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绣春刀 > 第7章 北上

绣春刀 第7章 北上

作者:匿名 分类:新派武侠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朱柄和宫九天还没有亮便早早地离开了应天,多年以来,只要是哪天要离开一个地方,就必定是等着开城门,然后第一批离开,一直都是如此。 因为宫九说过,整个大锦朝,最有效率的是锦衣卫,严密而严谨的组织,层层领导,只要命令一下达,就会马上行动,而城卫军,恰恰却是最繁琐的一个地方,不管是什么命令,都要在第二天换值交接才下达,除非是城卫军统领亲自坐镇。 而刚开关城门那会,离他们换值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所以那个时间段是离城最好的时间。 曾经朱柄不明白宫九为什么会对这些事情会这么清楚,而现在他隐约能够猜到,宫九在带他流浪之前,肯定也是应天的一号大人物,并且常与这些人打交道。 这些话也让朱柄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并且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这却在以后,给朱柄帮上了不少的忙。 进应天时的驴车现在也已经换成了青布马车,外表普通,马也是一匹瘦马,马车内里却蒙了一层厚毡,燃着炭炉,暖烘烘的,宫九说他在锦衣卫面前露过脸,之前的驴车已经不能用了,但这样的马车如非定做,或者大户人家现成的,也不知道宫九是通过什么门路弄来的。 换过路引,马车缓缓穿过黑魆魆的门洞,冬日炭油皆贵,城卫军的那点经费,让他们也舍不得通宵都点着火把。 凌晨出城的人没几个,但是要进城的人却不少,大部分却是在这种寒冬腊月里守在城门口就这么过一夜,没路引的,花点钱买通关系才能进城,而有路引的,也要花上一笔不菲的过路银子。 而这些人,却是从外地逃难来应天的。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但这个时候下这么大的雪,一些地方雪灾也严重,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 路边隐约传来哭声,想来也是有些人守在城门口,夜里熬不住已经过去了。 朱柄稍稍撩开了一点车帘,看着车外一片凄惨样子,又想起昨夜秦淮河畔灯火通明,整夜笙歌,便轻轻叹了口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大锦朝,盛世昌隆,也不过是粉饰太平,骗骗坐在宫里的那位罢了。” 宫九冷哼一声:“宫里的那位,又何尝不是这样子在骗自己和那些官员,就算是整个大锦朝最清廉的官,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无能为力罢了,去年南方洪涝,西北大旱,赈济银子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北方元人又虎视眈眈,每年又要一大笔的军费养着兵丁,就算没有贪官贪污,天下这么多人,又哪里能赈济得过去。” “没人贪污,多少也能让他们吃顿饱饭,对有些人来说,吃一顿饱饭,可能都是一种奢侈。”朱柄拿着一个刚从炭火上烤得热乎乎的烧饼,咬了一口,却看到路边有一个穿着破棉袄看着寒酸,但浑身收拾得还算干净长得十分清秀的小女孩,正直勾勾地看着自己手中的烧饼。 朱柄不是善人,也没想过要接济天下这种伟大的事情,但突然觉得手中温热的烧饼,变得那么烫手。 “师父,停车。” 朱柄拿着两件厚衣裳,和所有的四个烧饼,走到了那个小女孩面前递给了她。 小女孩不过四五岁,两件衣裳捧着有些吃力,便将衣服放到一边,却想将四个烧饼往怀里藏。 “你先吃,我看着你吃,先吃一个再带回去。”朱柄不用想也知道这小女孩想要把烧饼带回去给家人一起吃,指不定有多少人要分这四个烧饼,到小女孩嘴里的,又能剩下多少。 小女孩睁着大眼睛看着朱柄,似懂非懂,却小声说道:“阿爹阿娘,姐姐和弟弟都饿,给他们吃,绣娘不饿。” 朱柄都有些不忍心看,转过头看了看宫九,却见宫九对朱柄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不是非常高兴,但也没有反对的意思,便对小女孩说:“你叫绣娘?走,带我去找你家人。” 绣娘的家人就在不远处,一辆破板车,加上边上一个用薄布搭的棚子,看着风一大就能吹倒,没有牲口,想来牲口不是卖了就是在路上宰了吃了,用人拉过来的。 板车上躺着一个老头,身上盖着厚厚的被子,看着已经奄奄一息,一个穿着薄布衣裳的汉子,正想着法子想要用潮湿的木柴生堆火,而棚子里,一个妇人正一手抱着一个奶娃娃,一手搂着一个比绣娘大不了几岁的小女孩。 汉子听到脚步声,头也不回地说道:“绣娘,你又乱跑了,快去看看你爷爷,看看被子盖好了没有,等会阿爹就想办法进城去,进城找你表叔叔,你表叔叔家暖和。” “阿爹,烧饼,大哥哥给的。” 那汉子转过头,却看到绣娘怯生生地拿着四个烧饼递给自己,而她身旁的朱柄捧着衣服站在一边。 汉子三十出头,皮肤黝黑挺壮实,看着就像是老实的农人。 “孩子娘,快出来,有位公子舍了几个烧饼和衣裳,你赶紧拿去喂一下老爷子,带孩子加点衣裳。”那汉子赶紧叫了里面的妇人一声,然后又有些狐疑地看着朱柄:“多谢这位小公子,家里遭了雪灾,才逃难来这里,也没什么坐的地方,不知公子你?” 那妇人接过东西,朝朱柄欠了欠身子,收好两个烧饼,将一个掰成两半分给了姐俩,又拿一个去喂老爷子,奶娃娃还小,可吃不了这东西。 朱柄摸出了两锭银子和一些碎银子,说道:“这位大哥,我叫朱柄,这里是二十五两银子,我想把绣娘接走。” 在这个年代的普通人家,十两银子的购买力,足够让一家几口人过上一年日子了,就算在应天再好的丫头也不过十两银子的价钱,二十五两,委实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妇人正在一旁喂着板车上的老爷子,听到朱柄的话,明显地顿了顿,但还是接着手中的动作,身子微微抖动着,想是在无声地哭泣。 那汉子,看着银子愣了,然后又看着蹲在一边啃着烧饼一脸懵懂的绣娘,顿时脸涨得通红,有些急促地说道:“公子好意我心领了,我刘三虽然田亩出身,没读过什么书,但一些基本的良知还是有的,家里虽然穷,但我刘三有把子力气,等进了城,舍了我这条命,总能让娘几个吃口饭,没有卖女儿的道理。” “刘大哥,我不是那个意思。”朱柄叹了口气,说道:“我相信大哥你进城能养活这一家子人,但是不说进城要钱,到了应天,那过日子也贵着,我本想直接留点银子,但想着既然能遇上,也算是场缘分,说起来,我虽不缺钱,但也是四处奔走风餐露宿的,身边也就我师父,想着带走绣娘,不当丫头,就当是多个妹妹,也好有个相伴。” 那汉子还待说话,却见那妇人奔走到朱柄的面前,跪了下来,哭着说道:“公子是个好人,要接绣娘走,我同意了,也千万别说当什么妹妹,您就当是多个丫头使唤,也总比跟着我们过得舒心,这银子却是怎么也不能收,只求公子对我家绣娘好点。” “大嫂快起来。”朱柄赶紧将妇人扶起来,说道:“没有那么严重,想来你们多半也是要在应天安家了,这应天十年八年之内,我也肯定是要回来的,等到时候,我再带绣娘来与你们团聚。” 男儿流血不流泪,只是未到伤心处,谁又能说非得流泪了,才是真的伤心了,那汉子丢下手中的湿柴火,抱起绣娘,久久说不出话来。 接下来的事情,却都是妇人在处理,汉子却再也没说过一句话,只是一直望着朱柄,期盼朱柄能对自己女儿好一点。 而银子,却是朱柄硬生生地塞进了汉子的怀里,还是那二十五两银子。 记下了那个表叔叔的地址后,朱柄脱下自己身上的大氅包在绣娘身上,将绣娘抱起来的时候,那姐姐却是艳羡地看着自己的妹妹,这年纪多少懂点事情了,大概明白妹妹会被眼前这个人带走过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比自己好的生活。 当朱柄将绣娘抱上马车之后,宫九无奈地笑了笑:“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也是仁,我能活到现在,没在襁褓的时候死掉,不也是某些人妇人之仁的结果么。”朱柄笑了笑:“师父,你就认了吧。” 马车在青石板官道上再一次缓缓前进,只不过车上多了一个小女孩。 绣娘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从朱柄刚看到绣娘的时候便看出来了,离开父母没有哭闹,只是觉得自己阿爹阿娘已经这么伤心了,自己再哭闹,那阿爹阿娘会更伤心了,而且眼前这个哥哥又保证过,等她十六岁,肯定会带自己跟阿爹阿娘团聚。 她不知道十年到底是多久,因为她现在多大都要板着指头算,大哥哥说十六岁,但手指头却只有十个,所以她算不清,她只知道,肯定能和阿爹阿娘团聚。 马车里暖洋洋的,倒是挺好地冲淡了一些离愁别绪,因为对绣娘来说,软软的毡布垫子,包着布的青铜暖手炉,还有许多朱柄的零嘴小吃,一切都让绣娘觉得新奇。 因为没有女孩子的衣服,所以朱柄只能给她换上了一身自己的干净衣服,说道:“十年可是很久的,以后你可别忘了你阿爹阿娘,还有你的姐姐弟弟。” “嗯。”绣娘郑重地点了点头:“阿爹阿娘,爷爷,姐姐玉娘,弟弟青山,还有大哥哥,我都会记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