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菁菁校园 > 宦海浪淘 > 第二十六章

宦海浪淘 第二十六章

作者:匿名 分类:菁菁校园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下午,祝冠英把他叫了去,又适当地启发,点拔了他一下,并希望他能在某个场合认识一下。边样,既挽回了自己的面子与尊严,也给了他个台阶下——变不利为有利,为自己推荐他为优抚科科长人选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实,方敬德所以这样倔犟、恼怒,一方面是他认为祝冠英以权势压人的做法太盛气凌人,也欠妥当,当众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另一方面,也因为那份材料是章爱嫱的“杰作”,上个月章爱嫱还在半年个人工作总结会上,把一份她起草并修改过两次未通过的调查报告,低三下四地求他修改。经他呕心沥血改写后通过的报告,章爱嫱竟然当着他的面,只字不提他的帮助,厚着脸皮大言不断地说成是她自己写好的。他对这种不尽情理,贪天功为己有的虚伪做法极为鄙视,当即发誓以后再也不为章爱嫱救驾了。因而,他一见那份材料是章爱嫱的字体,便底火腾起,却阴差阳错的一股脑儿地发泄到祝冠英身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他冷静下来稍加思索,还是觉得自己的态度和做法有失偏激,尤其想到尽管自己拿到了大专文凭——有了进入机关的先决条件,但毕竟是祝冠英把他调进局的,特别是领悟到了祝冠英的良苦用心后,便更加有所触动和愧疚。 至于其父与祝子琛的那段生死之交,以及祝冠英由于思父心切而冒失地去探望己父,所殃及的其父被迫害而死,方敬德却认为其父救祝子琛是一种知恩必报的见义勇为,他引以为骄傲和自豪!但,若追究致其父之死的祸根,他却认为是那段扭曲的历史背景所造成的,罪责不应该归咎于祝子琛父子。因而,他也不需要祝冠英的报答,更不需要祝冠英带有报父恩赎已罪成份的提携。 尽管方敬德的倔犟劲儿尚未完全消退,仍不情愿当面向祝冠英认错。但,他还是在科长会上,委婉地承认了自己的态度有失强硬,做法有失偏颇,有伤大雅,并主动请缨——把那份材料要了过去。 六 在一次党总支委员参加的优抚科科长人选务虚会上,沈其明首当其冲,扼要地讲了方敬德良好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政绩和在群众中的口碑后,以主管局长的名义,郑重地推荐了方敬德。 祝冠英对沈其明的宣宾夺主颇为不悦,对其先法制人式的推荐更为不满,不由得乜斜了沈其明一眼。 善于揣摸和观察祝冠英心理和颜色的党办主任黎毓刚,不以为然地说:“方科长目无领导,不但不服从祝局长委派的工作,而且还出言不逊,公开顶撞领导,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鉴于这种情况,我以为起码暂时不宜重用!” 而沈其明对其带有倾向性的发言却予以反驳:“方科长在对待祝局长让他改稿的态度和做法上,确实欠妥当。事后我曾找方科长谈过这个问题,除了我在这个场合不便说的客观原因外,主观上也确实存在一定不足。但祝局长态度生硬,带有一种强迫命令式的口吻也不妥当,致使自尊心颇强的方科长当众难以接受。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吧,我以为他俩都存在一定不足。当然了,祝局长高姿态,首先缓和了矛盾,然后又进行了自我批评,并中肯地指出了方科长的不足之处。促使方科长心悦诚服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并在科长会上委婉地作了检讨,主动地把那份材料要了去,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我以为这已经难能可贵了。况且,实事求是地说,方科长领导授意制定的职责范围和分工制度,领导应该带头遵守和执行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和依据的。尤其是他这种敢于在领导面前直述己见,并不为权势和压力所屈服的恪守己见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所应当提倡和鼓励的!至于方科长适不适合担任优抚科科长嘛,我以为,还是应该把方科长放到优抚科科长人选中去衡量和比较,根据民意,最后看对方科长的全面考核结果再定夺为好!” 郝小戎赞同地:“我看沈局长的意见,不但对方科长可行,对其他人选也可行!当然,我们做领导的要最后把关!” 祝冠英虽有异议,并有欲推荐的叁个人选的话要说,但因感到沈其明有理有据的两次宏论几乎无懈可击,更难以驳倒,而且尚博得了郝小戎的赞同,在这种情况下,他再推荐张景东,范冰漪和季良,无异于相形见绌,所以,只好保持缄默。 沈其明推荐方敬德的意见占了上峰,无形中与祝冠英欲推荐的人选形成了相悖的局面,令祝冠英颇为恼火,并有一种有口难辩的窘迫感,但却倏地意识到:既然我的旨意难以在会上达成共识,形成优势,那,还是暗箱操作为好。 祝冠英心里左右为难,现在是僧多粥少,他收了张景东的厚贿,沾了范冰漪的芳泽,虽然受季良的贿相对来说少一些,但却有把柄在季良手里攥着。正挠头如果把空缺给张景东,又有负于范冰漪和季良,也没法向范冰漪和季良交账;如果把空缺给范冰漪,又对不起张景东和季良,也没法向张景东和季良交账;如果把空缺给季良,又对不住张景东和范冰漪,也没法向张景东和范冰漪交差。 况且,他尚认为来日方长,报恩和偿还命债缓一段时间也未尚不可。而且,什么时候报答、偿还,他还要看方敬德今后对他的态度,和客观情况的轻重缓急而定。而他收受和享受了张景东、季良、范冰漪的贿赂和色情贿赂,空缺却只有一个,虽然他已有初步意向:第一倾向于把空缺给张景东,第二给范冰漪,第三给季良。但这也只是他的主观意愿,究竟如何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这个他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三全齐美的难题,随着谁是空缺得主的日趋迫近,越来越严重地困扰着他,令他顾虑重重,寝食难宁。 一天,夜已很深了,他仍展转反侧难以入眠,绞尽脑汁地在思谋着如何方能三全齐美的良策。正所谓有所思或许会有所悟吧,他纷纭的脑际倏地电光石火闪出一缕亮隙;恍惚想起在南方日报上看到过一则竞选科长的讯息。他心中豁然开朗:对呀!我何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主动向组织部请缨,在本局搞全区科级干部竞选试点,来它个一举三得:一可博得组织部领导的好评和赏识;二可使张景东,范冰漪,季良也包括方敬德如果竞选落选了,主要责任在他们各自身上,怨他们自己的素质欠佳,群众威信不高,而不在我身上。因为我虽是一局之长却爱莫能助——决定权不在我手上;三我收的张景东和季良的礼金,沾的范冰漪的便宜,他们虽会耿耿于怀,但也只能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因为我可以在竞选?樽拥难谑蜗拢?堂而皇之地把责任搪塞过去。至于得到他们的好处嘛,顶多向他们许个以后再兑现的愿罢了。 顿开茅塞的祝冠英尚欲举一反三:对呀!我何不乘竞选优抚科科长之机,向组织部建议其它科科长也一并竞选上岗——这样,几个年龄偏大,威信一般的老科长很可能有的会落选,说不定我欠他们仨的债会同时偿还。 但,遗憾的是祝冠英其它科科长一并竞选的建议,却未能被组织部采纳。 七 季良获悉民主选举空缺的讯息后,不禁忧喜参半:喜的是他认为自己在同事中的口碑尚可,虽然不及方敬德,但却略胜于张景东和范冰漪;忧的是郝局长和祝局长鞭长莫及,如果落选了,他几乎倾囊送给郝、祝的礼金岂不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他不由得滋生出一种一旦与空缺失之交臂,反而破了大财的失落感。但转念一想,张景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而且损失的还远远高出他几倍,甚至于十几倍,只不过张景东财大气粗,根本不在乎这点损失罢了。而他却等于剜了一大块肉去,大伤元气。 虽然季良认为自己并非没有当选的希望,但因希望尤其是把握不大,心中仍不免充满惆怅。 此刻方意识到群众威信举足轻重,甚至于是主宰他官运上帝的季良,忽地意识到自己在结婚证等问题上,及与杨颖的暧昧关系上,难免会在有的同事心中留下阴影,影响到他的选票。但,也只好急来抱佛脚,以恰值自己生日的名义,不但宴请了局里几个他与颇为投缘的同事,甚至于还宴请了几个和他关系一般化的同事,企图笼络他们投自己一票。 张景东得知民主选举空缺的讯息后,不啻于当头挨了一闷棍,不仅使之寄托在郝局长,特别是祝局长身上的厚望顿感锐减,而且,也意识到:由于他平时有被领导赏识的优越感,并在同事们面前有过与众不同的傲慢表现,难免在相当一部分同事中留下不良印象,很可能会给他的竞选带来一定影响。 张景东懊丧地想:我费了不少细胞,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如果落选了,送给郝局长的红包还好些,因为提前埋下了伏笔……而送给祝局长的那10万元,岂不打了水漂! 无奈,张景东只好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尽可能地搞点感情投资,缓和一下几个与他有芥蒂同事的关系,笼络一下几个与他关系一般化的同事,发挥一下他的几个铁哥们铁姐妹般同事的杠杆作用,竭尽所能地多拉选票。 范冰漪听到民主选举空缺的消息后,无异于给她满怀的希望蒙上一层迷雾。或许事物具有两重性,往往自以为有利的背面亦潜伏着不利的因素:由于她热衷于拉帮结伙,且动辙以自己与祝局长关系不一般来炫耀,她除了与她小帮派的那几个同事的关系密切外,由于受上述两方面所谓优势所形成的负面影响,与局里多数同事的关系不仅一般化,而且尚有相当一部分同事,对她有一种欲依仗于其小帮派势力,和祝局长这杆大旗做虎皮,捞个一官半职的嫌疑。而她虽然认为选举时她小团伙的同事会助她一臂之力,但同时又意识到,她小团伙中的人数还不足全局人数的四分之一,况且,她小帮派中的同事也不一定都投她一票,因为其中尚有与方敬德、张景东、季良关系颇佳的,毕竟势单力薄,当选的希望并不大。而且,她与邵太起的桃色新闻,也会在相当一部分同事的心中留下阴影……她并意识到:倘若她落选了,漫说祝局长爱莫能助,即使她老公公也是老牛撵兔子——有劲使不上!一种忙活了一大顿枉费心机,白让祝局长沾了便宜的懊丧和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