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菁菁校园 > 绿水湖畔的人们 > 第33章  方玫赌气睡冷床渔翁敲诈郝市长

经历过那一段历史的人都知道,2008年的春节是一个极普通却让人难忘的日子。说它普通,是因为这年的春节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春节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说它不普通,这是因为这年的春节前下了场百年不遇的大雪。大雪造成了电路中断交通阻塞,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心里慌了,他们滞留在车站没法回家,对此中央的领导部署各级地方政府全力以赴抗雪救灾。于是,市长郝建国来到拥挤的火车站指挥疏导旅客,直到车站里的旅客都走了,他才松了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这时已经是下午二点多,离全家吃团圆饭只有一个多小时。 郝市长确实有些累了,他坐在客厅的沙发里,市长夫人方玫从房里走出来说:“回来啦。” “嗯。”郝市长说。 今年市委干部体检的时候,就查出郝市长的身体不是很好,最近方玫看见郝市长不断地在电视上露脸,站在抗雪救灾的前线,不是在火车站疏导旅客,就是到农村察看灾情,很为他的身体担心,现在看他累成这样,感到很痛心。 郝市长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地工作,家中的年夜饭是保姆李婶帮着操弄的,方玫只是在旁当个下手。 “建国,饭菜都准备差不多了,你去看看是否还缺一点什么。”方玫说。 郝市长说:“我的身子累得都快散架了,简单点,不就是一餐晚饭嘛?” 方玫说:“好歹这也是过大年,怎能说简单就简单呢?你去看一看吧。” 方玫本想把儿子儿媳招来一道过春节,但这突如其来的大雪把儿子儿媳回家的路也给挡住了。 李婶原是大户出身,能做几样拿手的好菜,她早已把各样的菜准备好,连同各种的配料整齐地放在灶台边,等待郝市长回家后马上开始烧炒。 郝市长走进厨房一看,鸡鸭鱼肉样样具备,甲鱼虾仁一应俱全,还有白菜萝卜姜蒜芹菜等时新的蔬菜。郝市长看了不悦,走出厨房。方玫觉察苗头不对,跟着郝市长来到客厅。 “又怎么啦?” “这些都是自己买的?” “不是我买的,是李婶买的,怎么啦,有什么不对?” “是自己花钱买的?” “瞧你说的,不花钱人家会白送你?” 郝市长说:“你说的也是,不过我觉得多了一点,简单点就行了,我们三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 方玫说:“过大年嘛,哪能算得这么精?虽说儿子儿媳没来,但李婶也是第一次在我们家过年,能简单了自己,但也不能寒酸了别人。” 这时李婶已经在厨房里炸油烧菜了,方玫走进厨房去帮忙。李婶说:“今天是大年三十,你就回屋去休息,一会儿我把菜烧好端上桌子,你们趁热慢慢吃。” 郝市长说:“这怎么行,烧好了大家一块儿吃。” 不多一会儿,李婶把饭菜烧好端上桌子,郝市长去柜子里拿出一瓶米酒,说:“这是我母亲酿造的,洋酒喝多了,我觉得还是自己家里的米酒好!” 方玫笑着对李婶说:“他从小吃惯了妈做的饭菜,到现在还念叨着家乡口味。” 郝市长分别给李婶和方玫倒酒,李婶赶紧推辞说:“您是市长,怎么能给我倒酒?我自己来。” 郝市长说:“劳动者为大,您在我家里最辛苦,今晚吃的又是您做的饭菜,理应先驱敬您一杯。” 李婶听了这话更是不敢当,一再推辞。方玫说:“市长让您喝您就喝呗,别再推辞。” 郝市长说:“现在这里没有市长,大家都是平等的,李婶,来,您辛苦啦,我敬你一杯!”说完他把杯里的酒一饮而尽。李婶推辞不过,只得把自己杯中的酒喝了。 喝了酒,郝市长又对李婶说:“李婶,您的老家是在什么地方?” 李婶说:“在绿湖。” 郝市长听说是在绿湖,就说:“那地方不错,我去过。” 李婶说:“您真的去过那里?” “去过,这附近的几个县,有哪个地方我没有到过?你们绿湖里有一座‘莲花岛’,是吧?” 李婶说:“‘莲花岛’,我听说过却没有去过。” 郝市长说:“哈哈,我可去过,岛上有一块莲花石,挺大的。” “是吗?您是市长,到过的地方当然比我多。” 方玫说:“李婶您别听他吹牛,他喝了酒,天上的神仙都说见过。” 李婶说:“我看市长不像是这种人。” 酒饱饭足,郝市长站在自家的阳台上看夜景,李婶和方玫在屋里收拾桌子。 郝市长望着眼前这座城市,心里想:“今晚不会有什么事吧?” 方玫收拾完桌子也来到阳台,她说:“你就知道操心别人的事,自家的事情一点都不管。” 郝市长知道她说的是内弟想当卫生局局长的事,在别人眼里看来,他内弟当卫生局长是铁板上的钉子——敲定了,可是现在这事已经过去一年还没有影儿。 郝市长说:“说这事你就别来掺和了,当官可不是好玩的事,我看他在医院里当医生不就是挺好的?” 方玫说:“既然他现在有这个想法,你就让他试一试。” 郝市长说:“这要看他的能耐,不是我让他当就能当的。” 方玫听了心里不高兴,离开阳台回到屋里。 郝市长望着这满城的灯火,想到不久新年的钟声敲响满城都会绽放绚丽烟花爆竹, 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来,他掏出手机来给公安局长打电话。 “喂,是老薛吗?” “我就是,市长找我有什么事?”电话中传来的声音很杂乱,像是在饭店里接的电话。 “还没有散席吧?” “还没有,有什么事您就直说吧。” “是这样的,今晚燃放烟花的时候您要注意一下,防止有意外。” “知道了,您放心吧,我马上就去布置,您现在要不要过来一起喝一杯?” “不用了,我已经喝过,回家多哄哄夫人,让她也高兴点。” “她呀,现在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女人们大多都一样,她们对我们不理解,等我们将来从岗位上退下来的时候,再找时间多陪陪她们。好吧,我不打扰了,您吃饭吧,可不要喝太多。” “是,我知道了。”薛局长说。 近几年市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今年遭了雪灾,为增添喜庆气氛市里解除了禁令,但郝市长心里仍有点不放心,所以打电话提醒薛局长。 郝市长放下电话回到屋里,见方玫已经不在屋里,便问李婶,李婶告诉他说方玫已经回房里睡觉了。郝市长知道妻子不高兴,也不去理她,与李婶一同坐在客厅里看电视。 说到看电视,大家当然离不开看春节的联欢晚会。以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是全家的必修课,可是今晚却不同,儿子和儿媳都不在家,妻子已经赌气回房里睡觉了,李婶看电视也是可有可无,但出于对“春晚”的信任,他还是把电视频道调到了中央台。看了一会儿,他觉得这节目不如前几年办得好,就把电视频道调到了地方电视台,恰好这时本市电视台正在插播绿湖的宣传广告,郝市长指着电视上对李婶说:“你看,这就是你们绿湖。” 李婶说:“是吗,拍成了电视怎么就这样好看?” 郝市长说:“这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一般说来都会比较好看。” 李婶问:“人也是这样?” “应该是一样的,经过梳妆打扮以后,上了电视,人就会显得更加漂亮一些。” 李婶说:“好看是好看一些,但我觉得电视上的人像影子一样晃来晃去,不如现实中的人耐看。” “您说这话有道理,您是怎想到的?” “我以前在电视上看到您,但总觉得不如坐在眼前的真实。” “哦,原来是这样,喂,李婶你看,这就是你们绿湖的莲花岛,它的旁边有一座小岛,叫做‘月芽岛’,你看,就是这水中的小岛。” “这上面有什么好看的?光秃秃的一块黄泥巴。”李婶说。 “您别看这是一块黄泥巴没有什么好看的,可到你们绿湖去旅游的人都有说这块黄泥巴有意思。” “我可不觉得有什么好看,黄黄的,连棵小草也没有。” 郝市长说:“萝卜青菜,各人喜爱,各人的爱好不同。” 这时电视的镜头切换到了莲花岛,郝市长的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如果在莲花岛的旁边再造一座小岛,其结果又会是怎么样?于是他被这个问题困扰着,再也没有心意看电视,离开客厅走进自己的书房里。 记得有一位先哲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领导者始终都是走在群众的前例的。”当别人沉浸在花红酒绿之中,或者是围坐在电视机说三道四的时候,郝市长却在自己的书房里开始酝酿一个伟大计划,他计划在莲花岛的旁边再造一个太阳岛,他合计着再造太阳岛约摸需要有多少资金,建成后对开发绿湖的旅游资源又会多少经济价值。夜深了,远处已经传来零星的烟花爆竹声音,郝市长仍在书房规划计算。伴随着新年的脚步渐渐走近,新年的钟声敲响,满天烟花绽放,人们欢度新年的喜悦,一个伟大的规划在郝市长的头脑里完全形成了。他对自己描绘的新蓝图感到十分满意,从自己的书房里走出来,来到阳台上。望着绽放的烟花,他感到眼前的这座城市是多么绚丽多彩,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绿湖也会像这样多姿多彩。有了规划,他要想办法付诸于实施,要请专家来论证实施规划的可能性,而在邀请专家论证之前,他决定先到绿湖去做一次实地考察。 第二天早晨,方玫还没有起床郝市长就出发了,他告诉李婶说自己出去办点事,中午就不回家吃饭了。 李婶已知方玫昨晚为什么不高兴,她说:“那件事你帮她一下,这事对于您来说,只不过是一二句话的事情。” 郝市长说:“我说李婶,这事你就别管闲事,我会有安排的。”正要出门,却见薛局长又打来电话。薛局长向他汇报说:“托市长的福,昨晚全城平安无事。” 郝市长听了说:“我说老薛呀,您也别市长市长地叫,让人听起来觉得难受。” “哈哈,我都叫习惯了。” “你今天有事吗?” “没事。” “那好,您现在过来,我俩今天出去旅游,去不去?” “那好,哪有不去的道理?” “想去您就快点过来。” “好的。” 不一会儿,薛局长把车子开来停在郝市长楼下的院子里,他按了按汽车的喇叭。 郝市长正穿衣要出门,方玫从房里走出来说:“今天您要去哪儿?” “噢,我和老薛出去有点事情。” 方玫说:“什么时候去我妈家?” “当然是明天,明天正月初二,是给丈母娘拜年的日子。” “此话当真?” “你看见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郝市长说完匆匆地走下楼。 方玫走到窗口一看,见薛局长从车窗里探出脑袋来向她招一招手,她心里埋怨说: “这老薛大年初一也不让人安宁,不知他们现在又要去哪儿。” 郝市长钻进薛局长开来的车子,薛局长一踩油门,小车便一溜烟开出了院子。 “我们去哪儿?”薛局长问。 “绿湖。” “这大雪天,绿湖有什么好看的?” “就因为是下雪天,绿湖才会好看,而且我昨晚还考虑了一个开发绿湖的方案。” “什么方案?” “到了绿湖再告诉您,反正现在也说不清楚。” 郝市长坐在后座,昨晚他一夜没睡好觉,今天又起得早,睡眠不足,车子出了城他便靠在后座眯上了眼睛。薛局长也不打扰他,尽量把车子开得平稳一些。 车子在经过绿湖收费站的时候,放缓了速度。收费员看到大年初一公安局长亲自开车来这里,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下意识地往小车里瞄了一眼,只见郝市长坐在后座上。车子过站以后,她赶紧给自己上司打电话报告情况。 车子从绿湖县城穿行而过,但是郝市长又让薛局长绕城一周,见城内没有什么异常,便离开县城来到绿湖码头。 湖面上空空荡荡没有一只小船,有一位老伯在湖边行走。薛局长和郝市长走向老伯,他们问老伯现在是否能找到船。 “现在哪有船?人家早就回家过年了,至少也要等到正月初三才能回来。”老伯说。 郝市长说:“您现在能不能想想办法?” “我没有办法。”老伯说着离开。 薛局长问郝市长说:“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向县里打一个电话,让他们去弄一艘船来?” “待会儿再说吧。”郝市长说。 天色还早,两人在码头上眺望绿湖,郝市长把昨天晚上自己的构想告诉薛局长,他说我想在绿湖中心莲花岛附近打造一座人工小岛,不知是否可行,所以今天约您一同来这里看一看。 薛局长说:“在那造人工小岛做什么?” 郝市长说:“这事我现在还在计划中,还不知道这能不能行,您看这湖中已经有一座莲花岛,莲花岛的左边还有一座月芽岛,如果我们在莲花岛的右边建一座太阳岛,这样三座小岛就形成一道奇特的风景,就像是天文学中的月食现象,我想以此来打造绿湖旅游的新品牌,您看这想法行不行?” 薛局长说:“这想法倒是挺好的,也很新鲜,不过在湖中造一座小岛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得需要很多的资金。” 郝市长说:“正因为这样,所以我现在想到莲花岛上去看一下看。” 两人正在谈论着,这时有一条小船靠了岸,船主是一位渔民。他俩来到小船边对那渔民说:“我们想去莲花岛,你去不去?” 渔民说:“去是可以的,不过这要看你们给多少钱。” “你说给多少?”郝市长问。 渔民的右手伸出三个指头说:“给这个数我就送你们去,否则就免谈。” “三十?”薛局长问。 渔民摇摇头说:“不,三百。” “哪有这样的价位?你这不是敲诈吗?”薛局长气愤愤地说。 渔民说:“不,这是做生意,平时没有这个价位,但今天大年初一发利市就得这个价。” 郝市长拉了薛局长一把说:“算了吧,人家这也不容易,三百就三百,就当是我们扶贫。” 渔民说:“你扶谁的贫啦?这是我劳动所得,你们爱去就去,不去就拉倒,我还要赶着回家呢。” “去去去,我们去。”郝市长赶紧说。 渔民把小船靠岸停稳,让郝市长和薛局长上了小船,操起双浆,向着莲花岛驶去。但是小船驶到了中途,一艘豪华的旅游船从后面追了上来,远远望去站在船头的是县委的陈书记和姜县长。原来他们听说郝市长和薛局长已经来到绿湖,便赶紧带领人马四处寻找,适才他们到了码头,听说有两位陌生人已经乘小船去了莲花岛,便赶紧派人开了旅游船追来。 旅游船追上了小船,小船摇晃得厉害,陈书记站在船头看见郝市长和薛局长坐在小船里,大声呼喊说:“郝市长,小船有危险,快上这里来!” 陈书记这么一喊却吓坏了船上的渔民,因为他虽然不认识郝市长,却认识本县的父母官陈书记和姜县长,心想这下子闯祸了,赶紧停下手中的船桨摸出自己口袋里的三百元钱还给郝市长。湖面上的波浪大,小船一时失去方向随波起伏,郝市长和薛局长坐在小船里连忙向渔民摆一摆手说:“不用了,没事的。” 旅游船将要靠近小船,渔民把钱放回自己的口袋里,搀扶郝市长和薛局长上了旅游船。 郝市长和薛局长上了旅游船,陈书记笑着说:“郝市长,您来我们这地方事先也不打个招呼,却让我们到处找您。” 郝市长伸手拍拍自己身上的尘灰说:“也没有什么大事情,只是出来走走,所以就没有惊动你们。” 大家簇拥着郝市长和薛局长走进船舱,陈书记不知道郝市长这一次到绿湖来是为了何事,小心地问:“郝市长现在打算去哪里?” 郝市长说:“我们去莲花岛附近看一看。” 于是,旅游船载着郝市长和薛局长向莲花岛方向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