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恩怨情仇 > 乡关何处 > 第33章 死生流转(下)

莫镝不知他有何吩咐,双膝一曲,跪在地上。莫骥盛道:“莫襄公曾有家训传下,今日我便传于你。第一句是行之弥远,望之弥近;第二句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第三句是不问国事,记下了么?”莫镝虽不明其意,但记心甚好,听得一遍便已记住。复述一遍竟是一字不差。 莫骥盛扶他起来,笑道:“以你这记心读书,只怕要比莫襄公强上许多。”莫镝心想读书有什么好的,刘邦项羽都是不读书的大英雄,现在又多了位莫襄公,还是我的祖宗呢!等爹娘回来,我讲给他们听,看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他自己不爱读书,因受爹娘强迫而去学堂,心中老大不愿,因此总要找些草莽英雄的例证,好来说服他们,自己也就得其所适了。又问道:“太爷爷,这三句家训是什么意思?” 莫骥盛沉吟了一会儿,道:“这第一句话最难,莫襄公大有深意啊,自他之后,更无二人领会得透。家史中记载莫襄公有次确想回家,车马大驾已在途中,他在车内翻书来看,忽然看到一幅对子,不由得大哭一场,当即勒转车马,又回太原,挥笔写下这么一句家训来,自此彻底绝了回家的念头。”、 莫镝听得一头雾水,问道:“他究竟看到了什么对子?”莫骥盛道:“那副对子是: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远亲近邻,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这副对子活脱脱勾勒出一副世道人心来。想是莫襄公生平际遇与这作联之人颇相吻合,因此上感同身受,才打消了回归故里的念头。我原想他留下这句家训,用意是警醒自己,鞭策后人,事情冷暖常变。现在想想,似又不是。冷暖常变,自该行远,望近一说,却解释不通了。哎,我这一生是参悟不透了,且留给你领会吧。” 莫镝想了一想,自也不能参悟,先行记在心中,留待日后再来参研。莫骥盛又道:“这第二句家训,并非莫襄公所作,而是齐国管仲讲的。意思是说吃穿用度丰足不缺了,百姓就能知道礼节和荣辱了。自古至今,战乱绵亘不绝,莫不起于‘饥饿’二字。实因物力不足,才致率土之滨,莫非暴民。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汉末黄巾之乱,唐朝绿林赤眉,再到宋朝方腊宋江,元末红巾军,明末李闯,清末长毛贼,数不胜数。”莫镝心想只为了口饭便打仗造反,太也小题大做了。他哪里知道民不聊生之苦,偶尔下学饥肠辘辘,回家便嚷“饿死了”,却未想过,“饿”果真能死人。 莫骥盛道:“先贤圣人宣扬道德教化人心,本意是达到消弭战祸的目的。只是却本末倒置,好比对乞丐念佛,天花乱坠也无非望梅止渴罢了。还不如盗贼施粥,摇身便成阿弥陀佛了。嘿嘿,老夫痴迷半生,竟不知答案就在眼前。镝儿,我烧掉这几部书,你可明白我的意思?”莫镝道:“难道是因为它们,它们没有用处?”自小莫怀同便以这些古学经典启蒙于他,他虽无心向学,但耳濡目染却已认作是必然之理。听太爷爷忽然推翻,言语中自然有些踟蹰。莫骥盛道:“正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你要用心记好。” 莫镝暗道:圣人不是专为对付盗贼的吗?圣人死了,世上可只剩下贼了。一时也想不明白,便不再作想。莫骥盛道:“不问国事是说不要做官,你务要恪守祖训,不得违背。”莫镝听他语气严厉,面上现出厌恶之色,忙点头应允。暗道:煞面城隍就是个官,太爷爷自然不愿我像这恶人一样。 说到这里,莫骥盛抬眼望着外边日光,道:“好美的太阳啊,只可惜也已是残阳晚照了。镝儿,夸父用脚追日,直到累死,却也追赶不及。你可有法子追赶得上么?”莫镝向外望去,思索一会儿,终于茫然摇头。莫骥盛道:“别说是你,就是太爷爷壮年时候,也是力不能及。可是又何必去追呢?”莫镝微微一怔,喃喃道:“又何必去追呢?”面上现出苦思之色,莫骥盛又道:“男子汉胸怀天地,吞吐六合,宇宙操于手,振长鞭以御八方,大丈夫如此,岂不与日月同辉?又何必穷追不舍呢?”莫镝顿觉一股豪气充塞于胸中,面上作大喜之色,放声叫道:“太爷爷,我也要做这样的大丈夫!” 莫骥盛笑道:“大丈夫也不是那么好当得,须得有旋乾转坤的本事,否则天地虽大,却也无立身之所。”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若能多得两年时间,太爷爷先教你正心诚意之主用,再教你致事的法门,也就不差了。只可惜我…我怕时间一久,反而追不上家人,何况你年龄还小。仓促间,也只好教你一个取巧的法子。镝儿,赚钱种地,你力有不逮,也不用勉强。若要活命,得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用百家钱……”莫镝惊讶不已,默想:爹爹常告诫我说,千万不可取用他人财物,怎么太爷爷却叫我反其道而行?何况他们害死爹爹和娘,我才不稀罕他们的东西呢!道:“太爷爷,我只盼杀了这些恶贼替家人报仇,他们的臭东西我才瞧不上眼呢!”莫骥盛道:“杀人容易,报仇可就难得多了。” 莫镝道:“杀人不就等于报仇?难道不是一回事么?”莫骥盛道:“别人杀咱们家人,那是为了什么?”莫镝摇摇头,道:“我不知道,也许,也许恶人总是要杀好人的。”莫骥盛道:“不错,恶人是一派,好人是一派,党同伐异,恶人自然是不要好人活着的。要么杀了好人,要么干脆把好人变成恶人,他们才叫得意呢!你要把人杀了,岂非也变成了个小恶人?所以说人虽说是杀了,你反而中了他们的圈套,仇可就报不了喽。”莫镝道:“原来是这么个道理。”又恨恨道:“这些恶贼也太阴险了!”他不过眼见家人惨死,又受莫文远一番交代,身上才平添了一些杀心戾气,待得知家人犹可活转,心中仇恨之意已减,再听莫骥盛这样一番道理,反而觉得如释重负,道:“不杀人也好,可是我该怎么报仇呢?” 莫骥盛道:“那就比比谁的寿命长,谁活得更好!恶人不喜欢好人,欲杀之而后快,咱们偏偏活在他们眼皮子下,叫他们乐不起来。而且还要吃他们的穿他们的用他们的,靠他们养活,而且活的逍遥自在。你想,可不是把这些恶人气得吹胡子瞪眼?世上可还有比这样报仇更大快人心的么?”莫镝登时生起一股恶作剧心理,暗想学堂里的魏老师最不喜欢我,一到她上课,我偏偏又叫又闹,可不把她气得脸都绿了?笑道:“哈哈,这倒好玩儿,太爷爷,你快教我法子。”莫骥盛道:“我先问你,若有人取你东西,你该怎么办?”莫镝道:“自然打跑他们。”莫骥盛又问:“那你取别人东西呢?”莫镝嗫嚅道:“这可不妙了,多半…多半也要打跑我。” 莫骥盛正色道:“可不是么!你取一个人的,便有一个人打你,取十个人的,便有十人打你,取天下的,便有天下人打你,你又能敌得过几个?”莫镝面色一红,道:“连向东哥哥我都打不过!我…我还以为好玩,没想到却这样凶险!”莫骥盛点头道:“你能有这样的见识,已经不错了。残贼天下,岂可如儿戏一般?”莫镝经这话提醒,忙收敛起玩笑神气,道:“出了家门,这世上就再无好人了,今后镝儿一定打起一百个小心来。”莫骥盛道:“这就对了。霸王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这才纵横宇内,雄霸一时。太爷爷现在教你的就是万人敌的法子,上万人都敌不过你,还怕什么村夫莽汉么?” 莫镝抓耳挠腮喜不自禁。他自小倾慕英雄,梦想成就一番事业。究竟该如何作为,可就无从着手了。而今能一窥门径,所学又与霸王相同,心中自然大为亢奋。所谓“万人敌”,其实说的便是兵法。否则以一人之力,又如何能与万人相抗?只不过莫骥盛所要教授的,却非行军布阵的法门,而是与兵法意象相通的权术。兵法御众,权术却足以御天下。是以学过“万人敌”的项羽,一旦碰上深谙权术的刘邦,便即失了天下。 莫骥盛盯着外边儿景象怔了一会儿,才道:“万人敌原本不可学,只看个人天性中是否有那段才赋。若是一帮蠢牛木马,便是学上一辈子,也不能登堂入室。”听到这里,莫镝忍不住要问自己是否有那段才赋,转而又想太爷爷既然肯教,自然是认定我有了,否则又何必费这番工夫?想到这里,不自禁得有些得意。听他喃喃道:“天性中既有,我只要略加指点一番,你也就明白了。糟就糟在你年龄太小,固然说了你也不能领悟。若不说,由你任意所至,却又怕落了下乘。”自言自语,沉吟一会儿,却又摇头。莫镝见他如此顾虑多端,料想这“万人敌”定然极为难学,反而激起争强好胜之心来,昂然道:“太爷爷,你只管教我就是了,今天不会明天再学,今年不会明年再学,我总要学会了不可。”这番话说得极是果决,脸上现出坚毅之色。 莫骥盛抬手在他额上拍了一掌,道:“傻小子,我要教你取巧的法子,你却尽用蠢方法学来学,又如何能通?”莫镝面色一红,嗫嚅着不敢开口。见太爷爷眉头深锁,似眼前之事颇为棘手,又喃喃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通于一,执一而可御万物。故盛身养志实意而与道通,方能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算尽天下之势。而后分威散势,抵罅转圆,因势而利导,倾尽万端变化,才能操权持枢,合诸于大道。”听到这里,莫镝用脚尖在地上画出一个圆来,只觉太爷爷始说之道与末尾之道合在一点之上,是以立刻得出这么个图形来。却不明白明明起点与终点一样,又何必非要兜这样一个圈子呢。莫骥盛道:“镝儿,当年我学这一门学问时,用了将近五年时间,要你在一日之间学会,那是开玩笑了,你想只这见心明道的功夫,以苏秦这样的俊杰人物,也用了一年时间呢。哎,除去这个,剩下的却好学一些。” 莫镝问道:“我可不可以先不学这一部分?”莫骥盛道:“不学…”显然神思不属。莫镝指着在地上画的圆圈,道:“你瞧,太爷爷,这圆周之上,每一点都是起点又是终点。我想着从简单的学起,始终又会归到一起的。”这一言登时将莫骥盛提醒,满脸喜色,说道:“好小子,你悟心却好得很,这就好办了,好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