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都市言情 > 寻爱千年 > 第3章 

寻爱千年 第3章 

作者:匿名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大河茫茫。小艇在辽阔的水面上独行,分外显得寂静。只听见河水碰击船舷哗哗的声音。 “庄姐,你说!”忽然,刘九妹搁起了船桨,拉着庄姐的手问道,“你真地多搭了一粒茧吗?”她的小手热呼呼地把庄姐抓得紧紧的不放。“不许撒谎,你说嘛!好师傅,你说嘛。”九妹见她不说,又抱住她的胳臂使劲摇动。 庄姐被她纠缠不过,只得承认:“哪能哩!”她怜惜地抚扪九妹那只伤痕斑斑的小臂膀。 “哈哈!我没有错罢,我没有错罢……”九妹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看你笑的!”庄姐暖爱地斥责她。 “我没有错嘛。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就不能说成错!”接着,九妹又格格地笑个不停,露出一日雪白的牙齿,就象两排饱满的玉米粒。 这天真烂漫的举动,引得小艇上的工友也跟着笑了。 小艇平滑前进,划破映照在清澈水面的彩霞。两岸是望不断的蕉林和竹丛。岸边的一棵大木棉树在蕉林和竹丛中巍然矗立。那满树红花,象是无数个小火球。 河水静静地流着,微波漫卷。星星点点的归帆出现在水天相接的远方。 艇上的这几个缫丝女工,在这宁静的归途中总算舒展了她们一整天的劳顿。只有这一刻,她们才暂时忘记了那驱散不掉的忧虑。 “到啦!到啦!快靠岸。”刘凤山站起身大叫起来,这语气好象是雇主对伙计发布命令。刘芜宇没有理他,仍然撑过大青石码头,才稳当地把小艇停靠在一列临水茅寮的岸边。 庄姐也到涉了。她有礼地谢过刘芜宇,准备离船。刘凤山却抢先跳上了岸,多谢也不说一声,径直走了。 “二世袒!”九妹朝他的后影厌恶地啐了一口唾沫,“还逞能哩!” “快划啊,阿基!”刘二女催促着,一面加快了手里的木桡,“不知道阿爸的病有没有好点。”她担忧地念叨着。 刘芜宇狠狠地扒动手里的桨,激起水花飞溅。九妹、阿月也帮着加紧扒艇。 一提起病了的父亲,姐妹三人顿时面现阴霾。 九妹的父亲已经病了近半年了,那是去年中了一颗枪弹片留下的病根。 这一带常打冤家,近两年更是闹得厉害。主要是胡、刘两家,已经结了十几年的冤仇。本来是胡家堡的田主胡一霸和风云乡田主刘尔曹的矛盾,后来竟发展到胡家堡、风云两乡整个刘姓和胡姓的械斗。风云乡的刘树楷一族和胡家堡的胡一霸一族早分立不同宗祠,但因为同一个祖宗,这时便联合起来。械斗日久,积怨已深,那最初的缘由反倒搞不清楚了。 胡一霸绰号“九指神手”,因为左手断了一根手指,显得格外凶狠残忍。刘尔曹中过前清的举人,真才实学不多,坏水鬼主意倒不少。就在去年秋天,因为争水打了一架以后,刘尔曹派人趁夜捞尽了两个胡姓佃户的塘鱼,同时又毁了他们的田基,占得不少便宜。因这不是胡一霸自己本家财产,所以一时没有遭到报复,而九指神手却由此得寸进尺,以为刘家势单力薄,贪图起更大的“天赋横财”来。他亲自策划了一场对胡家所住的甘江镇的偷袭,就在当天夜里实行。 风云乡刘氏族长刘树楷派差抽丁支持九指神手,罗海村就圈定九妹父亲和国权爹。这两个善良朴实的农民,满心不愿意参加这种不明底细的械斗,但又不敢违抗族长的命令,只好默默地去了。 这一夜天黑风沉月不明,九妹父亲和国权爹被派入前队,他们最先摸入甘江。甘江是个傍水的小镇,两姓未结冤家前,他们也曾来过,但现在却显得格外阴森恐怖,好象黑暗中隐藏着什么危险的地堡,整个甘江都是死一般地沉寂,连豆大的灯影都见不到。这些只知种田做工的农民,从来没有经过打仗的事,现在提心吊胆地向前摸索着,总算进到了田主刘尔曹的黑漆大门口。从虚闭的大门望进去,只见一片黑暗和沉寂,简直不象有活人居住。 领头的学了两声鸟叫,向九指神手通报平安。九指神手计划分三路向刘尔曹的庄园深宅发起进攻,妄图一举扫平它,因此前队还担负侦察探路的任务。 好大一会,后队九指神手没有音信,大家等得焦虑起来,心中犹如打鼓。正想派人回去联系,忽然大门里、街墙后同时发出了丧人胆魄的喊叫:“你们跑不了啦!快投降吧!杀!” 大门院内,炮楼枪洞里都闪闪悠悠地透出光亮,背后村街、短墙里也露出幢幢黑影,他们这才发现,自己已经中了埋伏,被刘尔曹包围了。这时,九指神手却只顾自己安全,马上撤离村边,把这前队二、三十人全丢弃不管了。 刹那间,随着喊杀声,数十条大汉向着他们一起扑过来,又是棍棒,又是刀斧,猛砍猛杀。刘姓的人措手不及,难以招架,一时被打得鬼哭神嚎,只想夺路逃窜。 九妹父亲和国权爹早想退出争斗,他们隐身到一旁的高墙边,趁战斗激烈,无人注意,很快攀过了高墙旁的一道矮墙跑了出去。好在天黑,他们已经走离战场很远,一直没有被胡家的人发现。他们舒了一日长气,都庆幸自己脱离了危险。 没走多远,面前出现了一个虚掩的月洞门。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钻进了胡续的庄园。矮墙这边是长工、使妈居住的侧院,月洞门那边就是刘尔曹自己家人所用的后厅房。刚迈过门,冷不防撞到一个矮小的半大孩子身上。这是刘尔曹的亲生儿子胡琴诗,年刚十四、五岁,正越趔趄趄地走过来。遇到黑暗中忽然闯出两个人,他惊吓得把灯笼掉在地上,自己也摔在一边。 “快!快来人哪!抓贼呀!”这田主的娇仔好象被勒着脖子的鸡一样,尖叫起来。顷刻之间,许多人已把月洞门堵住。接着,迎面抛出来两根燃着的木柴,把门边照得通亮,他们再也难以藏身了。 “什么贼?就是姓刘的一伙!这些牛屎脚也想发洋财z叫他们来一个,少一个!打呀!” 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人群中喊出来。九妹父亲借亮光一看,是个面圆圆,肚凸凸,身穿长袍马褂的老家伙。他们这才发现自己刚脱离狼窝,又进了虎穴,而且已经陷入重围,只好举起手里的锄头和扁担,准备在这个绝境一拼死活。 “冲,给我打呀!杀绝姓刘的!”虽然那穿长袍马褂的一再叫喊,但佃户耕仔却不再愿意为他卖命了,那些狗腿子又显得胆怯心虚,没人上前。于是他发火了,亲自上阵,举起手里的左轮枪,向他们进行瞄准。 九妹父亲见势不好,忙将国权爹一把推向月洞门外,自己冲前几步,准备踏熄那根燃着的木柴,掩护国权爹一齐跃出院外。谁知就在这时,枪声响了。借着火光,他看到那仇人露出的狰狞面目,然后猛地觉着肩部一阵巨痛,便趔趄两步摔倒在地。 “刘芜宇阿爹!刘芜宇阿爹!” 他听到国权爹在低声呼唤他的名字,他支撑起身体来想叫国权爹赶快离开这里,但话还没出口便听到另有个人发出“嘘”的一声表示警告,又感到一双不大、但却温暖的手扶住他的胳膊,转过身来把他背在背上。 他被这个人背着摸黑走出了庄园后门,转过了街角,离开了甘江这个危险的境地。黑夜,他分辨不出这个救命恩人,的脸面,危险中又不便于开口询问。但在这人背上,他感到阵阵温暖,一双眼睛里不禁噙着泪水。 他猜想这人一定是胡家的长工,又猜想这人不一定就是同姓一族,也许是外来的帮工。想着,想着,由于伤口流血的虚弱和一路的颠簸,不觉昏迷了过去;等到他醒过来,已经被国权爹安放在家中床上了。他忙问国权爹,那救他的人叫什么名字。国权爹却只说出是个十七、八岁的小青年,不很健壮;名字他问过,因为分手匆忙,那人不肯回答,所以最终也没搞清楚。为此,九妹父亲埋怨了他好一阵,但最终也只能引以为憾事了。 为了看医生,母亲和刘芜宇费尽辛苦;最后虽然动手术取出7子弹,可是父亲的身体却从此垮了下来。 父亲把刚刚成年的刘芜宇叫到跟前,将胡家冤仇的整个经过讲给他听,并把那颗钻进身体的子弹交到他的手里,对他说: “我是不行了,身体拖不了好久啦,这个你留在身边,要找到仇人,要报仇,记住!一定要报仇!” 刘芜宇手指捏着那杀伤父亲的铅弹,默涌着父亲预嘱的遗言,心中暗暗发誓。只要有朝一日查到这个穿长袍马褂姓胡的仇人,哪怕天涯海角,也得叫他葬身血海!而父亲讲到的那个好心的年青人,他同样牢记心中,决心寻找。 父亲自从那次受伤后便留下了病根。铅弹是有毒的,治疗又拖延了时间,伤口愈合恢复的很慢、很不彻底。经过休息调养,虽说有所好转,但稍一劳累就要犯病,田里活再也做不了多少。去年年底该交的租子没交清,被田主龙家夺了三亩的佃,还声称今年夏天一定要清账,害得父亲春天下地又拼命干了一阵,等到旧病发作起来,就十分严重了。家里哪有钱经常请医买药呢,一直拖到现在,已经病得完全起不来床,连汤水都少进了。 父亲病重,又遇到交租的日子,一提到这些,每个人心里都象压着块大石板似的,十分沉重。但他们还不知道,就在家里,一幕惨剧正在发生。 刘九妹家是一间傍水的茅寮,当时河涌边鳞次栉比地搭着许多这样破烂的小屋。矮小、狭窄、阴暗、黝黑。除了进出的大门,只是在临河的一边有一扇小小的窗门。一走进屋就是熏得漆黑的锅灶,在甘蔗秸编成的隔板前有着一座神台。此外,屋里只有一个用断头砖垒起来的烂床炕,一个缺了橱门的小柜,一条折了背的小竹椅和一对箍了不知多少次的木桶。 临河的一边是个水阁,地板上放张草席,上面堆放一些破衣烂棉胎之类,兄弟姐妹几个就挤着睡在这里。 现在,刘九妹的阿爸正躺在唯一的床板上哼着,他病得骨瘦如柴,已经气息奄奄。 但是就在这时,龙府的管家——就是丝厂东家龙鼎的那个亲信龙扬廷,带上一个打手,恶狠狠地前来坐索欠租了。 “龙老板说了,你们已经早过了期,这一次可一个铜板也不能少!”他瞄了瞄神台上的几个小银币。 身背婴儿的母亲急得直抹眼泪,忙向前央告: “先生,你先收着,等我儿子女儿圆来,她们丝厂今天发工银……” 大概是看到一时确实榨不出油来,龙扬廷好象大发慈悲地站起身来收了那点钱,临行却又一再叮嘱说: “我先去那儿家,回头再来。我是好说话的,但是事到如今……”他抬头看看外边的月色,把灯笼搁在神台上,再一次警告说,“龙老板也算是留尽面子了。今晚要是再不缴齐,哼……” 龙扬廷转身往外走,母亲后面紧紧跟出了门,再一次哀求宽限时日:“龙管家,我们实在是……” “拿不出?你们愿意去乡局也可以。”龙扬廷有意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屋里的病人,再对母亲厉声说,“不过,是真拿不出吗?家里没有死的,还有活的嘛……”他没有把话说完,摆摆手,招呼随从打手摇摇晃晃地走了。 管家一走,母亲便浑身无力地靠到门上,她透过窗户,望着远处的河水在不歇地流淌,耳边丈夫微弱的口呻吟在空气里连续不断地回荡…… 五岁的阿妹——除了母亲背上的婴儿,她是全家最小的女儿,很懂事地紧贴着母亲,一声不响。那个男孩——和九妹仅差一岁的弟弟明仔,正在门口织补虾罾,也默不作声。 母亲这时心里乱极了。她不知道如何是好。乡局她没有丢过,但保卫团的团丁却不知见过多少,都是些地痞流氓,凶神霸道的家伙,如果落到这些人手里,……她不敢想象会是什么结果。听进过乡局的人讲,那里面有专门关人的牢房,有手铐脚镣、锁链、竹棍、藤条,等等种类繁多的刑具,抓进去不是打就是吊,直到有钱去赎才能出去。她又想到去年邻居林伯家的儿子,就是因为交不起租,被抓去活活打了个半死,最后还是被迫将儿媳妇改嫁出去,得点钱才赎了出来,到家没两天,就一口气喘不上来死了,丢下林伯一个孤老头子,带着小孙子国权,把眼睛也哭瞎了……母亲不敢再往下想,她看看这黑洞洞的屋子和布满乌云的天色,“咚”地一声跪倒在神台前,双手合十喃喃地念祷起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菩萨!” 她抬头看了看那神台上供的神位,怀着满腔的希望,但那块死木头牌位却毫无灵感,只报以冰冷的沉默。 母亲没有主张的时候,便向观世音菩萨求救。虽然从来没有一次观音菩萨开过眼,显过灵,但在没有任何依靠和指望的生活中,母亲只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神灵上。说也奇怪,有时念拜一阵,尽管任何实际困难也没有解决,她心里却觉得平静了许多,面对困难也觉得容易忍受了。只是今天无论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心里不住地翻腾,嘴唇还在习惯地动着:“神仙菩萨睁眼啊……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忽然,一个穿黑衣裳、高颧骨梳发髻的老太婆踮着脚走近前来:“怎么样了?那边来人啦!”她向阿妹瞟了一眼。 母亲慌忙向她摆手,指指床上的病人,接着又做了个手势,要她退出门外,随即自己也蹑着足步,跟在后面走了出来。 这一切看在阿妹眼里,化做一团深不可测的恐惧。床上传来轻微的响动,接着,病人发出断断续续的声音:“不要……阿基他妈…一不要……把……阿妹……给人家,不要给……” 阿妹吓得缩做一团,感到大祸就要临头。 母亲回来了,走近床边,含着眼泪,安慰病重的男人说:“不给的,不给的。”但马上转身一把将阿妹搂在怀里,抚摸她的头发,用那把缺了齿的木梳再一次细细地给她梳理头发。 “阿妹,你说,我们家住在哪儿?”母亲问。 “风云乡罗海村。” “阿妹,记住阿妈的话,到哪里也不要随便按指模印,不能按指模印。”说到这里,母亲的眼泪止不住夺眶而出,扑簌簌地洒落在阿妹的头发上、脸上、衣服上…… 屋后传来小艇靠岸的人声。绝望的母亲得了救,急忙跑过去,阿妹在后面紧紧跟随着她。 船刚剐到,刘芜宇把小艇拴在水阁下面的木桩上,大家走上岸来。阿月回家去了。姐妹三人一踏上乱石砌成的台阶,就看见母亲那凄惶的脸,本来急着要问阿爸病情的九妹,一时把话咽下了。 阿基把街上抓来的一剂药放在父亲的床前,问:“好点吗?阿爸!” 没有回答,干瘦虚弱的父亲,只是用满含希冀的眼光看着他和跟着走近床前的二女。 母亲走了过来,也用希冀的眼光看着他,然后又转向二女。 九妹拉着阿妹的手,立在屋角看着父亲、母亲、哥哥和姐姐,谁也没有说话。 “你们……弄来多少钱?”母亲到底颤声发问了。 静默。二女从口袋里倒出全部工钱——十几个银毫、铜板和小铜钱,阿基也把口袋里所有的钱都倒了出来。 “桑市压价,一担才三毛九;省城没有搭客回来……”阿基一开始声音很低,越讲越忿忿不平起来。突然,他说,“我去找找人!”他扭头急急走了出去。 看着捧在手里的钱不足三十个银毫,母亲的脸抽搐着,尽力转头躲开挨过来的阿妹。 那个黑衣黑裤、高颧骨的老太婆的身影又在门口出现了,她那一双狡狯的眼睛,象是两只钩子把母亲牵引了出去。显然,她并没有离开,一直等在门口。 死一般的沉寂,只听见病人越来越衰弱的呻吟。 刘二女缩到水阁里去了。 阿基在屋外和母亲发出了听不清的争吵。刘九妹感到形势不好,家里有什么事就要发生。她很奇怪,怎么能让这个鬼老婆予随便跑进来呢? 就在这时,高颧骨老太婆大模大,走进里面,一屁股坐下,好象她就是这茅寮的主人;奇怪,她忽然换了一张笑嘻嘻的脸孔,十分亲热地去拉阿妹的手。 刘九妹愣住了。但是还来不及让她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耳边就爆发了一声嚎哭。 “我不去,我不去啊!阿妈!”只见阿妹扑倒在母亲脚下,紧紧地抱住母亲的腿不放。“我不去啊!我不去啊!” 老太婆却将一包钱和一张已经写好的卖身契塞在母亲手里:“你点点数!”一转身掰开阿妹的手拉了就走,一面说:“我领你到外婆家去玩几天的,到外婆家……” 母亲失神地站着,好象僵死了一般。在她不动的嘴唇里发出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这是放生的,放生的……” 她想将手里的钱拿到神台上,但一个一个银毫却从颤抖的指缝里滑落到地上,滚着,滚着,发出一阵“叮零当啷”刺耳的金属响声… 那张掉落在地上的卖身契,随着河上吹来的一阵狂风,在空中飞舞…… 刘九妹的目光跟着卖身契转动,忽见神台上有龙扬廷留下的一个“龙府”的大灯笼,一下子明自过来。顿时她脸色刷白,呼吸急促,无限的怨恨打心里泛起。 就在这时,病在床上的阿爸发出了叫喊:“让我……让我起来……”他用尽垂死前的力量叫着,“我……我下地耕种,我……我还他欠租……阿妹不能……不能给人家啊!不能!”出乎意外,他竟挣扎着撑起了上身,好象一个健康的人。“田主……逼人……逼人,逼到这样。田主……仇人……仇人!”这个勤劳、诚实、安分守已,在田地耗尽了最后一滴血汗的庄稼汉,终于用他最后一口气吐出了内心的悲愤不平和抗议,“不能让它……这样下去……不能……这个鬼世界……不能——”说到这里,戛然而止,他噗的一声倒了下去。 母亲赶忙跑过来抚摸他的鼻息,已经断了气。她止不住泪如雨下,呜咽超来。全家跪在死者的床前。空气好象凝固了。 屋外传来被强拉走的阿妹越离越远的喊叫:‘‘阿妈,我不去啊,。一一阿妈,我不去啊!我不去啊!” “我去!”忽然,刘九妹跳起来就往外跑。 靠九妹,九妹!”母亲赶过去拉她。 “不要卖阿妹,阿妈,我去!”推开母亲的手臂,九妹咬着牙,挺着胸膛,捏紧拳头,象一支射出的箭,直冲了出去。 外面已夜色茫茫。村头的大榕树,在月光下象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向人控诉着它有生以来亲眼见过的农民受田主迫害的惨剧。 远处的景物化成朦胧的黑影,隐约可以看见拽住阿妹走下河涌的老太婆和另外几个被捉走的女孩。 “阿妹,阿妹!”九妹急急赶去。 不想迎面正碰上龙扬廷和孙二虾,他们和刘九妹擦肩而过。刘九妹看都没有看他们一眼,继续向前飞奔。 听见后面有人赶来,阿妹猛力甩开了老太婆的手,撒腿就跑,一面叫着:“四姐,四姐!”不顾一切地向九妹扑去。 “我在这儿,阿妹!”九妹抢上去,姐妹俩紧紧地搂抱在一起。 狰狞的老太婆从后面赶来,一把揪住了阿妹,吓得她瑟瑟发抖,拼命挣扎。 “我去好了,我去!”九妹横身挡住老太婆,把阿妹掩护在身后。 老太婆张开镶满金牙的血盆大嘴“哼哼”地冷笑了两声,伸手就是一个巴掌,把九妹一个趔趄打倒在地: “谁要你这么大个丫头!”随即乘势拖住阿妹,连踢带打地押往乌篷船。船上又下来一个彪形大汉,相帮着把阿妹拽上船去。 船开动了。在昏暗的夜色中,黑糊糊的河水不停地向远方奔流。 就在这时,龙扬廷已经走进刘九妹家,他望了望屋里僵立的刘二女、刘芜宇和那个已经断了气的老农民,熟练地收拾起神台上的一堆散钞零钱,然后不动声色地从地上捡取掉落的小银币,一个又一个……放进印着“宏仁堂一一龙”几个赫然大字的收租钱袋。 河中的小船越去越远。只剩下一个模糊的黑点。 母亲背着婴儿,在岸边啜泣。 九妹慢慢地爬起身来,眼睛直勾勾地望着水天朦陇的远处。却没有一滴眼泪——她的泪水,早已被心头的怒火烧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