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都市言情 > 青春有点囧 > 第23章 以友谊之名誉4

这段时间学院里非常热闹,有两件喜事。其一庆祝香港回归。其二曾毕业于学院的名人要回母校投资。 学院里到处张灯结彩,贴满了标语口号“欢迎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热烈欢迎吴明先生携夫人回母校!” 6月30号这天,阶梯教室、图书馆等装有闭路电视的地方早早地被学生们占得满满的。人们草草吃过晚饭,就来到这里,观看香港回归特别报道。 车队驶过深圳和香港管理线时,那么庄严,那么凝重。就那一步,中国人民为此奋斗了几十年;就那一步迈进了历史新纪元。教室寂静得只听见呼吸声,人们神情是那么肃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了,没人号召、没人指挥,所有的人都自动齐刷刷站起来;国歌奏完,五星红旗飘扬了,所有的人情不自禁鼓掌,掌声是那么热烈而有节奏。每个学生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七子之一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啊!应该普天同庆才对! 接下来说说吴明先生的故事。吴明先生是N城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读于我们学院,是系学生会干事,八九年学生闹学潮时,他曾带领同学们到街上游行。学潮过后,他受到处分,毕业时学院没给发学士学位证。找工作非常困难,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尝尽了人间冷暖。后来远走他乡,邂逅了张仪女士。张仪女士是著名品牌企业总裁的女儿,两人相爱,结婚后,吴明先生接管了企业。由于精明能干、很有韬略,企业被经营得蒸蒸日上。很多人都这样嘛,富有后就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搞慈善事业首当其冲,吴先生就想起要报孝母校。 吴明先生和张仪女士终于来了。我们也有幸一睹他们的风采。吴明长得高大魁梧、面容严肃,一副典型的北方男人的气魄;张仪女士则很袖珍;他们夫妻反差很大,更不像我们想象的热情和亲切。但事实却很鲜明地摆在大家的面前,在全院大会上,吴明先生和张仪女士宣读了决定,捐赠学院1千万人民币,分二十年捐完,每年40万,用来搞学院建设;同时拿出10万在学院设立吴明奖,用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这对学院来说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振奋的消息。特别是学院不知是否为当年处分吴明的决定后悔否? 夏天的时候,多年不穿裙子的我,忽然钟情了一件裙子,确切点说是一身裙子。有一天周六下午,郑副、祥子我们三人都有时间,我们几个就想上街去转转,我说我的腰带不行了需要换一个,祥子说她也有此意。 我们一路走过去,首先到了一个能扎腰带的地摊前。皮带的样式可真多,密密麻麻摆了那么一大溜。祥子说:“我要什么样地呢?黑的还是黄的?”祥子犹豫着。 我无所谓,一眼便看中一条黑黄色的皮带和黑掐头,就对师傅说:“给我做这条吧!”很快,师傅就给做好了。 祥子说:“给我也做一条和她一样的腰带。” 我心不悦,我不想和她一样,但我已经做完了,改不了,我还不能说什么。记得我们俩有一样的包、一样的背心、一样的毛衣,仿佛我们是孪生姐妹,孪生姐妹长到十三岁也不穿一样的了。我觉得不舒服。 到了商场,我们溜达,在一个卖裙子的地方停住了。这家的裙子可真多,纱料的,分体的,上身很短,适合我们这样的小个穿。祥子和我都动心了,我们俩就试自己相中的裙子,我相中的是一身介于乳黄和肤色之间的一种颜色,小翻领,领开口处带两个系带,可以随意系成形状。祥子买了一身粉色的连身的,小圆领,祥子比我瘦,穿这连衣裙很好看。这次我很长经验,决定不先于她买,不然我们俩再一样怎么办?她付完钱,我们就回去了。回去后,我眼前就不断闪现那条我中意的裙子。我发现天生丽质的人,穿什么也遮掩不住那份美;越是丑女,越需要装扮自己。想想自己属于后者,身材矮胖,不穿件好衣服,更是没样。于是我下定决心去买那身心仪的裙子。周日上午吃完饭,我请郑副陪我去买裙子,我怕去晚了,裙子卖没了。 当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将裙子拿回来后,因为天气还不是很热,就挂在床头了。心情非常愉悦,想象着自己穿着心爱的裙子飘逸在校园,微风轻拂裙裾,甚至有些袅娜。我的满足无法形容。就盼望天快些更热吧,热吧,我不怕,我有美丽的裙子度夏,这个夏天会因为我的裙子而变得更加绚烂。 下午,当我从教室回来时一进宿舍,竟发现我们舍挂着两件一样的裙子,一件在我的床头,一件在祥子的床头。宿舍里只有枫一个人在织毛衣。“没搞错吧?”我问枫儿,转念一想也许是祥子的老乡买来拿到我们舍显摆呢,“这是谁的裙子?” “是祥子的。” “她的裙子怎么变成这样的了?” “中午时,你不在吗?”“呀,对,你不在,果妍和方圆回来了,祥子让她们看,穿上她的裙子和你的裙子。果妍说你的裙子好看。” “然后,祥子就换去了?” “嗯。” “谁和她去的?” “果妍。” 我明白了,祥子又和我拥有一身一样的裙子了,皮带毕竟扎在腰里的,裙子可是露面穿的。我忽然有些后悔,早知这样,我不该买的;现在去退?卖家肯定不同意;我去换?可我没相中别的样啊。就这样,我先前还急切地盼望着的夏天,忽然不神往了,甚至希望它不要到来了!同时失去了对这套裙子的青睐了。 枫儿除了说话滴滴,也很能干,体现在编制上。她能在不耽误上课的情况下,四天就会编织一件毛衣,也就是说每天几乎可以织半斤中粗线。她的速度堪称一流,技术也绝对独一无二。那天逛街,我们发现枫儿站在一件毛衣前观察半天,是一件鸡心领浅灰色毛衣,前身都是图案。郑副问:“看什么呢,枫?” “这件毛衣的图案很好看耶。”枫儿称赞。 “那是什么针?”方圆问。 “是太阳花针……”枫儿说。 下午,枫儿就去毛线批发市场买来毛线,为老九织毛衣。枫儿织毛衣毛裤从来没有因为尺寸不合适或针法错返工,她拆毛衣,是因为她的毛衣样子在舍里得到广泛流传。用不了多久,方圆织一件太阳花的为男朋友,果妍织一件为郎仁杰。 “枫儿,这针怎么织?”每当她们问时,枫儿都很耐心:“嗯,这样,这样——”悉心指导。过几天,我发现她把织好的毛衣拆了,多么完美的一件艺术品啊。 “枫儿,好好的毛衣怎么拆了?”我心疼地问。 “我觉得样子不好看了。”枫儿简单回答完又低下头绕毛线了。 我想给弟弟织件毛衣,就问枫儿借来毛衣编织书,自己选样子,而且选她们都没织过的,有一件褐色圆领毛衣,全身都用正反针织成的三角图案,既朴素又大方,最重要的是,因为简单我能操作。“我就选这个样子了,换个颜色或许更美。” “你咋不和枫儿一样织个太阳花针的?”祥子问。 “大家都是那个样子的翻版,我怕枫儿不高兴!” “她还不是学人家的,样子又不是为她一个人设计的!”祥子反驳很有力。 “那我也不太想和她们一样,觉得没个性。” “哼……”祥子不悦,随着一声轻哼,脱下的外衣啪的一声摔在床上。 有时我想,专科班的同学还是比较幸福的,三年毕业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带着依依不舍的感情离校的。本科班的同学,特别是同宿舍的女生因为多呆了两年,彼此太熟悉,谁有什么缺点也暴露无疑,新鲜感消失了;长久的感情还没生长,就离校了。有些像婚姻中的七年之痒,女生斤斤计较的毛病更增加了矛盾的产生。 我想起下午去家教,还没有车,就问:“郑副,你下午用车吗?” “不用。” “那下午借给我,去家教一趟,你中午把钥匙放床底下吧。” “好的。” 下午当我从教室返回时,发现舍里就剩枫儿。一找郑副的车钥匙,不在。正在这时,郑副走进来,我就问郑副:“我咋找不到你的车钥匙呢?” “祥子借车去家教了,钥匙让祥子拿走了。”郑副回答我。 “上午,我跟你借,你不是已经答应我了嘛。” “哎呀,我忘了。”郑副一拍脑袋。 这个郑副,这两天不知怎么了,有些犯糊涂。可是当时祥子也在舍里,她应该听清了,怎么也向郑副借呢。 学院附近有一个广场,每当天气温暖时,总有许多人在跳舞:国标、探戈、蹦迪……有老手展示,有新手学习。老九毕业了,枫儿也从二人世界中解放出来了,除了织毛衣,逛街,还有很多无奈的时光,于是重新投入我、郑副、祥子、汪明月等人的集体中。时常拉我们去学习跳舞。其实我们舍中除了我以外,其余几个人的舞技都很不错,她们不但会跳女步还会跳男步,尤其是方圆,带人跳得非常漂亮,身子微微前倾,个子还高,很有气魄。我们都喜欢让她带,可方圆不愿意,一次我们说起此事,方圆撅着嘴说:“谁愿意跳男步啊,怪累的,跳女步多轻松!”我想说其实我愿意跳男步,可惜我不会,女步还跳得非常勉强。后来方圆处上男朋友,基本上就不和我们集体活动了,更不提去跳舞了。 虽然说我不会跳舞,尤其是蹦迪,可我非外羡慕,羡慕那份尽兴、那挥洒自如——不一定要求多么高雅或者迷人,只是那种自然的质朴,我认为自然的美最吸引人:君不见舞池中,男也罢,女也罢,老也罢,少爷罢,能让人心动的往往是和谐的舞姿,随着飞快的节奏,舞者挥洒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手、臂、肩、臀、腿、足,全身那么协调,那么随意,把自己舞成一个自然流畅的线体,那是另一种生命的激情,同时我非常佩服,为什么人家全身的所有组织器官在那一时刻都听指挥?我的器官在短时间怎么不能有两个以上的同时动作?舞姿佳者,实在是自然与社会的宠儿。人类从孤寂到喧哗再到孤寂,已经是回归自然的一种本能。如今,经济快速发展,许多人富了,有钱了,更多的人感到的是精神空虚和疲劳,于是木制家具、古朴的装饰成为一种时尚,打着纯天然招牌的食品、化妆品是有钱人消费的热衷,穿戴皮草和棉质衣物也引起了大部分人的青睐。实际这都是人类内心享受自然、追求自然的一种反映。蹦迪何尝不是?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抽空放松自己紧张的神经,淋漓尽致发泄心中的压抑和不满,使得自己的身体精神趋向于一种平衡,这是一种释放,对生命辉煌强烈追求的一种释放;也是一种向往,对人本性自然恬淡的一种向往。 一天下晚自习,只见枫儿站在电话机旁聊呢:“你说怎么办?”……“哎呀,我也这么想的……”枫儿娇滴滴地说,语气相当温柔。 郑副我们相视一笑:又和老九唠呢。 “早知这样,我不如不与他处了……现在一种被骗的感觉……”原来不是与老九通话! 我们去水房洗脸,郑副就问在宿舍呆着的汪明月:“枫儿跟谁聊天,聊这么长时间?” 汪明月说:“她的工学院男老乡。” “以前没听说过工学院有老乡啊?”郑副奇怪。 “在广场跳舞时认识的。”汪明月边洗脸边回答。 周六,我家教回来,宿舍就汪明月一个人在画画。恰逢电话响,我接起来,只听陈平问:“枫儿在吗?” 我说不在。 他就问:“干什么去了?” 我刚要回答,见汪明月冲我直摇手,就说:“不知道啊。” “你是辛竹姑吧?” 我回答是。 “等枫儿回来,你告诉她给我回个电话。”陈平嘱咐我。 我答应完放下电话,好奇地问汪明月:“为什么冲我摆手?” “她被工学院的老乡邀请去玩了。” “是吗!”我很吃惊。 “枫儿怎么这样,还没与老九分手,就和其他男老乡走的这么近!”我第一次听汪明月对别人不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