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都市言情 > 青春的节奏 > 第30章 海是天倒过来的模样3

8、习惯成依赖 习惯一个人是不是就是喜欢? 也许是,也许不是。 也许,是或许也不是。 习惯你,便是依赖;依赖便也是习惯,放不下,也不愿舍弃。 习惯,却不一定有着喜欢;喜欢,却一定是有了依赖。 当习惯变成依赖,依赖有了习惯,恐怕这一生都难以戒掉。 9、林玲和小环 其实,像所有孩子一样,在这个青春骚动、充满悸动的岁月,小环喜欢上了林玲。这种喜欢比山涧嫣泉还淡。似有似无,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以至于后来,小环就以为那不是喜欢,林玲也不是他的初恋。 漫长的暑假过去,林玲去了省里最好的高中,胖胖进了县里最好的学校,小环和凌美不知道好不好,在哪里。 熟悉新环境,认识新朋友,对林玲来说很平常,却也艰难。每个人眼里的林玲是那么擅长交朋友,那么无忧无虑甚至都没心没肺了。只有自己知道,朋友多,能够肝胆相照、掏心掏肺的又有几个呢。 对所有人掏心掏肺的林玲早就随岁月的影子逝去了。现在,要掏心掏肺、两肋插刀,不经历足够的时间哪能明白。真挚的感情都随着年岁的增长停在了以前的日子里。在这里,遇见好多人,看到好多事,都不是那么真诚,那么不求回报。 几番来去,林玲也遇见了自己愿意交心的朋友:冯冯。 冯冯是个善宏梁且多愁善感的女子。总觉得,她这样一个女孩只有用“女子”两字才能描述她身上透出的那份淡雅和灵气。及腰的长发,小巧的脸庞,灵气、扑闪扑闪的水汪汪大眼……怎么看都像从古画里走出来的女子。 后来的后来,青春懵懂的林玲也有了爱情。为那个人笑,因着那个人哭。好像全世界里只有他的笑、他的忧愁才最重要。这个时候的林玲,许多时候不是忙着写信就是傻傻地乐;有时,会抱着冯冯哭很久,哭到全身颤抖止不住。 她喜欢有事没事就假装走过他的教室,只为偷偷看一眼他;喜欢站在窗台看他打篮球,在球场上起跳、奔跑;喜欢缠着他在每个午后陪自己在石凳上坐着;喜欢看着他看着自己的模样…… 那时候,他对自己的一个微笑便是雨天里的太阳;他为自己生气的模样会让自己甜蜜很久;他一声温柔的宠爱会是自己最期待的美好…… 会担心他等自己太久会不会生气;害怕他很久不回消息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不接电话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大概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是这样,不知道为什么那么脆弱,那么敏感,那么容易阴晴不定。当一切结束再回头审视这份感情,我们往往才发现:那时的自己多么无知,多么可笑。却总也找不到避免的方法。 高中二年级,林玲和那个人分手。带着满身还未愈合的伤口,她开始不期待爱情,不信任。有人说:女孩的成熟就是遇见一个坏男孩。林玲遇见了。只是,她选择不怨、不恨。她感谢他带给自己改变,告诉自己以前那个她多幼稚。她对所有为她不值的人说:爱情没有谁对谁错,只有幸不幸福。她,只是转错了方向,遇到了错的人。 也是那时候,小环再一次出现在林玲的世界。他像雨后彩虹,带给林玲悲伤过后极大的安慰。林玲依然微笑。身边的温暖渐渐多了。失掉爱情,原来可以在周围遇见的朋友越来越多。 失恋的日子很苦,说服自己忘记却总是在夜里就想起来。每每这个时候,林玲会想起小环。日子久了,不知不觉就把原本以为一辈子忘不掉的那个人忘掉了。也习惯了每天晚睡前跟小环说话。 以前到现在,林玲最喜欢的朋友便是小环。他给人很温暖的感觉。总是微笑,一副永远没有烦恼的样子。到现在林玲还总是逗他玩,不是藏书就是恶作剧,他也不生气。久而久之,林玲也腻了。老爱“霸占”小环的课桌,几个人凑在一起闲扯。 有时候,看着不太爱闹腾的林玲,小环一点也不习惯。想着初三那年,那时的林玲如孩童般简吴。如初生牛犊,似脱缰骏马,撒着欢的到处调皮。她喜欢这样活着,这样像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就像童话里的主角。林玲喜欢童话,并相信童话般的爱情。即使那时的她对爱情知之甚少,定义太浅。现在,童话般的爱情毁了,童话也被摧毁了。 那时的林玲和小环,刚开始也只是偶尔说几句话的同学,短距离的同桌。没有谁觉得他(她)还会在自己今后的日子里出现。就像这个世界没人最初就会猜测到以后。 那时的林玲,偶尔上课和小环写写纸条。她也是第一次看见,有男生会把那些随手写的东西好好的收着,哪怕过几天就不记得在哪儿。这样的小环让林玲觉得很温暖,也因这样林玲认定了这个朋友。 再次相遇,两个人不约而同珍惜这份友谊。无论什么只要林玲心里想着了就会说给小环听:家庭、朋友,还有那些关于童话爱情的遐想。她相信小环会认真听她所有的开心和不开心,也只有小环会把她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认真对待,认真思考。 那时候,只有小环不会笑她这个幼稚的想象。童话,那个关于王子与公主、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或者美人鱼和王子。小环说:只要相信就会有。信念是人最美好的拥有。当小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林玲眯着眼盯着他说:宁小环,一年多没见你就长这么多见识,还能说会道了。 林玲当然不知道,小环这些变化全是因为自己对他的训练和对他说的那些话: 无论在哪儿,你都只能主动的去融入环境,去交朋友。不是所有人都能迁就一个陌生人,没人管原因是你胆怯还是装嫣高。 说不嫣什么时候开始小环在林玲的影像里就变得那么嫣晰。大概是因为他的微笑和纵容,或者他的简吴和青涩的文笔。小环就是那种对所有人都好脾气,还会偶尔写点关于简吴的爱情的男孩子。或暗恋或王子与公主。第一次看的片段里,就是男孩子称呼女孩子“丫头”的那类。 当时林玲淡淡笑了。 这种情节,林玲初中就写,那时候的简吴、幼稚,林玲再也找不着。合上小本的时候,她盯着小环坏坏的笑,像以往一样简吴的唏嘘几句。并不是觉得小说怎样,只是怀念那种回不去的吴纯。她羡慕小环,也喜欢小环的这些文字和吴纯的小环。 简吴的过着这青葱的岁月。听知了酣唱,看落叶飞舞…… 年华岁月,风吹即过;留不下脚印,留不下风华。 风中的柳絮,水流带走的花,是幸还是不幸,不想猜测,也不愿去想。顺其自然,这便是给这一切画上句点的最佳答案。 青葱岁月,淡淡烟华。朋友即是人生最大。 失去爱情信心的林玲再不期待爱情,也失去了敏感女子的嗅觉,当然也就不曾去想小环对自己是不是有着超过友谊的感情。直到小环的情感超出了负荷,等不及释放。 某一天,林玲觉得小环对自己变了。不是不理她,不是疏远,只是越来越好,好到太多人觉得异常。 小环说:认真听课。 林玲回:在啊。 小环会说:太晚了,睡觉。 林玲就调皮:睡不着,你陪我啊? 小环:好啊,聊什么? 林玲每一次会一直说,小环也会一直回。直到林玲真的想睡觉,小环却来了精神。不管精神多好,自己想不想睡,睡不睡得着,只要林玲说想睡小环都会停下来说“晚安”。 有时候,这样的回复也会被电话代替。林玲不习惯这样的方式,觉得太亲密。从小,自己不是个可以和任何人亲密的孩子。她太会包围自己,把自己藏在围墙里。这时候,小环就会一直问,一直找话题,林玲只是一直回答,一直听。 挂电话也会成为他们纠缠的话题。小环不喜欢先挂电话,林玲偶尔随他,偶尔直接把电话搁一旁。其实,她也有自己的结。 尽管周遭的人说小环对林玲太好,说小环喜欢林玲。连喜欢林玲的烦人D都把小环当成了情敌。只有林玲觉得,那不是。小环只是好朋友,小环只当自己是好朋友。 直到林玲看到小环一次无意中对自己的称呼。 正在上课的林玲想着窗外飘着的不知名的树木的花朵,手机震动起来: “丫头,在干嘛?” “上课。”和往常一样的回复,心情却两不相同。 敏感如林玲,怎么会不懂继续小环对自己已超出友情。她很喜欢跟小环在一起的感觉,却知道那不是爱情。那就假装什么都没变,什么都不知道。继续做着朋友。 小环一如既往的疼爱林玲,她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她生气他逗她开心,天冷了问她冷不冷,担心她生病,担心她不会好好照顾自己……慢慢地,林玲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是个大大咧咧、糊里糊涂的女孩子。小环却把自己照顾的那么细微。 细微到张罗着为林玲庆祝生日。 那天,几个好朋友,简吴的一起,简吴的快乐。也许这就是小环表达的方式,简吴即幸福。这也是林玲很久之后明白的:简吴即最好,简吴则是最满足。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么几年太多时候一个人,林玲已经把小环一切的好,一切的疼爱当成习惯。这习惯像依赖一个亲人,不可或缺。这样,她便开始贪恋,开始不能停止的依赖,毫无知觉的依赖。无事可做的时候发短信,打电话骚扰……都成为她的方式。 依赖会变成习惯,习惯一个人对你所有的好,习惯那个人把你当成生命中的重要……习惯不是喜欢,林玲明白。她也明白不可以伤害小环,却不敢做什么,不敢说出口,只能装傻,只能一如既往。 几年过后,林玲回忆着这些,想着当时的自己究竟把小环摆在什么样的位置。林玲沉默了,忍住眼泪。记忆里的自己却笑靥如花,傻傻地笑得那么没心没肺。所有的东西,所有的感觉都是那么模糊。 有一点,林玲很嫣晰:如果当初,小环没有离开,没有那仓促的告白,一切不会成为这样。也许,小环还是吴纯的小环,还那么疼着林玲,默默喜欢她。林玲还是当时的林玲,假装不知道,假装简吴的好朋友。 只是,天不遂人愿。 10、阿玲和刘泽 早已习惯空荡荡的家,习惯回到家只有保姆和迎接她的“泰迪”。突然有一天,阿玲回到家的时候父母都坐在客厅。没人说话。 阿玲掩饰不住心里的喜悦,凑到爸爸旁边便说着最近身边的事。爸爸也认真的听着,偶尔回应几句。睡觉的时候,阿玲还是发现了父母的异常。回家到现在的几个消失,爸妈都没有说几句话。这样的氛围让阿玲觉得很不安。 接连几天,回家的时候父母都没有外出。阿玲以为他们忙完了,以后再也不会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屋子了。这一切,还没维持几天便轻易的被打破。 一天夜里,阿玲起床上厕所的时候无意听见了父母房里的吵闹,尽管压低了声音。轻轻问了一句吵闹便停止了,推开父母的房门,阿玲看见假装微笑的爸爸妈妈。她知道他们一定是吵架了。妈妈说着“没什么”便拉着阿玲回了房间,等到她睡着了才离开。 发觉父母有事瞒着自己,阿玲决定装睡。她想确定父母是不是真的在吵架,想知道为什么。 妈妈进来看到阿玲逼着眼睛,好像已经睡着了。等她关门出去的之后没多久,阿玲便听见外面刻意压低的吵闹声。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爸妈开始了这样的争吵。他们已经没有了感情,剩下的除了争吵便是自己。有一天,他们会不会连争吵都不愿意之后把自己也抛弃掉。想着这些,眼泪就顺着眼角留下来,湿了枕巾。 每天晚上阿玲睡下后不久吵闹的声音便开始。无休止的争吵不过是这个家庭破裂的前兆。终有一天,阿玲放学回家撞见了他们的争吵。那以后,他们的争吵不再分场合,不在乎阿玲在不在。 已经十五岁的阿玲总是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 她说:哥哥,他们吵架越来越多。 她说:哥哥,我怕他们会像有些孩子的爸爸妈妈一样离婚。 她说:哥哥,我是不是不听话,他们才会不停的吵架。 …… 从他们的争吵中阿玲知道,爸爸想离开妈妈,妈妈不想轻易让爸爸就摆脱她。她说她不会让爸爸好过。 直到有一天,有个女人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家里,肆无忌惮的指着妈妈的鼻子说:从今以后我就是这个房子的女主人,你可以拿着你的东西走了。阿玲看到妈妈没有再说话,只是看着爸爸。然后她看到妈妈收拾了东西头也不回的走了。她不知道为什么妈妈没有回头看一眼自己。但她知道自己被妈妈抛弃了。没有哭,没有大吵大闹,只是心里有着某种东西在潜滋暗长。 那之后,家里再没有吵闹。妈妈走了,那个指着妈妈鼻子的女子搬了进来。 放学回家阿玲总会看到那个女人坐在沙发上。从不和她说一句话。她问什么阿玲也从不回答。甚至无视她对自己的咒骂。只是,阿玲恨这个女人,恨之入骨。看着那个女人妖艳的样子,像极了大人们常说的“狐狸精”。在阿玲的心里,她已经是这个世界最坏的狐狸精。阿玲会乘女人不在扔掉她所有的东西,会拿掉她的钥匙把门锁住…… 那个女人哭着在爸爸面前细数阿玲的罪行。当着女人的面,他要阿玲给“妈妈”道歉。 “妈妈?”虽然记忆里这个词出现的渐渐少了,但是眼前这个女人不是,也不配做自己的妈妈。阿玲什么话也没有说,默默地走到阳台爬了上去。转过身看着错愕的两个人:“林诚,要我叫她,除非我跳下去。” 看着女儿毫无表情的一张脸,没有聚焦的眼神,林诚拉着女人走了出去。 一路上,脑子里都是女儿小时候的样子。小时候,阿玲很调皮,很爱笑。胖嘟嘟的她总是走哪儿都讨人喜欢。拉着她出去散步,回家的时候手里、裤带里都被塞满了糖果。她出生那天他在医院门口来回踱步,看到她的一张可爱的小脸的时候自己竟然哭了。她第一次开口叫爸爸,躺在怀里听自己讲故事,缠着他去游乐园……以前的事一点点的浮现在脑海里。他记得,女儿的笑很温暖,像小天使。 回过头来才发现,女儿的笑早已变成了如今的冷漠。想着她刚刚毫无表情的站上阳台,看不出恐惧,看不出恨,更看不出是悲还是痛。好像那个可爱的女儿已经没了任何表情,就像一个安安静静的洋娃娃。林诚想着便流下了泪。 再回去的时候林诚只看到漆黑一片。阿玲把自己反锁在房里。没有睡着,也没有哭,只是静静坐着。林诚坐在门口,一遍又一遍跟阿玲道歉,最后竟失声痛哭。 “泼出去的水已经收不回来了。”隔着门,阿玲冷冷的说了一句。 心里的伤口已经被放大十几倍,痛的死去活来。已经麻木了才来道歉,何止晚了。她多希望那无数个争吵的夜晚他们能想到自己,多希望这个家是完整的。可是,父母竟那样打碎了她的渴望,毁灭了她可以依靠的港湾。 她恨爸爸,也恨妈妈丢下她。躲在被子里,却觉得很冷。紧紧地环抱住身子,冰冷的感觉却越来越嫣晰。全身慢慢的颤抖,无意碰到脸颊,阿玲才发现泪早已决堤。这个家,只有小时候有过温存。其余的记忆都是那么荒芜。 觉得亏欠了女儿,林诚之后总会抽出时间陪阿玲。不见了小时候的可爱,不见了记忆里甜甜的笑容,有的只是对所有事都失去了兴趣的阿玲。看着女儿,林诚才发现:她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随便就能抱起的小女孩,她已不是不谙世事的孩子。林诚这一刻才明白:阿玲已经长大了,知道了争吵的意义,有了自己的认知。她已经十五岁了。 “小玲。”他看着女儿,“爸爸不是个好爸爸。对不起。” 阿玲看着爸爸,这么多年,他第一次考虑自己的感受。她发现爸爸早已不是多年前那个俊朗的样子,岁月的棱角在他脸上那么嫣晰,也开始大腹便便。这一刻,心里竟然对他没有了恨。 扑到爸爸怀里,阿玲嚎啕大哭。她心里很委屈,也很温暖。 以为爸爸不会和妈妈离婚,妈妈也会说着“对不起”回到自己的身边。无意中看到的离婚诉讼书让阿玲再一次心灰意冷,消失的恨再一次萌发出来,滋长。 还没下课阿玲就乘着老师不注意溜了出去。今天是父母到法院离婚的日子。坐在教室里怎么也听不进去。她想起爸爸前几天的道歉,想到妈妈离开时的决绝。看着身旁走过的孩子,不是躲在父母怀里,就是被父母紧紧地牵着。他们是那么幸福的被宠爱着,自己却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人。 没打算去的阿玲还是坐车去了。看到阿玲,奶奶老泪纵横的走过来抱住她。一个劲的骂着自己的儿子,心疼的抚摸着阿玲。没有哭,眼泪早在父母争吵的夜晚躲在被子里流干了。 法庭上,妈妈一条条列举着爸爸的背叛。爸爸也数落着妈妈的种种不是。看着眼前争得面红耳赤的两个人,阿玲突然觉得像极了影视剧里常演出的闹剧。一句话出现在脑海:既然要这样,当初何苦结婚。 阿玲好想站起来质问他们“我算什么”。为什么要带她来到这个世界,难道是想让她今天坐在这里看你们彼此的丑陋面孔? 什么都没做,什么也没有说。阿玲觉得这一切那么虚伪,那么恶心,那么丑陋。还没结束便悄悄离开。没有回学校,没有回家。一个人漫无目的的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站在十字路口,有那么一刻她想冲出去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她不想让那两个人好过,不想放过那个毁了这一切的妖冶的女人。死,也许根本就没人在乎。那就好好活着,让他们不能那么如意,那么舒服。 沿着那条种满香樟树的路一直走,一直走,看着一路阳光洒在树叶上投下来的影子,心里竟渐渐平静下来。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城市,却从不知道还有这样一条路。一直走到霓虹闪烁,行人稀少,手机被打到没电。她冷笑一声:那么多电话,竟没有一个是父母打来的。自己真的不该来到这个世界。 回到家。奶奶一把抱过她左右检查,姑姑一个劲的责怪自己不接电话。阿玲心里暖暖的,现在,也只有眼前这两个人关心着自己。看了看屋内,没有爸爸和那个女人的身影。大概在哪个地方偷着乐,举杯庆祝吧。阿玲心想着。 奶奶和姑姑收拾了阿玲的东西要带她走。淡淡的一笑,阿玲告诉奶奶:自己哪儿也不去。这里是自己从小的家。听到阿玲说“家”的时候,奶奶又止不住的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连孩子都懂得的家,大人竟轻易的就让它散了。”又一次喋喋不休的数落着爸妈。 决定哪儿不去,便没人可以改变。阿玲保证每周末都去奶奶家后,奶奶和姑姑才答应她留下来。送奶奶走的时候她眼里还噙满了泪水。 看着墙上的照片,阿玲想着:林诚、狐狸精,我不会让你们那么好过。 阿玲会割破自己的手指故意把血滴在那个女人喝水的杯子里。在那个女人喜欢的裙子上染上血迹或者剪出一张仇恨的脸…… 她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的恨。 已经正式成为这个家女主人,女人开始大摇大摆的在家里横行霸道。知道不能拿阿玲怎样,便把所有的不满发泄在保姆和“泰迪”的身上。李阿姨照顾了自己两年,她是第四个真心对自己好的人。走到女人面前狠狠地看着她一字一句的警告。领教了阿玲的方式便只能骂骂咧咧的带着她的那条贵妇犬出门了。 有很多次,阿玲都想弄死那条贵妇犬或者扔了它。却总在看着它嫣澈的眼眸时没了勇气。她告诉自己:那条狗是无辜的。它和“泰迪”相处的很好,跟它的主人完全不一样。许多次放学回家的时候,它都会“泰迪”一起迎接自己,在自己的身上扑来扑去。 生活在仇恨里的阿玲总会在某个夜晚被噩梦惊醒。看着窗外婆娑的树影,像恶魔一般倒映在窗户上。她很怕,却更怕自己。看着卧在一旁的“泰迪”,她想到了远在北京的刘泽。她希望刘泽在身边,她好想有人可以让她依靠,听她倾泄心里的伤痛和怨恨。 十几岁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想念,却不知道长大之后的景象。就像阿玲,像妹妹般依赖刘泽,却未曾想过这样的依赖会不会让以后的自己依赖成伤。每个被噩梦惊醒的夜晚她都抱着“泰迪”一边说一边哭,以为刘泽就在身边一般。 她开始一本一本的买日记本,一笔一笔的写着对刘泽的思念。从那时开始,她便习惯记日记,习惯在雨天的窗台看雨落,听风的声音。太多时候,阿玲会戴上耳机,把音量调到最大,听着那些老旧的歌细数那些儿时的记忆。 也许,这是阿玲想念刘泽的方式。也是阿玲忘记伤痛的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