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都市言情 > 寻爱千年 > 第12章 

寻爱千年 第12章 

作者:匿名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原来正当大瘤炳要开枪时,刘芜宇勇猛地一个虎跳蹿了上去,他左脚飞起,踢掉了大瘤炳的枪,将要出膛的子弹也就当空射去了;紧接着,他那双粗壮的胳膊又把大瘤炳拦腰抱住,象一把铁钳似的夹住了他。说时迟,那时快,“扑通”一声,这个不可一世的贼头,便没头没脸地被栽到河涌里去了。 这时,只见大瘤炳肚皮朝天,手脚在淤泥里扒动挣扎,抢来的水鱼也乘机溜了。人群迅速围拢过来,大声哄叫着。他们虽不认识刘芜宇,但都为他的仗义惩恶而感到十分敬佩。小孩们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更在一旁拍手嘲笑大瘤炳的丑态呢! “刘三!刘三!”大瘤炳从水中没命地大叫。 刘三提着枪连忙赶来。 人们紧张起来,于是你推我,我拉你,悄然散开。 “阿哥,快!快!”九妹返身跑去,一面喊着刘芜宇,向他挥手。但刘芜宇只是摇头,却招呼在一旁发愣的国权,叫他快走,直到国权和大家一起跑远了,这才向前飞奔。大瘤炳上得岸来,便和刘三一边骂着猛追上去,九妹站在艇上,直担心刘三会从背后向哥哥开枪,急得连连向刘芜宇打手势。忽见刘芜宇一个急转身闪入桑林,向左边一条窄小的涌边小路跑去。大瘤炳只顾向前追,没有注意到刘芜宇弯了道,等到刘三喊住他返转身来,刘芜宇已跑得跟他们拉开好远了。 “快!快!”大瘤炳一声吆喝,又领着刘三没命地向前追赶。 刘芜宇在前,贼头在后,眼看越追越近,而小路也突然到了尽头,露出一片看不断的芦苇。 就在这最紧急的关头,堑岔里急速地扒来一只小艇。 “这边,快上!”一个人从小艇上探出身来,连连向刘芜宇招手。 刘芜宇一看,不是别人,正是九妹。他喜出望外,一纵身跳上了小艇。小艇被九妹轻轻一点,象飞燕一样隐没在芦苇当中。等到大瘤炳赶来,只看见水面上一圈圈的波纹,小艇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气得他一手夺过刘三的枪,“砰砰”地向芦苇乱放。 刘芜宇帮着妹妹一阵猛扒,小艇驶离洛涌好远,这才放下心来。九妹告诉阿哥,生鱼已经让添叔和明仔带回去了。看着船头冲起的波浪滚滚,两个人都胜利地笑起来。 天是那末晴朗,白云朵朵,因为心情舒畅,桨桡一时不觉缓慢下来。 突然,前面涌面横插过来一只小艇,艇上三条大汉,拦住了去路。 “哪里来的?停船检查!”站在艇上的一个秃顶胖子耀武扬威地喊叫,他手里握着一支步枪。 刘芜宇眼看这人满脸凶相,不象良善之辈,而且他从来没听说过河中设卡检查,便马上指挥九妹停船,远远地反问他们:“你们是哪里的?” “我们是护沙总队的,划过来!快!”那个秃顶的胖子十分骄横地说。 “我们划的是条空船,老总!”刘芜宇知道这一带沙田有个护沙总队,是沙田田主的武装,但这时冒出来半路拦船检查,那就不可大意了。眼看那小艇靠过来,便赶快划了两下,离它远些。一边说:“我们是过路的呀!” “快给我抓住,就是他……抓住这条艇!”那只艇上突然发出凶暴的喊声。坐着的一个人站了起来,原来正是大瘤炳。他在喽罗们的接应下,划小艇抄近路堵截刘芜宇来了。 冤家对头,狭路相逢。刘芜宇一看形势不利,马上和九妹紧扒小艇躲闪开去。 但这帮人也都是水上混事的,船在大瘤炳的指挥下划得很快,紧紧咬住刘芜宇他们的小艇不放。 洛涌一带眼下是不能去了,宽阔的河面也不能走,因为那于小艇不利——这只破烂艇,不用力划它也左歪右晃,更何况自己的人力又处于劣势呢?于是他们尽力把小艇划进芦草丛生的那片河汊,这样既便于躲避追赶,又能遮住大瘤炳的视线。 刘芜宇扒得满身大汗,九妹汗水淋漓,就象水里捞出来一样,衣服都粘在身上了。东一弯,西一拐,小艇灵活地兜转,只见苇叶在眼前刷刷闪过,风声在耳边呼呼作响,但是糟糕!转来转去仍然摆脱不掉后面那只贼船。看来这帮匪徒对这一带地方也很熟悉。 前面已经是开阔地带,一条大河,旁边几条小涌,是个交汇口。刘芜宇一咬牙,对九妹使个鼹色,小艇便象箭一样冲出芦荡,直飞进对面的一条小涌。涌里有个拐弯,当小艇急转过去之后,猛然间,两个人都不禁傻了眼。原来这是条堵头涌:前边不远,迎面耸着一座水闸,它是用来拦截涌水浇地的。怎么办?后面追赶来的喊声越来越大,已经来不及掩蔽,后退又没有出路,只好拼着命往前闯。两个人不用商量,便一起把小是扒到闸前,顺着闸边的斜坡推上去,准备翻过水闸继续往前扒。 大瘤炳的艇很快地也转过拐弯,不过他们这时已经累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十分气恼:三条大汉竟奈何不了一个半人,大瘤炳又火又憋气。他不断地咒骂秃顶胖子和他的两个喽罗不卖劲。现在,一看前面出现一道堵头的水闸,真是喜出望外。 刘芜宇和九妹还没有来得及把艇推到坡顶,大瘤炳等已吆喊着赶上来。平时最沉着的刘芜宇也有点紧张了,他拉了九妹一把,九妹却向他摆手,随即用力把他推到水闸后面。没等刘芜宇明白过来,圆妹已把他按在闸后蹲下。这时,九妹那双大眼睛闪闪发亮,刘芜宇随着她的目光望去,看到水闸的横闩和闸里蓄得满满的涌水,这才恍然大悟。他实在佩服九妹的机智和灵巧,马上和她一起作好了准备。那条贼船越划越近,看到闸边坡上停放的小艇,以为刘芜宇已弃艇上岸,这就更便于围捕了。可是当他们划到距离水闸只有几丈远时,水闸里突然涌出了一股洪流,几尺高的水头直扑过来。三个匪盗登时吓得目瞪口呆,只一瞬间,贼船便叫怒涛吞没,消失在大水之中。 刘芜宇和九妹惩治了这伙强盗,立即把小艇抬过水闸,一口气扒回家中。 乡亲邻里和家中老小,已经从添叔和明仔的叙述中知道刘芜宇兄妹处境不妙,正在焦急;现在又从九妹嘴里知道后来的一场惊险,一个个又惊又喜,只有母亲在一旁默不作声。 明仔急切地要让刘芜宇讲讲,他当时为什么老瞄着大瘤炳而不立即冲上去。 刘芜宇笑了笑回答说:“我是要看准他什么地方缺劲。别看他凶神霸道,只要被我们找到一个破绽,就有办法制服他。他手里有枪。硬打硬是救不出国权的呀!” “他的破绽在哪里呢?” “嘿,我稍一注意就能找出来的。别看他声大夹恶,实际上没有多大底力,两条腿也是虚的。他左手提着水鱼,右手再一拔枪,两只手就都占上了。当他举枪时,全身的重量都压到右腿上,左腿又不吃力,这就变成一个没根底的虚架子,在这时候只要一脚踢掉他手里的枪,死死地拦腰一抱,拎起一摔,就能把他摔下河去。” 各人听了,无不叹服。接着大家又七嘴八舌议论后来的危急情形,如果不是九妹扒艇去预先等着,刘芜宇就麻烦了。不过,这也真太巧,万一碰不着呢?他们问九妹,九妹没有开口,刘芜宇却说:“你们不知道,九妹给我打过暗号,要我往那条路走的呀!“接着刘芜宇又讲起九妹怎么出主意水淹追兵,更使大家不禁齐声喝采,夸赞九妹聪明。但是九妹却一点也不高兴,她闷声不响,反而摇头:“我们捞的鱼,给他们抢得七七八八啦!这帮畜生!” 这时,国权扶着林伯前来道谢。罗婶和左右四邻的一些人也闻风赶来。大家要刘芜宇再讲,但是刘芜宇只是笑笑,说了两句,便再不作声了。别人要他细讲,他就是不肯说,甚至一个人走出水阁闷闷地沉思起来。因为添叔说过自己的对手就是大瘤炳,这个大贼头是那样凶狠霸道,远近闻名,就算他淹死了,他的同伙也不会善罢甘休的。这帮土匪可以为了一句话、一梭大蕉杀人,怎么能把自己一家放过? 果然,傍晚时分,添叔又跑来了。他打听到大瘤炳并未淹死,只淹得昏了半晌,这下子就更疯狂了。他命令手下的弟兄,务必找到这个把他摔下河又差点把他淹死的人,说是抓住后定要剖腹剜心,碎尸万段,才能解恨。 母亲吓慌了,刘二女更是怕得浑身抖索,她们都要阿基马上去到外面躲一躲。 倒是添叔安慰她们说:“不要慌,大贼头一时不会知道这是阿基做的。”他沉吟了一下,接着说,“不过还是出去暂避一下好。” 到里去呢?有来往的亲戚朋友只是本村这几家,再远的地方就人生地不熟,即使想得起一两家,也是多年没有来往的了,怎么能去投奔呢?全家弄得一筹莫展。 最后还是刘芜宇自己想了个办法。他说今年春上,有人介绍他到沙围一个财主佬家打工,当时他嫌路远不便照顾家中老小,便没有去,现在倒正好。 “还有个好处呢!”刘芜宇补充说,“财主佬知道我力气大,做工肯卖力,每年愿出四十块光洋工钱,还答应先付——五块哩!” 家人虽说舍不得刘芜宇远走他方,但也无计可想,只好由着刘芜宇决定:明天一早上路。 夜深入静,林伯已经和国权走了,添叔也站起来要回去。临走的时候,他以长辈的身分特别关照了刘芜宇几句话,要他当心,少讲话,多干活,谁也不要让他知道底细。阿基都应允了。 刘芜宇没有什么好拾掇的,两件破旧的换洗衣裳,一张草席,一顶竹笠:就是全部行装。然后,他嘱咐明仔,明天还是到糖寮去打短工,糖寮不行,就去码头,这两个地方他都有熟人。捞鱼摸虾千不了啦,可不能在家“打流”不干活啊!他又嘱咐九妹好好帮助阿妈摘桑、薅草、带细妹,到了农忙,也可以跟阿妈去帮人家打短工,将来有机会再进丝厂。九妹连连点头叫他放心,说家里有阿妈和她,什么事情都不用牵挂…… 竹梆打响了三更。 刘芜宇又叫九妹明早把小艇冲。刷干净,让明仔还给添叔。然后一个人将剩下的一点鱼装好,顺便给添叔送去。所幸生鱼还活着,刘芜宇又给鱼换了水……把一切归理得停停当当之后,这才洗手回屋睡觉。 刘芜宇、明仔和九妹一向睡在水阁窗前地板的破席上,刘二女和母亲带着细妹睡在屋内那张大铺板上。这天夜里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天空一片墨黑,为了节省灯油,那盏小煤油灯早就吹灭了。 刘芜宇摸黑到水阁躺下的时候,听见旁边寨卒响动,他知道准是九妹还没有入睡,便微带责备地说:“快四更了,还不睡呀,九妹!” “我想起那个刘凤山,那个贼头大瘤炳,他们为什么敢如此欺负人?” “刘凤山是条财主走狗,不值得去提他;大瘤炳是贼头,他有人有枪啊!” “我们不是人?就要受欺负?”九妹就是不服气。不过想了想,又问,“大瘤炳的枪是哪里来的?” “买来的呗!” “很贵吗?”九妹一本正经地问。 “你想买啊!”刘芜宇觉得妹妹问得离奇,不禁笑了起来。 九妹却一点不笑,只说:“有了枪就这么横行霸道!他们是在哪里买的?我们挣钱也买。” “港城,澳城,都有得卖。” “随便买,官家也不管?” “官家?护沙队就是官家搞的,他们还不是勾通了。” 阿基这几句话讲出了要害。刘九妹不开口了。她听说过,一些大贼头都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士绅。丝厂老板也跟他们串通一气,他们是蛇鼠一窝。 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已经挂在半空,从外面照进水阁。远处,传来一声声打更的竹梆,一阵阵报晓的鸡鸣。 “往后,你要好好帮助阿妈摘桑、薅草、做家务,不要到处乱跑!”阿基想乘此叮嘱几旬。 “我到处乱跑啦?”九妹有点生气地反问哥哥。 阿基被问住了。只好马上带点歉疚地改变语气说:“我是说……阿妈老啦,明仔又不懂事,你姐傲丝又拿不回来几个钱,我现在又不能扒经济艇啦……”他的语气显得特别温和,他是深深不忍离开这个家的,现在只好把担子交给了这个年幼的妹妹了。“我记得年年沙围农忙时都在四乡招人打短工,到时候,你就和阿妈……” “阿哥,我还是想进厂,满了师就好拿工钱养家。”九妹打断了哥哥的话,乘机说出自己的心事。 刘芜宇心里同意,但嘴里不说,因为家里人手少,农活家务事母亲一个人是干不过来的,她的病又未全好。 “问问阿妈,等她病好起来……”他知道九妹对家里的难处深有体会。但接着又说,“不过,要是去了,可得好好干,用心机学啊!” 得到阿哥的支持,九妹说不出地高兴! “庄姐也夸我学得好哩!”她满怀信心地说。“前天阿月说,现在丝货好销,县里又开了两间厂,锦绣华厂里订货多,工人师仔都不够……要我回去哩!” 刘芜宇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但终究放心不下,便临时改变了主意,再留一、两天,等母亲病情稍稍好转再走。 过了两天,母亲喝过生鱼汤,又吃了几剂药,已经可以干些家务了。这一天一大早,刘芜宇爬起来就打点破席卷,准备出门赶路,一看九妹睡的地方是空的,正在奇怪,忽然听见妹妹的声音。原来,她起得更早,已经到外面走了一圈回来了。 “九妹,你到哪里去啦?”刘芜宇问。 “早上有露水,你这么早爬起来干什么呀?”母亲心疼女儿。 九妹没有回答,只跟哥哥嘀嘀咕咕讲了些话,转眼又不见了。 阿基吃完母亲为了他亲手做的一碗汤粉,母亲又端出两个荷包蛋,这鸡蛋还是那只老母鸡生下来一直舍不得吃留着的,今天煎了给阿基作饯行。但阿基却坚决不吃,反要母亲吃,等母亲吃了一个,另一个他又一日一日地喂给了细妹。 母子俩又说了一阵子话,阿基背起铺盖卷,走出门去。母亲跟在后面,脚步有点蹒跚。 丝厂里已经响起了第二遍汽笛,刘二女叮嘱弟弟保重身体,就急急忙忙提起饭罐赶往厂里去了。 “咦,怎么九妹?”母亲奇怪九妹在她哥哥离家时竟然不露面。 “阿妈!”刘芜宇站住了,对母亲温和地为九妹解释,“她去丝厂啦!让她去吧,让她去丝厂学丝吧!” 一向尊重儿子意见的母亲,虽觉得有点突然,但心里也还是高兴的。不过,她忽然想起一一 “那责牌的钱哪里来的呢?” “她说,庄姐一定帮忙。” “唉!”母亲终于叹了一口气,“就是桑基那些草……过两天等我慢慢薅吧!” “刚才她告诉我,桑基的杂草,她一早起来都薅完了!” “哦,怪不得!”母亲笑着说,“这丫头,就是脾气犟。” “阿妈,我已经关照明仔啦,还是去码头糖寮打点短工,也好得点工银贴补家用,没事就帮着做点桑基的活。等到清塘刮鱼,桑基戽泥的时节,我就想个法子回来一趟。”阿基让母亲的心宽慰下来,然后大踏步向沙围迸发。 一出家门口,便是那条他走惯了的曲曲折折的小路。只听见母亲在后面关照说;“路远呢,找一只‘顺风船’搭搭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