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三国潜龙 > 第71章 讨董

三国潜龙 第71章 讨董

作者:匿名 分类: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中平元年,从司州流出一道榜文,榜文上昭告天下,历数董卓恶行,令天下诸侯震动。 榜文迅速流传,自司州向冀、青、兖、徐、豫等各地扩散,一时间只让这大汉的天空之下,弥漫起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之气。各地诸侯,纷纷响应,秣兵厉马,准备合讨董贼。 冀州,邺城。 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期,战国时,魏文侯封于邺,他将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此后,邺城一步步成为侯都、王都、国都。名臣西门豹曾为邺城令,他留下的投巫治河的故事,天下妇孺皆知。 袁绍出兵三万,自渤海东渡黄河来到邺城,准备在酸枣会盟天下诸侯。冀州刺史韩馥亲自将袁绍引入城中歇息。 袁绍并未谢绝韩馥的好意,下榻在韩馥选定一间豪宅中,不过舟车劳顿的他并未着急休息,而是在屋内皱眉思虑着什么。 “主公。”门外忽然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是元皓么?速速请进。”袁绍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喜色,当下起身将门外的男子迎进来。 那名叫元皓的男子年过不惑,一身青衫,面色清矍。此人姓田名丰,冀州巨鹿人,博览多识,权略多奇,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袁绍在渤海招兵买马之时,听闻田丰多智的声名,特意修书一封延请其出任自己的别驾。 “主公双眉紧锁、面有忧色,是有何难事?”田丰一进屋,望见袁绍的脸色,不由开口问道。 “不瞒元皓,我确是有一事担忧,不知何解。”袁绍坐定,缓缓开口说道。 “哦,主公不妨说出来,让元皓为你参详一下。”田丰淡淡的说道。 “我等起事在即,然而我家叔父却依旧在洛阳城中,我担心董贼会对其不利。”袁绍叹道。 “原来是此事。”田丰微微一笑,开口道,“主公大可不必担心。” “哦,元皓为何有此一说?”袁绍不解的问道。 “董贼虽残暴不仁,然并非不识时务之人。此人想要如王莽一般,篡位得天下,就必须要得到天下士人的支持。而隗公为当今士人一党的领袖,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董贼断然不会伤害隗公的。”田丰缓缓开口道。 “话虽如此,但我还是有些担心。”袁绍摇头道,“毕竟董贼不能以常理度之…” “既然如此,若要保隗公平安,那么主公便要彻底中断与隗公的联系,只要主公表面与隗公做出毫无瓜葛的样子,那么董贼便找不到对隗公下手的理由。”田丰见状,开口说道。 “那我依元皓所言便是。”袁绍点头应道,“不知元皓来找我又有何事?” “城外大军已经分营驻扎下去,后续粮草辎重也在慢慢从渤海运转过来,韩大人也应允会提供军需物资。”田丰缓缓说道。 “如此甚好。”袁绍闻言不禁喜道。 “还有兖州刺史刘岱、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青州刺史焦和、后将军袁术、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长沙太守孙坚、西河太守崔均、河内太守王匡等各地诸侯皆发檄文,决意共讨董贼。若是算上主公你和韩大人,一共是十三路人马,兵员更是不下十万。” “这董贼倒行逆施,引得人神共怒,天下有志之士何其多也,何愁不能平定此獠!”听到田丰说天下有如此多的刺史、太守回应讨董之举,袁绍不由亦是热血沸腾,朗声说道。 不过,田丰却依旧是一脸淡定从容的模样,睿智的双眸中闪过一抹异色,缓缓开口道:“主公以为光凭人多便能成功么?” “唔…元皓你的意思是?”袁绍皱眉道。 “人心齐,才能泰山移,但若是人心不齐,那便万事不成。不瞒主公,我只怕这十三路诸侯中真心讨董的并不多,大部分不过是为了博取名望而已,届时会盟之后,这些人各自心怀鬼胎,只怕讨董不成,反而让天下愈发糜烂、汉室威严不存。”田丰摇头说道。 “既是如此,依元皓之见,我又当如何?”袁绍问道。 “以主公的家世、才智、威望以及如今的实力,非其他诸侯可以相比,因此此次酸枣会盟,这盟主之位主公应当仁不让!”田丰笃定的说道,“如此一来,无论此次讨董成与不成,对于主公你,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好,便依元皓所言,我倒要看看这谁人敢与我来争这盟主之位。”袁绍大笑一声,豪迈的说道。 两人又商议了许久,将会盟之事准备的差不多了,田丰却是诡异的一笑,望着袁绍轻声说道:“主公以为这冀州之地如何?” “冀州地大物博,人力和物力皆是冠绝天下。”袁绍缓声说道,“元皓此言是何意?” 田丰笑而不答,接着追问道:“那比之渤海呢?” “渤海地寡人少…”袁绍才说了一句,忽然闭口望向田丰,眼底闪过一抹亮色。 “正如主公所言,这冀州之地物产冠绝天下,然而如今的冀州刺史却是一个胸无大志、平庸无能之人。天下大乱在即,若是主公你能以此处为根基,那么日后何愁不能…” 袁绍与田丰相视一笑,脸上皆是一切尽在掌握的神色…… 谯县,曹氏庄园的议事大厅。 宽敞的屋子中央架着一个大大的火炉,火红的炭火让整个屋子暖意十足,多少缓解了屋内众人脸上流露出的浓浓肃杀之气。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今社稷沦丧,朕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除国难…” 曹操放下手中榜文,嘴角闪过一丝冷笑:“昔日那袁本初向大将军建言引藩镇对抗阉宦,如今见弄巧成拙,引狼入室,这些党人又发矫诏要讨董平逆。如此出尔反尔之人,毁我大汉根基,着实可恨之极!” 说罢,曹操抬眼往向自己下首的一人,开口问道:“不知奉孝你如何看此诏?” 曹操下首的那人身着单衣、面如白玉,眼眶凹陷,目光看上去分外深邃,鬓间一缕白色额发格外引人注目,正是与蔡邕的关门弟子郭嘉。 郭嘉淡淡一笑,缓缓说道:“党人自李膺以来,莫不思如何掌握朝纲。可惜太过急功近利,因此引来两次党锢之祸…而后,党人开始藏在暗处,暗中牵扯朝局,然而屡屡为阉宦和武人打压。这些人屡战屡败,却又屡败屡战,依奉孝看来,如今的乱世与党人关系莫大。董卓识人不明,非但不对党人进行打压,还想要拉拢士人,当真是可笑之极。” “那奉孝以为我等又该如何做呢?”曹操开口问道。 “主公若想在乱世中求生存,如今正是展现勇武的好时候。各路诸侯于酸枣会盟,与其说是共谋讨董,不如说是为搏声望,为日后乱世之中争霸天下打下基础,因此主公你亦是不能落于人后。”郭嘉开口说道。 “按奉孝所言,这天下当真是必将大乱么?”曹操开口道。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这几日里郭嘉私下里已经与他交流过数次,在郭嘉看来天下乱局已定,绝非某个英雄人物可以力挽狂澜的,而曹操要做的便是积极应对,为日后在乱世中打下一片厚实的根基做准备。 “无论此次讨董成与不成,天下都必将陷入乱局!”郭嘉笃定的开口道,“如今汉室对天下的号召力已经下降到了极点,皇帝不过成了傀儡而已,以前执掌朝政的皆是外戚和阉宦,其危害还看不出来。然而董卓作为一藩镇进京乱政之后,开了武人摄政的先河,天下诸人也看到了汉室的孱弱,即便今次讨董当真斩董卓于洛阳城下,只怕过不了多久便有李卓、袁卓…” “奉孝的意思我明白了。”曹操长叹一声,缓缓道,“既是如此,那我等便准备北上酸枣,与天下诸侯会盟之事吧。” 话虽如此说,可是曹操可是清楚的知道,董卓的麾下战斗力有多么强悍。别人不说,但是那吕奉先,便是勇武绝伦,有万夫不当之勇。 而自己的麾下…曹操不由得向身后看了一眼,站在他身后着两员大将。这两人,一个名叫许褚,二十出头,表字仲康,是曹操途经许家村结识的一员猛将。这许褚身高八尺有余,腰有十围,相貌雄毅,力大无穷,曾在村中倒拽牛尾,行百余步,令曹操不由得为之惊叹。当下邀请其出山。 都是陈留老乡。而且曹家也颇有名气。许褚当下答应了曹操的邀请,并带领村中二百青壮,投靠于曹操的麾下。 另一位姓典名韦,陈留己吾人氏。与许褚一样,此人亦是以武勇过人闻名一方。其时同乡刘氏与睢阳人李永为仇敌,典韦为刘氏报怨,亲自驾车,载着鸡酒,伪装正在等候别人的闲人;待到李永亲自出府时,典韦便怀匕首向前截杀李永,并杀李永妻,再慢慢走出来,取出车上刀戟,步行离去。由于李永的居所邻近市,此事发生后全市皆惊。从后而追者虽有数百,但却无人敢近。典韦行了四五里,遇上李永伴众,双方转战许久,典韦安然无恙的脱身而去,自此为豪杰之士所赏识。 虽然两人皆是有勇武,然而与董卓麾下勇将如云相比,还是稍显不够。何况这两人智谋一般,并非帅才,曹操深感自己实力不足,亟待加强。然而他如今已非昔日的西园校尉,更成了朝廷通缉的要犯,虽然董卓捉拿他的文书到了关东便无人回应,可是曹操的身份终究有些尴尬,很难像袁绍那样轻易的吸纳天下名士良将为自己所用。 “大人,门外有人求见。”正在曹操思虑之时,一家丁忽然进到议事厅中禀报道。 “何人求见?”曹操下意识的开口问道。 “是您的两位从弟子孝和子廉。”家丁如实答道。 “快快有请…不,我亲自相迎!”曹操闻言顿时大喜过望,当下领着郭嘉、许褚和典韦一起迎了出去。 门外站着两名年轻男子,两人容貌有几分相似,最大的区别是一人面色较黑,而另一人肤色较白。两人甫一见到曹操带着众人出来,当下拱手行礼道:“见过兄长。” “子孝、子廉,你二人如何来了?”曹操上前紧握住两人的手,笑着问道,“来我给你们介绍。” “这是子孝,我族弟,单名一个仁字。”曹操指着肤色较白的一人对身后的郭嘉等人开口道,然后指向另一人,接着道,“这是子廉,单名一个洪字。” 然后曹操再将身后的郭嘉等人一一介绍给曹仁和曹洪,众人进到屋中慢慢叙话。原来曹仁、曹洪听闻曹操正在招兵买马,当下引兵千余人特来来相助。而更让曹操高兴的并非是这千余人马,更重要的是他了解自己的这两位族弟皆是弓马熟娴,武艺精通之辈,而且智略皆是不差,更何况还能保证绝对的忠心。有了此二人,不知能为曹操分多少忧,这如何不让他大喜过望。 众人正高兴的说着话,刚才那家丁却是去而复返,立在一边朝曹操拱手道:“大人,门外又有人来投。” “是么?这次来的何方人士?”曹操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谁说福不双至的,今日这便是双喜临门。 “他自称是大人您的故交。”那家丁开口答道。 “故交?”曹操闻言先是一怔,旋即开口道,“莫不是童英?” “走吧,随我一道出去迎接这位故友。”曹操转头朝身边诸人开口道。 众人皆是又穿上刚刚脱下的皮衣毡帽,随着曹操一起走出议事厅。 庄外的雪地上伫立着两名男子,在厚重的毛皮包裹下面目被遮去了大半,站在靠近大门的那一位甫一见到曹操领着众人走出来,脸上不由闪过一丝激动,开口唤道:“孟德!” 曹操见来人体型远比童英魁梧,不禁疑声道:“阁下是?” 那人缓缓除去头上的毡帽,露出了侯惇那张刚毅粗犷的脸。 曹操见到了侯惇不由得兴奋的叫道:“元让!哈哈!夏侯元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