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大明征途 > 第二十二章 卜吉凶义投郭子兴(三)

却说徐达那日与尽饮下山后回到家中,左思右想,心下道:我三哥定然是有心投奔二哥,只是二哥现已身居千夫长,三哥生来是要做天下之主,他怎甘心屈居二哥之下?转念又一想,三哥所担心的也有道理,二哥几日不同的往日,毕竟已经是将军了,我等却还是贫民一介,又不知他得知三哥回来以后意下如何?想来想去徐达想出了一个投石问路之策,当夜徐达即提笔给汤和写信,信中写道: “鼎臣(汤和字鼎臣)吾兄,前者蒙兄牵挂小弟,多次书信相邀,但弟以明主不在,徒然出世亦于事无补。今三哥朱元璋云游归来,前夕我等兄弟畅饮于皇觉寺,惜乎二哥戎马倥偬不能兄弟相会!忆起先师在世之日,我等兄弟朝夕相伴,此情兄尚得忆否?又师父仙逝之日,曾算定我等兄弟功名前途,方是时小弟年幼,不知恩师如何料言小弟日后功名,二哥年岁、见识俱长于小弟,不知二哥可否记得?弟生平最敬先师,若兄能告我先师当日对小弟所言,弟一生之归宿则定矣。” 徐达写完,即令人送往濠州汤和军前。一日汤和正在营中生闷气,左右心腹将校相问何故,汤和道:“郭元帅也是个糊涂的主,朝廷调来悍将撤里不花奉命剿灭我等。我等占据地利、人和,又有乡民百姓相助,本应大胆出战,若让我出马,趁那撤里不花远来疲惫,一战就可将其斩于马下。我反复呈言,元帅却畏敌如虎,只道什么敌军擅长,我军宜坚守待机。哼!待得什么机,明明是坐等在那里挨打,如今倒好,那撤里不花却是狡猾凶残得很,他深知大军远来疲惫,竟然只是命众军休整待命,他又知濠州百姓助我,因此整日里纵兵焚掠,以助军需,一则休养士卒体力,二则濠州远近的百姓村落惨遭杀戮冒功,方圆数百里之内村郭变为废墟,白骨累累杳无人烟,甚至濠州临近几个州郡夜晚若是有小儿哭闹,父母都吓唬道:‘撤里不花来了’,那小儿便不敢哭闹,纵使二三百姓得逃也都远奔他郡。自此荒无人烟去哪里有百姓相助我等?且百姓见我等不能保护他们必然大失所望,日后必不再支持我等,我军士卒又多是濠州本地子弟,见投奔我军却连家中父老都无以保全,军心必然涣散。如此过得数十日,那撤里不花全军恢复锐气,我军却日益懈怠,如此以懈怠之军迎战精锐之师不死何为!唉,可惜啊,郭元帅却不听我的!” 汤和叹息之时左右来报,说是濠州徐达来信,汤和顿时转忧为喜,心下暗道:之前我多次写信想邀,四弟、大哥均是不肯出山,此番莫不是心中看开前来助我了?我那四弟徐达足智多谋英武果断,大哥周德兴两把板斧又有万夫不当之勇,若得他二人相助,我有何惧那区区撤里不花!当下急忙命人传入,待打开书信见到徐达信中所写,汤和不禁笑道:“好个徐达,费了那么大力气绕了无数个弯子,原来只是要告诉我朱元璋回来了。这又是个投石问路之策了,明明是既想投奔我从军,却又不愿意追随于我,反倒要我和他们一起奉朱元璋为主,却又不好意思直说,只是还跟我说什么师父遗训。哼,我行伍行军多年出生入死,累计战功到千夫长,那朱元璋虽说是结义的师兄弟,可是这几年却不知行踪,怎好一来就喧宾夺主,反倒要我侍奉起他来? 但是信中提到师父遗训,汤和却又一想,我师父昙云法师是得道高人,料事如神无有不中,那日他老人临终前特地嘱咐我等师兄弟三人俱要小心侍奉朱元璋为主,还说日后要功成身退不可贪恋富贵惹来杀身之祸,如此说来难道我那三弟果真是混一真主?不过三弟朱元璋确是天生异人,自小非凡,又得徐达等众兄弟死心追随,他日兴许真能成就大事。 汤和正兀自矛盾着,走出帐外散心,一抬头见到城墙上那飘动的“郭“字帅旗,顿时大悟,想到:我怎生如此糊涂!这濠州城又不是我汤和的,乃是郭子兴元帅的,虽说郭子兴这老头忒的糊涂无能,可是朱元璋等人若是前来,无论我汤和也好,还是朱元璋、徐达也好,其实说到底奉的都是濠州元帅郭子兴为主,我又何必提前操心。观我之能,为将帅有余,却不能独立一面称孤道寡,郭子兴又这般糊涂,我何不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口头应允奉他为主,让朱元璋等人前来,我再侍之以礼节,若是濠州城无事,郭子兴又不提拔他,那也权且先如此;若是那郭子兴昏聩,朱元璋又大显奇才,我那时再真心奉他为主却也不迟,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 汤和想到这里主意已定,回到帐中拿出纸笔回信道: “向接来信,闻得三弟元璋云游归来兄弟等相聚在望,愚兄喜不自胜。和本一介孤儿,幸得天不弃我得遇众弟兄,则众弟兄便是我亲人;又有恩师如父,教我一身武艺兵法,汤和岂敢忘恩负义?恩师临终遗训汤和句句谨记在心,不敢有丝毫懈怠。三弟素来文武攻略远胜于和,和今愿诚心奉三弟为主,赤胆忠心生死不渝,而今正是非常之时以待非常之人成就非常之事,三弟便是那非常之人。望弟将愚兄之意转告三弟,愚兄愿追随他执马坠蹬在所不辞。兄日夜翘首以望弟等前来,若你我兄弟相聚,何愁大事不成,天下亦不足定矣,届时功成名就留书青史,岂不乐哉?” 汤和写完信,突然又想道:他们兄弟天生异象,乱军之中如此贸然来投,定然会被当做奸细刺客一流。于是他又在信尾加上一句: “若弟等来头,可执此信通报,愚兄将引荐于元帅账前。” 写罢汤和即命快马送去给徐达,且说徐达收到信后,见得信中内容,已心知汤和之意,当下立即上山将信转呈给朱元璋。 朱元璋拿到信后将信反复看了几遍,又在正殿来回踱步思考,徐达、周德兴站立两旁等他决议,许久徐达见朱元璋仍不做决定,就问:“三哥,二哥信中写的明白,愿奉你为主,生死不渝,你却还有何顾虑?” 朱元璋沉吟道:“汤和是我等自小结义兄弟,又同出师门,自然放心,且自己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又比我先从的军,也说不上是谁奉谁为主,总是福祸与共便是了。自是他虽现在是千夫长,但那濠州城却毕竟还是郭子兴的,我等此番与其说是投奔汤二哥倒不如说是投奔郭子兴。但我观那郭子兴,忠厚有余谋略不足,也是个没有主见不能成事的主,投奔他并非上上之策,但是除郭子兴外,远近诸帅如李二、赵均用、彭大等人又都是盗贼之流,更不能相投,倘若更远些看只是如今乱军之际你我兄弟众人却又难以远行,因此我沉思不决,却并非是不信任汤二哥。” 朱元璋所说这一层徐达却是不曾想道,因此他不再言语静等朱元璋决议。那周德兴却在一边等的不耐烦了,走上来说道:“这也难那也难,那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能决定,这殿中又有现成的签卦,兄弟你若是觉得难以决定,不如就在抽上一卦问个吉凶便可决定了。” 周德兴说着也不等朱元璋同意,拿钱签桶就给朱元璋,朱元璋正在难以决策,又见周德兴把签桶都拿来了,当下暗想:也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古人说:‘疑则卜’,我何不抽个签问个吉凶祸福呢? 这样想着朱元璋接过签桶,祝颂道:“苍天在上,现我等难以决策,请问若继续留居此地是吉是凶?”说罢跳出一签,拾起来一看,却是“下下签,大凶”,徐达在一盘说道:“三哥,看来留下来是不吉利,那就是要我等投军了?” 朱元璋却不回答他,又继续祝颂道:“苍天在上,我等还是不明,请问若远离濠州投奔他处,请问是吉是凶?”说罢又跳出来一签,拾起来一看,还是“下下签,大凶”,这一次徐达与周德兴面面相觑,却不言语。 朱元璋捡起签放入签筒,第三次祝颂道:“苍天在上,既然留下远去都不吉利,我等想问,若是投奔濠州郭子兴起兵反元,是吉是凶?”这次说吧跳出来一签,却是“上上签,大吉”,朱元璋还是不能决策,继续祝颂道:“苍天,若果真当投濠州,请三卜为吉”,说着又两次抽签,竟然这两次也都是“上上签,大吉。” 三人见接连三次抽的投奔濠州都是“上上签,大吉”,当下都想看来天意也该是如此了。朱元璋掷下签筒,对徐达、周德兴道:“既然天意也是如此,我等先今就下山投濠州,起兵反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