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网游之错乱时空 > 第69章 甘拜下风

平心而论,无论是张良、还是赵云、太史慈诸人,因为身份特殊之故,都得到大唐天子李世民的礼遇及尊崇,也得到元帅李靖发自内心的尊敬;虽然如此,他们并没有逾越本份,仍然坚守着为客应有的分寸;所以,就算李靖的决定不合理或是有所不妥,也不会像凌天一样表示不同意见,何况是他们皆认为李靖的处置相当合宜,至少在洛阳争夺战上,能够大幅提高唐军的士气。 眼神扫过张良、赵云诸人,从他们的神情看来,凌天很明显察觉到同伴没有支持自己的看法,于是耸耸肩,表情无奈地道:“既然大家没有不同意见的话,表示阁下的决定极为睿智;也就是说,个人之前的拙见,算是失言了。” 语气顿了顿,昂然续问道:“不过,除了两位夏侯将军之外,像神鹰之类的铁鹰堡恶人,不知元帅阁下要如何处置呢?” 对铁鹰堡深恶痛绝的张良而言,李靖要怎麽处置夏侯惇、夏侯渊两名“晚辈”都可以接受,颇有事不关己,或是无关痛痒的意味;但是,对于神鹰、飞鹰等一众铁鹰堡囚犯的处置,相对来说,就较为关切了;因此,当他听到凌天的问题时,不期然地将目光集中在李靖身上。 同样的问题,对赵云、邓芝、太史慈与甘宁四位三国时期的名将来说,就觉得比较不在意,于是在态度上,显得有些意兴阑珊了。 六位与会者的神情反应,李靖全都看在眼里,当然明白同伴们所抱持的态度,于是从容不迫地答道:“公子的问题非常好!铁鹰堡俘虏处置是否妥当、得宜,足以影响这场战役的成败。” 此话一出,倒是教与会者始料未及,就连本是索然无味的赵云他们,闻言都生出浓厚的兴致,当然张良与凌天两人亦不例外;尤其后者更是神情专注地道:“阁下请说,在下洗耳恭听!” 李靖也不卖关子,或是吊众人味口,即爽快地道:“所谓冤有头、债有主,这些俘虏的待遇理当有所差别;因此,除了神鹰、飞鹰等几名铁鹰堡的重要人物外,余下的帮众,本帅认为他们的罪行不大,显非出于自愿,情有可原;所以,个人想要尽快释放他们。” 六人闻言先是愕然,旋即体会出李靖的用意,接着轰然称善。 虽无皎洁的明月相伴,却是凌天难以忘怀的夜晚;因为,一场即将展开的剑法较量,或许能够帮他解答一些疑惑。 处理完俘虏事宜及决定行军路线后,李靖背负着双手,信步来到营区外围的小谷,等候着今晚的主角。 离小谷还有十丈远,李靖就感应到小谷内有异,当然小心翼翼地前进。 其实,无名小谷位于兄弟会好手宿营地左前方不远处,且四周数里范围内,则是万名唐军的临时营区,在安全上绝对没有问题;然而,李靖之所以如此谨慎,就是要以身犯险,亲自体验一下“灵犀剑”的神奇。 无名小谷,与其说是个小山谷,不如说是处小盆地,应该更为贴切;因为,除了入口处是宽仅丈许、纵深逾十丈的斜坡外,入目所及之处,尽是高达百丈的陡峭山壁、或是突出在山壁上面的飞岩;另外,间有小松自石头缝隙处蹦出来,在硬梆梆的峭壁中,点缀出些许鲜绿,却改变不了小盆地近似月球表面一样的景色,教人留下冰冷、晦暗、死寂的印象。 离入口处愈近,教人不寒而栗的气息就愈重,如此强烈的排外异象,纵使李靖早已心里有数,还是不免心中大凛。 “伏魔剑”可是佛门至宝之一,灵动非凡,当然能够感应出前方宝剑的强大气势,于是生出跃跃欲试的晃动,显有知会主人的意思;只不过,在李靖意念的驾驭下,却不敢造次,还是安份守己地等待主人的指令。 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此时李靖的行动,可说是最佳的写照。 自从听过旁观者张良、当事人赵云描述过“灵犀剑”的神奇后,李靖就对该把宝剑生出高度的兴趣及好奇,才会有目下的奇特约会。 李靖缓缓走向山坡,一步一步地朝着入口处前进,还没有看到凌天的身影前,却先看到耀眼刺目、璀璨亮丽的金色剑光,在漆黑的夜空里飞舞;如此闪亮夺目、慑人心魄的画面,以李靖傲人的阅历,还是感到匪夷所思。 既然对手“灵犀剑”不怀好意,屡屡展现出迫人的威势,李靖焉能让自己的爱剑“伏魔剑”示弱呢?或是受屈呢? “锵!” 得到主人的应允,“伏魔剑”轻鸣一响,终于飞鞘而出。 恍惚笼罩在乌云密布下的谷地,本是漆黑一片,伸手难辨五指的视野里,却在两口绝世宝剑相互争辉的情况下,能见度变得极佳,连数十丈之外的山壁、小松都清晰可见。 虽然凌天的剑法造诣不深,招式亦不熟练,唯在顺着宝剑旨意下,还是可以发挥出耀眼的剑光及凌厉的剑气;看似简单无华的剑招,却是蕴藏着难以计数的可怕威能,以李靖的老练、沉着,也不敢等闲视之。 招随意动,人随剑走;不待金色剑芒近身,李靖已箭步向前,同时间剑锋抖出朵朵剑花,由小到大、由少变多,宛若雨后春笋般,汇聚成闪烁耀眼、熠熠生辉的“光之花圈”,煞是好看;未几,小小的光圈就像涟漪般迅速扩大,仅是眨眼间,已经像浪涛般席卷对手,颇有反客为主的意味。 双方身法似电,以快打快,旋即正面交锋;仅在数鼻息的短暂光景里,两口绝世神剑就已经交击数十次了,响起“当当!……”之声,不绝于耳。 说也奇怪,金色剑芒依然强大耀眼、光华夺目,却不像早晨的时候,足以将凌天四周两丈范围的地方完全遮掩住;换句话说,锋芒毕露的金色剑光仅出现在凌天的前方而已,尚不足以阻断眼力高明者的视觉。 相对于“青釭剑”耀眼灿烂的独特青光,“伏魔剑”则是黯然失色不少;它不仅没有璀璨华丽的光芒,更无耀眼刺目的剑光,只有一般长剑柔和昏沉、雾蒙蒙的剑芒而已,很难据此看出是一柄威力非凡的佛兵。 然而,李靖毕竟是天策府首席高手,剑法造诣独树一帜,俨然有剑道宗师的气势;因此,即使他在面对着上古玄妙的剑招时,仍然不会感到陌生而有不知如何挡格的困窘,身手依旧潇洒自若,招式信手拈来、行云流水。 这个时候,只要盆地四周有人观战的话,都会看见一幅奇特的景象,铁定教人毕生难忘;因为金色剑光就像君临大地的阳光般,在盆地内光华四射,连十丈外的峭壁都可以像白昼的时候,看得清清楚楚;相对的,“伏魔剑”还是黯淡无光,就像月亮需要经阳光照射,方能反射出光芒一样,似乎只有俯首称臣的份。 表面上看来,“灵犀剑”耀武扬威,占尽绝对上风,根本对“伏魔剑”不屑一顾,唯实际上则非如此;因为双方的争锋已逾百回合了,无论前者攻势再猛再烈、金光再盛再亮,就是受制于李靖滴水不漏、密不透风的守势,寸进不得,而非呈现出一面倒的局面。 说真格的,两口宝剑的交锋实是锐利无比、惊险万分,只要稍有不慎就会有人挂彩了;这样的情景,除了当事者有深切的体认外,一般眼力差者或是剑法造诣浅者,是无法看出所以然。 平心而论,凌天能够陆续得到张良、赵云、李靖三位不同时代的绝世剑侠,在剑法上指导或彼此对打中,以增进用剑技巧,可说是获益良多;因此,在认知及经验大增的情况下,他对李靖的剑法更为佩服。 看过李靖气势磅礡、惊天动地的枪法后,凌天已对前者的功力留下深刻印象;接着在李靖细心指导下,开始学习正统的内功心法,真正迈入武学阶段,他当然对前者心存感激;而目前,李靖为了使得自己在剑法上有所突破,能够真正掌握住宝剑的特性及技巧,以发挥出剑法最强大的威力,居然义无反顾地以身试剑,这样的举动,更是让凌天佩服而已。 过招逾百回合之后,李靖逐渐摸清楚“灵犀剑”的路数,不仅在应付上更加得心应手,且有时间去思考上古剑法的玄妙之处。 心中想的,李靖很自然地运用在剑招上,以资验证自己的看法。 “伏魔剑”虽无光华夺目的剑芒,看起来相当不起眼,却不代表它的实力就不如对手;足足等了一盏热茶之久,在李靖的默许下,终于可以尽情施为,展现出佛门至宝的架势,发挥出伏魔除妖的威能。 纵使没有闪烁耀眼的剑光,却无损于“伏魔剑”实力的展现。 刹那间,一直照亮着盆地,可说是耀武扬威、唯我独尊的金色剑芒,在它的光辉范围内,开始出现阴影了;虽然阴影区域不大,仅有数尺方圆左右而已,还不到光芒万丈的金光百分之一,却有反客为主的趋势。 正在较量中的凌天与李靖两人或许没有察觉到光芒的变化,唯藏在暗处的张良与赵云两大高手则是看得啧啧称奇。 对于李靖的实力,两人可从来没有怀疑过,私下都推崇有加;倒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的“伏魔剑”,则在二者的预料之外,居然可以展现出银灰色剑芒,毫不逊色地和金色剑芒争辉、抗衡,确实神奇。 “嗯!不错!” 蓦地,自虚无飘渺的夜空突然传来一句话;虽然声音细如蚊蚋,几乎湮没在金铁交击声中而无法听得见,却逃不过听力敏锐的张良与赵云两人双耳;甚至于,连凌天与李靖两人都感应到有异,只是无暇理会。 以赵云与张良两人超凡入圣的修为,竟然没有察觉到有人在一旁窥伺着,可见来者的修为应不在他们之下,闻声神色遽变,于是提神戒备。 光芒依旧,战斗益加激烈。 在李靖全力施为下,银灰色的剑芒正逐寸逐分地增长,隐约之间,颇有后来居上的气势,连带着凌天都渐有压力迫至的感受。 “嗤!” 两道剑气互不示弱,在谁也压不住谁的情况下,强烈刚猛的气劲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完全不受控制地到处乱窜,刺耳的碰撞声此起彼落地响起;在眨眼之间,已在坚硬的山壁上刻画出纵横交错、杂乱无章的痕迹。 场中战斗愈形激烈,因剑击而生出的火花四散飞射,犹如天女散花一样,愈加赏心悦目、动人美丽;然而,原是“唯二”在附近观战的张良及赵云,则是心系隐身在暗处的不速之客,反而无心欣赏精彩的较量。 自从时空错乱以来,只要是有识之士,就像张良、诸葛亮、周瑜、赵云、房玄龄、李靖、李淳风、岳飞、韩世忠等名臣良将,都不会有坐井观天、目无他人的态度,或是昧于形势的错误认知,而是心知肚明于目前的时空里,可是人才汇粹、菁英辈出、卧虎藏龙的伟大时代;所以,既然知道有神秘高手在暗中窥伺后,就算是张良与赵云两人自认为身手不凡、功力了得,亦不敢掉以轻心,免得事出突然而措手不及。 虽然二者几乎将全部心思放在搜寻不速之客身上,难免会疏忽了场中的精彩演出;纵使如此,当两人的目光在盆地四周、上下扫视的时候,还是免不了会将目光停留在凌天与李靖两人的比武上。 只见到曜眼的金光和昏暗的银芒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难得一见的画面,就像太极图案般黑白分明,教人误以为是身在八卦阵或是魔法阵内。 两道身影兔起鹘落,忽焉在左,忽焉在右,一会儿看到凌天在盆地的四周来回奔驰,一会儿瞧见李靖卓然站在中间,不动如山,足见双方攻守分明、节奏明快;顷刻间,两人身影交错,倏合乍分,变成后者的身影在上面,而凌天则是像柱子般定在地上,挥舞着宝剑力抗变化多端的剑击。 对张良或赵云而言,都是第一次看到李靖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剑法,不仅留下深刻印象而已,还会与个人的剑法作个比较。 两口绝世宝剑的争雄持续进行了一柱香之久,盆地内除了清亮悦耳的剑击声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杂音了;也就表示,先前话音已逾更久的时间没有出现了,使得张良他们不禁怀疑神秘高手早已离去。 张良以传音入密的方法,疑然问道:“没有动静,可是走了!” 赵云以同样的方法回应道:“很难确定!” 就在两人对话的时候,场中的较量又有变化了。 纵使“灵犀剑”拥有无与伦比、威力强大的神通,然凌天却是一位实力有待提升、技巧需要琢磨、经验仍需累积的平凡高手;因此,较量的时间愈久,则真气的耗损愈钜,使得没有浑厚真气支撑的凌天,渐感无以为继。 在主人凌天“筋疲力尽”的窘态下,通灵的“灵犀剑”难以再发挥神效,不仅展现不出君临天下的剑势,倒像是初学者生涩稚拙的招式,没有任何威力可言;这样的表现,看在剑法宗师张良与赵云两人的眼里,可说是始料未及,不由得替前者捏一把冷汗。 幸好李靖剑法已臻化境,招式运用娴熟自如、剑我不分,足以随心所欲地操控宝剑;当他一察觉到“灵犀剑”威力不再、速度减慢,在剑锋逼近凌天的时候,迅即变招移位,潇洒自若地回剑归鞘,同时人已洒然落在凌天身后五步处;所有的动作就像喝水般那麽自然,一气呵成。 凌天的演出算是超水准了,在解除可能的“危机”后,早已体力透支、双脚发软的他,根本站不住,于是席地而坐,独自闭目调息。 看到李靖神乎其技的演出,纵使在警戒中的张良与赵云两大高手,都不免看得津津有味,心中激赏不已。 就在二者正要夸赞李靖与凌天两人的表现时,异音再起。 “好!” 就这麽一个字而已,虽然声音不大却极为清晰,当听在张良诸人的耳中时,更如当头棒喝教他们大吃一惊。 几乎同时,张良与赵云两人的身影就出现在凌天两侧,隐有左右护法、前后守护的意思。 其实,李靖早已知道两人躲在暗处观战,更误以为赞叹声是来自其中之一;因此,看到二者同时现身的时候,他不但不感到讶异,还认为是理所当然,于是神清气爽地道:“两位先生觉得如何?” 赵云没有回答李靖的话,而是迳自沉声问道:“阁下既然来了,何不现身一见呢?” 李靖闻言愕然,警觉问道:“还有第三人?” 张良肃然答道:“没错!” 接着,朗声问道:“既来之则安之,又何必躲躲藏藏着;只要阁下没有丝毫恶意的话,在下愿意交个朋友,如何?” 听到两人这麽说,李靖快走到凌天后面,以防有人偷袭。 “哈!” 蓦地,盆地四周响起笑声,不绝于耳,教人难以寻声找出他的行踪,足见来者绝对是一位才智不俗,并具有近乎神不知鬼不觉身法的高手。 听到爽朗的笑声,张良与赵云两人觉得来者有挑衅的意味,于是将功力提昇到最高,以应付可能即将来临的硬仗;相对于二者的全面戒备,李靖却是露出既讶异又疑惑的神情,似乎对笑声感到相当迷茫。 顷刻,笑声倏地消失,一道巨大的身影恍若天降神兵,自盆地上方落在凌天前面十步处;由于感应不到来者的敌意及杀气,于是张良与赵云两人没有立即出手,只是静观其变而已。 一看到来者,李靖的眼神为之一亮,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虽然张良与赵云两人没有看到李靖的神情变化,却从神秘高手的神态,直觉认定他绝非偶然现身相见,而该是另有目的才对。 神秘高手外型相当粗犷,满脸落腮胡,神情庄严,颇有不怒而威的气势,体态魁梧,虎臂熊腰,应是个力大无穷之徒,唯手持拂尘,则是教人感到有些突兀;然而,真正让张良他们感到兴趣及留意的并非如此,而是一对深邃难测的眼神,蕴含着无限智慧神光,着实教二者看不透、猜不着。 李靖喜出望外地问道:“是您嘛?” 神秘者欣然答道:“没错!是我。” 两人简单地一问一答,尽显出二者的关系非比寻找;只是张良与赵云两人听得一头雾水,心中感到非常奇怪,何以李靖没有事先告知呢? 赵云肃然问道:“阁下已来了许久,何以现在才现身呢?” 神秘者悠然答道:“难得看到一场精彩绝伦的比武,尤其是两口世所罕见的绝世神兵较劲,焉能扰人雅兴罗!” 对方避重就轻地回答,让张良感到他诚意不足,乃不客气地追问道:“阁下是专诚而来,还是适巧路过呢?” 神秘者洒然答道:“在下只是一介布衣,尚没有卧龙先生的神机妙算能力,焉能得知此处有盛会啊!” 虽然神秘者有问必答,却总是点到为止,没有肯定的答覆,着实教两人心中有气,不禁怀疑来者别有用心。 就在赵云正要诘问责难的时候,李靖已自凌天身后趋前,忙打圆场地道:“我说老哥啊!不要再开玩笑了。” 接着,不在意两人怀疑的目光,泰然自若地续道:“子房先生,赵将军,他是在下的再造恩人,人称虯髯客是也。” 听到李靖这麽说,张良与赵云两人不疑有他,微微点头表示欢迎;就在这个时候,刚调息完毕的凌天正好听见,脱口而出地道:“风尘三侠!” 听到“子房先生”四个字的时候,虯髯客的目光就停留在谋圣张良身上,脸上露出赞许的神思;接者,再耳闻凌天的话时,则是为之愕然。 至于张良与赵云两人闻言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凌天来自未来时空的异人,知道很多事情是正常的,实属理所当然。 对虯髯客来说,“风尘三侠”这个名号,已是尘封许久的陈年往事了,想不到还有人会提起,的确教他感到极为意外;因此,先与李靖交换眼神,得知后者并未向任何人谈过后,再用神打量着凌天,神情愉悦地笑道:“小兄弟,不简单喔!连尘封多年的小事也知道,教老夫刮目相看。” 接着,拱手致意对着张良续道:“晚生见过子房先生,子龙将军。” 张良微笑回应道:“幸会!” 忽然,虯髯客近似自言自语地道:“能够与“伏魔剑”争锋的宝剑不多,世上难得一见;唯独今夜是例外,居然可以同时看到另外三口神剑,真教鄙人眼界大开,看来时空真的大乱了。” 其实,赵云心中本不喜欢虯髯客故弄玄虚的态度,然听他这麽说时,不免生出好奇心,莫非他知道三口宝剑的来历,因而郑重其事地问道:“虽然在下不知道阁下的来历,但是听阁下的口吻,似乎知道子房先生、凌公子及在下佩剑的来历,可否请阁下略述一二呢?” 无论是张良、或是凌天、还是李靖,本就对宝剑的来历有深厚的兴趣;因此,三人闻言莫不竖起双耳,神情专注地看着虯髯客。 在四人殷切期盼下,虯髯客不负众望地答道:“适才鄙人看到宝剑光华夺目的金色剑芒时,已知此剑并非普通的宝剑,而是一柄历经千锤百链、集聚天地灵气、日月菁华的神兵,实不该出现在凡间的。” 接着,神情笃定地续道:“虽然鄙人对剑法少有钻研,应该说是个门外汉,唯看到金色剑芒展现出的招式后,教人惊艳,只能用叹为观止予以形容,显见使出剑法者应是具有开宗立派的大剑师;然而,神兵的主人竟然是一位稚嫩的小娃儿,倒是让鄙人始料未及。” 众人只听到虯髯客东拉西扯地讲了一堆话,却还没有说出神兵的来历,而当李靖正要催问的时候,前者的声音又响起,语气肯定地又道:“准此,能够引导主人发挥出宝剑本身里面蕴含的绝世剑法,这样的宝剑少之又少;就鄙人自己所了解,应该只有一柄,那就是传闻元始天尊遗留凡间的神兵,“灵犀宝剑”。” 除了李靖之外,凌天、张良、赵云三人闻言面面相觑,均对虯髯客的见识有进一步的认知。 就在三人期待下文的时候,虯髯客却没有继续说下去,反而朗声喝道:“何方高人驾临?还不现身一见!” 有人躲在暗处偷听,居然凌天他们都没有察觉,闻言全都大吃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