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三国潜龙 > 第62章 七星宝刀

三国潜龙 第62章 七星宝刀

作者:匿名 分类: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董卓气得左手都有些发抖,他是极想把这袁绍当场格杀,但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纵是这司空府中,也有诸多袁氏门人。别的不说,单是袁绍的叔叔袁隗,便是董卓刻意拉拢之人。 因此他只能眼睁睁的放袁绍而去,坐在董卓左首的袁隗望见他满是怒意的脸,不由微微低下头,眼中却是闪过一丝若有似无的得色,这一丝得色几乎瞒过了座下所有的人,却唯独没有逃过一人的眼睛。 “仲颖息怒,本初年少无知,以下犯上,着实无礼之极,当施以重惩!”袁隗站起身,朝董卓施了一礼,开口道。 闻言,屋内诸人皆是不解,毕竟袁绍乃是袁隗之侄,而且袁隗一向对这个侄儿喜爱有加,为何今日袁隗却是向着董卓,主张惩戒自己喜爱的侄儿? 显然连董卓也有些诧异,脸上的怒气稍解,瞥了眼躬身拱手而立的王允,脑海中开始飞快的权衡利弊。 今日袁绍当着众人的面顶撞自己,若是不加以惩戒,自己颜面上挂不住,可是若是把他逼得太急,只怕势必有变,更何况袁氏四世三公之族,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若是揭竿而起,只怕自己势力薄弱的山东之地便不复为自己所有,于自己的大计有百害而无一利。 忽然想起李儒曾经点评袁绍其人“好谋无断,不足为虑”,当下便做了决定:“既是如此,徙校尉袁绍为渤海太守,即日就任!” 既然不能杀那么便远远的发配出去,这是董卓心中的第一想法。挥了挥手,暂时将袁绍之事略过,董卓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再次扫过座下众人,一字一顿的开了口:“诸君,还有谁与袁绍一同想法?” 而这一次,再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了,群臣们一言不发,噤若寒蝉。 “司空大人明鉴,陈留王贤,臣荀爽附议。”非但没有人反对,座下一人还站起身高声应和道。 董卓朝站起的那人望去,心中不觉一喜,开口的是八骏之一的荀爽,他亦知此人乃是袁隗的心腹,士人中的一员,如今得到此人的赞同,是否就意味着自己废立之举得到了这些士人的赞同呢? 万事开头难,而一旦有了一人起头,群臣们便开始一个个附和,不多时董卓废立之举已然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似乎这件事根本就该如此一般。 董卓心满意足的露出得意的笑意,在他眼底天下间有袁绍那种家世的唯此一家,其余胆敢反对董卓的人,更多的则是执金吾丁原的下场! 只是此刻志得意满的董卓并未注意到在自己的左首下,袁隗脸上那抹诡异的笑意… 及至傍晚,董卓的宴席总算结束,百官尽皆散去,一辆轺车载着袁隗缓缓驶离司空府。 回到府邸,袁隗迈步来到后院的密室中,推开门,一个高大的人影伫立在屋内的阴影中,望着他的到来,拱手行礼道:“见过叔父。” “无须多礼,坐吧。”袁隗微笑着望着对方,此人正是刚才在司空府怒斥董卓的袁绍。 叔侄俩相对而坐,袁隗沉默片刻,轻声道:“那董贼徙你往渤海任郡守。” “是么?”袁绍冷笑一声,开口道,“逼走异己,此人度量也不过如此。” “他果然畏于我袁氏四世三公,自不敢在明面上陷害于我,因此只能远远打发我离开。”然后袁绍顿了顿,望着袁隗冷笑一声接着说道,“可是董贼却不知道他的想法早就落于叔父你的算计当中。” 此时若是董卓在此,听到这叔侄二人的对话,只怕心中不知该作何感想,原来今日袁绍所为都是这二人早已算计好了的。 袁隗摇摇头,缓缓道:“这不过是我们计画的第二步而已,前次让你命人在洛阳城中散步那首‘帝非帝,王非王’的童谣,如今已经起了作用,那董贼生了废立之心,如今你自请出京,一面联络豪强官吏一面也要发展自身实力,只要董贼当真废了当朝天子拥立陈留王为帝,你便要在地方造势,届时我等士人再在京畿中回应,何愁不能逐董贼出京。” “侄儿明白。”袁绍点头应道,想了想,却是又不安的说道,“可是如今董贼手握数十万兵马,朝堂百官畏惧,若是他罔顾天下大义,执意行那王莽…” “你以为王莽是谁人都能当得了的么?”袁隗冷冷打断袁绍所言,开口道,“王莽之所以能篡天下、自立为帝,一是因为其外戚身份,二是其人历经二十年苦心经营贤名,有此二者才引得天下诸多大才归附。他董卓不过草莽出身,且恶名累累,如何比得上王莽。更何况即便如此,王莽也不过才坐了寥寥数年的皇位,天下人依旧纷纷拥刘氏宗亲为主,引得天下大乱,如今汉家为天下之主已达四百余年,其恩泽深渥而兆民拥戴,董卓岂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篡汉自立?” 袁隗这一席话说得袁绍不禁连连点头,心中顾虑尽去。 “这洛阳城已经渐渐变成牢笼,外戚、阉宦、藩镇皆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外面的世界才是天高海阔,你这样的年轻人就应该到外面去闯一闯,或许下一个董仲颖就是你袁本初也不无可能。”袁隗忽然叹了口气,抬头望着袁绍,认真的说道,“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侄儿…明白。”袁绍迟疑了许久,终究是极为勉强的说出“明白”二字。 袁隗微微摇了摇头,却是站起身打开屋门,开口道:“如今离城门关闭还有少许时间,你去取一匹快马,即刻离开洛阳。” “现在出城?”袁绍一怔,不解的说道,“可是现在天色已晚,此刻出城只怕反倒惹人怀疑吧。” “那董贼帐下亦不乏多谋之士,若是迟了,只怕董贼回心转意,你便再也出不去了。”袁隗正色道。 “那叔父保重。”听袁隗如是说,袁绍也不再多做停留,站起身朝袁隗行了一礼,快步走了出去。 “来人。”望着袁绍的背影离去,袁隗沉吟片刻唤来府中的管事,开口道,“吩咐下去,这几日我身体抱恙,一律不见客,别家的邀请也概不接受。” 与此同时,在董卓府上,李儒正在听董卓述说白日发生的事情,因为他并无官职在身,因此董卓宴请百官他并没有参加,对其间的事情也无从知晓。 “什么,大人你如何能放那袁绍离京?”听到董卓说自己徙袁绍为渤海郡守之时,李儒脸色微微一变,当下开了口。 “怎么,此举有何不妥么?”董卓诧异的说道,“这竖子今日当着百官之面顶撞于我,若不是念及他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众多,我恨不得杀之以后快。文优你不是亦曾说过这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么,如今逐他出京,又有何不妥之处?” “袁绍其人虽好谋无断,然而其身后却有一只老狐狸袁隗,若我猜测无差,这必定是那袁隗之计,让袁绍故意顶撞大人您,藉以自请出京。” “自请出京?”董卓皱眉道。 “大人你亦知晓,我等根基在西凉之地,如今掌控京畿,但对山东诸州却是鞭长莫及,控制远不及司隶,而冀州、徐州官吏皆为党人,那袁绍入了此地,便如鱼得水,一旦他生了反心,必定是一呼百应,届时山东震动,对我们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唔…文优所言有理,那如今又当如何?”董卓思虑片刻,点头说道。 “速速拦下袁绍,绝不能让他出了京城!”李儒斩钉截铁的说道。 “嗯,吾儿奉先何在?”董卓当下高声唤道。 “义父有何吩咐?”吕布快步从门外走入,朝董卓拱手道。 “你速速带兵封锁京城各个城门,务必拦下袁绍,让他无法出京!” “喏。”吕布领命而去。 然而小半个时辰之后,吕布面沉如水的赶了回来,朝董卓报导:“回义父,侄儿去的晚了一步,城守说那袁绍早已换了通关牒文,出城而去了。” “哎。”董卓还未开口,李儒已是连连叹气,懊恼不已。 “还有一事…”吕布略一迟疑,轻声接着道,“据城守禀报,太傅袁隗的另一个侄儿袁术亦是于数日之前离开了京城,据说是返回了故里汝南…” “混账!匹夫袁隗安敢欺我!”闻言,董卓一掌拍在案上,震怒不已。 “大人息怒,如今木已成舟,后悔亦是无用。”李儒开口劝慰道,顿了顿,又轻声开口建言,“不若废立之事再延后一些时日…” “此事无须多言!”董卓霍的站起身,寒声道,“几个跳梁小丑而已,放他出京又如何?我意已决,若谁敢相抗,自有丁原前车之鉴!” 说罢,董卓转身拂袖而去,李儒望着他的身影,脸上不自觉的闪过一抹叹息之色…… 这一日,当夕阳西垂之时,一匹骏马载着曹操来到了西园军营之中。 一路上只见到寥寥数人,这也难怪,短短数月之中,西园禁军已经遭到了两次极大的削弱。一是宫变之夜,西园禁军名义上的最高将领、上军校尉蹇硕身死,大将军何进收拢京中兵权。西园禁军成立之初本是独立于诸军之外、直接听命于皇上的一只军队,本身就不为何进所喜,因此何进遣散了不少西园禁军兵士;二是十常侍之乱后,董卓入京,他对西园禁军这只新军似乎也不甚满意,好几次传出要裁撤掉这支军队的传言,虽然传言还未成真,但是西园禁军中的众人们已是人心惶惶,大部分人都各自自寻出路去了。 望着西园里如今一片肃萧的景象,再回忆过往这里万马齐鸣的盛况,曹操亦是不禁唏嘘不已,不过他亦是属另寻出路的人之一,并没有资格指责别人的不是。 而今日来曹操这里也并不是为缅怀过往的,不远处忽然传来兵士正在操演的口号声,远远望去,只见一校西园禁军兵士军容整齐、一丝不苟的正在操练着。看着西园禁军中唯一还在坚持每日出操的兵士,曹操脸上不禁浮起一丝感慨的神色,这一校兵士自然便是童英手下的士卒,西园八校尉,大抵也只有童英最沉得住气,无论西园禁军几度起起伏伏,童英都我自岿然不动,每日只安安心心的在院内训练自己手下的士卒,根本不去找什么门路,以作未来的退路。 这样的心境是曹操所钦佩的,而今日他也是专程来寻童英,为的是一件要事。 “孟德?速速有请…不,我亲自去请。”童英听到侯惇禀报说曹操求见,当下急道。 不过他还没走出门,曹操爽朗的笑声已从帐外传来:“呵呵,童兄别来无恙啊。” “孟德兄来来来,快请坐。”童英笑着将曹操请到案边坐下,“今日是什么风,竟是把你给吹来了。” “你就不要取笑我了,今日我来寻你,可是有要事相商的。”曹操微微摇了摇头,也不再多做客套,沉下脸正色道。 “要事,有何要事?”童英早不是昔日那懵懂少年,眼见曹操面色肃然,当下亦是脸上笑意尽去,开口说道。 “童英你身在这西园中,只怕如今朝中局势不甚了解。”曹操轻叹道,“你可知我大汉朝如今已是风雨飘摇,形势更比当年黄巾之乱时更差!” 闻言,童英微眯起眼睛,他这十数日里都在军营中养伤,但对于朝局却并非像曹操所言那样,一丝也不了解,恰恰相反,他对朝局或者是说对董卓的一举一动都分外关心,因此童英冷声开口说道:“奸佞当道,国将不国!” “国将不国?”曹操听了这句话,当下抚掌道,“好一个国将不国!如今朝中形势糜烂如斯,不知童英你有何想法?” 童英沉默不语,只是抬眼望着曹操,而曹操亦是不发一语的目光透彻的与他对视,屋中的气氛一下子静了下来。 “呼”良久,童英忽然霍的站起身来,走到门口,隔着营帐对伫立在外的侯惇高声说道,“守在门口,任何人都不得放入!” “喏!”帐外的侯惇亦是高声应允。 童英走回案边,望着曹操,正色道:“杀贼以正朝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