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古代言情 > 乱世之英 > 第十八章 天祥出使

乱世之英 第十八章 天祥出使

作者:匿名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王想猛得一震,这句话说中了他的心事。他也不甘心,此时李潮的眼里闪着与自己一样坚毅的光芒。 “李先生,我们想到了一起。与其苟活于人世间,不若放手一搏!” 王想举起了酒杯,环顾众人。“众位兄弟,让我们一起举杯,为了明天。” “我明天就再去找文大人,如果朝廷真要议和,我决心将战斗到底,发动兵谏,就算背负一个千古骂名我也在所不惜!” 当酒杯碰撞在一起时,有的只是信心与激动,没有一个人退缩。 谢太后并不算老,隔着珠帘她听着陈宜中的汇报,脑中却是一片空白,她只是在想着眼前这一切就要失去,生命也许也再难以保全。 “丞相,那到底鞑子想怎样才肯退兵?”她感到了自己的无助。 陈宜中苦笑一声,“据微臣看来,恐怕再难让鞑子退去了!” “什么!”谢太后手中的玉如意已经落地,“丞相,那该如何?” “此次元军南下,军势不同以往,吕文焕降元后,招降了大批的将领,目下军无战心,前来勤王的军队少之又少,太后,微臣斗胆说一句,若想宗庙保全,恐怕只有献城投降了。” 谢太后已经开始颤抖,“真的吗?那。” “臣若有良策,也不愿如此,可是元军凶残。” 很快,圣旨传下,以文天祥为使者去元营谈判议和事宜,着令各地勤王之军整顿之后退回原祝防地。 文天祥捧着圣旨,久久的跪在地上起不来。此时此刻他已明白,朝廷已无战心,自己所做的努力全都白费,而且自己这一去,若要维持气节,如何还能够平安归来。 恰在此时,王想来到了这里。 看着呆滞的文天祥,慌忙问道:“大人,您怎么了?” “怎么了,你自己看吧。”文天祥把圣旨扔到了了王想的面前,“我真不知道他们想怎么样!” 王想眼光掠过,已气急了,把圣旨扔到了地上,一脚踩了上去,“我靠!大人,您万万不能前去元营,此去完全就是羊入虎口,再想相见就不容易了,而且抗元大计还需大人主持呢!” 文天祥看到圣旨被王想踩到脚下,心中充满了快感,“王将军,你说的我也知道,可是君命我怎可不遵,天祥读圣贤之书岂能抗旨,此一去我唯报一颗爱国之心,就算一死也要全节。” “大人!”王想有些着急,天祥的正气深深感染着他,让他感到这个国家还是充满希望,他不能看着他去送死。 “大人,你尽可留下,大人如果不愿有损清名,这清君侧之事尽可由我带领兄弟们去做,到时请大人主持大局,一定可以扭转大局。”他一片热诚,充满希望。 文天祥心中起了一丝波澜,但他还是摇了摇头,他下不了这个决心,他想也许自己缺少一点点的勇气吧,又或是文人总是有太多的顾忌了吧。 文天祥拍了拍王想的肩,“不用再劝了,王将军,这次我一定要去,我不能要求你像我一样,但只请你一定要为国为民战斗下去,我虽离去,大将张世杰,苏刘义等人都是忠君爱国之士,你可与他们相互联络抗元。” 他深深一躬,“将军,一切拜托了。” 王想有一股想哭的感觉,“既是如此,大人你自己保重,珍惜生命。” 文天祥长笑道:“这是自然,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呢,将军放心,只要有一丝生还的希望,我就决不会做无谓的牺牲,我还想建立流芳百世的功业呢!” 告别了天祥。 王想知道自己这支义军在这个朝廷是得不到重用了,而且朝廷投降元军看来却很有可能,这就逼得自己不能不行动了,而且要尽快开始行动了。 这个晚上。 王想和李潮都泡了浓茶,准备一夜不绵,研究将来何去何从。 楚玉看到他们凝重的面容,也不由忧心起来,她轻声说:“我去门外守着。” 两个人都开始喝茶,许久都没有说话。 终于,王想首先打破了沉默,“文大人已经被派去元营出使了。” “我知道了,将军,决定了吗?” 王想放下了茶杯,声音很小,“决定了,我若不战斗下去,这许久的努力岂不是全都白费了,只是我等初到临安,此事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风险大收益也会大,我想此次行动的重点是迅速控制相府与皇宫。” “可是谈何容易,我军都在城外,如何能进入城中是一个大问题。” 李潮点头,“不错,我军现在可以说几乎没有机会入城,但很快就会有这个机会了,当然时机稍纵即逝,给我们行动的时间不会很长。” “真有机会?”王想振奋起来,“李先生,快说。” 李潮依旧很平静,又喝了口茶,“就是在投降决定做出以后。” 王想思索片刻,“乘乱入城?” “是,到时人心大乱,不愿投降的人肯定会大批的涌出城去选择南下,守军军心也一定不稳,将军此时率一支精兵入城,控制住皇帝与太后,以他们的名义发布命令,斩陈宜中等人,一举可控制大局!”李潮笑了,“到那时,我等可掌朝政,自可于元军决战于临安。” “先生之见我全都赞同,但此事可以说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我军也需要做好南下的准备,这几日我准备去拜会张世杰等人,以为互援。” “将军想的周到,可是在我看来,若临安失陷,我抗元军民士气必然下挫,最后成功的希望就要大大下降了。” “先生何以如此悲观,明天我亲自挑选敢死队员五百人,为此次行动的主力。” 李潮道:“还有一事,我军对临安地形并不熟悉,还需寻找对地形极为熟悉的人为向导才是。” 周醒这一觉睡得很好,他做了一个美梦。 早晨,他神采奕奕的前来拜见王想。 王想对他很是客气,虽然周醒看起来只是一个落魄的年轻书生,但这是大军到达这里之后第一个来投靠的读书人。 “将军,在下周醒,字冰焰。” “周先生,请喝茶,先生前来襄助在下很是欢迎,不知先生在哪一方面可以一展才华?” 周醒微微一笑,“在下只是读过几本书罢了,又不愿在城中束手待毙,所以想为了自己的生存努力一下罢了。” 王想叹道:“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先生,实不相瞒,我军正缺一名主薄,掌管文书,不知先生可愿屈才暂掌?” 周醒谢道:“多谢将军收留,将军旦有差遣,我愿效犬马之劳。” 王想心中一动,“周先生,你对京城的道路是否熟悉?” 周醒道:“在下从小生长于京城,对临安可说是了如指掌,若将军有需要,可为将军绘制一图。” 王想长身而起,“如此就多劳先生了,先生,现在京城多变,先生家人可否要接离京城送往安全的地方,以防混乱一起,受到损伤。” 周醒起身拱手道:“将军对我如此关怀,在下实不敢当,将军,在下早已孑然一身,了无牵挂了。” 王想长叹一声,“我与先生也是一样,亲人已逝。”此时心中真的有些酸楚。 周醒心中已有感动,“将军,如此真诚待人,何愁大业不成,今后请不要唤我先生了。” 秦远奉命前去拜会唐之荣,探听朝廷最终的决策,天祥出使以后,朝廷的讯息他们已不了解。 唐之荣脸色一片惨白,面对着秦远,他无耐的双手一摊,“秦将军,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秦远道:“到底怎么了,大人?” “今天陈宜中在朝堂之上已经奏明天子与太后元人的最后通牒,限期我们投降,天子与太后已经接受了这个条件。” “什么!”秦远瞪大了双眼,“怎么真的会这样,就这么轻易的。”他的心灵仿佛被重击了一下,跳得好猛烈。 “已再难挽回了,明天一早,圣旨就将传下,很快天下就将为元人所有了。”唐之荣也不由洒下了两滴泪水,“可是若不走此路,连宗庙都难以保全。” 秦远什么话都不再说,转身就走。 路上,他高声唱起了战歌,他的心太闷了,闷得他感觉到呼吸都有困难。 伯颜此时正仰天长笑,“谁人有我如此功勋!” 他当然有资格得意,屹立三百多年的赵宋终于由他伯颜终结了,而且是如此的轻易。 王想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只是说了两个字,“行动!” 他们展开了最后的努力,由李潮率领大军在城外整装待发,而王想将在今夜率领五百精锐与三千名长枪手突入临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