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菁菁校园 > 绿水湖畔的人们 > 第38章  程明皓私下偷情张监理玩忽职守

这件事情过去不久后,为了严肃校纪,学校的教导处给邵明华和徐望记过的处分,方晓、程明皓以及李波三人也受到了严重警告。方晓心里不服,他想自己挨了校长的打也就算了,现在还要受教导处的处分,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收了蔡毅的鱼钱,就到教导处来找蔡毅说理。他对蔡毅说:“我没有犯错,您怎能给我处分?” 蔡毅说:“你没犯错?违犯了学校里的规定就是你的错!” “我违犯了学校里的啥规定?学校里并没规定不能到小店里买东西。” “学校是没有规定不能到店里买东西,但你进入了施工场地就是违犯了规定。” “那是特殊情况,听说有人被埋在废墟里,能不去抢救?世界上哪有这样的规定?” 蔡毅说:“你们是学生,不是施救人员,应该远离危险。” “学生就怎啦?学生就不能救助被困的人员?学生还当兵打仗呢,过去蒋介石靠得就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兵。” “现在你别在我面前提蒋介石,他在台湾早就死去多年了。” “我说蒋介石又怎啦?” “你别扯那么远,现在是就事论事,学校里有纪律,你进入了施工的场地就是违犯了纪律,就得受到处分,这是学校的制度。”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特殊情况就应该特殊对待。” “学校里没有特殊情况,必须按制度办事。” 方晓说:“您是不是在报复我?” 蔡毅知道方晓此时说这话的意思,就说:“我没有必要与你计较什么,这是学校的研究决定,现在我也改变不了。” 至此,方晓也只得接受事实,他想自己好事没做成反倒落个处分,心里实在感到憋气。 相反,程明皓对自己受处分的事却感到十分坦然,他对方晓说,处分就处分,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到了快毕业的时候,学校自然就会把我们的处分撒销,以前学校里都是这样的,何况我们现在光明正大,又没有做偷鸡摸狗的坏事情,这用不着害怕。 周小蕙得知程明皓受了处分,担心他思想上有顾虑,就找机会安慰程明皓,结果两人在校园的小树林里见了面。 “你别介意,我不会把这事放在心上。”周小蕙见了程明皓就说。 程明皓听了问:“你说什么事情?” “学校里给你的处分呀。” 程明皓笑着说:“哈哈,现在还把这事放在心上的人是傻瓜,我才不这样。” “嘿,这事我看你现在还当是挺光荣似的,但不管怎么说,在别人眼里看来,受了处分这总算不上是件好事。” “就是嘛,我们没偷没抢没干坏事,这有什么好怕的?”程明皓说。 “看你这副德性,没心没肺的。”周小蕙呛了他一句。 程明皓说:“这话还真被你说对啦,我就是这副德性,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了,不用去想它们,想它也没有用,遇事只能往前看。”又说:“班主任后来找你谈话没有?” “他找我谈什么?” “说我们俩的事情。” 周小蕙气恼地说:“你呀,尽说这种烂事情!他找我谈过了,怎么样?” “不管他怎么问你,你都要挺住,别把事情说出来,否则我就要倒霉了。” “当时我就要你别做,你非要做,现在你才知道害怕啦?” “呵呵,你现在没事吧?” “没事。”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否则就要遇麻烦了。” “下次你再敢,我就要报告老师,或者打110报警。” 程明皓说:“不敢了,不敢了,我以后不敢了。” 看见程明皓这样说,周小蕙反倒又笑了起来。 程明皓也跟着笑起来,见周围没有人,就在周小蕙脸上亲了一口。在小树林里,两人又贴在了一起。 这次事故的损失非常大,其中的教训也是沉痛的。且不说人命关天,老王夫妇遇难让刘经理几乎把前几年的积蓄全部花尽,而且现在教学楼还要推倒重建,这样一反一复,又是双份的损失。如今上面指示已经下来,工程项目暂时停工,等事故调查清楚,改期再建。这等于是给刘经理下了一张判决书。不过刘经理现在早就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对于事故的责任,他打算全包独揽自己一个人承担,决不牵涉到别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因为他知道,这事牵涉了任何人自己都不会有好处。他想现在躲过了这一劫,过了三五年之后,自己就可以东山再起。而与他相反,这几天倒是李书记的寝食难安,作为工程的监督方,他自然也知道这里面有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曾设法让自己的内弟张喜年担任了这项工程的施工监理。 张喜年原本是一位普通的泥水工人,手上并没有多少技术。但是他的胆子非常大,什么事情他都敢去尝试一下。而且,他又喜欢吹牛皮,常常能把芝麻般的小事情说成西瓜一般大。他的发迹仅得益于一次国际劳务输出。上世纪末,当小县城里的民工纷纷挤火车下广州去深圳淘金的时候,他却把自己的目光移向了海外的劳务市场。那时,国际上的劳务市场又比较宽松,挣钱也比较容易,他就去了新加坡。在新加坡做了几年建筑,或许也长了一点见识,同时还积攒了一些钱。到了回国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似乎不再姓张,而且姓赵,或者是姓了钱。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位工程师的模样,遇人就唠嗑自己在海外的建筑生涯,而且还不时地从嘴里迸出几个英语单词,或者是建筑上的术语,叫当地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小县城的人很少去过国外,听到他海阔天空地侃谈,以为他真长了不少见识,还真把他当成一位人才,就请他负责工程上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由此,他也就与陪伴自己十几年的泥瓦刀分了家,从而戴上安全帽堂堂正正地在工地上转悠,履行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职责。 工程事故无非是出于两种原因,一种是天灾,另一种就是人祸。这次事故,有人说它是天意,也有人说它是必然,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这次事故竟是出于人为的一时疏忽。由于水泥浇灌注的承重梁保养没有到位而导致横梁断裂,从而致使墙体垮塌。按照常理来说,这项工程的出资方应该聘请有资质的质量监督管理员。但在这大干快上的年代里,到处都有工程项目上马,工程师和监理员稀缺,代表学校一方的教育局已经找不到一位有资质的监理员。此时,学校里的李书记就去向韩局长推荐说,自己的内弟张喜年早就取得监理员的资质,是否可以让他来担任这项工作。韩局长正在为找不到合适的监理员而发愁,听李书记这么一说,他就说:“行,只要他有资质就可以。” 顾名思义,施工监理员的工作虽然轻松,但是他的责任却十分重大。从表面上看来,施工监理员每天只须戴着安全帽在工地上转悠,看一看房屋的基础挖得够深,检查一下钢筋水泥沙子的配比是否合格,但他手中的权利却很大。在施工现场上,他说东你不能说西,他说这事不合格,你就得返工,他说这砂子太细,你就得选粗的,因此,工地上的人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就是工程项目经理也得如此。否则,他们就得去跟监理说好话,不时地给他递个纸包和送些烟酒。有许多的豆腐渣工程,也就是出自这样的监理之手。 张喜年来到学校工地的时候,李书记派人腾出了一间教师办公室让他办公。起初张喜年还装模作样办点事,他在办公桌上摆上一张工程图纸,还不时地在图纸上指指画画。吃过早饭他就带着图纸到工地上去察看,履行自己的职责,指着那些工匠们说这也行那也不对。但那些工匠当中有许多是他以前的同行,知道他的底细,虽然对他不服气,但谁也没有顶撞。因为他们的内心都知道,张喜年虽然没有技术,但是他手上有监理的职权。目前在这神奇的国度里,老百姓最感无奈的就是人家手上的权势,对此,负责工程项目的刘经理也没有办法。为了工程施工,刘经理只得不时给他送一些香烟和美酒。 其实,张喜年说人不行并非真的不行,他也是想借自己手中的权利捞点油水,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也就不再到工地上去说三道四,整天坐在屋子里看电视。工地上不见了张监理的身影,施工方就能更好地做活。为了挽回自己的损失和赚取更多的利润,刘经理就让工匠们加班加点赶工期,甚至还偷工减料从中获取利益。 张监理除了每天在房里看电视,偶尔他也戴上安全帽到工地上去转悠一下,但这时他去已经不再是关注工程的质量,而是他在房间里坐久了感到寂寞,想到工地上来透风和闲聊。但是除了刘经理,工地上的工匠们大多不喜欢与张监理闲聊,因为工匠们的工作是按量计酬,闲聊会耽误他们手上的工作,另一方面,工匠们也知道张监理说话爱吹牛皮,他说的话往往言过其实不可信。张监理去工地上转悠失去了闲聊的对象,就渐渐地把目光转向了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特别是那些发育良好颇有姿色的女同学身上。现在他每天到建筑工地上去闲转一下就来到教师办公室里坐着闲聊,妨碍了教师的工作。但老师们都知道他是李书记的小舅子,俗话说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多少也给他一些面子。因此张监理一走进办公室里,老师们就笑着招呼他说:“张监理,坐坐坐!”有人还去泡来一杯香茶放到他的面前。 于是张监理就伸手摘下自己头上的安全帽,把它搁在学生的作业薄上,坐在教师的椅子上开始调侃。学校里虽然有办公的纪律,办公的时间不可以做其它事情,但是张监理来了可就除外。而且,张监理来到教师办公室,就像当年孔乙己到了咸亨酒店似的,办公室里也会顿时热闹起来,因为张监理说话的内容,一般的老师都喜欢听。 张喜年一边抽烟喝茶,一边谈天说地。他说的话题一般有三类,一是他在新加坡做工时的见闻,二是官场的趣事和秘闻,第三就是涉及男女方面的性事,这些都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而且,他还能绘声绘色地说出各种女人在床上的滋味,对此人们都怀疑他曾是情场上猎艳的高手。笑声不断地从办公室的窗户传到另一个办公室,惹得附近办公室里的老师也赶来看热闹。有人当场就问张监理:“你怎么知道女人的不同滋味?一定是玩过不少女人。” “我这也是听别人说的。”张监理说。 “这不可能,你没试过哪能知道女人的味道?” 有人问:“洋妞你试过没有?” “嘿嘿。”张监理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试过,他一定试过。” …… 张监理乐此不疲地描述那些男女间的性事,年轻的男教师们听了呵呵地笑,但公室里的女教师听了却害羞得抬不起头来。 有时龚校长到教师办公室来检查情况,见此情况却又制止不得,只得回去同李书记说了。李书记听了说,这样可不行,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等他回来我就同他说一说。李书记后来找张监理说了,还是没说,已经不得而知,总之是没有收到效果,张监理我行我素,他照常在教师的办公室里自由地出入,高谈阔论奇闻趣事。对于这样的质量监督员,工程的建筑质量是否能有保证,这就可想而知了。现在出了事故,这事如果追查起来,张监理当然会有不可推卸责任,而学校的李书记也应负有连带责任,所以这些天,李书记整天都是提心吊胆的。 事故发生后,上边组织的反应也很迅速,马上宣布成立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的造成原因,对于事故责任人一定严惩不贷。为此李书记也没少往县里跑,托人送礼说情。 调查组由各方面的人员组成,他们审查了教学主楼的设计方案,检测了建筑的结构、水泥的标号和粘合力,以及钢筋的密度水泥梁的承重力,等等。最后的检查结果是,各个方面都同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施工方的问题是主要的,应该负主要的责任。这时李书记心上的石头才算落了地,而张喜年则只是受到业内的批评,免于刑事追究。这样的调查结果让业内人士始料不及,但明理的人都知道,这是李书记上下活动的结果。此后张喜年学老实了不少,再也不敢到教师办公室去谈天说地。现在,他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老老实实地守在工地上,督促施工的质量才是自己的正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