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都市言情 > 桃花藏梦来 > 第24章 回娘家

桃花藏梦来 第24章 回娘家

作者:匿名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等到第二日,姨婆大清早就打来电话,惊醒了熟睡中的曾凌渝港。他边打着哈欠边接电话,却听见姨婆很激动地说:“小曾,今年过年就跟我回宁夏吧。你也好去见见你的姥姥姥爷,还有你的大姨妈,都有两个孩子了!”曾凌渝港一听觉得可好,睡意也没有了,还连忙兴奋地问:“是坐火车还是飞机呀?” 姨婆有些惊讶,因为根本没有直达宁夏固原的班机,都是飞到银川再转火车回来。她说道:“当然是坐火车。那边可美着呢,这几天还飘了雪花。你恐怕还没有见过真正的雪吧?到了那里,你还可以和小姨的孩子打雪仗,堆雪人,好不乐乎!”其实她是越来越陶醉在自我的世界中。曾凌渝港的心也像磁石一样被吸引住了。正好养母逼着曾凌渝港回不该去的娘家,就只有让姨婆与养母唇舌大战一番。到头来还是得了胜,曾凌渝港也本该回娘家的。 结果当天下午姨婆就来家中接曾凌渝港去了火车站。幸好此时站内的人还不太多,也不太拥挤,平平安安地上了车,也没有“人在囧途”般戏剧性的麻烦。火车不停息地嘶鸣,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也不知行了多久,还是深更半夜,曾凌渝港依稀地睡着了,却猛地被姨婆叫醒。车已经停歇了,窗户隔着一层霜。出了车门,寒气扑面而来,地上满是白茫茫的一片。——曾凌渝港欢呼着,头一次看见雪,在昏暗的路灯下,那样的寒风凛冽,曾凌渝港却忘情于一片雪海之中。 “快走吧!”姨婆拉着曾凌渝港猛地拽进了一辆出租车。“去气象局家属区。”姨婆熟练地对司机喊道。 “气象局?你经常来这里吗?”曾凌渝港疑惑地问。 “这几年常来了。你姥姥去年胃部动了手术,现在连饭都吃不下几口。逢年过节,我还得回来照顾大姐。毕竟以前她曾经像母亲那样把我们几个妹妹带大,现在是该好好报答她了。对了——你姥爷身子骨还强壮呢,只可惜人老了,耳朵就背了,听不清说的话。他也好不容易活了七十岁,只有过一天算一天了……”姨婆滔滔不绝地说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气象局的家属区。 其实这片家属区,已经是危旧房了。大致年限已久,只有五层楼的砖瓦房,表面的漆也被岁月划破留下一道道斑驳的痕迹。推开铁门,那门已经生锈了,发出凄厉的叫喊声,划破了夜的宁静。何况满地都铺着雪花,踩在上面也是极软极软的。家属区与气象局并没有分开,只是隔着一道行道树。姨婆指着气象局大院上的那些装满仪器的百叶窗,说道:“你姥爷原来在重庆工作,后来被调到了固原,你姥姥一家也搬了过来。你看——以前这些仪器全是你姥爷在看管,还帮忙收集数据。他的工作既是天气情报员,也负责预报。别看他现在活得平平凡凡,年轻时还是颇得局里人的赞赏。这套房子——本来已经很陈旧了,就是单位送给他的。四十多年了,他们都不愿搬家。” “那后来呢?他没有回过重庆吗?” “当然回来过几次,不过直接到江津来看看父母,然后又得回去。他们工作可是天天都不停息,所以一年到头休假也没有时间,倒帮那些实习的年轻人替着。——可这些实习生总让人不踏实,就怕测算出错。以前就有过一次,天气预报出了错,结果大伙都不再让这些实习生来干事情了——也就从那经后,姥爷再也没有时间回乡了。现在退休了,但年纪又大,经不住来来往往的折腾,所以就没有回来了。” “那么姥姥姥爷长什么样子呀?我还真没印象了。哦——应该从这里上楼吧!” “对,就只有这道门。怎么说呢?当年你出生后,你母亲就从医院消失了——我是说消失,因为医院并没有关于她难产而死的报道,但至今都没有她的音信,就以为她是难产而死的。说实话,当年在医院生下你的时候,你父亲就没有在场,当时你婆婆还骂道:‘这个臭小子,置孩子与妻子不顾,自个儿寻欢去了。’我也没有多问,但后来办完离婚手续,你父亲就说要和别人结婚,而且还没等你婆婆答应,那女的就在医院生了孩子。——因此这个孩子就是你面前的曾凌紫荆,那个生孩子的人就是你的后妈。好了,不说了,这些事情可不能到处乱说的。就这儿了,快敲敲门吧!” 曾凌渝港悄悄地敲了一下门,没有人回答,他又用力地敲了一下门,屋内这才有人叫道:“来啦,来啦!!”开门的是位三十几岁的妇女,见到姨婆,连忙叫喊道:“小姨,你们怎么那么快就到了呀!”她打完招呼又打量了曾凌渝港,问道:“他就是我姐姐的孩子?” “当然了,还不快叫小姨。” “小姨好,小姨好。”曾凌渝港这才歉意地弯腰打招呼。 他小姨倒挺随和,连忙抚摸曾凌渝港的头,还说道:“愣在外面干啥呀!快进来吧,屋里暖和。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十年不见真是变了样儿。” 屋内有人问道:“谁来了呀?”说完,只见两位老人蹒姗地走出来——没错,曾凌渝港大概也猜到了,那正是他的姥姥姥爷。他姥姥留有一头短发,隐隐有灰发藏在其间,却显得很精神。只是身体很瘦削,穿的虽然是棉袄,但仍觉得衣服老老实实地包裹着她的身体,没有丝毫地挤压。左眼是很骇人的,那眼睛已经变蓝,也蒙上了一层眼翳,因此确实让曾凌渝港吓了一跳,但他不敢多问,日后他才从姨婆那里打听到,那是在文革的时候,她患上了红眼病。但那时社会动荡,许多药铺都关上了,而且手头又很紧,因此就失了治疗的机会,只有等这只眼睛坏死了。这样的遭逢,在那个年代是常有了,因此凡是只要是从那年代出来的人,多少会带点伤痛的。 他老爸却很抖擞,腿脚也麻利,扶着姥姥从屋里出来。他只穿着一件衬衫,虽然外面下着雪很是寒冷,但屋内生了火的暖气,却驱走了屋内的严寒,反倒觉得穿棉袄不合时宜了。他们俩倒还笑逐颜开,虽然看见曾凌渝港就会想起自己女儿的生亡,但他俩还是很乐意接受这个孩子的。 曾凌渝港仍拘谨地站在一边,连忙叫道:“姥爷好!姥姥好!” “乖,你快坐吧。你瞧呀,这孩子都长那么大了,伶牙俐齿的,长得和他妈是一模一样。孩子,你好不容易回一趟娘家,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看现在我们也老了,不能回去看你。见你一面也不容易呀!”姥姥抚摸着曾凌渝港的手,又说道:“你也知道我们不想难为你。虽然你妈因为生你难产面死,但又不能怪罪在你的头上,我们也很少关心你,只有让我妹妹来帮忙照看。现在你小姨也在这边安了家,立了业,我们恐怕也回不去了。都这身子骨了,总有一天会散架的。因此,你总会离开的,我们也不勉强你留下来。至少你的模样让我多少想起自己的女儿——”姥姥叹息道。 “妈,你别这样!好不容易团圆,咱们应该高兴才是呀!”小姨安慰道。 “你妈这是喜极而泣呀。渝港呀,你不知道这几年,你姥姥日夜盼着你能来看看我们,就是见我们一面也好。现在终于圆梦了!”姥爷说着说着,也转过身擦干泪水。 “好了,好了,都三更半夜的,快睡了吧!”姨婆吩咐道。于是姥爷又扶着姥姥缓缓地走进卧室,小姨也进了房。等姨婆把另一间房子的床铺整理好,便同曾凌渝港一起睡觉了。不用说,这个静谧的夜晚,夹杂着雪花悄无声息地弥散在大地上。忘了说,因为这套房子已经很老旧,所以窗户都是木做的。有寒风吹过的时候,偶尔会听见轻轻地叩击声,那是北方雪夜的曼妙乐曲。 第二日,大家都在寒风中酣睡着。等曾凌渝港醒来后,姨婆她们已经忙活开了。姨婆冲曾凌渝港喊道:“快起来吧!今天中午要去小姨家团圆!” “小姨家!”曾凌渝港猛地从床上跳起来。他想到要见到两位小姨的孩子,就觉得亲近,即使不是自己的亲兄妹,也是自己的表兄妹,至少有剪不断的血缘关系。曾凌渝港一直注视着姥爷,看见他先是练了练他的拳术,然后又蹲着练气功,他的后背却分明比昨天要驼了,脚也不住地颤抖。曾凌渝港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错觉还是凭自己不希望得病的念头,但第二日见到姥姥姥爷,眼中所见没有比昨夜好的,都糟糕透了。屋外的确还是纷飞的雪,但路面已经被来来往往地人踩得肮脏,飘落在窗上的雪花,也消融了。只留下默默地污秽。没错,这片土地并不富饶,即使下雪,也遮掩不住黑色的煤渣和黑色的土地。即使是如此,也不知大雪就这样纷飞了多久,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虽然这比童话里的白雪王国差得多,但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同样是一片乐土。一路上,姥爷姥姥相互挟持着,在寒风的呼啸中,慢慢地在雪地里摸索。路边有玩雪的孩子,却披散着大衣,遮住被风鞭打得通红的脸颊,在尽情地游戏。曾凌渝港却静下心来,想道:“大概他们还没有受过痛苦,才能这样的狂野粗放。”他只有这样聊以自慰的理由,因为他向来没有感受过如此刺骨的寒冷。他在寒风中,同样是把大衣裹着身子,身体尽可能蜷缩着,还不断把手捂在嘴巴哈气。 就这样走了一路段,过了几道街,也便到了小姨家。姨婆在前面带路,其他人也就尾随其后。那房子还不算上档次,但在这段地区已经算是最好的住宅楼了。小姨开了门,便把她的两个小孩子介绍给曾凌渝港,还让他俩叫“哥哥”。他俩也粗犷地招呼着曾凌渝港,竟然不怕生,就把曾凌渝港拉到楼下的院子里,说要打雪仗。曾凌渝港默默地注视着他俩:大的女孩有五岁了,是个孤儿,小姨去福利院领养的。因为那时小姨生不出孩子,得了病,所以就以自己孩子的名义收养了她。但两年之后,她却意外获得了身孕,生下了眼前这个三岁的小男孩。曾凌渝港眼巴巴地望着他,觉得他身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那样明亮的眼睛,那样轮廊分明的脸庞,那样挺立的鼻梁,只有他的母亲才会有——这是曾凌渝港的直觉认为的。还有就是,这小弟虽然满面笑容,却极少说话,这更与曾凌渝港相似,总会把话埋藏在心灵深处。而那个小女孩,就要开朗得多,单是玩弄白雪,也不时自言自语道:“白雪真美呀,你就像天使的羽毛,要是我也有双翅膀该多好!”她的愿望多么美好,她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上帝的眷顾。看着看着,曾凌渝港却想到联欢晚会上那幕幕惨状,还有那撕心裂肺的口号:“连个展示的机会都不给他,连一个上天都不眷顾的小孩,怎么会对上天微笑呢?”那声音打破心灵的尘封,不时在耳朵回荡。曾凌渝港又陷入可悲的回忆之中了! “哥哥,快过来帮我塑雪人吧!”小女孩大叫着,还跑来扯曾凌渝港的衣服,曾凌渝港却高兴,他还从未塑过雪人,现在应人之邀,更是求之不得,他用戴着笨重手套的双手轻轻捧起一堆雪,那雪却在手上渐渐消融了。他赶紧把手上的雪捏成小团,又轻轻地放在地上,就同小弟小妹一起滚起来。雪球滑过地方,就留下一道道长长的窄窄的痕迹,翻滚地卷起地上的积雪。雪球越滚越大,大致是可以做成雪人身了,他们又重滚一个小的,做成雪人的头。 “哥哥,帮我把这个小雪球放上去,可以吗?”小妹妹又冲曾凌渝港叫喊道。 曾凌渝港答应了一声就默默地把那个小雪球搭在了大雪球身上。其实这种塑雪人的乐趣,已经不能够唤醒他的童年了。他又呆呆地站在那时,看小妹怎样用手挖出看上去是眼睛的洞洞,看小弟怎样摆弄着树枝,把其弄成雪人的手臂,却都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就这样在雪地里呆了半天,手也冻得通红了,身体开始不住地颤抖,他终于呻吟道:“外面太冷了,可不可以回屋去!”小弟小妹大概也玩腻了,因为四面都是白茫茫的雪,很是无聊,于是便牵着曾凌渝港回了屋子。 屋里的景象却与姥姥的屋子不同。因为这是刚修不久的,屋里灯火辉煌,四壁却粉刷得白茫茫的,同屋外那些雪花又有几分召应。姨婆和小姨在厨房忙活,曾凌渝港便随小弟小妹到了他们的卧室,看着他们高兴地玩弄着自己的玩具,姥姥姥爷却缩在沙发上,聊些邻居熟人的事儿,还不时寒喧许久,声音也渐渐稀疏了。 屋内就这这样几人,午饭之后,他们又各自忙活自己的去了,这时门外却有人敲门,还冲屋内人喊道:“快开门,快开门!” 小姨连忙跑去,开了门,递过那人手上的东西,说道:“你怎么买那么久呀!” “菜市场都关门了,我只好去银川那面商店买的,春运期间人太多了,坐个火车挤都挤不进去……” 小弟小妹也闻声寻来,一见门外那人,却立刻跑上去,喊道:“爸爸,爸爸!大哥哥来我们家了,大哥哥来我们家了!” “哪个大哥哥或,怎么来我们家呀?”门外这个人不冷不热地问道。 小姨立刻解释道:“是我姐的孩子,他昨天和我小姨才到的,今天和我父母亲来家里团个圆。” “你这孩子,愣在这儿干嘛,快叫姨夫!”姨婆又蹿出来说。 “哦,姨夫好!姨夫好!”曾凌渝港一边打招呼,一边打量他姨夫。这人长得高高的,颇有东北汉子的魁梧。人长得挺俊美的,戴有一副眼镜,可能是由于外面飘着雪花的缘故,眼镜也蒙上了一层白雪。他穿着挺领的皮大衣,围着黑灰格的脖巾,颇有书生气概。其实他本身就是一名中学教师,从他书房里那些那些辅导书就可以推断出来。再说这人进了屋,很友好地对曾凌渝港说:“很高兴你回娘家来,没想到都长这么高了。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才一岁半。你恐怕不记得了吧,你见了我就大哭,哭着要找你的妈妈。——只可惜你再也没有找到母亲,说这些干啥呀,很高兴你能来,就是怕你——不喜欢这雪,你们南方人不耐寒的!” “这雪挺美的,我很喜欢。”曾凌渝港不想说自己讨厌雪,那是因为他不想告诉别人他讨厌自己谜一样的童年。 小弟小妹也在旁边说道:“刚才他还和我们堆雪人呢!那雪人就在楼下,你看见没有?”可是等他们透过窗户往楼看时,那雪人已经不成样子了,上面的小球也散落下来,只留下那两根枯树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后面的情形也无非是小姨和姨婆在厨房忙活,其余人就聚在客厅聊长聊短,就连小弟小妹也开始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屋内暖气的温热,屋外的凛冽,纺织出这样一派除夕夜的光景。总究是到了团聚的时候,大伙都围坐在长桌边上,连小弟小妹也凑热闹,非得站在椅子同长辈们一起共餐。 小姨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菜,说道:“这是红烧牛肉,大肉没有卖的了,只的吃牛羊肉了。” 曾凌渝港却突然问道:“大肉是什么肉呀?好吃吗?” “你不知吃了多少次了”小姨边摆菜边说,“这边的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认为猪是上帝。因此他们都很忌讳猪肉,所以就取名叫大肉。对了,在这里可千万要小心,要是别人听见你说猪字,别人就会去告你的。” “没那么严重!”曾凌渝港惊叹道。 姥姥却嘻嘻笑,说:“咱们以前那个邻居老方,也是刚来不懂,有次他上街时,不小心被一回族人骑车绊倒了,他破口就大骂一声‘蠢猪’,结果两天之后一大群回族人跑到我们楼下,向他屋里扔石头,还打碎了玻璃。” “那后来呢?” “后来怎么着,他只有搬家呗。而且他是搬到别的地方去了。”姥姥叹息道:“其实这回族人也过得不容易,还是只能往像我们那样的房子,你小姨这栋房子,在现在还都算是最贵的。” “你这面儿才好呢,重庆的房价攀得更好,你们一辈子都买不起那些房子!”姨婆也端来了菜出来,边坐下来边说道,“菜上齐了,快趁热吃了吧。渝港,快吃吧,天气冷了,菜了容易凉的。” 于是一家人又开始边聊天边吃饭。曾凌渝港头一次吃北方的饭菜,自己是觉得稀奇。那些菜的原料虽然没什么不同,但口味和口感就一样的了。比如有盘菜叫“燕面柔柔”,在南方就叫做粉丝粉条,而且品种也多,不像这边“燕面”手工制作,看上去枯黄的,实在没有口福了。但最后的汤圆,曾凌渝港却吃得津津有味。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别的原因,他总觉得每个汤圆里面都有一种暖暖的关怀,那是比蜜还甜的,不仅甜了嘴,还甜了自己那饱受折磨的心。 北方的除夕夜大致就是这样。窗外仍是大雪纷飞,就这样扑天盖地地飞泻下来,让狂风卷集着窗外飘散的雪花,只留下那飒飒风响。没有人放烟花,没有人放鞭炮,所有的人都呆在家里,蜷缩在被窝里,连家里都隐隐有凉风掠过的感觉。曾凌渝港现在却异常想念曾凌紫荆,想念和她一起跳舞的样子,怀念和她在除夕夜欢呼雀跃地放鞭炮,点烟花的场景,那才是南方男儿的乐趣。 曾凌渝港呆不下去了,他想出屋外,可寒风又阻断他前行的脚步。于是除夕夜晚,他就对姨婆说:“姨婆,我想明后天就回家去。——我作业还没做完呢。”他说的前半句倒是真心话,后半句不过是随便搪塞的一句话。 姨婆不知是猜透了他的心思,还是自己也感到无聊,竟欣然同意了。初一的那天,曾凌渝港也算在寂寥之中度过了,初二的清晨,曾凌渝港就同亲人道了别,便登上了返乡的火车,虽然这个地方人还是稀少,但车站此时多了些候车的人。不过一路还算顺利,也没遇到高峰期那些潮涌的游客。姨婆在江津车站就下了火车,留曾凌渝港一人独自坐在车里,隐隐约约,他听见旁边有人在接电话。只听那人说道:“曾凌紫荆,你没回老家呀!我在火车上,下午就到重庆了,你——”那人见曾凌渝港走过来,连忙闭了嘴。 没错!那人就是夏磊。他怎么会那么凑巧在火车上相遇呢?曾凌渝港很是诧异,但并没有张嘴问原因。火车缓缓驶进了车站,曾凌渝港的固原之行也画上了句号。眼前,一切都变得那么熟悉,不大温暖但又同样不大寒冷的阳光撒向大地,虽然大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可也高低错落,比那上下一片茫茫要更加富有动态。车站仍是川流不息地人群,不像固原白茫茫的大地上看不见任何人的踪影。但在他脑海里,却时时浮现着纷繁的画面:白茫茫一片雪花的车站,那栋斑驳的危旧房,姥姥那蓝色的蒙上一层眼翳的病眼,姥爷那弯曲的后背,小弟小妹堆雪人的可爱场景,那雪人化成灰烬只留两枝树干随风飘落的画面,还有那魁梧的姨夫也蜷缩在角落里……他的头愈来愈错乱。干脆蹲下来休息,可脑海里的画面去交织出现,猛然间眼前一黑,就差点要昏睡过去了。 “你没事儿吧?”夏磊不知何时从人群里冒出来,想要上前扶曾凌渝港,但曾凌渝港却猛然地站起来,说道:“我没事儿的,就是心事太多,脑袋有点累了。”他强行地在路上走了几步,可不一会儿又觉得天旋地转了,捂着脑袋,踉跄地在就近的座位坐下。 “你还说没事呢?都这个样子了,行李我来拿吧,来,把手给我,扶你到出租车上。”夏磊边说边接过曾凌渝港手上的行李,另一只手扶着他的背,缓缓地来到车站。曾凌渝港虽然不想有劳别人,但自己已经虚脱了,只好顺从夏磊的意愿,跟他来到车站。但经过了这一波折,他却恍然大悟自己的妹妹为什么会恋上夏磊,那恐怕就是因为他的体贴罢了。 好不容易招了辆出租车,夏磊又忙着把行李塞进后备箱,又要把曾凌渝港扶到座位上。他的手有些颤抖,感觉快要耗尽了体力一样。曾凌渝港休息了一阵,也大致恢复了意识,眼前重又明晰起来。他看着满头大汗的夏磊,轻轻说了声:“谢谢你!” 夏磊回头望望曾凌渝港,有些惊讶地问:“好些了没有?刚才把你扶进来的时候,你的头不小心磕在了车门上,还疼不疼呀?”他看着曾凌渝港的额头,觉得没有问题,这才转回目光。 曾凌渝港和夏磊不再吭声了。出租车绕到了曾凌渝港的门口,夏磊才开口说:“先前在火车上的谈话你也听见了,你妹妹说她婆婆来了,父母都不怎么管她,所以很无聊,就想让我来陪她,要是你不乐意的话,那就算了吧!”他说得很诚恳,让曾凌渝港心里触动了一番,于是,曾凌渝港便也很诚恳地说:“当然欢迎了,也许她看见你比看见我更高兴!” 曾凌渝港下了车,像个小主人似的拾起行李,但夏磊却硬是说:“你别那么客气,还是让我自己来吧!——更何况你刚才生了病,发了作,恐怕还没怎么恢复吧!”曾凌渝港本想和他再争论一番,但他已经拾起行李,走进了小区。曾凌渝港追上前,道了一声“谢谢你”。然而,家里的婆婆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更何况她是一家之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