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商战职场 > 重生之仕官风流 > 第3章 石门风光

送走副镇长游立信后,林晓东十分熟络的笑说:“老孙啊,今晚给我们准备了什么野味哟,中午来的路上,我可都只吃了一些干粮。” 林晓东的话虽然透着亲切,但却充满官僚的作风,似乎管吃喝就是这些下属村委会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赵建齐却知道,按规定他们在驻村时,虽然是在村里吃住,但却要交伙食费的,因为这笔钱,镇里本来就会补助的,而且吃什么,也是有规定。 “林技术员你就放心,我们村里虽穷,但山中野味倒是不少,今早我刚打三只野褐鸡,二只肥野兔,还有几尾鲜鲤鱼,包准管够。”村支书孙友正对林晓东,带着淡淡的恭维语气。 “呵呵,那今晚有口福了。”林晓东点头一笑,对赵建齐道:“小赵要不要歇息一会?工作的事情得一步步进行,今天又是骑车又是走路,可把我骨架都累散了。” “林哥,这里风景不错,我想出去转转,你先歇息。”赵建齐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休息上面。 林晓东摇了摇头,嘲讽的想,等你在这里呆上几月,只怕抬你去看风景,你也会懒得去了。 赵建齐走出村委会时,村支书孙友正,也一道跟了出来。 “赵技术员,要不我陪您走走?”孙友正对于赵建齐这个新来的技术员,到有些好奇,当然更多是怀疑,他就不相信这样年轻的一个小伙子,能对种地有多少认识。 赵建齐打量了眼孙友正,作为一个从小在地里长大的农民,他无疑是朴素的,黝黑的脸庞,长满老茧的手掌,充分的显示出他的勤劳。 “孙大叔,您还是叫我小赵吧,我跟你们一样,都是农民的儿子,到了这里就像是到自己家里一样呢。”赵建齐亲善的笑容和朴实的话语,顿时把孙友正对他的距离感拉近了不少。 “哦,那赵技术……”在赵建齐的注视下,孙友正笑着改口说:“小赵,呵呵……” “孙大叔,你们村的茶叶很不错,能带我去看看吗?”赵建齐想起刚才喝的茶询问道。 “山茶,在我们石门村的山上,那可是遍地都是,不过今年的新茶,可还没有出来,起码要到清明时分,才能采摘呢。”孙友正边说边在前领路。 二人沿着村里的小道,一直爬到村后的猫儿山山顶时,孙友正见赵建齐爬起来山,步伐沉稳有力,这大半天下来,也不见不喘气,不由点头说:“小赵,你还真是我们农家子弟,体魄很强壮的哟。” 赵建齐微微一笑,抬眼望去,只见四周崇山叠嶂,云雾环绕,这石门村还真是山水相依,除了村前那小块平原地外,竟没有一块地是平坦的。 不过山头上随处可见的茶树,有的树径粗如碗口,茶枝茂盛,茶叶碧绿,新茶虽未长出,但看树上的老茶叶,便知这里山地肥沃,不然茶树不可能有这样的长势。 “孙大叔,这样的茶树,在石门沿河两岸真的随处可见?”赵建齐虽见自己站的山头,随处可见茶树,但还是好奇的问了句。 “没错。”孙友正肯定的点了点头,伸手指了指云雾中,那依稀可见的山锋,道:“小赵,你看到那座山峰了吗?那就是我们全县最高的天界山主峰,那山谷崖壁中一棵茶树,那可是需要几个人合抱,才能抱下来,听老一辈人说,怕是有上千年历史呢。” 赵建齐一听,心中更有了底,但他也随之产生了疑问,为解心中疑惑,他隧问:“孙大叔,你们这的茶这么香醇,为何你们不采摘这些茶叶,拿到县城去卖呢?” “这些年到是有人去采摘过,但因为茶叶采摘时间,正是春耕时节,家家户户都忙春耕,那有时间去采摘茶叶,虽然村里有些老人,采摘晒干拿到城里去卖,然而这种山茶在我们石江并不少见,因此并不值钱,县城里有钱的人也不会买我们这种野山茶不是,所以大家也就没浪费这个精力。”孙友正说的也是实情,茶叶这种消费品,在没有深加工的包装推广下,的确不会有什么好价钱。 听完孙友正这番话,赵建齐自是理解,二人走下山时,在赵建齐的提议下,他们又来到村前的田地边上,赵建齐走到田行埂上时,弯下腰抓起一把土,揉了揉,在水里洗了洗,发现这里的田土,粘性很好,黝黑的土地,也不像是贫瘠无肥的田地。 在农技站上班的这些日子中,赵建齐看了大量的关于农业技术上的书籍,从他对资料的分析和认识判断,这种土地虽说不能高产粮食,但也不至于产量低效,唯一的原因可能就是过熟了,土地过熟的话,一般来说容易体现产量降低,如果再加上年景问题,粮食自然产量会大打折扣。 “孙大叔,你们村以前的粮食产量,一直都不高吗?”赵建齐虽说心中答案,但为了验证,又继续询问了起来。 孙友正在与赵建齐的接触中,也看出这小伙子是个干事的人,他这样问,显然也是有目的,所以也就老实的回说:“那到不是,记的我父亲说过,当年他年轻的时候,这块田地不知道多肥沃,在没有肥料的年代里,遇上好年景的话,亩产也有上千斤的,就是那些山谷里的田地,亩产也在五六百斤左右呢。” “哦。”赵建齐点了点头,知道自己猜想果然不错,显然这些田地,是因为过熟所造成的,加上山上的水土沙石,常年累月流入田间,从而影响了土地的土质。 有了这些初步认识后,赵建齐想起自己在书上,看到过另外一种农作物,因该比较适合这种土质,只是他还需要一些科学印证,所以也就没说出来,而是与孙友正边走边聊起村里的风俗。 夜幕降临时,赵建齐豁然发现,这石门村连电都没通,不过晚饭到也吃的热闹,村委会前点起的篝火,引来全村百姓的围观,嬉戏的孩童们,在人群穿来跑去,显得无比兴奋。 在部队锻炼了几年的赵建齐,酒量那可绝对称的上海量,因此在孙友正的热情款待下,他到也放下了矜持的架子,往往是杯到酒干。 乡下人虽然买不起好白酒,但自家酿的果子米酒,却是甘醇爽口,还有那些山鸡野兔,用土办法烹饪出来的味道,丝毫不比那些所谓高档酒店差。 村支书孙友正对赵建齐的印象十分好,加上山里的好客情怀,自是让赵建齐深刻体会到了,农家人的质朴和亲热。 篝火晚饭结束后,静下心来的赵建齐,便寻思起如何利用这石门村的天然资源,给自己的官途添上一笔浓厚的政绩,也让石门村的百姓们,能够早日的脱离贫穷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