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都市言情 > 青春有点囧 > 第26章 站台上的诀别1

听说省府举办人才交流会,想到毕业后走向,心中茫然,家里没有人能替我跑工作,只能靠我自己了,很想去见识见识。郑副要回家,于是我和祥子就跟她去了一趟。我们先在外面打印了几份个人简历,尽量美化一下自己,芝麻大的成绩说得和西瓜一般大。 到人才交流会场一看,里面人山人海,一个摊位连着一个摊位,仿佛来开展销的。应聘人员条件都写在醒目的位置。大概是人太多了,各招聘单位干事都不方便走动,就窝在原位置吃快餐和方便食品,地上到处都是垃圾:大碗方便面包装、火腿肠皮、咸菜袋、鸡蛋皮、吃不了扔掉的熟食及吃剩的食物残骸……那么大的场所,没看见通风窗口,空气十分污浊。如此一看我国果真是不但地大物博,人才也是济济,怪不得老乡总喜欢说:大学生遍地都是。大概是刚开始搞这种公开招聘活动,所以很不熟路,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有些茫然,被动地随着事物向前发展。 我们被拥着随着人流向前涌动,发现招聘单位大多数要的基本都是: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商贸管理专业;卫生方面的要人很少,条件却高的令人咂舌:研究生、有四级证、有计算机证、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优先考虑;临床专业,至少本科以上,过四级,有两年工作经验……招聘干事一副爱搭理不搭理的样,面对我们的询问,冷漠地回答:“招聘条件都在那里写着呢,自己看!” 我碰了几鼻子灰,伤了自尊,想自己既没四级证又没有学位证,不管真聘假聘,我肯定都没戏。祥子运气似乎好些,在两家用人单位前询问了一会,第二家那个操着不太标准普通话的一个年轻男士答应留一份简历,说如果决定用人,就给她打电话。这样,给她留下一丝慰藉、一许自豪、一份悬念。 郑副:“扯,刚毕业,那里谈得上工作经验?” 不接受我们工作,何来工作经验,真是无稽之谈! 另外几个应聘的学生说:“条件那么好的有几个,有,不可能到他们那些小地方工作。” 也许怯于某种情面,也许是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来充个数,于是就提出非常高的条件,来让人止步,算是达到目的,也好对上级有个交代。 一直到毕业离校,祥子也没接到该单位的电话。 别人说我们瞎跑,我说就算陪郑副回趟家,权当花钱买门票逛世博园了,有什么遗憾的。 学院也曾来两次招聘人员的,要人条件是能说会道、善于交际的,具体岗位是推销员,薪水很高,而且非常明确地表示,女生如果想应聘,必须做好打算,说如果工作中出现什么意外,特别是受到骚扰类事件,公司概不负责。这哪把我们当成人才看啊。后来据说有两个专科班男生同意去了,跟他们签订了意向书。 总之,可以向外走的多数是男生,女生多数不轻易迈出此步。更多同学,家中动员亲戚朋友关系给活动呢,这可到了综合家庭能力较量的时候了!于是今天可以听说夏卓去了山东XX医院,明天听说伊男和胖子去了首府了。好令人羡慕,我决定不去想这个问题,否则很苦恼。 听说综合测评中很多是可以加分的,诸如班干部、计算机证、四级证、荣誉、选修课程等等,于是经常看见伊芬、尹男忙忙活活一趟趟去系办、学生会……填了一张又一张表。 果妍和方圆说:“那次咱们排球赛,我们还得了系里第二名,也应该加分嘛。” 方圆说:“是啊,咱们去找吧!” 就这样,因为争夺汪明月的友谊而闹了很长时间矛盾的两位终于因为共同的利益又走到一起了。 毕业之风已经席卷了整个学院,考研成绩都下来了,我们班没有考中的。工作有出路的同学,兴高采烈,尽情享受美好年华;没出路的,比如我等,苦熬时光,有借酒消愁的、有迷失自我的。我用来镇定情绪的方法是:看书、练字,每天上午半小时,下午半小时练字,其余时间看书,主要是古今名著。很多名著,初中时就接触过、听说过,却没机会拜读,如今终于有时间了,也有机会了。 学院里在我们舍得后面新开了一家“书虫”书吧,里面书籍琳琅满目:武侠的、言情的、还有中外名著,甚至有英文版的,可以向外借阅。于是我隔三岔五就去借一本。《悲惨世界》《雾都孤儿》《基督山伯爵》《少年维特之烦恼》《简爱》《傲慢与偏见》《牛虻》《热爱生命》《老人与海》《飘》等等,《飘》看了两遍还不过瘾,自己就买了一笨简装的——我不喜欢精装书,不,不是不喜欢,是觉得应该敬而远之。精装书,皮比较硬,翻起来比较困难,封皮比较精美,不忍心随便亵渎,时时担心自己是否将书弄折了、弄皱了,思想压力大于享受。总感觉看精装书要焚香沐浴,毕恭毕敬,才能达到虔诚之意,方能领路大方的伟大思想——犹如着西装,须有板有眼,自己不受用,不如穿便装,自由、轻松。我每天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为他们悲喜,而忘了自己的烦恼。 《红楼梦》似乎出自女人之手,笔法细腻、描写琐碎。《基督山伯爵》是典型的男作者,粗线条的,许多细节上仿佛有漏洞,经不起推敲,情理上也说不过去,仿佛是意念上的东西。《简爱》我喜欢看前半部分,简去读书求学那部分章节,雾蒙蒙的天、懵懂的儿童世界、淡淡的忧虑,切入点和视觉更贴近孩子,那是一个孤零零少女的心,分明倔强的!《飘》我最喜欢郝思嘉返回塔拉家中,母亲已经病故,她为了生存奋斗的一幕幕,很佩服郝思嘉勇敢、坚强、热爱生活,除了以上特点,甚至非常自私,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总之觉得她的形象非常丰满,人物性格非常鲜活,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就在于有一种非常值得学习的顽强奋斗的精神;绝不是中国小说人物的一元化:正直、善良、正义——美化得不像人,简直是神!中国小说到目前为止,古典四大名著中《红楼梦》《三国演义》值得一看,《西游记》还可以,《水浒传》就不敢苟同了,我认为那本书艺术价值还可以,思想观念取向有问题,蔑视女性;宋江是个什么东西,既不仁不义又不忠不孝:气煞父母为不孝;背叛政府为不忠;为个人前途陷兄弟于不顾为不义;毁水泊梁山前程为不仁。《平凡的世界》质朴的美,真诚的感动!《穆斯林的葬礼》忧伤、凄美。《围城》是从男性视觉进行的细腻的刻画。誉享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的伟大作家高尔基三部曲却让人无法接受,打个不太贴切的例子:不管别人怎么称赞蛆虫高蛋白富有营养价值,我绝不会去吃,我受不了;总之看高尔基的作品就一个词“难受”,那种生活——生活在底层中人与人之间的狭隘、甚至是猥琐、龌龊;我们生活的农村,也有贫困的,但人与人之间是爱的,尽管也有痛苦,也有自私,但那仿佛太阳的黑子并不影响阳光的明媚。我觉得高尔基先生之所以享受那么高的声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政治因素,而不是作为思想家和艺术家。如果说批判或者评论,中国的鲁迅先生同样也是一把插向黑暗的利剑,但请看他的文章,酣畅淋漓,是的“淋漓”最贴切,比高尔基先生在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造诣更高……国内一些很受青年人喜欢的言情小说和许多外国著作惊人地相似,比如《庭院深深》就像《简爱》和《呼啸山庄》的结合产物,我脑子中出现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念头,竟然糊涂地伴我送走了毕业前那段迷茫的时光。 一天,郑副忽然对我和祥子说:你们都得了二等奖学金,每人一百二十元钱。这如果在上学期或者换种情形下得,也就是说我已经得到四级证,得到学位证,我该多么高兴啊,应该请大家好好庆祝一番。可偏偏这时,这仅有的一点喜悦已经被失去学位证的巨大痛苦淹没了。舍人现在也是,没以前的兴趣了,奖学金比起毕业走向应该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了!大家的心被前途所填满了,没了悲喜,没了欢悦……匆匆忙忙的。果妍、方圆和蓝丽都忙于处对象之事,尤其是蓝丽好像很长时间都不露面了,估计也在办理留在N城的事宜,方圆也为留在N城做准备,我和郑副张罗几次要照合影都没成功。枫儿还在老九和新的追求者中徘徊彷徨,汪明月新处了一个男朋友,两人都很谈得来,也时常花前月下去,郑副的朋友依然多,找她办事的也多,今天陪大老乡去面试,明天帮小老乡去买书,上午参加婚礼,下午看生病的同学,啧啧。没人顾上搭理我和祥子得奖学金的事,更没人吵吵让我们请客,我们只好偷偷乐呵,我们俩到外面小餐馆享受了一小把,由于没有舍人掺和,喜悦的分享没有得到扩大化,似乎这奖学金得来的不光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