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顾枫的江湖 > 第53章 相煎何太急

顾枫的江湖 第53章 相煎何太急

作者:匿名 分类:新派武侠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浩渺千里的洪湖北岸有一座树木苍葱的小山,山势并不算高,但被一望无垠的湖面一比,四周一马平川的滩涂地一衬,就显得气势逼人了。数百座殿阁楼台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丛中若隐若现。此山便是小平山,八大门派排名第一的洪湖派中枢所在。 在山下通报了姓名,知客降阶来迎,领着我走上三百级石阶,来到一座巍峨壮丽的大殿前,殿前几株苍松枝繁叶茂,勃然有生机。一个纤瘦白净的少年从左侧门迎出来,躬身施礼,甜甜腻腻地说道:“清秀拜见顾师兄。” 我将他打量了一番,揶揄道:“十几年没见小师弟出落得好生俊俏啊。”他红着脸笑道:“十几年前在君山见到顾师兄时,我还是个小孩子呢。顾师兄精气神一如往日,只是略微发福了些。”我笑道:“老啦,老啦。”大殿内一人笑道:“你都说老,那我岂非老朽了?” 一个四旬上下的清瘦道士缓步走出大殿,他双颊深陷,鬓角发白,只一对双眸精光内蓄闪,显出别样风采。我辨认了半天才敢上前相认,十几年不见苏清河浑然像是变了个人。 清秀走回清河身边,双手挽扶着他,嗔怪道:“这里风大,你为何又出来了。”苏清河笑道:“我又不是纸糊的,风一吹就倒吗?”对我道:“清秀什么都好,就是太女人气,太婆妈。”我道:“阮师弟心思细密,有他照料正是师兄之福啊。唉,师兄已鬓染秋霜啦。”苏清河道:“人生如白驹过隙,一眨眼的事。我这一生,率性而为,做了不少好事、痛快事,也做过许多错事、糊涂事。此生无悔,就是明天死了也值了。” 阮清秀连忙向地上啐了几口,埋怨道:“什么死呀,活的,不许你胡说八道,哪有自己咒自己的。”苏清河拍拍他的手笑笑不语。穿大殿而过,秋日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松柏缝隙洒落在青砖地面上,殿阁肃穆,花木芬芳,一派清幽雅静,我的心却变得空荡荡的,总觉得像是少了些什么。直到苏清河指着一栋小楼提醒那是他们少年时读书的地方,我才猛然醒悟过来,自己上山以后所见的只有三人,小平山上什么都不缺,独独缺了人,没有了人气,这山就成了一座死山,空荡荡的尽剩鬼气了。 坐在苏清河书房前的庭院树荫下,虽然阳光落满了一身,我仍觉得阵阵冷风吹的透体生寒。我忍不住问道:“洪湖弟子十万,为何这里空空无人?” 苏清河道:“大劫将至。男人们挎刀从征,女人和孩子们就回了乡下。所以端茶倒水这些粗活只好由我们阮六侠亲自动手啦。”阮清秀脸皮一红,低头躲了出去。我道:“这次我从晋州南下,沿途见蒙古大军在运粮集结,边境官军也在操练备战,看来大战已不可避免。师兄威震荆湖,怕是首当其冲,可有所准备?” 苏清河道:“我十年练兵,部属不下十万,但分散各地,首尾不能相连。我原意集中兵力防守几座大城,可惜朝廷心存猜忌,迟迟不给答复。去年襄阳告急,我让三弟四弟去解襄阳之围,半路竟和官军打了起来,差点酿成大祸。朝廷在荆湖各路驻军不下四十万,但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战事一开,不免被个个击破。”我说:“我路过均州时,听街边议论说康师兄与北面勾搭不清,师兄可知情?”苏清河道:“他领着洪湖子弟兵,戴着朝廷的官帽,吃着蒙古人的粮饷。何去何从全凭天意了。” 他问我:“你和白无瑕做了夫妻,为何一人来了洪湖?是夫妻吵架还是她不愿见我?多半是她不愿见我。”苏清河摇了摇头,苦笑道:“男女之事还是不要太执着。我娶了十二房妻妾,如今也是独身一人。孑然一身,了无牵挂。” 阮清秀踮着脚尖走过来,叉手轻声说道:“酒菜已经备好,顾师兄远道而来,可要多喝几杯。” 梨花木桌上青玉碗碟盛放着四样小菜:鸡蛋炒韭菜,虾皮鸡蛋羹,红油豆腐干,竹笋香菇汤。雕花嵌木的金银壶里装着本地乡村酿制的米酒。苏清河夹菜时,手指微微颤抖,镂花包金的象牙筷子一连滑落了好几次,他去捡筷子时袖子又拖入菜碟里。 我望之凄然难言,阮清秀默默地收拾好一切,取了个木碗挑了些菜放在他面前,他费力地将菜送入嘴里,便放下筷子邀我饮酒,一边自嘲道:“都是酒色过度留下的祸根。”阮清秀忙打断他的话:“都过去了,还提他作甚?顾师兄你不要听掌门乱说,那些都是以前的事了,掌门这两年可真变了。”我道:“师兄一肩挑着洪湖十万弟子,不易啊。”苏清河眼圈含泪,哽咽了一声:“喝酒。” 饭后,清秀搬了两把藤椅放在庭院中,正品茗闲谈,知客领着一个满头大汗的信使进来,信使单膝跪地哽咽道:“大帅,襄阳城破了……” 襄阳乃是荆湖门户,失襄阳荆湖无险可守,元荆湖行省左丞相伯颜、平章政事阿术率军二十万顺汉水南下,荆湖烽烟弥漫,各路官军如潮水般溃败下来,刘青发、荣清泉率部奋起迎击伯颜大军,混战三日迫使伯颜绕道向东南进发。清河对我说:“我知道你已退出江湖,本来这事与你无关,但性命攸关,恳请师弟火速赶往江陵,催青烈速往鄂州布防,再迟就回天无力了。” 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我连夜启程赶赴江陵,路上遇到好几路官军也往江陵去。拿住一个副将来问。副将熬刑不过吐露实情:“江陵知府密报刘青烈谋反,我等奉命前去围剿。”我怒道:“刘将军忠心报国,何来谋反之说?大敌当前,你们不知携手对外,偏爱误信谗言自己内讧,是何道理?” 江陵城东,各路官军正在紧张备战,我有从副将身上夺来的信物,一路畅行,刚到十里庙门口,前方忽然传来消息:刘青烈献城归降了。 青烈并无叛宋之意,他见襄阳失守,伯颜顺汉江南下鄂州,便要起兵去增援鄂州,江陵知府朱玉彤和守备将军则恐康青山南下夺了江陵,他们要担失地之责,皆坚持不肯。青烈一怒之下斩了守备,反出城去。兵马尚未齐备,各路官军就把江陵城围了起来。原来是江陵知府朱玉彤探知青烈欲杀守备出兵救援鄂州,便暗中密报青烈造反,引各路大军云集江陵,一则逼青烈留下,二是借兵壮胆,阻止康青山南下。 我赶到江陵东门时,旌旗招展,鼓乐喧天,青烈的乡军已换上官军旗号,整齐地列队在临时搭建的拜将台下,青烈手捧长剑,带领一干部属走上拜将台纳剑归降,受降官扶起青烈,好言宽慰,命其统领旧部驻守江陵,防备康青山南下。 庆功典礼已毕,青烈垂头丧气地回到府中,解下衣甲刚刚坐定,眼前就晃出一人。见是我,羞愧的满面通红。我问:“师兄能为天下苍生再尽一份力吗?” 唉……”他长叹一声,露出羞愧难言的表情。 忽有一人冷笑道:“顾叔叔来的好及时呀。”说话的是朱雨菡,挺着个大肚子走了出来,她望着垂头丧气的青烈不满地哼了一声,说道:“大敌当前,天下军民都该听从朝廷的号令,各自为战,岂不正遂了蒙古人的心愿?顾叔叔你说呢?” 我正色说:“二嫂所言,小弟不敢苟同。伯颜兵锋直指鄂州,鄂州若失江南半壁势必不保。覆巢无完卵,江南朱家怕也难逃劫数。”朱雨菡冷笑道:“我当叔叔是个有见识的人,原来也这般短浅。鞑子擅骑射不习水战,纵然夺了鄂州,水师夺回来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朱家世沐皇恩,岂能忘恩负义、见危不扶?倒是叔叔你一个局外人,其心可疑啊。” 青烈怒道:“你这说的甚话?师兄他一片赤诚之心,岂会有诈。”朱雨菡厉声喝道:“即是如此,为何做了幽冥教的右使?”她忽丢了个眼色,身后几个家臣骤然向前围住了青烈。“将军累了,送将军下去休息。”朱雨菡一声令下,众人不管不顾强行拖走了暴跳如雷、奋力挥拳的青烈。 我说二嫂不肯出兵就算了,当我什么都没说吧,我故意装出气呼呼的样子往外走,前脚刚踏出大门,一张大网当头就罩了下了,我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瓮中鱼鳖。 “把网当武器在江湖上并不多见,概因这武器修炼起来十分麻烦,非到精深的境界不能显示出它惊人的威力,是以你行走江湖时若见到使网做武器的人,就得万分小心了,能躲则躲,这些人都是不好招惹的。” 这是师祖当年的教导,至今我仍铭记在心。 操弄这张网的有七个人,四人抓着网的四角,操演各种阵法,其余三人中一人使长枪,一人端着机弩,一人手里抱着石灰罐子。 这张网有个威风凛凛的名字,叫“天地罩”。网用金线银丝混合而成,内嵌无数钢钩,索拿猎物后将主绳一拉,钢钩便根根竖立起来,猎物稍一活动就会被钢钩勾住皮肉,痛苦难当。一般人爱惜自己的身体,落进网里就不再动了,碰到不老实的,使长枪的就上来了,或用枪刺或用枪杆砸,若是碰到厉害的角色则先撒一把石灰迷住人的眼,再上枪刺砸,端机弩的人站在一旁指挥策应,关键时刻则给予致命一击。 我识得这里面的厉害,哪里还敢动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