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孤岛朱文耐 > 第63章 罗士诚的结局

在一片芬芳翠绿的平原上,一队队的鲜卑士兵,正齐声哼唱着这首歌谣,缓缓前行。做为军歌,这首歌显然有些悲凉,仿佛不太适合即将出征的军队。 但就是伴随这首歌,他们攻城略地,征战四方。歌谣的作者正是当今大卫皇帝索立舅舅的兄长,另一位彪炳青史的名将独孤恪所做。独孤恪掌兵将将,有失放纵之嫌,但正是这略有些拖沓的制军风格,却造就了战无不胜的神话。索立舅舅凭生最佩服的就是这个兄长,鲜卑军人更是早将恪奉为神明一般的人物。于是大卫军中,至今仍流行这首歌谣。 我们久违的罗士诚做为大卫军骑郎将,正跟随独孤德行走在大军的左侧,此次,大卫军北出代谷的计策正是他献上的。多年来,罗士诚转折东西,为的就是要报赫天到对他的回护之情。当年晋阳秦宫前一别,窦将军殉国身灭,天王一脉(特指姚长东一系)全葬身于火海,一同归去的还有几千名氐族的大好男儿。每每想起这些兄弟的面孔,罗士诚便会从噩梦中醒来,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最恶毒的诅咒,奉送给刻有鲜卑字样的木牌。他不但恨独孤占,同样他也恨所有的鲜卑独孤。上次在大河边,他曾有报仇的机会,但那一夜仿若神灵附体的独孤占,不仅奇迹般的斩杀脱拔硅的全部人马,还展现了令人迷惑的大度。表情轻松的放了他一条生路被仇敌放生,对于罗士诚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耻辱。 今天他终于获得了再次的机会,鲜卑独孤将起内讧的消息传来,罗士诚就立刻起身赴会,凭借多年来积攒的钱财,买通了独孤德身边的谋士,并有了献策的机会。 他的计策的确很妙,因为鲜卑铁骑利于旷野冲击,而北出代谷之后,一路都是山陵沟壑,因此对于骑兵为主的大卫军来说,是基本放弃的计划。但无巧不书的是,索立舅舅定下了辗城与信都相望的大战略之后,为弥补兵力不足的缺陷,龙城的马步新兵正好调来勤王,今儿成为施行这个计划的保证。 如今,一路行来,还是颇为顺利的。据打探来的消息看,汉府军的头号智将李介甫,终于出了一步昏招。竟然将平城的守备调往晋阳,来拱卫汉府。按说也不能算错,但前提是罗士诚这边没有提出来北出代谷的作战方略。 有时候战争的胜负,并非是因为某一方的重大失误,更多的时候是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巧合。前面再走三百里,便是平城了,凭借养兵多时的龙城军,攻下一座小城是非常容易的。非常容易的,一切良好的消息,让罗士诚恨不能直接越过平城直进晋阳。 但无论是谨慎的独孤德还是快杀红眼的罗士诚,都清楚的知道,平城做为战略支点的重要性。于是他们继续前期制定的计划,按照进度慢慢进逼至平城。 平城的守备如今只剩下区区一营三千人的厢军,校尉杜继正是刚刚从少年军分配来的青年军官,在几个月前刚刚结束的战役中,他的军功其实很不错的,在窦泓的指挥下,他最高的记录是一天六战,斩颅七百。一个人能砍下七百颗头颅,绝对可以证明他惊人的武技和胆魄。但他能得到千总位置却是因为他那和武技一样高明的谋略。原本他这样的人才,是应该留在府军或者近卫军任职的,但负责分配的崔宏、崔世谋两兄弟,却犯起了读书人的呆气,嫌他的杀孽太重,恐怕不利于汉府军不屠城的策略,故而将他分配到厢军序列中,老鬼听说后,特意修书加以挽回,于是杜继的才气又引起了付桓的注意,恰好整军过程中,原来的校尉被索英抽调走了,付桓顺水做给两个大佬人情,即放走了校尉官,又提拔了杜继,无论河东公还是代候都皆大欢喜。付桓也是没办法,汉王宽宏大量是出了名的,毫不嫌弃他这个叛主的降臣,但别人对他却也是出了名的冷淡,\'当初就是你们这些草原上的野人,反叛过来,又反叛回去,没完没了的折腾,后来还学会教唆人啦?害的死伤了不少的手足,如今汉王容你,我们可不容你!\' 付桓这个左右逢源的安排,只是为了不得罪人,确实是无心的,但正是他的随手一着,却造成了大卫军不小的麻烦。 平城下,战火纷飞,惨烈攻城的战事只有用糜烂来形容。不仅仅因为杜继治军的能力,还因为器匠营的统领高苏文这些年来,逐步退出了军界的核心,尽管别人替他不值,但高苏文自己倒很安心于器匠营的工作,甚至他还把这样的安排视为汉王对自己的眷顾,毕竟战场上生死只在一瞬间,能踏踏实实的做后勤和军备研发的工作,也不乏是一种养老方式。 于是器匠营这些年在高苏文的领导下,相继研制出的各类武器,花样迭出,式样新颖,在守城方面的设施更是完善。有了利器,再加上后起之秀的杜继,使得卫军四个时辰,分三部轮番攻城的进展近乎于零。 杜继指挥守城游刃有余,卫军的进攻,在他指挥下,逐一瓦解,手下的士兵们,望着他的眼神早就不是当初的羡慕和怀疑了,换成由衷的敬佩了。但他现在并不得意于自己的武功,他更心急的是,如何才能将朝廷军北出代谷的消息传出去,由于独孤德的谨慎,在攻城之初,就围城三十里设置巡游士兵,避免任何走漏消息的可能,而且即便没有这些巡游士兵,几万大军团团围住了本来就不大的平城,杜继也真是没办法轻易派信使出去。 看见罗士诚似乎比独孤宝、独孤会两父子还着急的样子,独孤德直犯嘀咕,心说:”这家伙究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一带马缰,独孤德来到罗士诚马前,朗声劝慰道: “罗先生少安毋躁,虽说平城守将的确有点门道,但人数太少,三天之内,本王奉先生为平城太守。” 罗士诚心中一阵冷笑,面上却不得不做出领情道谢的样子来。 “多谢范阳王提携,小人只想助王爷得成功业,平城地处北疆,罗士诚自觉南方更适合罗士诚安家养老!” “但不知,罗先生今年贵庚几何?” “三十四。” “本王今年五十有九,尚不想退隐归田之事,先生怎么兴此叹!来来,平城虽坚,但我大卫龙城兵马又怎会放在心中。先生与我一同观战吧!” 尽管独孤德说得轻松,但等他们来到第一线,看着独孤宝手足无措发呆发楞的时候,心里却不由得大骂自己的宝贝侄子太子爷独孤宝,这些新军由他的儿子教练多年,原本理应由老东家独孤会来指挥,但毕竟亲爹和储君的双重身份制约着他,因此在这几万大军的真正领袖是独孤宝,而在这家伙的指挥下,攻城战法杂乱而无章,看在老王爷的眼中,简直觉得独孤家的名声都被毁掉了。眼见独孤会一脸尴尬的立在一旁,各级将佐也是满脸晦色的盯着自己脚面,独孤德不得不出面开口。 “殿下,不如我们现在先把弟兄们撤下来,好在我们已经提前三天到达平城了,只要三日内拿下来,倒也不急在这一时,撤下来计较周详再作打算。” “那,依王叔安排吧。传,传令下去,鸣金收兵。” 想想也的确难为这太子爷了,自从独孤令死了之后,索立舅舅一直不愿意把这个未来的储君独自放出去领兵打仗。生怕他出点什么意外,创业的艰难时期,大家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当生逐渐活安定下来,大家各自安逸了之后,自然不打仗就斗心了,虽说这几年也没断了开战,但都互相默契地将太子给封闭在宫中和猎场之间了。本来就不适合带兵的宝太子,自然更加迷糊了。 大帐内的军前会议中,一众人等都看着老王爷一个人唱独角戏。怎么说啊?说对了,更显得公开的皇室秘密早尽人皆知。说错了,谁也承担不了败仗的责任。在此情景下,平城战事的全部策划就都由他担当了。 “平城优势更多的是守城的器械,但城卫人数太少,即便我们两人换对方一人的性命,也在三天之内可下。因此,殿下莫要太着急。明日我们可以分兵南下,让平城只当我们要南下进击晋阳,围城人数减少后,对方守将必然要寻机突城,以便将军情尽快传递出去,这样一来,平城与晋阳之间的捷径秘道也会被我们所熟知了。守城的士兵可以让他们一条生路,待平城空虚后,大半的军队入城设防,剩余人马随后掩杀,我们再回兵包抄,对方若没有城防做依仗,我大卫的铁骑自然可以在瞬时碾灭他们这区区几千人马。” “王叔公,会儿敢问,龙城新兵步卒略多于骑兵,假道晋阳诱敌的计策应在今晚进行,否则步卒行军的速度太慢,而且留守围城的士兵必要马步皆有才好,否则达不到让对方守将认为有机可乘的规模。加上合围的时机也要求有一名皇族宗室做消息传递,因此会儿请父王及王叔公,命会儿留守。” “会儿啊!你有此心正好,本王也正有此意。那我们就今晚施行此诱敌之计吧。不知太子殿下意下如何?” “凭王叔之计就是了。来人啊!传令!呃……你们都在啊!那大家就依王叔之计,下去安排吧。” 正当大家忍着笑,回各自的营帐准备时。罗士诚已经得到独孤德的军令,明日若平城空虚时,他要随兵进驻,这既是独孤德兑现平城太守的承诺,也是他这几日神经质的表现,使得独孤德产生了一种担心,与其身边安排一个疯疯癫癫的副官,不如早些时日甩掉他,日后平城的军队都是独孤家的人管理,他一个文职的官员,谅也不会闹出太多的麻烦。 罗士诚骑在马上进入平城时,刚好是正午时分,一切都按照范阳王的计较发生着,平城的军马见围城人少,大军的旌旗又在南边的方向摇动着,立时焦急起来,三声炮响之后,忽然自西门涌出,随后卫军让道,待跑出一箭之地后,独孤会领兵追了过去,罗士诚他们则借机入城。 平城不大,虽说近几年扩建了一些,依然很小。当罗士诚实施然下马,进入牧守府衙时,他忽然发觉了一股杀机扑面而来。罗士诚拧身撤步来到一片石墙前面,拔刀,四顾。身边的士兵本身就不是他的,进城后,不知是谁发一声喊,就都抢劫去了。他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他以为平城除了百姓之外,已经没有汉府军人了。 一幅白布的帘子,被一杆铁矛轻轻挑开,一名年轻的汉府军官站在帘子后面,正冷冷的看着他,看军衔标徽,这就是平城的最高武将校尉官了。 “独孤德用兵谨慎,如此奇兵周折,自然是据平城而诱使晋阳兵马来中全套,进而调动河东公领兵来援救,而松动太行山一脉的防线。又怎么会轻易放弃最多三天就到手的胜利?” 说到此,年轻的军官缓步来到了院子中央,罗士诚才发觉,这个年轻人尽管更像是一个大男孩儿,但身体非常的结实,浑身上下如同豹子一般充满力量。两只眼睛在阳光的映衬下,更加的明亮刺眼。 “因此今天早上,我就想明白了一个关键,无论我的消息传出去还是传不出去,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们根本就是要将平城的计划散到晋阳,所以我就一个人等着,等一个机会,好劫持一名入城的主将,这样我才更有机会回到晋阳,将我想通的关章告诉金帐。呵呵!”说完这几句话,年轻人忽然轻轻笑了一下,铁矛降低,直指着罗士诚。 “我是个很爱说话的人,但是你好像不愿意说话,你的名字和官阶可以告诉我吗?” “鄙姓罗,骑郎将。”罗士诚拿刀的手依然很稳,他并不因为面前的年轻人一语道破他们的真正意图而惊惶,相反很欣赏或者说很佩服他,要知道连独孤宝都没想明白的,他们兵出代谷这一步的真正巧妙之处。 眼见罗士诚如此笃定,杜继的眉毛轻轻挑了起来,接着轻笑一下,”就这些?咱们鲜卑人劫城,是有规矩的,牧守府衙这样的官邸通常留给最高统帅,罗将军一个人进入牧守府,证明了两件事情。”矛尖点点罗士诚,像是戏谑,更像是引诱罗士诚冲杀过来。”罗将军想知道我是那两件事吗?” 见罗士诚依然毫无反映,杜继继续说道:”一、你的确是我要找的最高将领,这没错。二嘛!你绝对不是卫军的官员,否则身边起码要有近卫亲随的,那么你,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那个罗士诚了。” 罗士诚此刻才忽然觉得自己居然上了这个年轻人的当了,年轻人的所有说辞无非要打乱他的心神,好一击中的,偏偏自己现在心的确乱了,因为自己的底细全被人家知道了,而对方的情况,自己却全然无知。 眼见罗士诚心神大乱,杜继冷冷一笑:”原本想独战数人之后,斩杀入城主将,也算死前为汉府做点贡献。却不想你是罗士诚,外面的卫军未必都认识你,我杀了你之后,再假扮成你。兴许我还有逃出生天的机会。” 说完之后,杜继铁矛之震,如出洞的灵蛇一般,直奔罗士诚的胸腹而来。罗士诚撤步左闪,军刀在矛杆上划出刺耳的声音并伴随着一串串的火花。左手自腰间解下链锤,直接打向杜继的面门。锤容易躲,但后面的钢刀却不好躲,罗士诚毕竟也是沙场中杀出来的,杀人的手法简单直接又富有诱骗的手段。 但杜继却更叫人吃惊,他用脑门直接撞向铁锤,如此距离,既是天生神力,抛过来的锤头也不会有太大的力量,杜继自信自己的头盔和头骨还不至于太脆弱。左手引着铁矛,右手快速拔出腰刀,直接挥向罗士诚的咽喉。 碰的一声,铁锤直接砸在杜继的头上,两人的刀也叮的一声斩到了一起,罗士诚这个时候忽然发了一声喊:”你的名字!” 之前罗士诚一直不高声说话,甚至拼斗时都不呼喝,因为他们两个都知道,外面抢翻天的情况下,自己怎么喊都没用,但这个时候他这么一喊,杜继明显愣了一下。因为罗士诚选择的时机非常好。 杜继即便是天生的铁脑袋,被砸了那么一下,多少是会眩晕的,更何况罗士诚始终没问过杜继的名字,这对于一个比较自傲的年轻人来说是不可容忍的。于是杜继明显的,愣了愣神。 罗士诚此刻左手空闲,狠命一带,锤头后面的链子立刻缠在了杜继的脖子上,随后半转身抬脚一踢,将锤头挂上了两人相抵的军刀,借着两手较劲,右膝趁势顶在杜继的后背上,现在杜继的脖子被铁链仅仅缠着,二人的军刀也被铁链绞在一起,铁矛又太长,根本起不到回护的作用。 杜继一着不慎,就落到了如此下场,心中羞怒异常。他左手抓着铁链尽力挣扎着,却越来越呼吸困难。相信很快他就会离开这个世界了。 罗士诚占尽优势后,附在杜继的耳边,嘶声的说:”我才不想知道你是谁呢!凡是鲜卑独孤和他们的走狗,我都杀,嘿嘿嘿!” 然而他们两人似乎都忘记了汉府军中赖以成名的臂弩了,罗士诚是的确忘记了,但杜继也没想到臂弩,这点好像就有些奇怪了。这点其实并不难解释,罗士诚在杜继的身后,臂弩回射时,能否射中要害,根本是在赌博。所以杜继根本就没想用,即使想也是用来给自己迅速解脱用的。 却见杜继突然抬腿直踢自己的军刀,但听一声脆响,军刀应声而断,接着断刃一挥,不待大惊失色的罗士诚躲闪,他紧握铁链另一端的右手就齐腕被削掉了。罗士诚剧痛之下,左手狠命一拽,带的杜继翻身滚倒在地,罗士诚抬脚,向杜继的头上踩下去,却发现右脚的前半个脚掌忽然不见了。随即而来的是再一次的剧痛,尽管后脚跟依然落在了杜继的脸上,但效果已经大打折扣了。罗士诚站立不稳,半跪在地上,用膝盖压在了铁链上,他在做最后的努力,来勒死杜继,但杜继断刀在手,接连挥舞几下后,罗士诚终于放弃了努力。 杜继将断刀横在罗士诚的脖子上,左手抚摸着自己的咽喉,同样嘶声的说道:”末将平城厢军前营校尉杜继,罗将军大名小子早闻名于耳,罗将军若有来生,俺还要与罗将军一战。”说完,杜继手腕使劲,斩落下去。 罗士诚死了,死在注定要成为后起之秀的杜继手中。他临死时的意识中,看到了窦将军,看到了姚天王,也似乎看到了公主和驸马的模样,他想说,公主驸马你们要好好活下去啊!但随即,便是无边的黑暗,无尽的等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