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网游之错乱时空 > 第94章 呼之欲出

离营区大门口还有十丈远,凌天就看到一队队胄甲鲜明、精神抖擞的兵士井然有序地分立在道旁两侧,看来既庄严且隆重,足见事情不单纯。 由于情景极为罕见,凌天乃兴趣盎然地道:“老哥,应该知道详情吧!” 秦琼没有正面回答,反而故作神秘状,意有所指地问道:“你认为呢?” 凌天成竹在胸地答道:“老哥身为远征军的副帅,职务何等重要,岂会不清楚营区的状况;再说,老哥的历练不在元帅之下,且你俩又是共事多年的战友,彼此默契佳,纵使老哥没有参与,也应该猜得出来,没错吧!” 听完凌天精辟独到的见解,秦琼出人意表地回应道:“是啊!个人是非常了解元帅阁下的习性、作风,却不见得清楚他的想法、计谋;所以说,公子高估在下了;但也没关系,你乾脆直接请问元帅阁下吧!” 说着说着,两人已来到营区大门处。 这个时候,凌天双眼快速扫视过现场,看看有谁被请来这里;但见到大门外面人山人海,除了列队整齐的军士外,不是身着戎装、剑佩锵锵的将领,就是五颜六色的兄弟会群侠。 仔细一看,在唐军将领部份,包括李靖、薛万彻在内的将领几乎全部到齐,唯独少了薛仁贵,倒是让凌天感到意外;不止如此,也没有看到太史慈与甘宁两位东吴猛将的身影;至于兄弟会部份,他认识的张良、冷剑、封刚、荆刃诸人皆在场,却没有见到封柔与冷若雪两位佳丽的倩影。 虽然凌天还不知道何以众人要群聚于此?却可以肯定事情不简单,同时心中暗叫糟糕;因为,在这麽重要的场合里,两位美女竟然没有出席,的确异乎寻常,让他立刻联想到鷞儿的情况可能不佳,于是二者只好留下来照顾她了。 由于凌天正在担忧着鷞儿的伤势,可说是心不在焉,因而整个人神思恍惚,就连李靖已来到身旁了,还浑然不知。 看着凌天魂不守舍的神态,李靖关怀问道:“凌公子,可是昨夜太疲累了,怎麽看起来精神不太好?” 凌天闻言“醒过来”,若有所思地答道:“也许吧!” 李靖微笑道:“公子没事就好。” 语音落下,凌天看到李靖就要转身离开时,急忙问道:“对不起!为何有这麽多人在此聚集呢?可是有紧急事情要发生子啊!” 李靖闻言愕然,摇头问道:“莫非叔宝没有告诉你吗?” 凌天转头看着似笑未笑的秦琼,语气坚定地答道:“没有!” 旋即话锋一转,沉声问道:“秦老哥,你故意耍我?” 秦琼神情不变,耍赖地答道:“公子误解秦某哩!本人只说过不清楚元帅阁下的想法、谋略而已,并没有说不知道有人来访啊!” 知道自己被戏耍了,凌天心中有气,乃脱口而出地骂道:“你……” 张良察觉到凌天神色不怏,即刻自数名纠缠不清的唐将中抽身而出,边走边问道:“天弟,可是身体不舒服?” 凌天右手指向秦琼,摇头答道:“没有任何不舒服,而是被人欺侮了!” 虽然凌天没有明讲是谁欺侮他,唯以张良的聪明才智及观察能力,即能从李靖与秦琼两人的神色中看出端倪,于是轻拍凌天肩膀道:“这里是唐营,纵使有人能够向天借胆欺侮你,至少还有元帅阁下及秦将军罩着,挺你,何惧之有?” 李靖与秦琼两人闻言会意,后者且故意附和道:“没错!诚如子房先生所言,有谁胆敢欺侮你的话,秦某绝对替你出力,纵使是鹰王黑涯亦然。” 秦琼讲得“信誓旦旦”,凌天则是听得啼笑皆非。 等了片刻,凌天犹是静默不语,看来心情已回复了平静,于是秦琼微笑道:“不是老哥我不说,而是想要给你一个惊喜!” 凌天淡然问道:“惊喜?怎麽说?” 秦琼神情愉悦地答道:“一个时辰之前,我方接获通知,名闻千古的卧龙先生将来拜访元帅阁下,同行者除了赵将军外,还有鼎鼎大名的关将军与张将军;因为来者身份显赫、尊贵,我方焉能失礼,于是……” 不待秦琼说完,凌天就皱眉问道:“老哥,你该不会又要诓小弟了。” 秦琼闻言摇头苦笑道:“天啊!秦某的话,竟然有人不相信哩!” “踏!……” 就在这个时候,百丈外尘土飞扬,显有飞骑奔驰而来。 李靖见状,只好郑重其事地补充道:“公子,叔宝所言句句属实;待会儿,当你见到他们的时候,可不要兴奋过度喔!” 在这个节骨眼,别人的话,凌天或许会持保留态度,半信半疑,唯独李靖是少数例外者,对后者的讲法,他当然完全信任;所以闻言,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须臾,一名骑士策马来到李靖前面五丈处,旋即缰绳一拉,坐骑倏地立起,同时间人已甩蹬下马;在转瞬间,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足见来者骑术之高明,几达人马合一的境界。 来者不是别人,就是奉李靖之命、协助引导贵客来访的薛仁贵。 薛仁贵躬身报告道:“禀报元帅,贵宾到了。” 来了,真的来了;对凌天来说,武圣关羽或许不是他最欣赏的历史名将,却是他来到异时空后,第一个认识的名将;至于胸怀韬略、腹饮机谋的诸葛亮,则是他心生向往的偶像;因此,听到薛仁贵的话时,居然因为兴奋而感到紧张。 等待的时间不长,在唐军精锐部队的保护下,贵客翩然莅临。 只是出乎李靖、张良、秦琼、凌天诸人意料之外,诸葛亮一行人寥若晨星,竟然不到百人之数,更非想像中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的场面;毕竟,以卧龙先生或是关羽三大虎将的身份地位来看,即使在蜀汉境内的日常巡访,就算是轻车简从、便宜行事,也不该没有随从及亲卫们的保护,何况是国与国之间的拜访,且在危机四伏的铁鹰堡势力范围内,安全因素更不可忽略。 李靖身为主人,迅即快步趋前迎接,张良、凌天与秦琼三人当然随后跟上,至于其他将领及兄弟会群侠则留在原地等候。 扣除数十名随行的军士,对方共有八位英气勃勃、气宇轩昂、神态威武的文士及将领;其中关羽、赵云、太史慈与甘宁四位名将是凌天认识的,另外两名将领则是第一次见面,唯他约可猜出那位是声名远播的张飞。 至于两位文士,凌天单从仪表、气质、羽扇、纶巾等特徵研判,已能确定何者是自己的偶像诸葛亮了。 虽然双方尚未正式介绍,唯素有“赛关羽”外号的秦琼,一见到手持青龙偃月刀、神相威武的关云长,就生出相见恨晚的念头;相对于秦琼惺惺相惜的感受,骄傲、自负的关羽则是神色微愠,虎目神光奕奕,瞪视着同样拥有长须美髯、足以媲美自己的秦琼,深觉对方无礼至极,岂可任意模仿他人。 由于关羽站在诸葛亮的后面,他的神情变化,或许诸葛亮不易察觉到;然而,站在关羽对面的张良,则是注意到他的眼神有异,显然不甚高兴。 此际,无论是诸葛亮、李靖、凌天、张良,或是关羽、秦琼、张飞,对任何一位而言,都是历史性的一刻,意义非比寻常。 蜀汉之所以会派大军前来支援,绝非偶然或碰巧,而是李淳风奉皇命南下襄阳的努力;因此,他自然而然成为主客双方的介绍者。 在李淳风的引见下,李靖以晚辈自居,拱手道:“卧龙先生,幸会!幸会!” 诸葛亮欣然回礼道:“百闻不如一见。在下亲睹阁下的丰采后,终于明白大唐军何以能进逼洛阳,压迫曹魏了。” 接着,将关羽与张飞二将介绍予对方认识;同样地,在诸葛亮介绍完,李靖礼尚往来,依序介绍副手秦琼、张良与凌天三人予对方认识。 其实,在赵云归队时,他已将唐军方面的近况详尽地叙述一遍,尤其特别强调张良与凌天两人,让诸葛亮、关羽、张飞三人心中有个谱;纵使如此,当他们听到李靖介绍张良、凌天时,还是露出欣喜的神色,不禁用神打量着。 趁着众人相互寒暄之际,神采奕奕的李淳风对着李靖低语道:“下官运气好,终于完成皇上交付的使命。” 李靖欣然回应道:“大人辛苦了!” 仅仅是短短两句话的耽搁而已,李靖不再是场中瞩目的焦点,主角已经换成凌天与张良两人了。 但见到张良、凌天、诸葛亮三人相谈甚欢,气氛极为融洽;在彼此闲话中,凌天仍不忘问道:“关平将军可安好?” 诸葛亮欣然答道:“平将军没事,他也很想念公子。” 缘于大门处还有数名将领及兄弟会成员在等候着,唯众人却是忘情地闲聊,脚步似乎没有向前移动的意思,于是李靖不得不打断大家的雅兴,频频催促道:“这里不是谈天的好场所,大家入内再详谈吧!” 主人有请,深谙为客之道的诸葛亮当然乐于配合,乃微笑道:“请!” 于是李靖与诸葛亮两人并肩前行,凌天、张良、赵云等人则是跟着前进。 才向前移动两步,关羽突然喝道:“且慢!” 除了张良之外,几乎所有人闻言愕然,纷纷停下脚步。 对于关羽的突兀举动,了解他个性的诸葛亮、赵云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只不过,在宾主尽欢的场合里,二者还是感到莫名其妙。 李靖个人相当敬重关羽的义气,对于后者的呼喝不以为意,仍然很有风度地问道:“阁下可是另有疑问?还是不想进去呢?” 关羽直言不讳地答道:“都不是,而是关某对副帅阁下有意见;若元帅阁下不反对的话,关某想要教训一下这个冒牌货。” 此话一出,马上引起众人非议。 纵使秦琼非常景仰关羽,唯被指责为冒牌货后,心情还是相当难过、低落,不禁对后者的印象打了折扣;然而,在凌天的眼里,倒是认为关羽是个铁铮铮的男子汉,有话直说,不畏惧强权。 本来诸葛亮对于关羽的无礼感到不快,就要出言制止了,然在听了后者的话语后,已能“体谅”他的冲动,于是没有表示意见,显有默许的意味。 等候片刻,李靖看着沉默不语的诸葛亮,面有难色地答道:“秦副帅是本军重要将领,阁下的请求,恕本帅不能同意。” 接着,沉声反问道:“阁下何以出言不逊,指称秦副帅是冒牌货呢?” 在凌天的印象中,李靖与关羽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襄阳城外,一开始就有英雄惜英雄的气氛,而在二者正式较量后,更是彼此敬重,视为知己;因此,当他听到李靖严峻的回应,感到非常惊愕,不禁担忧双方会起冲突。 李靖语气强硬,唯关羽亦不遑多让,姿态高傲地答道:“阁下的反应,教关某感到相当失望!” 旋即话锋一转,神情肃穆地指着秦琼续道:“他号称‘赛关羽’,不就表示他有心冒充本人,欺骗世人;若此,关某岂能不闻不问,视若无睹。” 听了关羽“义正词严”的说法,李靖感到啼笑皆非,才知道原来前者误以为秦琼有心假冒他,招摇撞骗;于是摇头笑道:“阁下误会秦副帅了!‘赛关羽’的称号不是秦副帅自己取的,而是因为他的为人、长相神似阁下之故,赢得江湖人士的敬重,使得‘赛关羽’的称号不胫而走。” 原来是外号惹的祸,秦琼闻言感到释怀,在李靖说明后,即接续补充道:“阁下真的误会晚生了!在时空异变之前,在下自始至终从未以这个称号自居,何况是时空错乱之后,个人更不敢僭越。” 听完两人的解释后,关羽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知道自己错怪秦琼了;不过,他基于面子之故,还是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或是跟对方说声抱歉,仍然强词夺理地回应道:“古云:‘吾不杀伯仁,伯仁因吾而亡。’同样的道理,虽然称号不是副帅阁下自己取的,却与你脱不了干系,不是吗?既然如此,关某又岂能置之不理、充耳不闻呢?所以说,关某仍有必要教训阁下,以为世人殷监。” 听到关羽冠冕堂皇、似是而非的讲法,众人有不同的感受。 听在赵云、太史慈与甘宁三人的耳里,几与强词夺理无异,均觉得关羽太过份了;在张良与凌天两人的耳里,倒不认为他的讲法有何不妥,只是有些逼人太甚而已;至于李靖、秦琼、李淳风诸人,则是颇为尴尬,纵使明知对方是故意找碴,却又难以否定他的讲法,可说是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 张飞身为关羽的拜把兄弟,当然义无反顾地支持后者,于是兴高采烈地朗声喝道:“说得好!俺……” 关羽为了自己的名誉据理力争,可说情有可原,所以诸葛亮犹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予以制止;然而,张飞的瞎起哄,就超过他可以忍受的程度,于是沉声制止道:“翼德,不得无礼!” 遭到诸葛亮的制止,张飞只好闷不吭声,唯脸上则是露出看好戏的神色。 只听到诸葛亮阻止张飞发言,而没有听到他劝说关羽,足见前者并不反对关羽的讲法,反而让李靖感到相当为难。 由于关羽咄咄逼人,丝毫没有转圜的余地,身为当事人的秦琼实在咽不下这一口气,乃正色回应道:“阁下想要教训晚生,恐怕不容易喔!” 此话一出,不啻等于当面接受关羽的挑战,让众人闻言大吃一惊。 大门外,数百名军士正在整理四周环境,好做为比武较量的场地。 离预定的比武时间还有个把时辰之久,李靖乃邀请贵客到帅营旁的广场坐坐,顺便让久候的将领及群侠可以认识他们。 会场部置成台上台下面对面的形式,台上有前后两列,前席由左至右,依序是秦琼、张良、李靖、诸葛亮、关羽与太史慈,后排由左至右,分别是长孙顺德、李淳风、凌天、赵云、张飞及甘宁;之所以要这样安排,是要让坐在台下的薛万彻等唐将及冷剑等兄弟会群侠,能够近距离看到与会贵客。 在李靖介绍贵客的时候,台下与会者不免会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虽然兄弟会群侠不像唐军将领们“熟知”诸葛亮、关羽、张飞三位名人,亦不清楚三人有何丰功伟业;但是,当冷剑诸人一看到威风凛凛的关羽、剽悍凶猛的张飞时,就知道二者确非浪得虚名之辈,难怪能与“救命恩人”赵云、太史慈、甘宁他们齐名;接着,再看到气宇轩昂、丰神俊朗的诸葛亮后,群雄莫不被对方谈笑自若、智珠在握的丰采所折服。 虽然与会者议论纷纷,唯在诸葛亮谈话时,还是全部凝神静听。 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地道:“际此兵凶战危的时刻,孔明很高兴,可以在这里和大家见面,一起谈谈当今的局势;首先,这次铁鹰堡所展现出来的实力,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远远超乎各方的估计;其次,曾经横扫六国、所向无敌的秦军也现身了,使得局势益增混乱,教人难以预测。” 由于与会者,无论是奉旨剿灭铁鹰堡的唐将,或是深受鹰王黑涯欺凌、迫害的兄弟会群侠,全都相当了解眼前的情势;因此,对于诸葛亮的开场白,倒是有少数几名兄弟会成员闻言感到失望,因而认为诸葛亮名过其实。 “听众”的表情变化,诸葛亮可是全部看在眼里,仍然不动声色地续道:“或许关于铁鹰堡的部份,各位已知之甚详,孔明本不该多费唇舌说明;不过,因为在下接着要说的一件事,与此有关,才会特别提出来。” 听到这里,不仅台下的唐将和群侠感到意外而露出专注的表情,就连坐在台上的张良、李靖、凌天诸人也生出兴趣,而将目光停在诸葛亮身上。 冷剑身为兄弟会副会长,认知难免会有偏颇,对于“后进”诸葛亮的能耐抱持着怀疑态度,于是语带质疑地道:“阁下何必故弄玄虚呢?” 同一时间,诸葛亮身体略为往后,而赵云则是身体前倾,且低语道:“丞相,他是子房先生的五弟,兄弟会副座。” 其实,不用赵云的提示,诸葛亮单从对方的服装、气度,已能猜到他的身份,闻言欣然回应道:“冷先生快人快语,不愧是群侠之首;既然如此,孔明很想请问阁下对一些人的看法,如何?” 语出突然,不仅冷剑闻言错愕,就连才智高绝的张良也感到意外,不清楚诸葛亮的用意为何?至于非秦末时期的与会者,包括凌天、李靖、赵云在内“了解”诸葛亮智慧者,莫不认为此举必有深意,当非闲聊而已。 冷剑颇为自负,闻言傲然答道:“只要在下认识的,定会表示看法!” 既然冷剑话说得肯定,诸葛亮点头问道:“冷先生,谢谢你!阁下可曾听过、或认识项梁、范增二人?” 此话一出,台上众人除了张良之外,几乎都明白诸葛亮的用意了。 冷剑闻言微愣,随即转头和身旁的封刚、荆刃、鄞阳轻声商讨;同一时间,李靖与李淳风两人分别向张良简述项梁、范增二人的背景。 片刻的等候,冷剑整理好思绪后,才慢条斯理地道:“对不起!个人并不识得他俩,实在无法表示看法。” 当诸葛亮闻言感到失望的时候,张良语惊四座地道:“在下识得范增先生。” 众人闻言皆感到意外,尤其是李靖与李淳风两人更觉得尴尬;因为二者刚自告奋勇地简述过范增的背景,却没想到张良早已知晓,可说是多此一举。 在诸葛亮的想法里,只要兄弟会群侠听过、识得项梁或范增任一人,或许可以推定出目前楚帮的真正实力。 因此,诸葛亮虚心问道:“先生,可否略述一二,以解晚生的困惑?” 在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的时期,诸葛亮的才智闻名当世,即使像周瑜、司马懿、张昭、荀彧、庞统、徐庶等智者策士,也难望其项背;然而,自时空异变以来,历代名人辈出,尤其是秦末汉初的杰出人士;基于此,就算诸葛亮是个眼高于顶、目光如豆的狂傲之徒,也不敢无视于事实的存在,何况诸葛亮并非一个无知之徒,而是一名具有远见的智士;所以,以晚辈自谦,可说是恰如其分。 在众人殷切期盼下,张良神态自若地答道:“在下与范增前辈曾有一面之缘,若没有记错的话,当在时空错乱之前五年岁末时分……” 讲到这里,张良语气停顿一下,陷入沉思中。 在凌天的印象中,张良不但才智高人一等,更是博学多闻之士,尤其记忆力超强,不可能会出现讲到一半的情景,除非有难言之隐;因此,身体往左前方移动,轻声问道:“张兄,可是不方便说?” 张良没有回答,仍旧沉默不语,凌天只好退回自己的位置。 数息之后,张良语带歉意地道:“要让大家失望了!由于事隔多年,个人一时之间难以理出头绪,容后再说。” 闻弦歌,知雅意,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又岂会听不出张良的弦外之音,于是摇头笑道:“先生言重了!想不起来也没关系。” 接着话锋一转,神情肃穆地续道:“贵国派遣大军扫平为虎作伥的铁鹰堡,替天下百姓除害,值得称许;因此,一接获贵方的通知后,在下即与公瑾商议,决定共襄盛举;可惜的是,由于公瑾另有要务,使得吴军不克前来支援。” 太史慈与甘宁两人熟知周瑜凡事都会衡量轻重缓急、深思熟虑的个性,而扫荡铁鹰堡既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他理当不会错过才对?莫非有更要紧的事羁绊住,让他临时走不开;因此,听到诸葛亮的话后,均露出凝重的神情。 李靖起身致意道:“得到贵方的全力支持,李靖感到无上光荣,在此个人谨代表我方对贵方的盛情表达最高的敬意。” 旋即话锋一转,惋惜地续道:“不过,未能亲睹周都督的风采及吴军的军容,个人觉得有些遗憾!” 太史慈身为东吴重要将领,当然关心自己国家的最新消息,于是神情肃穆地质问道:“都督为何不克前来?先生当知缘由吧!” 诸葛亮点头答道:“将军稍安勿躁,待会孔明自会说分明。” 遭到诸葛亮的婉拒,太史慈心中非常不快,唯碍于场所不宜,及甘宁的安抚,最后还是忍了下来,独自怏怏不乐地生闷气。 太史慈的不爽写在脸上,众人是看在眼里,疑在心里,大多数与会者则是认为诸葛亮的回答不太妥当,似有蓄意刁难的嫌疑;不管怎麽说,太史慈关心自己国家的状况,乃是天经地义的举动,本该优先说明。 尽管多数人脸上表情有异,然诸葛亮丝毫不为所动,依旧泰然自若地道:“韩信现身洛阳,英布纵横中原,吴芮、臧荼、彭越三人投靠铁鹰堡,就连秦将司马欣亦与鹰王黑涯狼狈为奸,显见秦末汉初的实力不容忽视。” 听了诸葛亮的讲法,兄弟会群侠或多或少感到与有荣焉。 接着话锋一转,诸葛亮突然问道:“兄弟会的朋友们,有谁认识张耳、卢绾、樊哙、萧何、陈平或曹参呢?” 直到此刻,李靖终于想通了,诸葛亮之所以会特别邀请兄弟会群侠的用意;原来他是用心良苦,想要从兄弟会成员中,探询刘邦的下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