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落日风雷 > 第20章 盗贼纵横甚密迩形神寂寞甘辛苦2

鸣环心里也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她暗恋银剑潘安王少侠已非一日,却知他志在小姐。投效公爷军中,不辞劳苦,忠心耿耿,为的也是小姐。她只不过是一个身份低微的侍女,决不能与小姐相争。此时听小姐似乎对王少侠并无垂青之意,不免心中窃喜。又听小姐对王少侠评价不高,却有几分不乐。 山中的天气说变就变,冷风乍起,卷起枯枝败叶,漫天飞舞。山雨欲来,阴云蔽日,浓密低垂。狂风吹过,翻卷飞腾,宛若狂涛巨浪。凝霜疾呼道:“小姐,要下雨了。我们快走吧!” 一行人收拾兵刃马匹,匆匆启程。可是天气不等人,疾风卷着豆大的雨点扑面而至。众女冒雨狂奔,浑身湿透。深秋雨凉,寒风刺骨,冻得她们瑟瑟发抖。雨越下越大,已有倾盆之势,风势却渐渐缓和,天色也明亮起来。 五女冒雨顶风而行,也不知翻过了几道山梁,穿过了几处山谷。已经是申末酉初时分,天色渐黑。她们中途两次发生纠纷,又恰逢暴雨,山路难行,今晚只怕赶不到目的地了。正当心急如焚之时,忽听远处有人高声作歌。歌曰: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千村万落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语。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尔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歌声高亢悠远,凄风夜雨之中乍然闻之,动人心魄。蓝衫女郎心驰神摇,眉宇间笼上了一丝轻愁。四侍女却是年少不识愁滋味,叽叽喳喳道:“小姐,前面既然有人,一定有避雨之所。咱们不必露宿山野了。” 一行人循声而去,穿入树林,趟过一道溪水。只见不远处有一个巨大的山洞,洞口爬满藤蔓之属。若非有红红的火光透出,很难发现。鸣环喜道:“小姐,咱们快进去。”也不等小姐吩咐,就要闯进去。 蓝衫女郎道:“鸣环,不要冒失。此人先我们而到,就是此洞主人。未经主人许可,怎能贸然闯入。” 凝霜叫道:“洞里有人吗?我家小姐山行遇雨,欲入洞一避。请尊驾行个方便。”洞中人道:“荒山野洞,无分宾主。诸位是客,在下也是客,但进无妨。寒夜孤寂,得诸位相伴,在下求之不得。”话音清朗,是个青年男子。 五女钻进洞中。这山洞入口狭窄,洞内却十分宽阔。洞中央篝火熊熊,一个青年壮士蹲坐火边,将几只穿在木棍上的山鸡野兔烤得滋滋作响,香气扑鼻。火光映红了他的脸庞,浓眉大眼,英挺不俗。 蓝衫女郎在洞外曾为他苍凉的歌声所动,又见他人品矫矫不群,心中便有几分好感。抱拳当胸,山洞:“打扰了!”那青年也不抬头,只用眼角的余光一瞟,笑道:“原来是几位女英雄。咱们缘分不浅,又见面了。”这话未免有几分轻薄的意味。蓝衫女郎虽然大方,脸蛋也不禁微红。上下打量,一时想不起何时曾有过一面之缘。那青年笑道:“不认得最好,以免再将我当成天人山的贼伙,挨上几剑才叫冤枉。”蓝衫女郎一怔,忽然发现那青年身边斜倚着一张乌黑如墨的铁弓,她顿时醒悟,说道:“原来是你!”语调有几分诧异,又有几分惊喜。 那青年笑道:“正是区区。小姐不算健忘。”青年人正是天赐。他冒雨赶路,被雨水冲去了脸上泥垢,焕然一新。 蓝衫女郎暗道惭愧,一揖到地,说道:“壮士救命大恩,粉身碎骨也难报答。只怪我有眼无珠,多有得罪,请壮士海涵。”行的是男人礼,说话也是江湖口吻,颇具须眉之风。 天赐笑道:“一场误会而已。我生相凶恶,的确不象好人。怨不得诸位姑娘。”半是调侃,半是实情。蓝衫女郎啼笑皆非,叫过四位侍女,吩咐道:“快谢谢这为壮士救命之恩。”凝霜等也学着小姐的样子,长揖为礼。鸣环虽有几分不乐,却不敢违抗小姐的命令,也随在众女身后行礼。 天赐笑道:“快坐下来烤烤火。你们淋得象落汤鸡,大冷的天,染上风寒可不是闹着玩的。”众女早就等不及了,纷纷围坐到火边。篝火烧得正旺,很快身上便冒起腾腾白汽,暖融融寒意尽除。 蓝衫女郎道:“失礼得很,还没请教壮士尊姓大名。”天赐道:“我姓李。”他说姓不说名,蓝衫女郎也不好深问,说道:“听壮士的口音,似乎不是本地人。”天赐道:“我是山东兖州府人。请问小姐又是何方人氏?”蓝衫女郎道:“我叫萧若男,老家是哪里我自己也弄不清楚。就算是雁北吧。”女儿家往往羞于向外人道出闺名。这位萧姑娘却直言无讳,落落大方,当真人如其名。 天赐道:“小姐说笑了。哪有不知自己家乡的道理。”萧若男道:“不是说笑。我自幼在军中长大,随父亲东征西讨,居无定所,从不知家乡为何物。父亲的部属多是雁北子弟,在雁北驻留的时间也最多,所以我勉强算得上雁北人。” 她姓萧,又是雁北人。天赐陡起戒心,问道:“令尊如何称呼?”萧若男尚未回答,鸣环却抢着道:“我家公爷官号上定下乾,官拜河南总督。你听说过吗?”小嘴一撇,七分炫耀三分威胁,好不得意。萧若男狠狠瞪了她一眼,似乎是怪她多嘴多舌。 天赐暗自吃惊,强笑道:“原来小姐是镇国公萧大人的女公子。失敬失敬!令尊英名威震华夷,在下仰慕久矣。”萧若男道:“壮士过誉了。家父不过是一介武夫,唯知尽忠报国。侥幸立了几件功劳,略有薄名,却当不起威震华夷之誉。天人山的贼人便不把家父放在眼里,否则也不会有今天这场纠纷。” 天赐如坐针毡。这位萧姑娘居然是萧定乾的女儿。她如果得知当面之人就是朝廷通缉的要犯李天赐,会不会擒他去报功,这可难说得很。天赐暗自庆幸刚才没有报出名号,低下头去翻弄山鸡,沉默不语。 萧若男却没有留意他神色的变化。从箭囊中取从出那两枝铁箭,说道:“这是壮士的穿云箭,原璧奉还。”天赐接过铁箭,问道:“小姐说这箭名叫穿云箭?”萧若男笑道:“壮士居然不知自家物品的来历,不是说笑吧?”天赐笑道:“六月债,还得快。小姐真是睚眦必报。这副弓箭是一位朋友所赠,在下的确不知其来历。请小姐赐教。”萧若男道:“壮士的朋友肯将此神兵利器相送,这份交情可谓不薄。”天赐默然点头,想起王致远孟文英,心中怅然。 萧若男道:“《兵器谱》中记载,壮士的弓箭名叫落日弓穿云箭,皆为兵中圣品,犀利无匹。据传是上古神物,遇乱世方出,非有德者不能持之。说它源于上古我不相信,说它是神物却名副其实。” 天赐道:“《兵器谱》在下也曾读过,似乎并未提及落日弓穿云箭。”萧若男道:“壮士读的一定是时下所流行的《兵器谱》,其中所述并不详尽。我说的《兵器谱》却是前朝无名氏所作,又名《谈笑知兵录》,内中记载纷繁博杂。许多奇门利器,兵中神物,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今日有幸目睹壮士的神弓神箭,始信所言不虚。” 天赐道:“小姐不愧为将门之后,家学渊博,胜在下多矣。以后如有机缘,一定要读一读这本奇书。” 萧若男道:“这可难了。此书据说是海内孤本,只有沧海书阁藏有一部。别处恐怕是找不到的。” 天赐道:“在下虽不敢说学富五车,却也读过几天书,识得几个字。对天下藏书之地大多有所耳闻。为什么从没听说过沧海书阁?” 萧若男道:“沧海书阁在东海之滨,雁荡山下。阁主人是位风雅文士,以收藏书籍为乐。阁中藏书汗牛充栋,诸子百家无所不包。他却颇为自谦,阁名沧海,隐含沧海一粟之意。他与家父是早年故交。年前登门拜访,他家的一位小姐与我很投缘,带我在阁中读过几天书,令我大开眼界。他们父女不求名达,所以少有人知。” 天赐心生向往。他出身书香门第,自然对书籍特别偏爱。说道:“原来如此。这真是个好去处。有机会我一定去长长见识。”想到身负血海深仇,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有此闲情逸致,不免心头沉重,如同压了一块巨石。 萧若男道:“他们父女不喜交往,只怕不会欢迎壮士入阁读书。不过壮士人品脱俗,也许能让他们父女破例一次。”天赐笑道:“还是不去为妙。凭我这付尊容,说不定又被当成偷书的雅贼,碰一鼻子灰。” 这功夫野味已经烤得透熟。天赐深深吸了一口香气,赞道:“我的手艺还真不赖。几位姑娘想不想尝尝?自己动手,不必客气。” 四侍女大喜,七手八脚,争抢着撕扯野味。凝霜扯下两条山鸡腿,递给萧若男。野味入口,众女一齐皱眉。萧若男笑道:“壮士射的一手好箭法,却不是一个好厨子,手艺糟透了。”天赐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身边缺油少盐,再好的厨子也无用武之地。” 鸣环飞跑出洞,很快便抱着一大堆零碎回来。先将两个盛满酒的大皮囊交给天赐和萧若男,又取出油盐酱醋各色调味品。四侍女一齐动手,很快就将几只淡而无味的山鸡野兔调制成美味佳肴。天赐垂涎欲滴,鸣环送上半只野兔,他一口咬去,几乎将舌头也吞下。赞道:“好手艺,胜我一百倍。”又解开酒囊,狠灌一口。赞道:“好酒,过瘾!”鸣环大乐,笑逐颜开,前嫌尽释。 萧若男捧着酒囊一口接一口,象是在喝水。不多时一囊酒被她饮去了大半,红晕上脸,娇艳欲滴。天赐看得呆住了,不知是惊于她酒量之豪,还是感于她容颜之丽。萧若男嫣然笑道:“没见过女儿家喝酒是不是?在我们雁北这平常得很。塞外苦寒之地,一到冬天,冷风刺骨,滴水成冰。我常年随父亲行军打仗,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饮酒可以暖暖身子,日久天长就成了习惯。” 天赐道:“天子拜令尊为河南总督,清剿河南匪患。小姐武功不俗,为何不在军中协助令尊,却千里迢迢跑到六安州。” 萧若男道:“家父最近将大营移到六安州,专门对付天人山一带的山贼。我正是来协助家父的。” 天赐道:“我听到一些传言,河南各处山贼流寇已经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官军的清剿。萧大人知道此事吗?” 萧若男长眉陡立,凤目生寒,说道:“确有此事,天人山的山贼便是其中一伙。这群山贼实在猖狂,自以为投靠卧龙山庄,有老贼龙在天做靠山,家父便奈何他们不得。简直是白日做梦。总有一天我要将龙老贼的卧龙山庄一道平灭。” 天赐道:“令尊既知龙在天是群贼之首,自当擒贼先擒王,发兵直捣卧龙山庄。却为何舍本逐末,与天人山的小喽罗们周旋。” 萧若男神情一黯,叹道:“家父苦于证据不足,无法定罪。龙老贼在南阳一带潜势力庞大,与地方官狼狈为奸,更有朝中权奸为翼助,轻易动他不得。” 天赐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临机处置,先攻破卧龙山庄,擒下龙在天,何愁找不到证据。” 萧若男道:“壮士有所不知。家父虽有总督之名,却无总督之权。朝廷向来重文轻武,对武臣不肯赋予重权。在家父军中有内廷派下的监军,有锦衣卫的密使,还有兵部吏部都察院名目繁多的官员,名为协助,实为监视。他们上可通天,都是家父的顶头上司。俗话说: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他们收了龙老贼的贿赂,自然对他事事关顾,对家父事事掣肘。” 天赐叹道:“重文轻武,到头来统军者不知战不识兵,而善战者却无统军之权。此乃本朝积弊,一时也无法改变。为今之计,只有先一一剪除羽翼,缓而图之。却不知令尊有何良策平剿天人山之贼?” 萧若男道:“盗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必有什么良策。只需直捣贼巢,一战而定之。这些天官军已攻破多处贼寨,只可惜没有擒到贼首。” 天赐惊道:“不可,万万不可!”萧若男道:“家父的策略有什么不妥吗?”天赐道:“萧大人久历战阵,用兵之道自然远胜我这门外汉。不过,在下一得之愚,对萧大人也许能有所帮助。” 萧若男道:“愿聆高论。”天赐道:“谈不上什么高论,一点浅见而已。管中窥豹,纸上谈兵,有辱尊听,万勿见笑。”萧若男笑道:“别酸了。我是诚心求教。”天赐道:“我有上中下三策,小姐要听哪一个?”萧若男道:“咱们循序渐进,先从下策说起。” 天赐道:“下策简便易行,正是令尊所取之策。如果能寻到山贼巢穴,迫使山贼决一死战。依萧大人的神勇,必能一战克之,得成全功。” 萧若男道:“壮士称之为下策,难道是预料家父将无功而返吗?” 天赐道:“恕在下直言,这法子简直糟透了。这一带山势连绵千余里,无处不可以藏身。官军攻得急了,山贼必做鸟兽散,躲进深山密林,纵有百万大军也难以寻觅。况且山民贼伙混杂难辨。贼众广置眼线,官军的一举一动无不尽知。而官军却无从得知山贼动向。久而久之,必将困于山中,进而不可求胜,退而心有不甘。师老兵疲之时,大祸至矣!此楚霸王所以败于汉高祖,萧大人不可不察也。加之日久无功,而它处的盗贼乘机作乱。天子怪罪下来,萧大人又将如何交代?” 萧若男如梦方醒,说道:“若非壮士提醒,几乎坏了大事。家父的策略的确不妥。请壮士再说中策。” 天赐道:“中策乃反客为主,以逸待劳之策。这一带山区赤贫如洗,人烟稀少,不产粮谷,也不出盐铁。萧大人只须令四方各州县深沟高垒,严令不得与山贼通商,断绝其粮米盐铁之源。不出数月,贼众食尽,必出山劫掠。那时各处坚壁清野,使贼众颗粒无获。再以精锐轻骑相机截杀之。如此贼众必乱,贼首可擒矣。” 萧若男喜道:“好主意,这是上上之策。”天赐笑道:“非也!这只是中策。依此策略固然可以暂时平息匪患,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萧大人在时平静无事,萧大人一去则盗贼复起。萧大人一人一军,岂能兼顾各处。在下另有一策,依之而行,必能根绝匪患。” 萧若男秀目一亮,说道:“中策已然不凡,上策一定妙不可言。”天赐道:“这条上策毫无妙处,说来简易,行之却难上加难。请问小姐,河南各地为何匪患猖獗,屡剿不灭?”萧若男道:“河南这几年灾害不绝,捐税过重。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走投无路,铤而走险。又有不法之徒因之成势,以致愈演愈烈,不可收拾。” 天赐道:“小姐所言极是。既知病源,便可下药。治国之道当宽猛相济,恩威并施。单凭甲兵之利,可平盗贼却不能平民怨,可获贼首却不可获民心。兵法有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又言:攻心为上,攻城次之。萧大人如果能开仓赈灾,减捐减税,救百姓于倒悬。铲除恶霸豪强,惩治贪官污吏,以平民怨。则百姓可安于田亩,山贼可归为顺民。盗贼之首顿成孤家寡人,又焉能与朝廷百万雄兵相抗。” 萧若男黯然长叹,说道:“壮士之策虽好,家父却无法实施。家父职权仅限于军中,而壮士所言却涉及朝廷政令。铲除恶霸豪强是地方官的事,开仓减税又归户部工部管理,家父无法插手。而各地官吏的升降弹劾要由吏部刑部都察院等衙门统筹,最终由天子裁决。家父更没有这个权力。” 天赐道:“萧大人可以上奏天子,请天子圣处置。”萧若男道:“只怕天子也无能为力。他登基未久,权位尚不稳固。对朝中权奸笼络犹有不及,不会贸然触动他们。这些奸臣各有各的门生故旧,盘根错节,官官相护。别说找不到他们不法的证据,就算找到证据也无人能惩办。家父不能,天子也不能。”天赐暗自感叹,皇帝也并非无所不能。替父报仇要求诸于己,不能寄希望于他人。 萧若男道:“李壮士,我有一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天赐道:“小姐尽管直言,不必顾忌。”萧若男道:“恕我冒昧,请问壮士只身行走江湖,究竟为了何事?” 天赐叹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在下只身离家,流落江湖,也是出于无奈。”萧若男道:“难道壮士就不挂念家中的父母妻儿吗?”天赐苦笑道:“在下父母双亡,孤身一人,有什么好牵挂的。”这话却是违心之言。他时时挂念着兰若和小慧,距庐山日近一日,相思之情也日甚一日。萧若男一问触动他的情怀,神驰万里,一颗心早就飞上了庐山。 萧若男丝毫也没能留意道天赐神色的变化,说道:“我观壮士真非常人也。箭毙悍贼于举手之间,勇力冠绝当世。运筹于帷幄之中,策略之妙足以治国平天下。可见壮士文韬武略。如今天下将乱,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壮士如能从军杀贼,堪为国家干城。弃之草莽,诚为可惜。” 一石激起千层浪。天赐心潮激荡,久久难平。他何尝不愿从军杀贼,可是天不从人愿,凌云之志只能深埋在心底。他道:“在下山野俗人,一向疏懒惯了,不喜拘束,实无心在朝为官。况且如今虎狼当道,君子趋避,非出仕之时也。” 萧若男道:“壮士之言只怕不是真心。若无报国之志,文才武功学来何用?正因为天下将乱,虎狼当道,方有壮士用武之地,何言非其时也?” 天赐叹道:“在下自幼苦读诗书,勤练武功,为的是有朝一日效命于边疆,立功于异域。从没有想到要逐鹿天下,为一己一姓之江山,与同胞手足自相屠戮。天下乃人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朝廷能得民心,则社稷安如泰山,何需李某?若朝廷不得民心,纵有千万个李某也无力螳臂当车,与天下英雄相抗。” 萧若男道:“壮士之言差矣。龙老贼为人残忍狠毒。他若成势,则普天下生灵涂炭,血流飘杵。壮士不为朝廷着想,也应为苍生着想。上报君恩,下安黎庶,方不负好男儿七尺之躯。当此国家存亡之际,壮士欲独善其身,置天下苍生于不顾。我为壮士非之。” 天赐长身而起,一揖到地,说道:“小姐只知苍生之苦,却不知在下之苦。在下有报国之心,更有难言之隐,只有辜负小姐美意了。夜色已深,小姐请休息吧。在下告退。”转身走入内洞,身影消失在黑暗之中。 萧若男大失所望,暗道:“此人有悲天悯人的襟怀,报国安民的雄心,却不能为朝廷所用。可惜,可惜!不知他有何隐衷,使他失意至斯。人各有志,不能相强。希望他不要与朝廷为敌,不要与父亲为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暗自盘算良久,终于想到一个万全之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