军的实力是大家看在眼中的,剩下的不是能工巧匠,就是各类型人才的门客幕僚,这次放过清河,势必能得到清河的感激和暂时的忠心,其手下的文武两名首脑清韵和田硅,这次金帐之后,一定恨索英入骨,以后但凡有点风吹草动,清河私军绝对不会放过找索英算帐的机会地。这才是独孤占不杀清河的真正理由。 筵宴就没什么让吴清荟感觉新鲜的内容了,无非是多了几种什么石板烤,铁篦烤,闷炉烤等烤肉方法,青菜不过就是韭菜、茴香和香芹几种,这和现在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百姓们只想种一些能糊口果腹的粮食,至于青蔬都是给贵族们准备的,花样少的可怜,能在大冬天吃上青菜,已经能看出汉府的实力了。 廷宴之中,少年军的分配顺利施行,其中独孤凯被分给了索英当亲兵近卫的一名队正,亲戚嘛!互相多帮忙的同时也互相多制约制约。窦泓则分配给李介甫,统管一营。同时也定下了各军的都督人选,自然分别是独孤桓、索立和突屈典。同时为了应对规制,特意加封突屈典为火林候,待突屈家兄弟退役后,镇山、火林两个侯爵的封诰要分别换成届时封地的名号,也就是说,厢禁二军的都督,同时将分别享有镇山、火林两个侯爵封诰,若之前另有贵族头衔,担当都督后,将接受双重的侯爵待遇,等同公爵,渐近亲王。 府军都督的相应爵位本应是龙虎风大侯爵,但名字太难听,独孤桓又是河间公,因此就不设爵位,但规定以后府军都督的人选,必须是已经享有侯爵以上的封诰超过七年者。 清韵趁着大家高兴,突然别出心裁,提议同时设立私军都督一职,并由汉王亲自担任,私军的入军誓言为:”忠诚、听凭主人的命令,永生护卫无上尊崇的汉王!” 此言一出,哄然叫好无数,大家都不是傻子,新提案要想真正发挥本来的功效,起码要在十年之后,这十年内,当然是尽最大可能抑制住某些人的反叛念头,清韵这个建议,从理论上将私军定义成汉王或者将来皇帝的私有,实际的意义就是明确的告诉索英,清河方面的报复已经开始了。 独孤占心里面这个高兴劲就别提了,醉眼惺忪的瞄着刚刚才有所领悟的刘宝如,刘夫子是个治国的干吏,称职的御史,但在政治筹谋上显然还缺少一份机灵,这也好,只有这样憨厚耿直的重臣才是当权者最放心的嘛!他借着索英有点骑虎难下的势头,即刻颁下令旨。 要李介甫为三军南都督,自府军各部逢三抽一,总兵六万南下洛阳,同刘裕的晋军进行一次会战,不但要解救洛阳之围,还要力争再拿些好处来。 而呼延胜为三军西都督,统领四万府军,会同清河军,直接攻打长安,但三分佯攻,七分震摄。目的就是稳定住汉府西线,尽全力避免多线作战的窘境。 索英为三军东都督,领剩余府军,会同杨国照的三营厢军,连同他自己的私军共十万人镇守太行山一线,朝廷那边已经蠢蠢欲动了。 重病的索立舅舅准备在有生之年替自己的子孙留下一个太平光景,所以在思前想后,前日忽然发来一道圣旨,要汉王入京面圣,共同讨论垂崩冲继一事的可操作性,并且要出兵高丽,问汉府借兵五千。这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圣旨,只有大白痴才会在接到这么个旨意后,屁颠屁颠的进京去讨论什么:”皇上啊!您死后,我不能继位,还是由您儿子继位吧!”即便您的确是这么想的,皇上也会说:”是这样啊!那太感谢你对我儿子的照顾了,你看我杀了你是不是更稳妥一些?要不你自杀如何?” 这种逼人自反的手段,的确是索立舅舅的一贯作风。根据刘宝如的分析,朝廷那里打来之前,索立舅舅必然会三礼敬仪,比如赐个九锡,再搞个禅让的把戏什么的,所以,一定要借着这个时间段,尽快解决南部洛阳的麻烦。杨国照是他们这帮子兄弟的老师,索英也不会傻到这时候玩内讧,所以用他们来巩固东线,暂时是没有问题的。 等洛阳会战结束,西线稳固,两部军马回兵驰援东线,聚集二十万大军同朝廷相抗衡,之所以这么慎重的用兵,是大家都清楚,这次的对手是名将如云的大卫,这里面既有万夫莫当的勇士,也有百步穿杨的神箭手,更有决胜千里的智者,战无不胜的统帅——战神般的索立舅舅。 长安城内,西南角的一家石刻作坊内,四个匠人正在叮叮当当的敲打着一套石刻,有钱有地位的老爷们,才能打的起石碑石雕,所以他们的日子很平静,依靠手艺活下去,是百姓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因为有石刻石雕的手艺,已经有六代的男丁没有被抽去打仗了,家族万幸之余,甚至连姓氏都改成石了。 石老头此刻正抽着旱烟,坐在一块由碎石粘成的椅子上休息,四个孙子正在忙活着最后的收尾工序,劳碌了四天的工程,现在只剩下抛光磨角了,孙子们的水平他还是相信的,所以现在他满心欢喜的闭目冥想着,想着妻子年轻时的模样?还是两个病故的儿子?谁知道呢?反正石老汉安安稳稳的快睡着了。 “快来看啊!天王接见过的乞丐来啦!”忽然外面传来一阵喧嚣,四个孙子中的老大,性子最不沉稳,放下手中的活计叮灵咣当地跑了出去,随后,老三、老四也跟着看热闹去了。老汉心中轻轻一叹,还是小二稳当啊!看来将来的作坊交给他才最放心啊! “爷爷!完活儿了,您喝口茶润润嘴。”小二此刻给老汉端来一杯茶水,抽完旱烟,嘴里干涩,喝口茶是所有烟民的最爱。 “好!小宁啊!不要和你那几个兄弟一样,毛毛躁躁的。有时间多练练手艺。为什么外面的那个乞丐,前几天被天王召见后,又回来当乞丐?还不是没本事嘛!有本事,还不给个官当当?你比你的兄弟们强多了,爷爷喜欢!” “是爷爷,不过听说天王召见后,那个乞丐要钱的时候比以前方便多了,好多人都会给他钱的。” “切!那也是要饭的,君子不吃嗟来之食,他长的再英俊也只能当个行街的。” “是!那爷爷,他一会过来,咱们给他吗?” “给点儿吧,但是别给他汉钱,给点儿前两天陈大人赏的腊肉吧,免得被别人看轻了咱们家没好东西。” 腊肉并不合他们石家的口味,加上日子还算宽裕,城外田里的女人们养了一些鸡鸭还有一些牛羊,所以鲜肉他们还是常吃的。至于汉钱,是这些年汉王府重新开始以铜为本位,制造发行的货币,分别为当一的文钱、当十的大钱和当千的银钱。由于大家觉得这个方法比以前用绢绸当货币更容易被百姓们接受,所以就陆续在各个政权通行起来,只是因为汉府的铜钱质量最好,才通叫汉钱的。 小二进后屋找腊肉去了,石老汉见孙子刚一进去,立刻蹦起来,急冲冲的蹬上鞋子,也跑出去看热闹去了。等小二拎着腊肉出来时,发觉爷爷不见了,神情显得很是迷茫。 土街上,百多名民众驻足围观着这个很有名气的乞丐。 “果然长得仪表堂堂,你看他还好高哩!” “是啊!听说还娶了妻呢!要饭的也能找老婆,我个卖油郎居然讨不到,妈的,不公平。” “听说他们是从姚湟那里跑来的,也许以前家里有点钱的?没准是官宦也不一定呢!” “切!天王前几天找他去问话,和你想的还不是一样?结果问啥啥不会,是个大草包。” “对啊对啊,他连油都不会榨,只会要饭。我给他一袋菜籽。” “哇卖油郎给菜籽了,大家看看有什么可给的?” “给什么啊!长安这么多乞丐呢?乡下已经开始饿死人了,还是留着点吧。” “瞧!老石家给腊肉啦,老石家给的是腊肉啊!” 高大英俊小有名气的乞丐,好像我们称呼他为独孤超更合适一些,此刻听着这些人的议论。正心安理得地牵着一个小木车,上面放了不少的菽豆、茶叶、衣物还有一块腊肉。他怀中还揣着一把文钱,和一尺长的丝绢,腰中别着一条红色的绸缎和皮革制作的腰带,这还是前几天朝觐天王付如海时礼官给配的呢。从秦宫出来,衣服被要回去了,腰带被他给偷留了下来,后来也没人问他索要,反倒成了的确朝觐过天王的证据了。 “你们这群没脑子的白痴,老子这叫奉旨乞讨,虽说有点不光彩,可你们知道周星星吗?他不就在苏乞儿里面奉旨乞讨吗?等独孤家的人过来,你们就知道老子是什么人了,一群弱智。” 当傍晚回到住所时,美丽健康的老婆呼延氏立刻端上早就做好的馅饼,看他开始香香的吃起来,才美滋滋的把这些物品归整一番,分别放进储存的格架中去。 当独孤超抱着她沉沉睡去时,呼延氏借着星光望着怀中的丈夫,心思又回到了两个月前,丈夫自小被父亲收养,就比自己得到了多的多的关爱,原本美丽的段阿姨可以成为自己继母的,可是产后的虚弱,使段阿姨很早就去世了,这样一来,父亲更是对丈夫有求必应,还让她嫁给了他。可是丈夫自小养成的跋扈狂傲的性格,对自己非打即骂,甚至因为文华会盟的失败,家业败落,父亲惨死时,丈夫居然连一滴眼泪也没落下,还逼着自己出门乞讨,回家还要像伺候王公贵族一样的伺候他。 直到两月前的那一天,一个乞丐,一个和丈夫一样高大英俊的乞丐,在她被两名残废军痞追赶侮辱的时候,解救下她,她才觉得生活的美好!敞开心扉的同时,也讲述了呼延家的一个秘密,丈夫有一把金刀,是同东边大卫皇室认祖归宗的信物。 于是二人合谋,用这把金刀将那个在家坐享其成的丈夫杀了,换成了现在怀中的他,金刀王子——独孤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