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都市言情 > 青春有点囧 > 第4章 象牙塔的再次相聚1

恋恋不舍告别父母双亲,告别生我养我十九年的故乡,揣着沉甸甸的厚望,怀着满腔的新奇和憧憬,我踏上去象牙塔的路。 在铮市里遇见同学陈燕,她一看见我就嚷嚷:“哎呀,你可来了,我都盼你好长时间了!”接下来是一个让我惊慌失措的热烈拥抱。她还是老模样,考上大学,更令她激情澎湃,热情四溢。小嘴叭叭象爆豆子似的,只听她一个人的声音在室内四处回响,我根本没缝隙插嘴,只有当听众的份。“咱们同学走了很多呢,普理、定向、中专……共有二十多个吧。嗳,对了,听单良说楚清也考上医学院了,和咱们一个学校。” “是吗?”直到那时,我才插上一句,随即心也振奋又惶然了。我搞不懂自己这种感觉是什么,大概是老同学的缘故。只听陈燕又说“咱们到火车站,还能一块走呢。” 第二天在火车站,遇见了楚清的姑姑,她告诉我们楚清已经走了。又说:“楚清考上大学很高兴,一听自己是传染专业便不高兴;你们几个都是什么专业?” 大家有的回答是临床,有的回答是检验。 “我是传染专业的。”我回答。 “你和楚清是一个班的。”陈燕冲我吐舌头。 我赶紧置疑:“不一定吧,大学同一系不可能就一个班级吧?” 长这么大,第一次出门坐火车。车上人多很乱,真不舒服,折腾了两天,终于到达终点S城。天色已晚,我们几个找了一家旅店住下了。第一次来大城市,站在旅店的五楼,俯视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辆,看将天上星星比得黯然失色的都市夜景——此时华灯已上。我们在五楼的房间安歇。现代交通工具果然了得,仅两天时间,我已从家乡的小山村飞跃两千多里路来到这里。此时家乡的爸爸妈妈正在做什么?是否也在遥望明月思念已不知走到哪里的女儿?……头枕枕头,身体仿佛腾云驾雾一般忽忽悠悠。没待我细细体味这初来大城市的感受,痛苦和困顿已让我酣然入睡。就连楼下不远的车站火车的轰鸣和汽车的瓮瓮声也全然构不成障碍。 第二天上午,一阵熟悉的咚咚的脚步声和亲切的朗朗的笑声传入我们的耳鼓:“我就猜着是你们几个。”楚清来旅店找我们了。他,一个暑假变化很大——不知是由于提前半个月来感受了大城市生活的熏陶;还是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之,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仅举止大方,衣着也略有修饰了:一身新牛仔合体又明朗,看起来愈发短小精悍了。 几个同学一商量:今天学校没开学,咱们后天再去报到,先找个地方呆几天吧,旅店的花销太大。于是大家开始搬家,我和陈燕去同伴处,大家拎大包小包下楼。 “这是你的包吧,辛竹姑?”楚清指着我刚放在地上的皮箱问。 “嗯。” 他拎起来:“拎我亲戚家去吧。” 我看看陈燕,她也有包,拿不了;况且我的包很重。就说:“别了,我们俩把包存起来省事。”这样办好存放手续,大家约好后天火车站见,然后男女生兵分两路。 天淅淅沥沥下起秋雨,为奔波几天的我们洗尘。光滑的路面清凉干净,映着我们一身土气和褴褛不堪的下里巴人。看着急速而过的环城车,看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看着穿着时髦的人们,一种来自现代城市气息冲击着我的心扉。总之,留在脑海深处的第一次S城印象就是多——楼多、路多、车多、人多。 接下来的一天,我和陈燕在S城的几所大学转悠,找同学,一会工夫,街道就迷失方向。听S城人吐字漂亮的尾音袅袅、看见许多大学校园餐桌上成双入对的男女同学共进晚餐,体会到乘电梯上楼购物的新奇……我们游玩了公园,公园里垂柳依依、湖水涟漪,朋友们热情洋溢、欢声笑语。 两天后上午,我们杀向N城的校园。刚从接站车下来,就见校园里人群熙熙攘攘。新生都在大礼堂报到,礼堂门口张贴各班人员名单,我和楚清果然在一个班。 我和陈燕拿出所有的证件去报到,却因所交手续及金钱太多而遭到一个老师的训斥:“你们怎么不一个一个的交?” 我犹豫着说:“我们几个学生一起来的,他们正在看包。”老师见我们两个可怜兮兮的小女生,顿生怜悯之心,悉事交好。一道道繁杂的手续:交通知单、交学费、交书费、……总算全部交完。我自己却出了乱子:粮食关系弄错了!好不令我丧气! 楚清先将他的包送回宿舍,然后帮我拿皮箱上楼。女生宿舍楼干净整齐,推开虚掩的666的门,屋里只有一个女孩:衣着朴素,静静地独坐床头看书,她听见我们的说话声,抬起头,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闪现出一丝惊喜;质朴的脸上洋溢了欢迎的微笑。一看便知她也来自农村——因为她的质朴和恬淡。她叫汪明月。 然后大家陆陆续续来了。 宿舍热闹起来了,充满了询问的话语和相逢的喜悦。 晚上,我们把诸事安排妥当。劳倦几天的身心总算有了安歇之所——自己真正的家。我舒舒服服躺在松软的床上,闲聊几句,闭上睡意朦胧的眼,不待我的美梦成真,“呜呜——”一阵异样的声音传入,我一楞,旋即翻身坐起,茫然四顾,却见我对面的枫儿呜呜咽咽地哭。她来时由父母双亲护驾,应用之物配带齐全:小刀子、小剪子、连掏耳小勺也带来了……父母帮她把一切办好,傍晚才离开。几个小时后,她竟然就哭鼻子。这让在外漂泊四五年的我感到可笑又可怜,赶紧解劝:“想家了吧,没事,过几天就好了。” “哼——”另外一个声音又想起,寻声望去,是我的上铺方圆。白天见到她时,我老乡子文只看一眼就对我说:“方圆办事老练。”怎么,老练的她竟然会有如此“天真”之举?她,高挑个,一身紧衣服,头发梳成棒槌状,头顶还带了个发夹,显得很光溜,只是脸上留有许多青春痘驻扎的痕迹——这才是我从她身上看出的唯一沧桑。现在她二人同奏“思家流涕曲”,真让另外两个从没住过宿的祥子和郑副触景生情,也情不自禁洒下几滴清泪,只是没有打雷。 我们宿舍八姐妹,我来时,除了上面介绍的汪明月和方圆,还有果妍。果妍一整天呆在老乡宿舍,有事就回来办,办完事就走;不和我们搭讪,一副急匆匆的样。当时只记得她:细高个、短发、白皙皮肤——天然的白净细腻,在如今大量劣质化妆品的粉饰和糟蹋下已见数不多了,浑身透露着一种干净利索的美。 而继我之后来的人中,属郑副出场时间最晚,排场最大,场面最壮观。当时,我正在水房,听见一阵嘻嘻哈哈声、杂乱的脚步声在楼道里响起,然后进了我们宿舍。我猜着是郑副来了,因为宿舍唯一迟到的是她。最后出场的往往是压轴人物嘛,大家已经对她颇有好奇之心了。 待我回宿舍一看,嗬,一屋子的人,往郑副床边一看:见不到主帅,只见周围左三层右三层的人——有五六个男士,其中一个瘦高个正在从包里往外拿水果分呢,一见我进屋:“给,吃个水果。” 我听不太懂他的此地话,但看他拿水果走过来也知其意,就客气地推辞:“不吃了,谢谢。” “吃嘛呃吧。”一句又重又硬的此地话冲击我的耳鼓,是郑副的大嗓门,这话一点不比东北话温柔。她1.55米的个,一头稀稀疏疏金黄的齐耳短发,单眼皮,细长的眼睛,黄白净子脸。除了体格健壮外,没有一点再令她有光彩的地方。此外,我们知道她朋友多,为人爽快大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