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保婴撮要 > 汤火疮

保婴撮要 汤火疮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属性:汤火之症,若发热作渴,小便赤涩者,内热也,用四物加山栀、连翘、甘草。若肉未死而作痛者,热毒也,用四君加芎、归、山栀、连 翘。若肉已死而不溃者,气血虚也,用四君加当归、黄;外敷当归膏,或柏叶末蜡油调搽,至白色其肉自生。若因烟熏将死者,以生萝卜汁 灌之即苏。若饮食后被汤火所伤,发热腹胀,恶食发搐,变症者,当参食积惊搐门治之。 一小儿火伤,两臂痛,大便不利,小便赤涩,此火毒蓄于下焦也,用生地黄、当归、芍药、木通、山栀、赤茯苓、生甘草,一剂二便调和而痛止;更以四物加山栀、参、 、白芷、甘草,而坏肉腐,又数剂而新肉生。 一小儿火伤足胫,专用败毒之剂,脓水淋漓,日晡肿胀,此脾虚下陷也,用补中益气汤及八珍汤而愈。 一女子沸汤伤胸,两月不敛,脉洪大而虚,发热作渴,此阴虚火毒所乘,用四物加柴胡、丹皮,热渴顿止,用加味逍遥散,腐肉去而新肉生。 一女子被烟熏,痰气上壅,不省人事,用萝卜汁灌之而苏,但体倦欲睡,仍令噙萝卜汁,乃服六君子汤加桔梗、山栀而安。伤轻者萝卜捣汁,饮之亦可。 一小儿火伤臀间,误用生肌散,阴囊溃脱,久而不愈,此助其药毒而然也,余用当归膏及四君子加芎、归,旬余肉生而痊。 一小儿火伤其足,用冷水浸之,肿痛益甚,服败毒药,肉死不溃,此脾胃气伤而血滞也,用六君子加芎、归而愈。 后因劳役寒热,以八珍散加升麻、柴胡、白芷而痊。 一小儿火伤腿,用寒凉之药,久不愈,腿细筋挛,食少晡热,此因生肌药助其邪,寒凉损其胃也,用益气汤、当归膏,不月而敛。 一小儿热汤伤足,久不愈,脓水清稀,口干足热,患处肿黯,晡热盗汗,肢体骨立,此禀肾气虚弱,寒药伤脾而然,用益气汤、地黄丸三月余,佐以托里散、如圣饼而愈。 一小儿沸汤伤腿,搽药结痂,难于屈伸,痛不可忍,用四物加白术、茯苓,及当归膏而愈。 一小儿沸汤所伤,胸腹皆溃,久而不愈,喜脉弱按之而有力,盖脾主肌肉,当调补脾胃为主,外敷之药当缓。不信,恪用敷贴之而殁。 一小儿汤伤胫溃而色赤如赭,日晡热甚,右关脉浮而数,按之则弦,此肝木乘脾土血虚而然耳,乃外敷内服,皆于攻毒后果殁。 神效当归膏治汤火等疮,不问已溃未溃,肉虽伤而未坏者,用之自愈,肉已死者,用之自溃,新肉易生,搽至肉色渐白,其毒始尽,生肌 最速。盖当归、生地黄、麻油、二蜡,皆主生肌止痛,补血续筋,与新肉相宜。此方余已刊行,治者多验。 当归生地黄(各一两)麻油(四两)黄蜡(一两,如白者止用五钱)上先将当归、地黄入油煎枯,去渣,将蜡熔化,候冷搅匀即成 膏矣。用涂患处,将细纸盖之。发背痈疽,杖疮溃烂,用之尤效。凡死肉溃烂将脱,止有些须相连者,宜用利刀剪去。盖死肉有毒,去迟则伤 新肉矣,死肉去尽,尤宜速贴。盖新肉最畏风寒,不可忽也。 乳香定痛散治伤损及一切疮疡,溃烂疼痛。 乳香没药(各五钱)滑石(一两)冰片(一钱)上为细末,搽患处痛即止,甚效。 猪蹄汤治一切痈疽,杖疮溃烂,消肿毒,去恶肉,润疮口。 白芷黄芩当归羌活赤芍药蜂房(多蜂儿者为佳)生甘草(各五钱)上用猪蹄一只,水四五碗煮熟,去油渣取清汤,入前药煎数沸,去渣温洗,随用膏药贴之。 四物汤(方见胁痈)六君子汤(方见腹痈)如圣饼(方见流注)###翻花疮属性:翻花之症,由疮疡溃后,风寒袭于患处,或肝火血燥生风,或乳母肝火生风,必致疮口 肉突出如菌,或如指,大小长短不同。如风邪乘袭者,先用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天麻。风寒凝滞者,先用 十宣散加羌活、天麻。儿肝火生风者,先用加味逍遥散加羌活、天麻。母肝火生风者,先用加味小柴胡汤,次用加味逍遥散加漏芦、天麻。其 风邪所乘,外用豆豉饼。风寒所凝,外用葱熨法,更用太乙膏护疮口。突肉不消,更以藜芦膏涂之。如疮口不敛而恶寒发热者,元气虚也,用 补中益气汤。晡热内热者,气血俱虚也,用八珍汤,倍加参、。食少难化者,脾气虚也,用五味异功散。 若饮食少思,大便不调,或肌肉消瘦,小便澄白者,此兼肝脾疳症也,用九味芦荟丸,以清肝火;用五味异功散,以补脾气。外仍用熨治之法。 一小儿腿外患痈,疮口陷而色黑,翻出如菌,久而不食,此元气虚弱,寒邪滞于患处,用十宣散加羌活、天麻,及附子饼,患处渐赤, 改用葱熨法而渐白,此寒邪去而元气虚,真气发见也,用补中益气汤及藜芦膏而痊。 一小儿臂患痈,疮口色白肉突翻,或如菌,或如指,用追蚀之药去而复作。余谓肝肺气虚,先用益气汤,再用托里散、藜芦膏而愈。 一女子胁间患痈,疮口色赤翻出,肉如菌,寒热如疟,此肝经血燥生风所致,先用加味逍遥散,后用加味小柴胡汤及藜芦膏而愈。 一小儿患此,疮口色赤肿痛,时出血脓,此肝经血分有热,用加味逍遥散加生地黄四剂,却以生地易熟地,月余血热渐退;又用八珍汤、 藜芦膏而突肉减;用十全大补汤而元气复;又用托里散而疮瘥。 一小儿患天蛇毒,脓出后指肿大色黯,疮口肉,手背漫肿而不赤,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憎寒发热,惟用败毒行气之药,余谓此脾胃虚 弱,不能消化饮食、生长肌肉、外御风邪,非疮毒使然也。朝用益气汤,夕用异功散,两月余诸症渐愈。后因饮食过度吐泻,患处不红活,出 清水,用异功散、葱熨法、藜芦膏而愈。 一女子臂痈,溃后疮口突肉如菌,用毒药蚀之,突肉益甚,面青寒热,经候不调,此肝经血燥而生风,脾气虚而不能生肌耳,先用加味逍 遥散、五味异功散两月余,却用地黄丸、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患前症,用药腐去疮口不敛,朝恶寒,暮发热,余谓因气血俱虚而然也,法当调补脾胃,则气血自生,疮口自敛。不悟,仍攻其疮而殁。 一女子十五岁患前症,腐去而复生,面色青而或赤,余谓此肝胆二经风火妄动,盖肝血为阴为水,肝气为阳为火,宜生肾水、滋肝血使火 自息,而风自灭。不信,乃用祛风之剂,致血燥妄行,疮口出血不止而死。 藜芦膏治疮口肉凸起,或出二三寸肉者。 藜芦(不拘多少)上为末,以生猪脂擂和搽凸肉上。 八珍汤加味逍遥散(二方见发热不止)补中益气汤(方见肌肉不生)托里散(方见热毒疮疡)十全大补汤(方见便痈)五味异功散(方见 败毒之药)地黄丸(方见作渴不止)豆豉饼葱熨法(二方见流注)###多骨疽属性:多骨疽由疮疡久溃,脾胃亏损,气血不能营于患处,邪 气陷袭,久而筋烂骨腐,故骨脱出,非禀胎所有也。当补脾胃壮元气,内用大补汤、地黄丸,外以附子饼、葱熨法,祛散寒邪,补接元气,则 骨自脱疮自敛。若用克伐之剂,复伤真气,鲜有不危。婴儿患之,当调补乳母,外用葱熨,以岁月除之,尤不可用追蚀之药。 一小儿足内患之,日流清脓,恶寒发热,大便去而不了,皆元气虚而下陷也,先用补中益气汤加干姜、肉桂,诸症渐复,乃用十全大补汤及如圣饼,出碎骨而愈。 一小儿臂患之,时出清脓,恶寒发热,此元气虚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四君、归、,半载常出细骨一块,又用六味丸而愈。 一小儿患之目睛白多,饮食难化,手足并冷,此禀命门火衰而脾胃虚寒也,先用八味丸、异功散、如圣饼出碎骨,乃用六味丸、大补汤而愈。若攻疮邪不固元气,必不活矣。 一小儿十四岁,闪足腕间,用败毒之剂,肿硬色黑,余谓此元气虚而外寒凝滞也,用回阳膏、六君、肉桂十余剂,肿黯渐消;又用冲和膏 、托里散,余毒渐软;又佐以大补汤,针之出清脓甚多,即恶寒发热,此阳随阴散而气虚也,用六君加肉桂、参、各二钱,寒热顿止;却用八珍汤、托里散、豆豉饼而愈。 一小儿足跗肿硬,肉色不变,形气倦怠,外敷内服皆败毒耗气之药。余谓:经云形伤痛,气伤肿。乃禀赋足三阴虚羸之症也,当滋补元气 ,若行攻伐,虚虚之祸不免矣。彼以为迂,仍用前药,足跗变黯肿至脚腕,余用大补汤、异功散各五十剂,以调补脾胃;及葱熨患处,祛散寒 邪,补接阳气,漫肿渐消,疮肉赤色,旬日而溃,此元气渐复之善症也。然固元气充实,瘀肉可腐,新肉可生。又惑于速效之说,敷追蚀生肌之药,患处复黯,七恶并臻而殁。 十全大补汤(方见腹痈)补中益气汤(方见肌肉不生)八珍汤(方见发热不止)托里散(方见热毒疮疡)如圣饼葱熨法豆豉饼(三方见流 注)冲和膏(一名阴阳散,方见寒凉之药)八味丸(即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各一两,方见作渴)###漏疮属性:漏疮之症,因禀气血不 足,或久病血气虚弱,或儿肝脾食积内热,不能生肌,或乳母七情不和,脾气不能收敛。当审其所因,调补元气,佐以如圣饼、葱熨之类为善。若用流气破血追蚀等药,反为败症矣。余当参各门主之。 一小儿患在臂间,肿硬不消,面色痿黄,脓水清稀,此元气亏损之症,用八珍汤为主,六君子汤为佐,渐愈。因饮食失节,恶寒发热,用 六君子加升麻、柴胡而安,用益气汤加异功散而敛。 一小儿腿内侧患之,寒热发渴,此肝脾二经气血虚症也,盖胃为五脏之本,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月余胃气始复;乃用地黄丸补肾水以生肝血而愈。 一小儿臂间漫肿,按之至肉方痛,肉色不变,形体消瘦,面目多白,余谓此禀肾经虚症,当补脾肺以滋化源。反用寒凉克伐之药,脾气大 虚,患处肉死;又用追蚀之药,死肉虽去,疮口不敛而殁。 一小儿四岁,尚解颅,余用地黄丸而颅阖,至十六颐间肿硬,发热唾痰,余谓属肾经气不足,水泛而为痰,气伤而为肿。不信,反用火针 败毒,破而出水。余曰:肾主骨,骨而为痈,元气亏败,余何能为?后果殁。惜哉! ─小儿患在臂外侧,疮口开张,肿硬色黯,发热恶寒,手足时冷,此少阳经阳气虚寒,不能生肌收敛也,当助胃气。不信,仍行攻疮而殁。 一小儿十五岁,足跟患之,二年不愈,日出清脓数滴,余谓禀肾气虚弱也。不信,毕姻后,肿硬寒热,仍用攻伐之药,而殁。 如圣饼葱熨法(二方见流注)八珍汤(方见发热不止)六君子汤(方见肠痈)补中益气汤(方见肌肉不生)六味地黄丸(方见作渴不止) ###五瘤属性:经云:肝主筋,心主血,脾主肉,肺主气,肾主骨。故云:肝为筋瘤,心为血瘤,脾为肉瘤,肺为气瘤,肾为骨瘤。小儿患 之,多因禀赋不足,乳母七情起居,饮食失调,致儿五脏不和,内火沸腾,血凝气滞也。夫瘤者留也。随气凝滞,脏腑受伤,气血不和所致。 五瘤之外,更有脂瘤、粉瘤、虱瘤、虫瘤之类。若行气破血,或敷寒凉追蚀之药,或用蛛丝缠芫花线等法,以治其外则误矣。 一小儿因乳母郁怒,臂前肿硬,皮色如常,日出脓水,乃脾肺之虚症也,用加味归脾汤、如圣饼,三月余肿渐消。后因母怒发热,儿患 处复肿,用加味逍遥散,母服二十余剂,儿日服杯许,赤肿渐退,仍以前药久服而愈。 一小儿头后患之,久不敛,目睛多白,此禀肾虚之症,母子并服六味丸、补中汤,外以六味丸料加鹿茸作饼,热熨患处,每日一次而敛。 一女子腿外一瘤寸许,色赤,破而血逆漂甚多,发热作渴,先用当归补血汤,渴热渐愈;又用加味逍遥散,疮口寻愈。 一小儿落草,大腿外股如指尖一块,肉色如常,按之不痛,至数月误触破,出如粉浆,内股痛,寒热如疟,手足抽搐如急惊状,此脓水 出多,气血虚而内生风也,先用异功散加钩藤钩二剂,又用八珍汤加钩藤钩而安,用托里散而痊。 一小儿二岁,项间自分娩有一核。余谓但调治乳母其儿自愈。彼欲速效,外涂牡蛎、硝黄之类,内服海藻、蓬术之类,脾胃复伤而殁。 一小儿九岁,项间患之,余谓禀肾肝血燥所致,当滋水生木。不信,另用药破之,脓水淋漓,仍服散坚之药而殁。 一女子腿前肿一小瘤作痒,搔破出虫,如蚊而飞去,寒热如疟,乃肝经之症,即虱瘤之类,用加味逍遥散而愈。又有一种发瘤,破开有发,属肾经之症也。 加味归脾汤(方见腹痈)地黄丸(方见作渴不止)加味逍遥散八珍汤(二方见发热不止)托里散(方见热毒疮疡)补中益气汤(方见肌肉 不生)五味异功散(方见败毒之药)如圣饼(方见流注)。 ##卷十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