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禹市的易发商场是广东有名的家电批发市场,几个人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挤着。吉蓉把装钱的包递给于钢说:“人太多了,这包还是你拿着保险。你看咱们是买完东西就走,还是玩够了再买东西?” 于钢把包装到自己的军用挎包里,指指郎立欣、卓华和杨秋枫说:“看他们多高兴,好不容易出来一回,就让他们好好玩一天吧。” 吉蓉笑笑说:“你真可以当群众领袖了!看在你的好心情上,今天我陪你们好好玩一天。” 杨秋枫走了几步回头不见了于钢,见他和吉蓉在一起,就走回来拉住于钢的胳膊说:“阿钢带搂,太挤了,弄不好会把咱们挤散的!” 于钢想了想说:“这样吧,咱们先办私事,中午十二点到商场门前集合吃饭,下午买电视。”于钢看看手表说,“哟,时间不多了,阿枫不是要给董主任买电动剃须刀吗?卓华懂粤语,也懂电器,让他陪你去。我们三人先看电视机去。” 卓华和杨秋枫都想说什么,但又都没说出来,只是对看了一眼,转身走了。 于钢三人谈好彩电和卡拉OK机,看看钱还够,又买了一些歌碟舞曲之类的软件,这才开始逛市场。一排排门面房中间是一条条五六米宽的夹道,行人流水般川流不息。两边的店铺中摆满了品种繁多的电视机、游戏机、照相机等家用电器,看得人眼花缭乱。做大买卖的老板,西装革履,稳坐店中,脸上是吟持的笑容,而那些小老板则扯着喉咙高声叫卖着:“清仓物资,亏血本大拍卖啦!”还有些游荡的小贩,脖子上挂着挎包,里边装着袖珍计算机、相机、电动剃须刀一类小玩意,走到人们面前,神情诡秘地低声说:“全是水货啦,价格便宜,买一件吧。” 郎立欣本不想买什么,见一小伙跟前跟后地问了几遍,就让小伙取出一把电动剃须刀,看了看上面的英文字母问:“多少钱?” 小伙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说:“意大利原装的,商店卖二百多元,我只卖你一百二,便宜吧?” 郎立欣很干脆地说:“二十五元!” 于钢和吉蓉见朗立欣砍价如此悬殊,心想小伙一定会骂娘的,就是脾气好一点的,也要转身而去。再看那小伙一副见多不怪的神气,仍细声慢气地说:“那是国内产品价格。唉,今天还没开张,只当挣一顿饭钱,半卖半送啦,六十元好啦。六六大顺,祝你老人家买了这把剃须刀万事如意!” 郎立欣不为甜言蜜语所动,仍坚持地说:“二十五元!” 小伙有些懊丧地说:“算了,我赔本卖一把给你,五十啦,你老总该满意了吧。” 于钢看看郎立欣,郎立欣向他眨眨眼。 吉蓉觉得小伙有些可怜,就说:“郎部长,做小生意也很难的,你就给他添点吧!” 小伙脸上立即堆起笑来说:“这位大姐菩萨心肠啦!” 郎立欣说:“既然阿蓉说了,我就再添一元,你卖就卖,不卖就算了!”说完转身要走。 小伙似有无限委屈地说:“好吧,二十六元成交啦。” 于钢和吉蓉吃惊得半天合不拢嘴,见小伙走远了,于钢轻声问:“郎部长,这个小伙别是在销赃吧?” 郎立欣把电动剃须刀递到两人面前说:“你们看这铭牌中的字母,进口货的是O,而这上却是Q。多了条小尾巴,意思就全变了。大部分人发现不了,而外国老看了还不能说侵犯了他的商标权,这就是中国厂商的精明之处!” 于钢恍然大悟地说:“这很容易识破嘛!” 吉蓉却说:“那你为什么没识破?” “我从没用过电动剃须刀,自然弄不清那上面都写些什么了。” 卓华显得心不在焉,杨秋枫也有点魂不守舍的样子,两人走到一个摊前问价,一把剃须刀价高达一百多元,杨秋枫看看卓华, 卓华心想,这才是第一家,还还价,不行再去别家。就很干脆地说:“五十” 老板也很干脆地说:“十把以上让五元,零售一元不让。看好了,我这是正宗进口货,不是冒牌的!” 两人碰了钉子,扭头就走。没走多远,刚才向朗立欣推销剃须刀的小伙靠近卓华,拉拉他的胳膊说:“那个老板在宰人啦,其实那种剃须刀只值八十八元,。”说着把一把剃须刀递到他手中。 卓华看盒上的铭牌字母和刚才摊上的果然一样。 杨秋枫凑到卓华耳边轻声说:“看仔细了,别是冒牌货。” 卓华没用过剃须刀,只认得印的的确是英文字母,就很自信地说:“没错,英文商标,是进口货,想买就和他搞搞价。” 杨秋枫说:“高过五十就不买!” 卓华还价说:“太贵了,三十元吧。” 小伙翻翻眼,一把从卓华手中夺过剃须刀说:“要诚心买八十六元卖给你,不诚心买就算了!” 卓华见对方降了价,就说:“我再加十元,再多不要了。”说完,也摆出要走的样子。 两人几经讨价还价,以四十元成交。 杨秋枫夸奖地说:“看不出你还真行,要是改行做生意,准能发大财!” 卓华被夸得有些飘飘然地说:“你们内地人不知情,这的物价很虚的,谈价时砍一半有时都讨不到便宜。所以要心狠、嘴硬、软磨。这不,少花了几十元钱。不过,我说的可不包括找老公啊!” 杨秋枫呸了一口说:“当心烂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