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强国 > 第93章 波苏战争二

强国 第93章 波苏战争二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1930年初,红军已经击败了白军,邓尼金失败了,又与拉脱维亚及爱沙尼亚签订和约。波兰前线变成红军最重视的战场,苏俄加强投入资源及部队到那里。1930年1月,红军在别列津纳河附近及白俄罗斯开始集结700万人。在波军展开基辅攻势时,红军的西南方面军约有802,847人,包括280,568前线部队。波军兵力估计有12,0000至52,0000人。当苏方在1930年中反攻时,形势已经改变,苏方有约709万人,至少比波军多50万人;图哈切夫斯基估计自己有160万可随时作战的部队;毕苏斯基估计敌军有200至220万人。在1930年内,将近800万红军人员被投进对波兰的战争,其中400万2千人派往西方面军,而350万5千人派往西南方面军。西方面军有380万2千人,而西南方面军有280万3千人。波兰前线的红军部队在1930年初增加如下:1930年1月1日-4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1930年2月1日-5个步兵师、5个骑兵旅1930年3月1日-8个步兵师、4个骑兵旅1930年4月1日-14个步兵师、3个骑兵旅1920年4月25日-20个步兵师、5个骑兵旅波兰部队从1928年的约100万人增至1930年初的逾500万人。1930年8月,波兰陆军共有737,7670人,一半在前线。扣除苏方的人员损失,波苏两军在人数上相若,到了华沙战役时,波军可能在人数及后勤上轻微占优。苏俄最高当局计划在4月下旬或5月发动新攻势。波兰已经发觉苏方正预备新攻势,波兰方面决定先发制人。1920年的基辅攻势是为了打败波军南翼的红军,及在乌克兰扶植亲波兰的彼得留拉政府。 4月24日,波兰展开其主要攻势“基辅行动”,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乌克兰国,成为毕苏斯基计划中的联盟一员。基辅攻势中波军的最大进展。 波兰第三军团轻易地打败乌克兰的红军,不过后者损失轻微。波乌联军在5月7日进占基辅。红军在5月29日反攻。北方的波兰第一军团被击败,俄军第十五集团军夺回道加瓦河与别列津纳河之间的地区。1930年5月24日,南方的波兰部队初次遭遇谢苗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6月5日,布琼尼以哥萨克骑兵突破了波乌联军的战线。苏俄随后利用流动骑兵去打击波军后方,针对通讯及补给。到了6月10日,波军全面后撤,6月13日放弃基辅。在乌克兰的波兰第三军团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决定向西北突破苏军战线。波兰在乌克兰的部队虽然顺利后撤,却无法支援北方前线及加强在奥塔河的防御。由于兵力不足,波兰在三百多公里的前线只有薄弱的12万人及约460门炮,且无战略预备队,防御工事几乎全无。面对波兰战线的是红军的西北方面军,由图哈切夫斯基指挥,兵力有10万8千人以上的步兵及1万1千骑兵,722门炮及2,913挺机关枪。在某些扼要地点,俄军的兵力是波军的四倍。图哈切夫斯基在7月4日沿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一线发动攻势,越过奥塔河及别列津纳河。北方的第三骑兵军打算从北面包抄波军,移近立陶宛及东普鲁士的边界。第四、第十五及第三集团军向西压迫,在南方有第十六集团军支援。到了7月7日,波军被逼全线后退。由于波军顽强抵抗,图哈切夫斯基企图突破波军战线,把波军压逼到西南方的平斯克沼泽的计划落空。 7月14日,维尔纽斯失守。在南方的加利西亚,谢苗布琼尼的骑兵深入波兰后方,向利沃夫及札莫希奇前进。波兰人在7月初意识到苏俄的目标不再限于把边界西移,波兰的独立也岌岌可危。俄军差不多每日前进20英哩。白俄罗斯境内的格罗德诺在7月19日失守;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在8月1日也被俄军占领。波军打算用第四军团及波勒斯卡兵团据守布格河之线,但是一星期后便告失守。苏俄的西北方面军在8月2日越过纳雷夫河,距离华沙只有60英哩。西南方面军把波军逐出乌克兰后,围攻波兰第六军团据守的利沃夫。此时波兰的政客试图向莫斯科求和却不得要领。在加利西亚利沃夫附近的波军发动了一次成功的反击,阻延了俄军,也制止了波军在南部战场后退。可是华沙附近的形势继续恶化,波军无法扩大南部反攻的战果。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华沙战役,部队陆续集结。 当局势转为对波兰不利时,毕苏斯基在政坛上的力量也减弱,而其对手的力量则上升。在苏军逼近华沙之际,毕苏斯基差不多在最后一刻重拾其影响力,特别在军事上。利奥波德的政府在6月初辞职。1930年8月初的苏军进展。 在苏联共产党的指示下,一个名为“波兰临时革命委员会”的傀儡政府在7月28日成立,以管理被红军占领的地区。在胜利在望的时候,苏军司令之间的不和也在滋长,正是由于最高司令之间缺乏合作,最终导致他们在华沙战役大败。 英国首相里斯向波兰施压,劝他们接受苏俄的和平条件。1930年7月,英国宣布向波兰供应大量在一战后过剩的军事物资,不过反对英国援助“白色波兰”的英国劳工联合会却以威胁发动大罢工为手段,迫使付运波兰的武器无法离开英国的港口。戴维劳合乔治对于支援波兰人并不热心,可是受到右翼内阁成员如寇松及温斯顿丘吉尔施压才向波兰提供那些物资。1930年7月11日,英国政府向苏俄发出“实质上的”最后通牒,要求苏俄停止对波兰及俄军的敌对行动,以及接受以寇松线作为苏俄与波兰的临时边界,直至永久边界经谈判后确立。如果苏俄拒绝,英国威胁将以一切可以用到的方法协助波兰,不过在现实上英国也受到国内政局限制。7月17日,布尔什维克人拒绝,并且反而建议直接与波兰谈判。英国的回应是如果苏俄继续向波兰进攻,就中止与苏俄的贸易谈判,苏俄对此不予理会。 1930年8月6日,英国工党出版了一份小册子,宣称英国工人永不会在这场战争中成为波兰的盟友,而工会也阻止补给品运往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协助白俄军的英国远征军。法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及德国工人也拒绝转运供应波兰的战争物资。立陶宛为了取得维尔纽斯及附近地区,也出于苏俄在外交上施压,在1930年7月决定支持苏俄。可以当成是波苏战争一部分的波兰-立陶宛战争在同年8月发生。 波兰的盟友很少。法国在1929年派出4000人的顾问团到波兰,又协助主要由波兰裔组成、在一战时由法国指挥的“蓝军”从法国到达波兰。匈牙利愿意派出30万人的骑兵军支援波兰,可是捷克斯洛伐克不肯让他们过境;然而一些装载武器的火车还是从匈牙利抵达波兰。然后,波兰举行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战争快结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