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异术超能 > 我的老婆是黄蓉 > 第2章 山中救人

华岩走了老远,终于看到一簇草药,连忙把它们都装进竹筐里,这是山里很常见的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效。 在金银花不远处还有少许灯笼草,走到前方,华岩想了想:这里何时有灯笼草了?随后把灯笼草放进了竹筐。 当灯笼草被采摘后,突然一阵风吹来,华岩眨了眨眼睛,用手揉了揉:“真倒霉,眼里进沙了。”风在山中很常见的,华岩并没有在意,只不过这风来的还真是时候。 过了片刻,华岩终于睁开了眼睛,不过双眼被揉的红红的。在这片山林中绕了绕,疑惑道:“怎么没了,昨天到这里,还看见有半枝莲的。” 华岩一阵思索,当看向前方时,他楞住了:这棵老槐树怎么枯了?树上光秃秃的,只有枯枝在摇动着。 “这是什么草啊,以前怎么没见过。”华岩蹲在地上看到老槐树下方长着许多绿色的叶子,有手掌般大,叶子上有无数小刺,每根草上都有两片叶子。被风一吹,叶子整齐的左右摇动起来,就像在拍掌。 华岩随手摘了一个,想把这不知名的草拿回去给老爸看,可一不小心,手被叶子上的刺划过,一道小小的伤口立即出现。 “今天怎么这么倒霉,眼睛进沙不说,现在连手也被划伤。”华岩看着手上那小小的伤口顿时一阵郁闷。 站起身来,突然一阵晕眩,华岩身体一晃,摇了摇脑袋,以为是蹲久了气血上不来。这时,他再次向绿草看去:“咦!刚才都没有,这岑艾从哪里冒出来的。” 好不容易又看见了草药,华岩怎么会放过,当踏足其中时,突然感觉脚下一空,身体骤然下坠。 眼前突然的一黑,让华岩心中一紧,抬头一看,才发现自己掉进了洞里,于是气愤道:“谁这么缺德在这里挖洞。” 看着洞口的槐树根,华岩这才明白,为什么老槐树会死,这树根都露出大半,没有泥土的滋养就如同我们人类不吃饭一个道理。 “还好这洞不深,抓着树根应该可以爬出去。”正当华岩准备往上爬时,只见漆黑处闪过两道绿光。 不会是什么山猫吧?华岩看着这绿光以为是猫,根本没想过这山中有野兽,在他的记忆里,猫在村里是最常见的,而且这绿光像是猫的眼睛发出的。 洞里除了些异味,华岩并没有感到什么不适,没有犹豫,径直朝漆黑的前方走去,华岩的胆子大可不是吹的,如果换个人,恨不得立即出洞下山,在这简直是晦气。 走了几步,华岩停了下来,仔细看着前方闪着绿光的眼睛,见眼睛并没有动,以为是猫也看着自己,接着又走了两步,这才发现,这绿色的眼睛不过是两颗石头。走到石头处,用手触摸着那两颗小石头,很光滑,有点像儿时玩的弹珠。石头被镶在岩石上,这岩石很冰凉,光滑度也不逊于这两颗石头。 由于好奇,想把石头拿下来看看,用尽力气一掰,可石头牢牢的抓着岩石,不管他怎么用力,石头就是不肯下来。华岩苦笑道:“这石头真是结实,算了,还是赶快出去。”随着异味越来越浓,华岩皱眉捂鼻子:什么味道这么臭,难道有人在这里拉屎吗? 华岩站起身来,朝石头踢了一脚,看了看这漆黑的环境,走到洞口处,拉着槐树根,爬将上去。他前脚出去,这两颗石头其中一颗就掉落在地上,一丝黑气从镶石头的小孔里喷出,一喷即散。 “洞里的空间还不小,可谁没事会把弹珠镶在岩石上呢?”华岩没有细想,背着竹筐回到家中,对任何人也没有说起过此事。 “顾老伯,你这是关节炎,不用针灸的,等我给你开包药你先试试,这关节炎不能根治,只有减缓它的发作。” “谢了啊,大胆儿。”顾老伯躺在沙发上,感激道。 “没事,这是你的药,顾大伯那我先走了啊。”华岩笑着道。 华岩对病人从来都是笑脸以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缓解病人的压力,病人不紧张,看起病来也轻松些,这都是华岩自己总结的经验。 提着药箱,华岩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满脸笑容:“这天气真热,只剩梁奶奶了,看完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了。”一想起今天自己的妈妈要做红烧肉,华岩就忍不住流口水。 每天,华岩都要走几十里,因为他们住的村子分成了几部分,而且都在山间,这山连山,路绕路,使得近路都变成了远路,有什么法子呢,总不能自己为了走近路,去效仿愚公吧,那虽然能表现出非凡的毅力,可把一生都用在挖土上,这未免太二了些。 “小兄弟过来一下!” 正在这时,华岩突然听到有人在叫,朝四周看去,发现山路上停了一辆大卡车,车前有几人穿着绿色的衣服,不停的朝着自己呼喊。 听他们焦急的声音,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吧?华岩连忙从山上下来,不顾尘土飞扬,跑到卡车前,见六个人站在那里,都显出威武的气势。 “小兄弟,锦华村有医生吗?”其中一人面色焦急的道。 华岩仔细打量着这六人,见他们都穿着绿色的衣服,而且整整齐齐的,当看到他们的肩膀时,华岩恍然大悟,指着说话的那人道:“你你们是军人?” “对啊,小兄弟你能带我去找医生吗?”这六人看到华岩傻傻的样子都没有笑,反而更加焦急起来。 见到他们如此神情,又想找医生,难道是他们中间有人生病了?华岩笑着道:“谁生病了,能让我看看吗?” 那位军人见华岩如此,以为他在看玩笑,于是道:“小兄弟别开玩笑,你快告诉我这村子哪里找得到医生?” “我就是医生。”见对方以为自己在开玩笑,于是收起了笑容,并把药箱提了起来,正色的说道,以此证明自己的身份。 那军人听到他的话还没有相信,可一见到药箱,他就信了,除了医生,谁会没事带个药箱在这山里跑呢?于是道:“小兄弟你真是医生,太好了!快,跟我来。” 华岩跟着六位军人一同上了车,只见车上正躺着一位老军人,这临时的床铺是六位军人用车上的帐篷做的。华岩走近一看,只见他闭着双眼,面色憔悴。 按照中医的程序,华岩把起了老军人的脉。其余六位军人都紧张的看着那位老军人,不敢打扰华岩把脉。 过了一分钟,华岩收回了手,向旁边一位军人道:“他是不是喜欢抽烟?” 那军人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是啊?” “还喜欢喝酒?” “对!这和首长的病有关吗?” 华岩点了点头,根本没有管他到底是谁,首长这个称呼压根儿就没听过,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关系大着呢,他喝酒损害动脉血管使动脉硬化,抽烟则加重血压的升高,而且他每天的工作时间也很长,由于这三种因素使得血压升高,我刚才把脉时发现他的心率很快,只有先降低他的血压后,再看看情况,帮我把他的裤子脱掉。” 军人们一听,立刻楞住了,这小子还真奇怪,没见过看病还要脱裤子的,刚想问个究竟,只见华岩从衣服中拿出一捆布来,从中抽出四根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要用针灸。可看他年纪轻轻的就会针灸,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站在他身边的军人已经脱下了首长的裤子,在这种危机关头,他也是迫于无奈,而其他五位同事各自心中也表示理解。 华岩手中拿着针,仔细看着老军人的腿:针灸上说,降低血压分高和低,低可以完全排除了,这降高的穴位有足三里、太冲、复溜、太溪。接着从布里再抽出一根针来。这针灸之术不能随意乱来,一定要按顺序,否则穴位会影响气血运行。 先太冲穴,华岩拿起针就朝右脚脚底,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太冲穴扎去,接着是太溪穴,在脚跟上方一寸处,这一针华岩力量用的很轻,因为到太溪穴会经过韧带。再来是复溜穴,在太溪穴上方一寸的位置。 当这三根针扎上时,老军人的脚突然动了一下,这一切都逃不过华岩的眼睛,看到脚动他露出了微笑,知道这血压已经在下降了,而他身旁的军人们全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他,这小子太神了吧,看他的模样应该还没到18岁吧,这么小就会用针灸治病了! 华岩擦了擦头上的脸上的汗水,这针灸可不是开两服药吃吃就行了,一步错就会影响所有,所以这针灸之术同样含有风险,必须谨慎小心,不管是医生还是病人,易兴奋者禁止使用针灸。如果医生拿着针手抖个不停,心想这就是传说中的一针见血,这针还没扎,病人就先OUT了。换做是病人看着针肌肉高度紧张,针还没扎,医生就会问:“你晕针吗?对不起还是去挂瓶子(就是输液)吧。 见到自己的首长动了,六位军人都不像先前那样紧张了,至少说明他有知觉了。他们到缓过来了,可华岩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最后一针还没有下,华岩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到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当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时,再往外摸斜下方一点之处,摸到另一凸块(腓骨小头)时。华岩左手按着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的线底边中间,右手快速的一针扎下,看似快,其实这一针扎的很轻。 扎完后,并没有因此结束,华岩又从药箱中拿出一根细细的红绳来,从太冲穴开始,最后到足三里,绳子在针上绕一圈,好让它固定在针尾处,接着把一头一尾紧紧握在手中,使两根绳子绷紧。右手就在上下两根绳子上轻轻的拨动,上拨了三下,只见针随绳动,以正时方向晃动起来,下拨了五下,这五下使针又朝反方向晃动,就这样整套动作上三下五的做了三次,随后把针线都收了起来。 六位军人里有一个见过针灸,但却没见过这样新奇的针灸法,当下问道:“小伙子,这是什么针灸法?这么奇特,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华岩针灸完,病人的血压也得到了控制,于是笑道:“这是我家传针灸法。” 在得知华岩说病人没什么事后,六位军人对华岩那是赞美有佳,但更多的是感谢,当晚老军人就醒了过来,在部下的口中得知是锦华村的一位少年医生用针灸救了自己后,满怀感激,但有军务在身,没有立刻去登门拜访感谢这位少年。 直到三个月后的一天,华岩还是照常出门走访看病,随着政府新修公路,这山路也得到了改善,为了华岩方便看病,华鸿英特意给他买了辆自行车,这下好了,早上出门,下午两点就能回家,比以前快了不知多少倍。 这天,华岩走后,一辆越野车停在了他家门前,从车上走下三个人来,其中一位老者头发花白,但身体硬朗,面色红润,一身整齐的绿色军服,戴着军帽,昂扬的来到华岩家门前,而另外两人则是跟在老者的身后,穿着也相差无几,一脸笑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